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宫曲之主控她不理解 > 第224章 御书房议事

深宫曲之主控她不理解 第224章 御书房议事

    而此时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几位重臣被召集在一起讨论前线战事。

    今日早朝,传令兵快马加鞭赶到皇城汇报前线战况,今日来天祈大军连连败退,主将祝迟渊负伤,副将沈霁霖失踪,情况不容乐观。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先前明明一直是天祈军队占据上风,所向披靡 ,就算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毫无预兆地反败为胜也太离奇了点。

    当务之急是挑选出合适的将领,稳定军心。

    所以今日的主要话题就是推举主帅。

    君郁泽问的是他们眼神却微微瞥向正在事不关己的装死的奉天楼掌祀匀褚 ,“那依你们看,朝中可还有能胜任主帅一职的人?”

    “南陵那边请了些能人异士,如有神助,若陛下想要反败为胜,也得有这样的人上场。”这么多朝臣在此 ,君郁泽这般直勾勾地盯着匀褚,他当然也不能不给面子,但原则还是要坚守,“别看本座,本座只对金银俗物感兴趣,不喜打打杀杀、战乱纷争。”

    冯国公是懂为人分忧的,知道不能一直让皇上开口,所以接下来就由他开口问了,“敢问掌祀,如何寻来这些能人异士呢?”

    匀褚看了君郁泽一眼后说了三个字,“贺元章。”

    曾与贺元章是同僚的冯国公脸上闪过怀疑之色,“贺将军带兵打仗是厉害,可称不上能人异士吧?”

    匀褚平静地解释道,“他本人当然不是,但贺元章为人正直忠义,乐善好施,广结善缘,深得民心,不少人或是受他恩惠,或是志趣相投,想必都愿意投效于他。”

    “可……”谢崇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可转眼间被惋惜所替代,“贺将军早年就辞官还乡了,要请回来怕是不宜。”

    这还是因为贺将军看不惯朝堂上结党营私、同流合污的风气,又无力阻止,一气之下便辞官了,要请回来怕是难如登天。

    常言道 ,水至清则无鱼。

    但贺元章却觉得源不净,流必污,非要皇帝下旨肃清朝中贪官污吏,初元帝没同意,他只能选择独善其身、无愧于心。

    这样一来难免遭受排挤,久之便彻底心灰意冷,退出朝堂了。

    君郁泽也发愁了,扫了跪在下面的那些人一圈,还有唯一一个坐着的匀褚,幽幽道,“肃清朝堂这件事莫说先帝做不到 ,朕也做不到,真要彻查起来,感觉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其他人装起了哑巴,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沈从安谏言道,“皇上没听说过杀鸡儆猴吗?不管怎么样,先拿几个开刀,证明诚意,把人请回来再说,不说以后如何,至少在开战期间要保证朝政肃清,同仇敌忾。”

    思及沈从安的能力,君郁泽还是决定让他去做这件事,“那此事就交给沈从安全权负责了。”

    前世的沈从安位高权重之时屡屡与他争锋相对,可细细想来,也只是在沈穗儿一事上寸步不让,在其他事上做的倒是无可指责,再怎么样也会以国事为重,这件事交给沈从安处置,君郁泽很放心。

    可也正是因为沈从安那女儿奴的性子他才不放心,担心他会为了沈穗儿做出出格之事。

    他不是没想过用明升暗贬的手段收回沈家人的权力,可他发现离了沈家朝中好像真没几个人可用,也不是只有沈家出人才,只是朝中多数有能力的大臣都站队沈家,他一疏远沈家,其他人也不敢凑上前供他驱使,深怕惹了大祸。

    还剩几个没站队的就是几个能力平平的废物,不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野心勃勃。

    “臣遵旨。”

    “那便谈另一件事吧。”君郁泽见这件事尘埃落定,马上提起下一件事,“鉴于今年科举徇私舞弊严重,朕特意下诏重启科举,不仅重新考察各省举人而且还考查了朝中在任官员。虚有其表、胸无点墨之官员已悉数下狱,空出的官位,一时难有合适之人补上,朕决定暂且沿用前朝旧制,这些官员就由你们推举吧。”

    不过,他眼神更加锐利了,严肃警告道,“朕让你们做这件事,你们任人唯亲朕不管,但若是让一些酒囊饭袋混入其中被朕发现有欺君之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