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 第144章 最贵的邮票入手
热门推荐:
港娱风云1982
舞蹈主播,在线媚粉
主母不当炮灰,清冷世子夜夜沦陷
江湖遗梦:风云修真录
现代发个财,古代建个国
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
星铁:猫猫复兴丰饶
蘑菇屋:黄小厨,你的豆角没炖熟
惩治邪恶
有了计划,杜若也就有了动力。
她看向沈离,“你呢,将来有啥打算?”
这个人,做邻居这么久了,她自认也能对他了解一二。
这就是一个神秘的家伙,甚至比她的空间还要神秘呢。
沈离又吞了一个芝麻汤圆,点点头,“好吃!”
杜若歪了歪头,也吃了一个芝麻汤圆,甜甜的,确实不错。
“我啊,也没啥大计划,就想着多赚点儿钱,多存点儿粮,肉呀菜的这些也都要有。
当然,衣裳棉被也不能缺。家里应该有的东西,也应该想法子买到。”
“就这些?”杜若很意外,这人不像是没有大志向的人呀。
沈离点头,“就这些吧。咱们活着,总归是想法子让自己过得更好些不是?”
“也是。”杜若道,“我也想让家里收拾得更好一些,有吃有喝,穿的用的也都想要好的,舒服的。但是,将来呢?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又可以考大学了,你会不会去考啊。”
沈离蹙眉,“或许会吧,将来事,将来议。现在说什么也为时过早。”
“也是啊,呵呵,吃饭吃饭!”
元宵节过完,这个年可算是过完了。
如果是在寻常北方,这个时间就能下地了。
可是这里是大东北,依旧是冰天雪地,猫冬依旧。
杜若在写文章方面没啥灵感,但是画稿却是有框架了。
依旧是那两个小孩儿做主角,虎子和虎妞。
大年初一,小娃子们在村子里疯玩儿,每个孩子手里都有糖块。
但是小龄儿不能直接吃硬糖,有噎住的可能。有了上一次救人的经验,村里的孩子都很信服虎子。
但是那么小的孩子不能吃糖也是很可怜的,两个娃娃便将那些硬糖块放在冰块上砸碎了吃,这样就不会噎着了。
在这里,小伙伴们会问,为什么糖块砸碎了也能吃,也是甜的?
为什么会碎,碎了还能变回来吗?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
虎子和虎妞便跟小伙们说糖的各种形态,加热后会怎样,冷却后会怎样。
砸碎了,再放锅里加热,再倒入磨具,又是一块好糖。
看似小伙伴间的童言童语,实际上这里面也有科学知识呢。
后面这群孩子又去了村里结冰的湖里溜冰,发现了偷偷钓鱼的人。
这个时候,村里的一切都是公家的,孩子们的觉悟很高,跟偷鱼的贼斗智斗勇,最终将偷鱼贼拿下。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等画起来的时候还有可能继续修改。
这一画便画了十天,终于在月底前把稿子寄出去了。
在这期间,她已经收到省城那边的杂志社编辑的催稿信了。
这让杜若受宠若惊,她也终于过上了催稿的生活,说明她也是个文化人了吧?
她是坐着沈离的爬犁去公社亲自寄的信,同时去看看邮局那边有没有新的邮票。
其实她和沈离还有一个目的,也是两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他们谁也没问原因,很自然地就这么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要去黑市那边卖点儿鸡蛋和兔子,或者是鸡鸭。
当然兔子肯定是剥了皮的,兔皮杜若不嫌多,做什么都好使。
来到邮局先把画稿寄出去,又问了柜台上的员工,有没有新的邮票,有就各来两套。
还是当初那个员工,她也认出了杜若来,默默地收下杜若送出去的大红枣儿。
又悄悄地问她,“妹子啊,我这里有几张以前的老邮票,你要不?”
杜若眼睛一亮,“要啊,大姐,拿出来看看?”
五张老邮票,一张还有些污迹,但是啊,这邮票可是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啊。
瞧瞧上面的蟠龙,绿色的,黄色的,还有红色的。其中绿色和黄色的有两张,红色的一张,有污迹的那张是绿色的。
杜若压制住自己的心跳,不动声色道:“挺好看的啊,你朋友那儿的?”
