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81,从赶山开始致富 > 第101章 开业挣大钱

重回1981,从赶山开始致富 第101章 开业挣大钱

    人真的太多了,展销会的热闹程度,虽然早已经在预料之中,还是将张耀阳给激得热血沸腾。

    他的那些家具,都是用的福港那边最流行的款式,在这样的小县城里,是独一份儿的稀罕。

    别说是那些外边来的客商看了眼馋,就是本地人看了,也纷纷上前下定单。

    现在这个年月,城里面人还是有很多有钱的,用的家具都是那种很土的,请乡下木工师傅打造的那种。

    虽然结实耐用,但在审美之上,肯定赶不上潮流。

    谁不想自己的家里有一套独一无二的家具,所以,张耀阳的这些家具款式,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抢购的人太多,一度需要找人维持秩序排队。

    张耀阳早已经有这个准备,所以,来的时候,带上了每个厂子的负责人,让他们负责开单,收定金。

    流程都是最正规的,有大厂子的格局,可不是那种小家子的小作坊。

    而且,因为工厂人很多,所以,这个定单想要做好的话,时间上就会缩短很多。

    为了把事业做到极致,张耀阳甚至还承诺,做出来的东西,无论大小,都会送货上门,负责帮忙安装等。

    当然,除了那些个木头疙瘩备受人们喜欢外,还有他的那些个食品加工厂,也是极其受欢迎。

    现在的物资还是很贫乏的年代,人们有的时候,想要吃上一些东西,是无法满足的。

    但是,食品厂里面的菌菇干货,水果罐头,野兽肉类罐头,果脯等等,都是明码村价的。

    这些东西,都有专门的包装,有的是纸包装,有的是塑料包装,有的是铁盒子,有的是玻璃瓶子,主打一个高档。

    不光能看到里面的食品诱人的样子,比起那种散装的更加有排面,用来走亲方友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东西,看着就干净卫生,所以,展销会三天下来,他那个摊子上就补了好多次货,算是小赚了一笔。

    有的人闻声而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最后张耀阳不得不在县城租了一个100平的铺面,准备以后在这里弄一个专业的食品供俏门店。

    当然,他的皮革厂也是获利不小的一个厂子。

    眼下虽然天气炎热,但离着秋冬季节已经不远。

    有的人其实也没有想过要真的买什么皮革。

    但架不住这些皮毛都弄得太好看,红色的狐狸,白色的貂,棕黑色的熊皮,黑白相间的豹皮……

    还有一些野牛,野羊皮,蛇皮……

    有的是做成了成品,当场就能买卖,有的则是皮革,可以自己买了皮后再定做。

    这些东西里面,以护耳帽,围脖,手套等常用装备,需求量是最大的。

    毕竟,这个地方的冬天是很冷的,也会下雪结冰。

    还不像后世那各般,拥有供暖设备,所以,有这么一个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卖,哪怕是价格比一般绵布做的贵一丢丢,买的人还是挺多。

    于是,张耀阳一鼓作气的,直接把食品供销店的两边店铺全部买了下来。

    普通的砖瓦房,总共也才只花了一万块钱,就已经把铺面落到自己名下。

    这也就是在县城里面的房子,才这个价格,如果去到乡下,那更是便宜得离谱,几百块钱就能买下来。

    这些铺面都是需要用到人的,而且还需要有一点点文化。

    所以,张耀阳特意在村子里面,把那些辍学在家的娃娃们都面试了一遍。

    口齿伶俐,放得开的,就给他们一个机会,以后拿着工资给他守铺子,就算是供销社的国企员工一个待遇。

    这工钱也是有些差别的,形象好,业务能力好的人,会送到县城,一个月是30块钱的工资。

    一般般的会送到乡镇,一个月只能拿20.

    如果是镇子里面的,那就只有15块钱。

    所以,要想得到一个更高的工资,就得比较优秀才行,无形中也算是一种激励了吧。

    于是,他又熬夜写了营业员的用人制度和各种机制,这些东西,他现在早已经信手拈来,做起来十分顺。

    整个村子,1300多号人,但凡是个能走能动的人,都被张耀阳妥善的安顿在各个厂子里。

    比如,有的人老实木讷的,那就去做后勤岗位,工厂食堂,卫生,看守大门等。

    有的比较机灵,人际交往厉害,那就去接待维护客户资源,开发新的客户等。

    有的手脚麻利,干活利索的,就去流水线上,负责行行色色的工作。

    整整半年的时间,张耀阳只再进过一次大山,采集过物资,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了。

    他忙着把三个工厂的工作理顺,忙着找人管理工厂,而在这个过程中,张家除了张朝威参与工厂事务外,其父母只负责在家照顾好其余的小生意。

    此时的三个工厂,里面的工人足有1500个,这么多人的生活开销,只一个小卖部是不够的,张耀阳又在村子里面,弄了一块地皮,专门建造了一个小饭馆子,还有一个小旅馆。

    再在以前的晒谷场那里,改成了停车场,那里有新买的两辆大卡车,是专门跑福港线,和王叔南做生意的。

    这些都是由其父母打点,他们也很乐于做这些,日子过得是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吧。

    此时再来大喜村,村子里面的人家,大多已经扒了茅草房,改换成了红砖瓦房。

    因为有了统一的规则,所以,这个房子也不再是过去那般,随意乱建,而是统一规划后,更加注意美观。

    按张耀阳的想法,现在的红砖房还是一个过渡房,等村民的手里,攒的钱更多了,他会组织专业的人来,帮着他们修建小别墅。

    按照现在的这个发展势头,大喜村的人各个有奔头,人人看得到希望,所有人高高兴兴去上班,平平安安把家还。

    各自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得挺好。

    这也是张耀阳重生大半年来,最大的收获。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这般功成名就的时刻,他却找不到能和自己分享的人。

    李玉凤还在守孝期间,难得能见到一面,二人的交流也只能依靠着书信往来。

    这本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在事业起步阶段,应该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事情。

    但张耀阳的心中有热爱,重活一世后,已经没有什么是能难到他的,于是,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他来到了其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