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永字碑 > 第八十三回:催奋进

永字碑 第八十三回:催奋进

    张林凯的婚庆日子很快就临近了,在双方父母的积极操办下,达到了非常圆满的效果,婚典日子结束了。张林凯将新婚妻子带着,按照预定的安排,已经提前通知两个哥哥当年的战友又是首长,现在又是自己的首长,杨英良,武强及两位首长夫人,就在杨英良夫人所在镇上的一家高档餐馆订下了一桌,当天把杨母,文智也喊到了,在就餐开始前,张林凯先给杨母介绍了新婚的妻子,然后依顺序给首长,首长夫人介绍了,说道:“先给各位说一声对不起!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我母亲六十大寿时,两位首长,和嫂子餐都没用好。所以这次我同木兰商量后,采用这个办法,如提前恭请你们,肯定不恰当,就采用了这个我们认为较为合适办法,这样就有点不成敬意了,首先我同木兰先敬大娘!再敬首长嫂子!”。

    “这个小张请我们吃饭,还花了不少心思,我代表今天所有的人,对你和新娘子的诚意表示衷心感谢!另外祝你们新婚愉快!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小张你的这顿喜酒,应该早就请我们喝了,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同小张家的关系,新娘子应该知道了,老娘对我们几个说的次数多了,就是叫我们替林凯介绍女朋友,你两个嫂子有她们的工作,我们两个在部队接触的都是男性居多,所以老娘交办的任务就一直没完成,今天老娘也如愿以偿了,我们也可以放下你这件事的心了”。

    这时潘冬梅说话了,她说道:\"老娘老爹催你结婚有个实质性的事,他们这个年龄段人,早就想抱孙子当爷爷奶奶了,你看木兰脸都红了,这是自然规律,是回避不了的”。

    \"小张!你嫂子说的是这么回事,我们到了一定年龄了,就盼这件事,你大哥又是走了的,她们的希望肯定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大娘您老人家说了,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努力的。大家请吃菜,我再敬大家一杯!”。

    “我叫罗木兰,刚才林凯介绍了,以示尊敬,我再自我介绍一下,我先敬大娘,大娘!您老人家说的话,我记住了。然后敬两个首长,林凯在部队的事,请首长费心了,他们家的事,我听三妹说过,你们是有历史缘源的,但有这种关系,也要两位首长,同时也是兄长的培养关照!”。罗木兰接着转向林凯的两个嫂子,微笑着说:“两位嫂子,以后咱们就是妯娌是一家人了,还请两位嫂子多多关照。”随后,她又举杯向其他人敬酒,表示感谢。饭桌上的气氛越发融洽,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饭后,张林凯和罗木兰送客人们离开。在回去的路上,罗木兰轻轻挽着林凯的胳膊,感叹道:“今天真的很开心,认识了这么多家人。”林凯点点头,“是啊,不过以后我们也要更加努力,才不辜负长辈们的期望。”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离开饭局后,杨英良因是在自己所居住地吃的饭,送走武强夫妻,东道主张林凯,把文智也送去上学读书了,在回家的路上,杨英良感慨的说道:“难得这俩个新婚夫妻想得这么周到,请吃饭选择到我的家门口。这个张林凯终于完成了他父母盼望的一桩心愿了,他的哥哥不牺牲在战场上,也是很好的一个人才,也可能发展的很好了,他母亲的心愿也许早就了结了。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这个期盼吗?”。

    “你这样说,你到了她们这个年龄会不会有这种期盼?

    “应该不会有吧!我们的思想毕竟要开化一点,她们这代人毕竟从旧社会过来的,有很多封建残余”。

    “罗木兰说的话你听懂没?”。

    “这么简单的话,那会听不懂,这也要靠他自己努力,他的能力比他哥哥肯定要差一些,这次到四川的凉山州去平叛剿匪,表现得还不错”。

    “他与哥哥相比,就是差一点不会武术,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的问题,有时一句两句话是说不完的,不过这个人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你也记得好好培养,也就不辜负了你与他哥哥这段深厚的战友情了”。

    \"这是肯定的,但武强与接触的时间更多,我也与武强交流过,他会注意的”。杨英良和潘冬梅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前。杨英良正准备推门进去,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杨英良定睛一看,发现此人正是刚刚提到的张林凯。

    张林凯气喘吁吁地跑到杨英良面前,说道:“杨军长!不好了,出事了!”杨英良心里一惊,“你这么惊慌出了什么事,你慢慢说”。“报告军长,刚刚得到消息,我们在凉山州的剿匪行动出现了意外。\"这事有点荒唐,你都是部队指挥员了,这种消息你也去相信,剿匪部队早已撤离回到驻地了,这种消息不用去信,有什么情况上级会给我们下命令,你在度蜜月,此事不用去管,有具体任务,我们以上级的命令为准,其它信息不用去听去信,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就是”。

    “好吧!听到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杨英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到医院用电话通知,军部派司机和警卫员李勇到野战医院来接人,李勇同司机接到首长电话,迅即赶到野战医院接到首长,忙问出了什么事。“什么事跟你们无法解释,回去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回到军部,杨英分别询问梁志刚,邓国良接到外部发来有关军事方面消息没?”。两人都答应道,有军事方面的消息,其他人我们不说,我们几人必须说,哪有隐瞒的可能呢?杨英良皱起眉头,深感事情的严重性。他转身对李勇说:“马上备车,我要去一趟凉山州。”李勇应声而动,迅速准备车辆。

    在车上,杨英良沉默不语,思考着应策略。车子飞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的车程便抵达了凉山州政府办公室,他仔细询问这个谣言的来源。

    杨英良走进政府办公室,与政府部门领导紧急商议。他们分析情报、研究战术,决定重新部署管理机构,以杜绝谣言的再次发生。当地的政府领导说道,自从你们追剿队,平叛结束后,这里的一切生产生活都井然有序,我们当地政府都得好好感谢你们,这个谣言的发生,我们有责任,我们一定组织力量好好追查,查出责任人,该负刑事责任的,就按刑事责任处理。这件事使你们受累了,很对不起!

