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历史十大明君 第29章 第一位汉献帝刘协
热门推荐:
可怜这白龙,被撩成了恋爱脑
盗墓:霸道花爷狠狠爱,小九别逃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人为刀俎我为魔
无脑女配掀翻修仙界
明月千里照君归
现代重生修仙,驱鬼小弟女儿身
重生:开局觉醒提取卡系统
【原神】各类cp同人
天幕之上缓缓变化,历史四大意难平第二年曹髦,奖励:虎豹骑二万,东阳亭侯曹休,三国毒士李儒。听到天幕的奖励,原本已经放弃抵抗面如死灰的曹髦,脸上出现了光彩,他曹家的天下还有希望,他还有希望,还有机会可以斗得过司马氏。
且不说他曾祖父曹操手下的王牌军队虎豹骑,单说他的叔爷曹休和三国毒士李儒,就能让他直接扭转战局。他的叔爷曹休曾经担任过虎豹骑中的宿卫之职,并且在汉中之战中大败吴兰。在黄初元年(公元 220年),曹休率领汝南郡召陵县的军队大破孙权,又派遣军队渡过长江偷袭,烧毁了吴军在芜湖设立的数千座军营,威震江东。有这样一位叔爷在,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已经不在了,剩下的司马氏两个小子怎么可能是他叔爷的对手?更何况还有三国毒士李儒呢!据他所知,董卓当初进军长安,位列太师,李儒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曹髦立即下令,让曹休带领虎豹骑攻击司马师的营地。同时,他与李儒商议计策,决定利用李儒的智谋来破坏司马氏的计划。
战场上,曹休率领着虎豹骑如旋风般冲击着司马师的防线,司马师的士兵们难以抵挡,纷纷败退。
而在另一边,李儒献计献策,成功地识破了司马氏的阴谋,使得司马氏的进攻屡屡受挫。
曹髦眼见局势逐渐有利于自己,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坚信,在曹休和李儒的帮助下,他一定能够夺回属于曹家的天下。
就在曹家天下可是出现枯木回春的时候,天幕之上又开始缓缓改变,众人皆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息正在凝聚。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榜单第一名即将揭晓。所有人都紧紧地盯着榜单,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想要知道那个名字到底是谁。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却不敢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真的是那位帝王。
历史四大意难平帝王第一名汉献帝刘协!
随着天幕将答案公布出来,诸天位面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天幕。这个结果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这一刻,其他帝王们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被选中。同时,他们也对汉献帝刘协产生了一丝同情和惋惜。
而作为当事人的汉献帝刘协,则愣愣地看着天幕,脸上露出茫然的神情。他的心绪如潮水般汹涌,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心间弥漫开来。
\"大汉真的亡了……\"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伤和绝望。曾经辉煌的大汉王朝,如今却已成为过眼云烟,这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自责。
\"是我无能,未能保住大汉江山……\"刘协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回想起自己在位期间所经历的一切,深感无力和无奈。尽管他曾努力挣扎,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大汉的覆灭。
然而,在内心深处,刘协也感到一丝释然。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至少,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和责任,也理解了大汉灭亡的原因。
\"也许,这是一种解脱吧……\"他轻声说道,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尽管心中仍有遗憾和不舍,但他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需要继续前行。
作为丈夫,他无法保护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作为皇帝,他无法治国安邦,只得将江山拱手让于他人。那么,刘协作为东汉的末代皇帝,到底是无能还是无奈?他这一生又有几回是真实的活出了自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献帝刘协的辛酸一生。
刘协,字伯和,生于公元181年,他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也是汉少帝刘辩的弟弟。他的母亲王美人在他出世后不久就被人毒死了。从那时起,年幼的刘协就在董太后身边成长。尽管灵帝非常喜欢刘协,但由于朝廷的权力掌握在何皇后的哥哥手中,最终还是由刘辩继承了皇位。然而,在临终前,灵帝无奈地将刘协托付给了宦官简硕。
公元189年的深秋,东汉的天空不再宁静,随着汉灵帝的离世,年仅数岁的刘辩被推上了帝位,而其母何太后则承担起监国的重任,外戚何进借此机会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与此同时,命运也悄然为刘协铺设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被册封为陈留王,命运似乎将他置于了风暴的边缘。
然而,权力的天平从未真正平衡过。刘辩的统治之下,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暗流涌动,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宦官们,面对外戚如山的压力,终是走上了绝路,选择了铤而走险,挟持着两位皇子逃离了皇城。
正当京城内外人心惶惶之际,董卓率军犹如黑云压城,表面上是救驾,实则暗藏玄机。他看准时机,以一己之力颠覆了皇权的平衡,废黜了刘辩,转而扶持年仅九岁的刘协坐上了那把龙椅,从此,刘协的名字与“汉献帝”紧紧相连,也标志着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悲情符号。
刘协即位后,董卓自封为相国,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在董卓专权期间,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任何实权。董卓的暴政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关东地区的诸侯们纷纷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他们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被称为关东联军。这场战争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关东军的崛起给董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面对这种局面,董卓决定挟持皇帝刘协,迁都到长安。刘协心中抱有一丝希望,他期望能够借助关东军的力量来摆脱董卓的控制。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关东军并没有积极响应刘协的请求,而是选择了观望。无奈之下,刘协只能寄望于内部力量来推翻董卓。
