下书看 > 终为云竹心 > 第六十七章 封禅

终为云竹心 第六十七章 封禅

    回家便也罢了,若是吃了点苦头,多少能让蔺问渠心头增添些许不快。

    可那蔺家小女就像只是到街上逛了一圈似的,仍是毫发无损,平平安安的回了府上。

    甚至第二天还跟着自家哥哥出门放风去了,丝毫没被前一天的失踪一事所影响!

    盛弘凌听闻此事,脑子霎时嗡嗡的,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

    他不顾什么老臣的脸面,将杨修诚当场嘲讽一通,好好的一张牌被他打得稀烂。

    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杨修诚于是立誓再找机会整治蔺问渠一次,便有了他精心谋划的这次搜查禁品之事。

    如今再次失败,太子胸中聚集的火气更盛,杨修诚提前找到冯勉,托他在太子面前说说好话。

    这才暂且躲过一劫。

    不然怕是要被骂个狗血喷头了。

    而蔺问渠那里实在是沉得住气,他自己的女儿在外受了这么大委屈,他竟能忍得下。

    一点没在皇帝面前诉苦。

    由此,梵宁香一事在宫外倒是传得沸沸扬扬。

    可在宫中愣是没有引起任何波澜,事情就这样无端沉寂,白白浪费了他所做的一切。

    杨修诚实在不甘。

    他就偏要把这事说出来,过燕帝之耳。

    这样一来,即使没有抓到蔺问渠的任何把柄,起码将这私用禁品的旗子插在燕帝心中。

    说不定就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呢。

    他在所呈的奏折中讲明此事,并装作替蔺问渠打抱不平,亲自恳求陛下降罪于陈忠。

    惩戒他玩忽职守,颠倒黑白,不明所以,胡乱攀咬。

    到时候燕帝定会一怒之下割掉陈忠的职位,说不定下一任市舶司总署人选,他还要询问蔺问渠的意见。

    按蔺问渠往常的做事风格,他定会再与杨修诚商量。

    那时他顺手将太子中意的新人选推举过去,市舶司便可再度握在太子的手上了。

    如此一来,既除掉了陈忠那个不必要的麻烦,又拿回了一桩大财源。

    只是可怜了那陈忠,听着杨修诚的保证,以为自己可以安然无恙躲过这次意外,却不曾想人家倒打一耙。

    早把他折在了里面。

    听罢冯勉的一番转述,盛弘凌认为可行,情绪稍有缓和,他脸上闪过几分不耐烦,道:

    “此事由太傅定夺就是,反正我对那杨修诚是不抱什么太大希望,这人实在无能得很。”

    冯勉收了折子,轻轻放于一旁,应了声“是”,又道:

    “臣觉得殿下倒不必如此灰心,那杨阁老平日里确实有两把刷子,且他跟着蔺问渠多年,最是了解他的性子。若殿下想继续对付蔺问渠,就少不了他的助力。”

    盛弘凌正了正身子,脸色完全变了过来,露出恭敬的笑起身假意去扶冯勉:

    “老师言下有理,学生铭记在心。蔺问渠那个老古板确实不好对付,还需老师协助杨修诚,再想计策慢慢对付他。”

    冯勉双手鞠起,惶惶然朝盛弘凌行一礼道:

    “太子言重了,臣定当竭力为殿下分忧。”

    “老师,我当下倒真有一事,郁结在我心间已有数日,左思右想难以入眠,还需你替我解解惑。”

    “何事惹得殿下如此心忧?”

    “天书一事你我谋划得可谓是天衣无缝,在陛下那里也讨了欢心。但只换得陛下一乐,换得几日京中的狂欢,再无其他。”

    盛弘凌说到这里,惋惜地摇了摇头:

    “这与我所想实在相差太远。”说罢,他忿忿道,“都怪那蔺问渠!整日在父皇耳边吹风,说什么顾念民生,彰显皇恩宽宥。把我所提之事全压了下去。”

    “搞得我们只听个头彩,再没了动静!”

    冯勉捋着他那新修理的胡子,紧蹙的眉头随着他的话语放松下来,耐心地等他讲完后道:

    “太子所说亦是臣所担忧的问题,这几日我反复思索天书一事,虽说陛下对殿下赞赏有加,但对外却只颁布出一些与民有利的诏令,于您却无用。”

    他接着啧啧一叹:“殿下前期为天书一事殚精竭虑,提前谋划了那么多后续的浩大功绩,却没能落实下去,着实令人扼腕!”

    冯勉这话说到了盛弘凌心里。

    他本就孤傲自满,结果自己在大殿上踌躇满志地提出兴建土木,大力宣扬天书,却被蔺问渠多次找借口扰乱,惹得皇帝最终驳回。

    那份烦懑狂躁简直难以压制。

    “那老师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吗?难道我们就这么吃瘪?”

    “殿下莫急。老臣苦思冥想数日,大体想出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快!说来听听。”

    盛弘凌急得双腿直颤,把着桌角的手越捏越紧。

    “蔺问渠不是反复让陛下顾念百姓吗?那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从这‘百姓’二字出发。”

    冯勉嘴角轻勾,发灰的眼中放出狡黠的亮光,声音里透着得意。

    盛弘凌眼中亦闪出光来,追问道:

    “老师高明!是啊,就他蔺问渠关心‘百姓’吗?我贵为东宫之主,怎么会不把‘百姓’放在心上!您有何妙计,快说来一听!”

    冯勉身子微微向前一倾,声音放低道:

    “既然陛下在蔺问渠的撺掇下让天书之事就这么过去,那我们就再做件事让他想起。您别忘了,一开始最想让天书降世的人可不是您。”

    盛弘凌与他相视一笑,心领神会。

    对啊,是父皇想找机会显摆自己的英明,他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冯勉继续道:“自古圣明君主最大的仪式莫过于封禅,若能于泰山之上行封禅之礼,那才是无上荣耀,流芳史书的盛举呀!”

    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胡子跟着簌簌发颤。

    “封禅?!”

    盛弘凌瞪大双眼,脸颊瞬间憋得通红,眼中期待的亮光转而变为惊诧。

    封禅二字,“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需由当朝皇帝亲临泰山举行。

    这“封禅”一礼极重,是皇帝与天地汇报自己在位时的功业。之所以在泰山举行——

    那是因为泰山离天最近,是国土之中最高的山川,最便于与天交流了。

    一般来说,寻常帝王决计不敢把自己放在能行封禅大礼的位置上,因为这一典礼太过庄重,古往今来只有数得过来的几位皇帝举行过封禅。

    盛弘凌虽想着与燕帝打配合,烘托他的英明神武,可这封禅......

    他知道自己根本连口都不必开,陛下绝对不可能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