    当地政府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度,迅速追查谣言来处,将当事人依法处理,这些都是政府过后的事了,事情处理后,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把事情了解清楚了,也得到当地政府的明确答复了,杨英良才放心返回部队,在车上李勇对杨英良说道:“首长做事做的好认真,一件事一定做到水落石出,有了结果才放心”。

    “我们人做事就该这样,凉山州的平叛剿匪早已结束,追剿队早已凯旋而归了,那会又有叛匪闹事,就算有上级也会通知我们,我们再次组织平叛追剿队就是,这有何难,回去我要安排力量追查张林凯的谣言来处”。

    结果回到军部,梁志刚,邓国良接到杨英良,梁志刚对他说道:“你这个同志做事太认真,太计较,为这件事出一趟远差,整的这样辛苦”。

    这件事不是我计较,平叛剿匪工作明明结束了,怎么凉山州还带来叛匪的消息,这就奇了怪了,我辛苦跑了一趟,至少会杜绝下次还会发生类似事件”。“老杨还是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自己内部也得组织追查”。这是邓国良参谋长说的。

    杨英良又说道:“有这个必要,这件事我会安排武强去处理这件事情。我要到省军区去一趟,老师找我有事,这件事就这么处理了,有了结果武强会向你们汇报的”。第二天司机一早就到部队医院将潘冬梅接到,然后一道赶到了省军区,先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说:“通知你几天了,为啥才到?没什么大事,工作上家庭的事都有些,你同冬梅都来了,我们回家去谈”。

    不一会到了家里,老师叫司机,小王!你到招待所休息,我们谈家务事,你不听”。“首长!我知道,工作上的事,家庭的事我都不会听,就是偶然听到了,我也知道怎么办”。

    “这就好!你去休息吧!

    小王走后,英良与冬梅这才给姜老师打招呼:“姜老师好!“你们好!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小文慧经常问爸爸妈妈怎么不来看她?我跟她说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他们忙空了,会来看你的”。

    “这次叫你们上来,一是文慧学习问题,她读书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可能有点跟不上了,这是你们姜老师的感觉,找你们来,主要是开学孩子需不需要转校的问题,这是一件较大的事,所以要叫你们上来商量,并征求你们的意见”。

    \"姜老师您接触孩子的时候最多,所以您对她最了解,她对学习学的知识都超前了吗?”。

    “我感觉小文慧就是有超前的现象,有时老师还没教的课,她就提前复习了,而且还给姜奶奶交流,这种事我即高兴,又担忧,孩子有这种情况当然是好现象,有这种好现象,我们为何不好好的发挥她的优势长处呢,所以我才和她爷爷商量,喊你们上来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

    “如果文慧她有这种智商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转校换了环境和老师,又是一个什么结果,我们也无法预料,还有征求一下她的意见,看她如何表态”。

    “冬梅你说这个意见,我没征询过她的意见,这次你们来了,你当妈妈的可以问问她”。

    “孩子的事暂告一段落,我说一下英良工作上的事,听说你才去了一趟四川凉山州,你因为什么事,用的着你一个大军长亲自跑一趟?”。这时杨英良把到去凉山州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这种事情全国其它地方也发生过,现在的敌特也不少,他们会搞各种破坏活动,如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公安机岂不失业了。你去了,当地政府处理了就好了,也许你不去,他们处理没这么快。还有一个事,我们年龄大了,在岗的时间可能越来越短了,所以你们要做好升职接班的思想准备,同时你也要找好接你班的人选。我今天要给谈的公事工作上的就是这个,我与你的关系不一样,此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老师!您说的话我记下了”。

    刚说到这里小文慧放学回家了,见到妈妈好亲切,扑到妈妈怀里与妈妈拥抱,嘴里不停的说:“妈妈我好想您,您就是不来看我,您是把我搞忘了吗?”。

    “傻丫头!你想妈妈,妈妈也想你,妈妈,爸爸都有工作,我们一有了空,这不就来看你了,快去跟爸爸也拥抱一下”。

    “丫头!跟爸爸妈妈亲热了,收拾好吃饭了”。

    “知道了!姜奶奶!

    这时大家洗手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饭后冬梅问女儿读书愿意转一个更好的学校读书愿意不?没想到,她不愿意,她愿意就在这个学校学习,同老师同学都是熟的。姜老师告诉今后升学读中学了,也要遇到新老师,新同学。她说她不管。

    潘老师叫英良夫妻上来了陪孩耍一下,\"今晚在招待所住一晚,晚上在餐馆进一次餐,满足你女儿久了没同你们在餐馆进餐的心愿”。

    过后几个大人商量,还是决定,依从孩子的,就在原学校学习。英良与老师分别时,老师还在叮嘱他努力学习,争取今后适应新岗位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