这位员工大姐点头,“一个老邻居,去年初家里遭了点儿难,后来虽说查清了,可家里人也是伤筋动骨。
家里老人不想留着这些祸害了,扔了又可惜。恰好我去他们家问问有没有老邮票,老人家就把这五枚邮票给了我,让我看着卖。”
“啥叫看着卖?”杜若面色平静地问,心里却是恨不得马上拿到手,晚一秒就是对这些邮票的不尊重。
大姐说:“那老人家说了,他缺的不是钱,是能养人的好东西。你要是有,可以用这个换。”
杜若看了眼还在外面等她的沈离,巴拉起了自己的背篓。
实则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了一袋子大米,有十斤,还有十个鸡蛋,两斤大红枣儿。
将这篮子递给员工大姐,“这些我本来是想去走亲戚的,你看这些行不?”
大姐瞧了一眼,“行啊,咋不行?这可都是好东西。大姐觉得行!”
“真的行?”杜若又问了一句,就不知道将来这两人会不会后悔啊,不过,后悔也不行,她是不会再拿出来的。
其实杜若还在那袋子米里面塞了五块钱,这可是将来最贵的邮票呀,这能买多少套房啊。
同时,她又悄悄给了大姐五毛钱,一大把红枣,将那五枚邮票小心收好。
“大姐,多谢你啊,我就稀罕这些老物件儿。”杜若笑着说,“大姐你忙,我先走了。”
“行,大姐以后还帮你打听。”
总之,这场秘密交易,双方都很满意。
从这一场交易来看,无论是如何严厉的政策,只要市场还有需求,群众就会自发地用各种形式来达成某种交易。
反正到手的好东西,她是死也不会吐出来的。
杜若的高兴,沈离看在眼里,“先去那边卖东西吗?”
“好!”
“我们分开卖。”
分开卖就是一个人在某处看着爬犁,等他卖完后,再来接替另一人。
杜若想了想,“要不,你帮我一起卖了?咱就卖给黑市里的老大,便宜一点儿也没事儿。”
“那行,都交给我。”
他们的爬犁就停在巷子的某个角落,杜若躲在爬犁里面一点儿也不冷,手上拿着那几枚大龙邮票赞叹不已。
“这是真的发了啊,将来的杂志社有了!”
她看向沈离,“你呢,将来有啥打算?”
这个人,做邻居这么久了,她自认也能对他了解一二。
这就是一个神秘的家伙,甚至比她的空间还要神秘呢。
沈离又吞了一个芝麻汤圆,点点头,“好吃!”
杜若歪了歪头,也吃了一个芝麻汤圆,甜甜的,确实不错。
“我啊,也没啥大计划,就想着多赚点儿钱,多存点儿粮,肉呀菜的这些也都要有。
当然,衣裳棉被也不能缺。家里应该有的东西,也应该想法子买到。”
“就这些?”杜若很意外,这人不像是没有大志向的人呀。
沈离点头,“就这些吧。咱们活着,总归是想法子让自己过得更好些不是?”
“也是。”杜若道,“我也想让家里收拾得更好一些,有吃有喝,穿的用的也都想要好的,舒服的。但是,将来呢?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又可以考大学了,你会不会去考啊。”
沈离蹙眉,“或许会吧,将来事,将来议。现在说什么也为时过早。”
“也是啊,呵呵,吃饭吃饭!”
元宵节过完,这个年可算是过完了。
如果是在寻常北方,这个时间就能下地了。
可是这里是大东北,依旧是冰天雪地,猫冬依旧。
杜若在写文章方面没啥灵感,但是画稿却是有框架了。
依旧是那两个小孩儿做主角,虎子和虎妞。
大年初一,小娃子们在村子里疯玩儿,每个孩子手里都有糖块。
但是小龄儿不能直接吃硬糖,有噎住的可能。有了上一次救人的经验,村里的孩子都很信服虎子。
但是那么小的孩子不能吃糖也是很可怜的,两个娃娃便将那些硬糖块放在冰块上砸碎了吃,这样就不会噎着了。
在这里,小伙伴们会问,为什么糖块砸碎了也能吃,也是甜的?