公元192年,心怀汉室的司徒王允与英勇无畏的吕布密谋策划,成功地将董卓刺杀。董卓的死亡并没有改变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反而引发了更多的动荡和战乱。王允和吕布虽然成功地除掉了董卓这个威胁,但他们并没有能力稳定局势。不久之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便发动了叛乱,他们率领军队攻打长安,试图恢复董卓时期的权力。
吕布在与李傕、郭汜等人的战斗中失利,最终被赶出了长安。而王允则在城中坚守,但是由于兵力不足,最终还是被李傕、郭汜等人攻破城池,王允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杀。李傕、郭汜等人重新掌控了东汉的政权,继续推行董卓时期的暴政,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权,他只能任由李傕、郭汜等人摆布。而李傕、郭汜等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争斗,这使得东汉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
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长安城陷入混乱之中。就在这混乱之际,汉献帝刘协趁机逃离了长安。此时,曹操正率领着他的军队,准备迎接这位落难的皇帝。当曹操得知刘协已经离开了长安后,他立刻派遣军队前往保护刘协,并最终将他安全地带回到洛阳。然而,洛阳城经过多年战乱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无法作为首都。因此,曹操决定带领刘协迁都到许昌,那里成为了新的政治中心。
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但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自立为皇帝。因为曹操深知,如果他这样做,将会引起其他军阀的反感和反抗,导致更多的战争和混乱。相反,曹操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通过控制汉献帝刘协来操纵朝廷,号令天下诸侯。
与此同时,不甘愿继续充当傀儡皇帝的刘协秘密地命令董承,让他手持衣带诏去诛杀曹操。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计划在尚未开始实施之前就被曹操所察觉。曹操迅速采取行动,将董承及其同谋者全部逮捕并处死,其中甚至包括怀有身孕的董贵人也未能幸免。
在曹操的控制下,刘协虽然名义上仍然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曹操的傀儡。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号令各地诸侯,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曹操也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削弱了其他诸侯的势力,使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在曹操的治理下,中原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发展。然而,汉献帝刘协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他虽然贵为皇帝,但却没有任何实权,只能任人摆布。此外,曹操还不断加强对刘协的监控和控制,使得刘协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刘协开始寻求反抗曹操的机会。他暗中联络一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企图推翻曹操的统治。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引起了曹操的警觉。
在一次密谋中,汉献帝刘协和一些大臣计划在宫中宴请曹操,趁机刺杀他。然而,这个计划被曹操识破,他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没有被刺杀,反而借机清除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这次事件使得汉献帝刘协彻底失去了反抗曹操的机会,他只能继续忍受曹操的控制。
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刘备投靠袁绍,董承被杀。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邺城,而后进爵魏王。
刘协在位期间,历经多次政变和战乱,始终未能掌握实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政治力量的摆布。他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辛酸,虽然他曾试图反抗,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刘协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气节和尊严,没有完全沦为傀儡。
公元 214 年,伏皇后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信中的内容是希望伏完能想办法除掉曹操,但不幸的是这封信被曹操截获了。曹操以此为由逼迫汉献帝刘协废黜伏皇后,并将伏氏一族满门抄斩,就连伏皇后与刘协所生的两个皇子也未能幸免。伏皇后最后被幽禁至死,而刘协则被迫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爵位。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和平,天下各方势力纷纷建立新的王朝。于是,有人劝说刘协效仿唐虞旧事,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不久之后,刘协正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并亲自到祖庙祭祀禀告。曹丕则允许刘协在自己的封地里,继续使用汉朝的历法和服饰,建立汉宗庙来供奉汉室祖先。然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刘协已被曹丕杀害的谣言,刘备听闻后,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在刘协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终于摆脱了傀儡的身份,回归自我。在封地里,他广施仁政,深入研究自己钟爱的医术,走访贫困百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此时的刘协,已经远离了政治的纷扰,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公元234年,汉献帝刘协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54岁。在他去世后,魏明帝曹叡以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将其安葬,并赐谥号“孝献皇帝”。
刘协的葬礼庄重肃穆,彰显了他作为汉室末代皇帝的尊贵地位。在葬礼仪式上,人们身着丧服,面容悲痛,纷纷向这位曾经的天子表示最后的敬意。
尽管汉朝已经灭亡,但刘协仍然被视为汉室的象征,他的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哀悼。许多人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认为他是一个不幸的皇帝,生逢乱世,无法挽救汉室的衰落。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协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他曾多次被迫迁都,遭受权臣的控制和压迫。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汉室的忠诚和尊严,尽力维护着自己的皇位和国家的利益。
