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第241章 芦苇荡,看看有没有野鸡野鸭
“倒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没了,只是土豆这样便宜的都没了,剩下的都是很贵的,而且没多少。”
王小北琢磨了一下,明白过来。
大冬天的,虽然青菜很少,可也不是完全没有。
周边的乡下还是会种一些冬季蔬菜。
比如菠菜、芹菜等冬天能活的,就是价格特别贵。
北平人过冬必备的大白菜,今年产量大幅减少,肉类供应又不足,人们只好用菜来顶。
大白菜消耗的太快了,大家担心后面没有菜吃了,只能咬牙买一些冬季当季或从外地运来的高价青菜。
人少还行。
可北平有几百万人,什么样的菜市场都扛不住啊。
想到这,王小北不禁心头一紧。
要知道,张美英去的是北平赫赫有名的三大菜市场。
那么其他小型市场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沉思片刻,然后点头:“我知道了,那我要买点什么菜回来啊?”
“肯定是价钱便宜的,要不是现在买酱也是定量,家里没什么酱,其实也是可以不用买菜的。”
王小北无奈地颔了颔首,他知道怎么买了,一句话,越便宜的越好。
不过,他心里还是比较欣慰,起码王家和没说出拿红薯当菜。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音:“家和在家吗?”
这是西厢房杜大妈的声音。
“在呢,在家!”王家和刚要起身,杜大妈已经掀起门帘走进屋内。
“杜大妈!”王家和满面笑容地打招呼。
杜大妈穿着厚厚的大棉袍,喜笑颜开的道:“哎呀,都在啊!”
“嗯,家里床太小,准备弄个新床,杜大妈有什么事吗?”王家和回着。
杜大妈拍了拍围裙,笑着说:“是这样的,本来不是明天排到你们家给王老太太做饭吗,我来和你说一声,现在不用做了。”
这话一出,王家和微微一惊,难道老太太出现了什么事?
见杜大妈一脸笑容,他又觉得不可能,于是迟疑地问:“这是怎么了,我们给老太太做饭的时候,应该没克扣过她的粮食吧?”
他还以为对方是对自家做的饭不满意呢。
杜大妈一听,拍了下手,“哎呀,看你说的,怎么会呢。”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说,“今天做饭的是程浩宇他妈,不过吃饭完老太太就发话了,决定今后由晓燕家来负责做饭,她们已经商量好了。”
“哦,这个晓燕,就是后罩房住的的周寡妇。”
王小北听到这话,有些好奇,“杜大妈,怎么回事啊,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说法啊?”
明显是有八卦啊!
杜大妈听见王小北问,往外面看了看见院子里没人,才压低声音说:“老太太是今天吃了程浩宇他妈烧的菜,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至于到底什么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王小北闻言,大致知道了怎么一回事。
这杜大妈也是的,说话说一半,等着他追问。
他才不信对方不知道里面的原因呢!
不过,王小北并不打算追问,看热闹归看热闹,但是不能让别人自己的热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哦,这样啊!”
杜大妈见他没追问,顿时有些不得劲,便笑着说:“那你们先忙吧,我只是来通知你们一下。”
说完,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等杜大妈走后,王小北看也没自己什么事,就找了个借口走出来,然后进入空间。
之前买的野鸡今天下蛋了。
看着鸡窝里那个比鸽子蛋要大,比正常鸡蛋要小一点的蛋,王小北摸着下巴琢磨。
这野母鸡也不知道被开荤过没有,不然下的蛋孵不了小鸡。
不然的话他还得找机会买一只野公鸡,这样以后才有野鸡。
摇了摇头,王小北把牲口喂了一遍,然后把鸡蛋都收了,又把茅屋里的腊肉拿到外面晾起来。
全部做完之后,他本来想练一下安爷传授的八极拳,却又突然想起一事,急匆匆离开空间,骑上自行车直奔阜城门外。
骑出城外三里路,他就来到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钓鱼台国宾馆。
当然,他的目的地不是这,而是周边的芦苇荡。
这一片芦苇荡,一块划到了钓鱼台国宾馆,一块弄了一个玉渊潭公园。
当然,这两个还没有做好,估计还要两年才能完工。
然后,还有很大一片是空出来的。
上次袁国庆说炸鱼就是到这。
骑了一段时间,王小北到了目的地。
尽管是隆冬时节,工地上依旧热火朝天,分布着好几支施工队伍,有盖房子的,有修路的。
王小北避开工人,走到了一处没人的芦苇荡。
芦苇荡里面,白茫茫的堆满了积雪,王小北还看到不少半大小子拿着弹弓之类的在找着猎物。
之前他听袁国庆说过,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很多人来芦苇荡捡野鸭蛋打野鸡。
王小北转悠着,人还真不少,他还看到有一个队伍打到了一只野鸡,不过死了,不然他肯定买下来或者拿东西换。
看着他们拎着的野鸭子,王小北也是拿出一个袋子,弄死了两只兔子塞到里面。
万一碰到什么好东西,正好可以跟人换。
在外面转了一圈,没有收获,王小北就继续往湿地走走。
湿地那里也有一些人。
王小北小心翼翼地踏在冰封的烂泥和污水上,慢慢地向芦苇荡中心最大的一片区域靠近。
刚刚走近,王小北就看到一群身着米黄色军大衣的少年正拿着铁锹破冰。
稀泥里面,站了两个浑身泥巴的小年轻,一边打着哆嗦,一边抓着小鱼往上扔。
在旁边,放了一个木桶。
这是熟人啊!