为什么会碎,碎了还能变回来吗?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
虎子和虎妞便跟小伙们说糖的各种形态,加热后会怎样,冷却后会怎样。
砸碎了,再放锅里加热,再倒入磨具,又是一块好糖。
看似小伙伴间的童言童语,实际上这里面也有科学知识呢。
后面这群孩子又去了村里结冰的湖里溜冰,发现了偷偷钓鱼的人。
这个时候,村里的一切都是公家的,孩子们的觉悟很高,跟偷鱼的贼斗智斗勇,最终将偷鱼贼拿下。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等画起来的时候还有可能继续修改。
这一画便画了十天,终于在月底前把稿子寄出去了。
在这期间,她已经收到省城那边的杂志社编辑的催稿信了。
这让杜若受宠若惊,她也终于过上了催稿的生活,说明她也是个文化人了吧?
她是坐着沈离的爬犁去公社亲自寄的信,同时去看看邮局那边有没有新的邮票。
其实她和沈离还有一个目的,也是两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他们谁也没问原因,很自然地就这么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要去黑市那边卖点儿鸡蛋和兔子,或者是鸡鸭。
当然兔子肯定是剥了皮的,兔皮杜若不嫌多,做什么都好使。
来到邮局先把画稿寄出去,又问了柜台上的员工,有没有新的邮票,有就各来两套。
还是当初那个员工,她也认出了杜若来,默默地收下杜若送出去的大红枣儿。
又悄悄地问她,“妹子啊,我这里有几张以前的老邮票,你要不?”
杜若眼睛一亮,“要啊,大姐,拿出来看看?”
五张老邮票,一张还有些污迹,但是啊,这邮票可是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啊。
瞧瞧上面的蟠龙,绿色的,黄色的,还有红色的。其中绿色和黄色的有两张,红色的一张,有污迹的那张是绿色的。
杜若压制住自己的心跳,不动声色道:“挺好看的啊,你朋友那儿的?”
这位员工大姐点头,“一个老邻居,去年初家里遭了点儿难,后来虽说查清了,可家里人也是伤筋动骨。
家里老人不想留着这些祸害了,扔了又可惜。恰好我去他们家问问有没有老邮票,老人家就把这五枚邮票给了我,让我看着卖。”
“啥叫看着卖?”杜若面色平静地问,心里却是恨不得马上拿到手,晚一秒就是对这些邮票的不尊重。
大姐说:“那老人家说了,他缺的不是钱,是能养人的好东西。你要是有,可以用这个换。”
杜若看了眼还在外面等她的沈离,巴拉起了自己的背篓。
实则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了一袋子大米,有十斤,还有十个鸡蛋,两斤大红枣儿。
将这篮子递给员工大姐,“这些我本来是想去走亲戚的,你看这些行不?”
大姐瞧了一眼,“行啊,咋不行?这可都是好东西。大姐觉得行!”
“真的行?”杜若又问了一句,就不知道将来这两人会不会后悔啊,不过,后悔也不行,她是不会再拿出来的。
其实杜若还在那袋子米里面塞了五块钱,这可是将来最贵的邮票呀,这能买多少套房啊。
同时,她又悄悄给了大姐五毛钱,一大把红枣,将那五枚邮票小心收好。
“大姐,多谢你啊,我就稀罕这些老物件儿。”杜若笑着说,“大姐你忙,我先走了。”
“行,大姐以后还帮你打听。”
总之,这场秘密交易,双方都很满意。
从这一场交易来看,无论是如何严厉的政策,只要市场还有需求,群众就会自发地用各种形式来达成某种交易。
反正到手的好东西,她是死也不会吐出来的。
杜若的高兴,沈离看在眼里,“先去那边卖东西吗?”
“好!”
“我们分开卖。”
分开卖就是一个人在某处看着爬犁,等他卖完后,再来接替另一人。
杜若想了想,“要不,你帮我一起卖了?咱就卖给黑市里的老大,便宜一点儿也没事儿。”
“那行,都交给我。”
他们的爬犁就停在巷子的某个角落,杜若躲在爬犁里面一点儿也不冷,手上拿着那几枚大龙邮票赞叹不已。
“这是真的发了啊,将来的杂志社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