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发家致富考科举 > 第107章 父母之心

发家致富考科举 第107章 父母之心

    怀抱小女儿,谢凡暗暗祝愿:希望将来呦呦还能像陆家人一样健康长寿,像孙大人一样聪明博学。

    年关将至,即可休假,还将有宫中赏赐。

    哪怕严寒冬日,谢凡早起进宫教导皇子读书,也不觉辛苦。

    “格物致知”的谢谕德不在,其他老师都是一本正经地照本宣科。

    皇子们到底是小孩子,正憋得难受。师生们许久未见,都有几分想念。

    五位皇子便吵吵嚷嚷询问谢谕德出了什么题,乡试又是怎么回事?

    谢凡对孩子向来和蔼可亲,便将自己所出题目《烝民》一诗给学生们讲了。

    又将科举种种流程同皇子们细细说了一遍。

    几个孩子听到乡试一共九天三场,考生须得在考场中待上三天,方才能够出去,皆是大惊失色。

    又听到衣裳餐食、文房四宝都要考生自备,更是感叹。

    五皇子生性活泼,又年纪最小,最是好吃,居然问起老师当年下场考试时候带了什么吃食?

    谢凡对于乡试记忆深刻,便笑着说自己带的是祖母所准备的定胜糕。

    定胜糕是南方吃食,皇子们生长在北京宫中,从未吃过。

    孩子们接着又问起定胜糕长什么样子,是什么味道?

    谢凡也认真答了,说起糕点甜食,小学生们都兴致勃勃。

    只是向来少言寡语的四皇子突然问起:

    “为什么定胜糕是谢谕德祖母准备的,不是母亲准备的?”

    这一问倒是出乎谢凡意料,可是他对双玉并无濡慕之情,于是脱口而出:

    “臣母亲早已去世,是祖父祖母将臣抚养长大。”

    皇子们年纪还小,对于生离死别并无概念。其余皇子见老师语气平平,所以也没什么反应。

    只有四皇子听到谢谕德从小丧母,小脸上突然出现一丝伤感。

    谢凡见他如此,即刻想起,四皇子正是年幼失母,这触动了孩子的伤心事: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小朋友没妈,哪里像我这个穿越者一样无所谓。

    毕竟我内心本来就是二十多岁的社会人。以后可要多关心关心这孩子。”

    于是他连忙轻咳一声,回归正题,一一询问孩子们这几日功课如何。

    轮到四皇子,也有意多加鼓励。最后再嘱咐皇子们天气寒冷注意保暖。

    此后教导皇子功课,谢凡都对四皇子格外留心,多加关爱。

    因为秋闱做了考官,赚了银子,谢家年关宽裕。春节过得格外喜气洋洋。

    除去同僚间应酬往来,新春休假,谢凡也带着三个孩子去南城唐监生家拜年。

    他想着两个儿子从小读圣贤书,做学问、考功名,自然是正途。

    但也决不能养成不问世事的书呆子,总要知道些庶务人情,才能在世上立足。

    至于带上小呦呦,却是有些显摆心思:自己也有了粉雕玉琢的小闺女。

    自从升官以来,谢凡忙于公务,两家往来已经不如原先频繁。

    但是唐监生对着谢凡,却是更为热络。只是不似两人初识那般随意,更多了几分恭敬。

    唐家老爹老娘前几年前后脚去了,现在是唐监生当家,负责对外应酬。

    唐家小妹依旧未嫁。虽然她一身本事了得,但是到底身为女子不方便外出抛头露面,在唐家做内掌柜。

    兄妹齐心,唐家生意越做越红火。

    除了本业开当铺,唐家不光买了几间铺子当起了包租公,还参股了书肆吃分红。

    唐家虽然不是官宦,但在外有监生名头,在内家境实在殷实,称得上有里有面。

    所以谢凡一行到达唐家,只见一片喜气热闹。门外拴马石上几匹好马,油光水滑。

    因为提前下了帖子,唐监生早已带着孩子家人在门口等候。

    唐监生对谢凡恭恭敬敬,忙不迭将客人迎入屋内。

    进到门内,家人们虽然忙忙碌碌,但忙而不乱。

    屋内陈设虽然不是全然簇新,但半旧家什也能看出不是寻常之物。

    两人先是客套一番,又说起家中儿女。两人交流一番为父心得,越说越是投机。

    至于出任考官和教导皇子读书等事,谢凡向来谨慎,从不与外人说起。

    唐监生夫妇有四个儿女,除去大女儿,还有三个儿子。

    此时呦呦还小,被抱在怀中。而五个小男孩在院内一起玩耍打闹,十分欢乐。却不见唐家大女儿。

    年节时候,大人照例要给小孩封压岁钱。

    谢凡备下了四份压岁钱,于是询问唐监生:“你家大闺女怎么不在?小时候还抱过她呢。”

    说起女儿,唐监生大脑袋微微摇了摇,踟蹰片刻说出了令谢凡意想不到的缘故:“裹脚”。

    “居然又是裹脚!”前日才有了孙家小姑娘一事,谢凡闻言不禁心中大震。

    因为和唐监生有多年交情,他忍不住开口阻拦。

    说裹脚可不是什么好事,不仅损害孩子身体,若是生了坏疽,甚至会伤及性命。

    谁知唐监生一脸无奈解释道:

    北京城中但凡家境尚可,父母都会给女儿裹脚。

    若是天足,待到女儿及笄,十有八九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婆家。

    谢凡忍不住出言反驳,“你家小妹也是天足,现下不也过得好好的。”

    唐监生解释道:“小妹愿意终身不嫁,自然没什么所谓。可怎能笃定女儿来日也愿如此?”

    唐监生这番解释,倒让谢凡无言以对。

    大过年的,也不好再多说丧气话。

    唐监生插科打诨一番,两人换过话题闲聊,气氛倒也融洽。

    只是回家路上,谢凡怀抱呦呦,心里五味杂陈:

    此时女子无法顶门立户,“正经”出路只有嫁人。而三寸金莲,就是女子嫁人的“投名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哪怕民间早有俗语“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做父母的只能狠心给女儿裹脚。

    谢凡晚间抑郁,忍不住问起妻子,现下北京城里女孩儿是否都裹了脚,若是天足,是不是就嫁不出去?

    黑暗中孙嫣然幽幽叹气,然后一一承认。

    她自己则是因为小时候家境贫穷,还要干活,才未曾裹脚。

    说起嫁人不顺,她忍不住自嘲,当年她可是出了名的老姑娘。

    夫妻两人久久沉默,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