且不说他曾祖父曹操手下的王牌军队虎豹骑,单说他的叔爷曹休和三国毒士李儒,就能让他直接扭转战局。他的叔爷曹休曾经担任过虎豹骑中的宿卫之职,并且在汉中之战中大败吴兰。在黄初元年(公元 220年),曹休率领汝南郡召陵县的军队大破孙权,又派遣军队渡过长江偷袭,烧毁了吴军在芜湖设立的数千座军营,威震江东。有这样一位叔爷在,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已经不在了,剩下的司马氏两个小子怎么可能是他叔爷的对手?更何况还有三国毒士李儒呢!据他所知,董卓当初进军长安,位列太师,李儒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曹髦立即下令,让曹休带领虎豹骑攻击司马师的营地。同时,他与李儒商议计策,决定利用李儒的智谋来破坏司马氏的计划。
战场上,曹休率领着虎豹骑如旋风般冲击着司马师的防线,司马师的士兵们难以抵挡,纷纷败退。
而在另一边,李儒献计献策,成功地识破了司马氏的阴谋,使得司马氏的进攻屡屡受挫。
曹髦眼见局势逐渐有利于自己,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坚信,在曹休和李儒的帮助下,他一定能够夺回属于曹家的天下。
就在曹家天下可是出现枯木回春的时候,天幕之上又开始缓缓改变,众人皆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息正在凝聚。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榜单第一名即将揭晓。所有人都紧紧地盯着榜单,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想要知道那个名字到底是谁。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却不敢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真的是那位帝王。
历史四大意难平帝王第一名汉献帝刘协!
随着天幕将答案公布出来,诸天位面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天幕。这个结果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这一刻,其他帝王们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被选中。同时,他们也对汉献帝刘协产生了一丝同情和惋惜。
而作为当事人的汉献帝刘协,则愣愣地看着天幕,脸上露出茫然的神情。他的心绪如潮水般汹涌,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心间弥漫开来。
\"大汉真的亡了……\"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伤和绝望。曾经辉煌的大汉王朝,如今却已成为过眼云烟,这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自责。
\"是我无能,未能保住大汉江山……\"刘协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回想起自己在位期间所经历的一切,深感无力和无奈。尽管他曾努力挣扎,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大汉的覆灭。
然而,在内心深处,刘协也感到一丝释然。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至少,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和责任,也理解了大汉灭亡的原因。
\"也许,这是一种解脱吧……\"他轻声说道,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尽管心中仍有遗憾和不舍,但他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需要继续前行。
作为丈夫,他无法保护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作为皇帝,他无法治国安邦,只得将江山拱手让于他人。那么,刘协作为东汉的末代皇帝,到底是无能还是无奈?他这一生又有几回是真实的活出了自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献帝刘协的辛酸一生。
刘协,字伯和,生于公元181年,他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也是汉少帝刘辩的弟弟。他的母亲王美人在他出世后不久就被人毒死了。从那时起,年幼的刘协就在董太后身边成长。尽管灵帝非常喜欢刘协,但由于朝廷的权力掌握在何皇后的哥哥手中,最终还是由刘辩继承了皇位。然而,在临终前,灵帝无奈地将刘协托付给了宦官简硕。
公元189年的深秋,东汉的天空不再宁静,随着汉灵帝的离世,年仅数岁的刘辩被推上了帝位,而其母何太后则承担起监国的重任,外戚何进借此机会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与此同时,命运也悄然为刘协铺设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被册封为陈留王,命运似乎将他置于了风暴的边缘。
然而,权力的天平从未真正平衡过。刘辩的统治之下,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暗流涌动,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宦官们,面对外戚如山的压力,终是走上了绝路,选择了铤而走险,挟持着两位皇子逃离了皇城。
正当京城内外人心惶惶之际,董卓率军犹如黑云压城,表面上是救驾,实则暗藏玄机。他看准时机,以一己之力颠覆了皇权的平衡,废黜了刘辩,转而扶持年仅九岁的刘协坐上了那把龙椅,从此,刘协的名字与“汉献帝”紧紧相连,也标志着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悲情符号。
刘协即位后,董卓自封为相国,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在董卓专权期间,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任何实权。董卓的暴政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关东地区的诸侯们纷纷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他们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被称为关东联军。这场战争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关东军的崛起给董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面对这种局面,董卓决定挟持皇帝刘协,迁都到长安。刘协心中抱有一丝希望,他期望能够借助关东军的力量来摆脱董卓的控制。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关东军并没有积极响应刘协的请求,而是选择了观望。无奈之下,刘协只能寄望于内部力量来推翻董卓。
公元192年,心怀汉室的司徒王允与英勇无畏的吕布密谋策划,成功地将董卓刺杀。董卓的死亡并没有改变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反而引发了更多的动荡和战乱。王允和吕布虽然成功地除掉了董卓这个威胁,但他们并没有能力稳定局势。不久之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便发动了叛乱,他们率领军队攻打长安,试图恢复董卓时期的权力。