看着其中一个身影,王小北挥了挥手,喊道:“哎,袁国庆!”
然后跑了过去。
王小北琢磨了一下,明白过来。
大冬天的,虽然青菜很少,可也不是完全没有。
周边的乡下还是会种一些冬季蔬菜。
比如菠菜、芹菜等冬天能活的,就是价格特别贵。
北平人过冬必备的大白菜,今年产量大幅减少,肉类供应又不足,人们只好用菜来顶。
大白菜消耗的太快了,大家担心后面没有菜吃了,只能咬牙买一些冬季当季或从外地运来的高价青菜。
人少还行。
可北平有几百万人,什么样的菜市场都扛不住啊。
想到这,王小北不禁心头一紧。
要知道,张美英去的是北平赫赫有名的三大菜市场。
那么其他小型市场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沉思片刻,然后点头:“我知道了,那我要买点什么菜回来啊?”
“肯定是价钱便宜的,要不是现在买酱也是定量,家里没什么酱,其实也是可以不用买菜的。”
王小北无奈地颔了颔首,他知道怎么买了,一句话,越便宜的越好。
不过,他心里还是比较欣慰,起码王家和没说出拿红薯当菜。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音:“家和在家吗?”
这是西厢房杜大妈的声音。
“在呢,在家!”王家和刚要起身,杜大妈已经掀起门帘走进屋内。
“杜大妈!”王家和满面笑容地打招呼。
杜大妈穿着厚厚的大棉袍,喜笑颜开的道:“哎呀,都在啊!”
“嗯,家里床太小,准备弄个新床,杜大妈有什么事吗?”王家和回着。
杜大妈拍了拍围裙,笑着说:“是这样的,本来不是明天排到你们家给王老太太做饭吗,我来和你说一声,现在不用做了。”
这话一出,王家和微微一惊,难道老太太出现了什么事?
见杜大妈一脸笑容,他又觉得不可能,于是迟疑地问:“这是怎么了,我们给老太太做饭的时候,应该没克扣过她的粮食吧?”
他还以为对方是对自家做的饭不满意呢。
杜大妈一听,拍了下手,“哎呀,看你说的,怎么会呢。”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说,“今天做饭的是程浩宇他妈,不过吃饭完老太太就发话了,决定今后由晓燕家来负责做饭,她们已经商量好了。”
“哦,这个晓燕,就是后罩房住的的周寡妇。”
王小北听到这话,有些好奇,“杜大妈,怎么回事啊,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说法啊?”
明显是有八卦啊!
杜大妈听见王小北问,往外面看了看见院子里没人,才压低声音说:“老太太是今天吃了程浩宇他妈烧的菜,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至于到底什么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王小北闻言,大致知道了怎么一回事。
这杜大妈也是的,说话说一半,等着他追问。
他才不信对方不知道里面的原因呢!
不过,王小北并不打算追问,看热闹归看热闹,但是不能让别人自己的热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哦,这样啊!”
杜大妈见他没追问,顿时有些不得劲,便笑着说:“那你们先忙吧,我只是来通知你们一下。”
说完,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等杜大妈走后,王小北看也没自己什么事,就找了个借口走出来,然后进入空间。
之前买的野鸡今天下蛋了。
看着鸡窝里那个比鸽子蛋要大,比正常鸡蛋要小一点的蛋,王小北摸着下巴琢磨。
这野母鸡也不知道被开荤过没有,不然下的蛋孵不了小鸡。
不然的话他还得找机会买一只野公鸡,这样以后才有野鸡。
摇了摇头,王小北把牲口喂了一遍,然后把鸡蛋都收了,又把茅屋里的腊肉拿到外面晾起来。
全部做完之后,他本来想练一下安爷传授的八极拳,却又突然想起一事,急匆匆离开空间,骑上自行车直奔阜城门外。
骑出城外三里路,他就来到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钓鱼台国宾馆。
当然,他的目的地不是这,而是周边的芦苇荡。
这一片芦苇荡,一块划到了钓鱼台国宾馆,一块弄了一个玉渊潭公园。
当然,这两个还没有做好,估计还要两年才能完工。
然后,还有很大一片是空出来的。
上次袁国庆说炸鱼就是到这。
骑了一段时间,王小北到了目的地。
尽管是隆冬时节,工地上依旧热火朝天,分布着好几支施工队伍,有盖房子的,有修路的。
王小北避开工人,走到了一处没人的芦苇荡。
芦苇荡里面,白茫茫的堆满了积雪,王小北还看到不少半大小子拿着弹弓之类的在找着猎物。
之前他听袁国庆说过,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很多人来芦苇荡捡野鸭蛋打野鸡。
王小北转悠着,人还真不少,他还看到有一个队伍打到了一只野鸡,不过死了,不然他肯定买下来或者拿东西换。
看着他们拎着的野鸭子,王小北也是拿出一个袋子,弄死了两只兔子塞到里面。
万一碰到什么好东西,正好可以跟人换。
在外面转了一圈,没有收获,王小北就继续往湿地走走。
湿地那里也有一些人。
王小北小心翼翼地踏在冰封的烂泥和污水上,慢慢地向芦苇荡中心最大的一片区域靠近。
刚刚走近,王小北就看到一群身着米黄色军大衣的少年正拿着铁锹破冰。
稀泥里面,站了两个浑身泥巴的小年轻,一边打着哆嗦,一边抓着小鱼往上扔。
在旁边,放了一个木桶。
这是熟人啊!
看着其中一个身影,王小北挥了挥手,喊道:“哎,袁国庆!”
然后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