吕布在与李傕、郭汜等人的战斗中失利,最终被赶出了长安。而王允则在城中坚守,但是由于兵力不足,最终还是被李傕、郭汜等人攻破城池,王允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杀。李傕、郭汜等人重新掌控了东汉的政权,继续推行董卓时期的暴政,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权,他只能任由李傕、郭汜等人摆布。而李傕、郭汜等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争斗,这使得东汉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
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长安城陷入混乱之中。就在这混乱之际,汉献帝刘协趁机逃离了长安。此时,曹操正率领着他的军队,准备迎接这位落难的皇帝。当曹操得知刘协已经离开了长安后,他立刻派遣军队前往保护刘协,并最终将他安全地带回到洛阳。然而,洛阳城经过多年战乱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无法作为首都。因此,曹操决定带领刘协迁都到许昌,那里成为了新的政治中心。
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但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自立为皇帝。因为曹操深知,如果他这样做,将会引起其他军阀的反感和反抗,导致更多的战争和混乱。相反,曹操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通过控制汉献帝刘协来操纵朝廷,号令天下诸侯。
与此同时,不甘愿继续充当傀儡皇帝的刘协秘密地命令董承,让他手持衣带诏去诛杀曹操。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计划在尚未开始实施之前就被曹操所察觉。曹操迅速采取行动,将董承及其同谋者全部逮捕并处死,其中甚至包括怀有身孕的董贵人也未能幸免。
在曹操的控制下,刘协虽然名义上仍然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曹操的傀儡。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号令各地诸侯,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曹操也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削弱了其他诸侯的势力,使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在曹操的治理下,中原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发展。然而,汉献帝刘协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他虽然贵为皇帝,但却没有任何实权,只能任人摆布。此外,曹操还不断加强对刘协的监控和控制,使得刘协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刘协开始寻求反抗曹操的机会。他暗中联络一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企图推翻曹操的统治。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引起了曹操的警觉。
在一次密谋中,汉献帝刘协和一些大臣计划在宫中宴请曹操,趁机刺杀他。然而,这个计划被曹操识破,他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没有被刺杀,反而借机清除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这次事件使得汉献帝刘协彻底失去了反抗曹操的机会,他只能继续忍受曹操的控制。
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刘备投靠袁绍,董承被杀。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邺城,而后进爵魏王。
刘协在位期间,历经多次政变和战乱,始终未能掌握实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政治力量的摆布。他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辛酸,虽然他曾试图反抗,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刘协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气节和尊严,没有完全沦为傀儡。
公元 214 年,伏皇后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信中的内容是希望伏完能想办法除掉曹操,但不幸的是这封信被曹操截获了。曹操以此为由逼迫汉献帝刘协废黜伏皇后,并将伏氏一族满门抄斩,就连伏皇后与刘协所生的两个皇子也未能幸免。伏皇后最后被幽禁至死,而刘协则被迫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爵位。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和平,天下各方势力纷纷建立新的王朝。于是,有人劝说刘协效仿唐虞旧事,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不久之后,刘协正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并亲自到祖庙祭祀禀告。曹丕则允许刘协在自己的封地里,继续使用汉朝的历法和服饰,建立汉宗庙来供奉汉室祖先。然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刘协已被曹丕杀害的谣言,刘备听闻后,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在刘协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终于摆脱了傀儡的身份,回归自我。在封地里,他广施仁政,深入研究自己钟爱的医术,走访贫困百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此时的刘协,已经远离了政治的纷扰,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公元234年,汉献帝刘协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54岁。在他去世后,魏明帝曹叡以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将其安葬,并赐谥号“孝献皇帝”。
刘协的葬礼庄重肃穆,彰显了他作为汉室末代皇帝的尊贵地位。在葬礼仪式上,人们身着丧服,面容悲痛,纷纷向这位曾经的天子表示最后的敬意。
尽管汉朝已经灭亡,但刘协仍然被视为汉室的象征,他的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哀悼。许多人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认为他是一个不幸的皇帝,生逢乱世,无法挽救汉室的衰落。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协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他曾多次被迫迁都,遭受权臣的控制和压迫。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汉室的忠诚和尊严,尽力维护着自己的皇位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