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615章 王绩来了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615章 王绩来了

    杜启任由百姓高呼,好半响后,百姓又再度安静了下来。待所有人都不再说话,杜启才继续说道:“夏国境内,不会有昔日明国压榨百姓的情况发生。或许,总有铤而走险的人,但是本王希望,乡亲们能记住一点,那就是不畏奸邪,要和奸邪对抗到底。”



    “因为我,是站在你们一边的。”



    “遇到了事情后,可以到县衙告状,县衙不行,那就到太守府。太守府不行,那就到本王这里来告状。我会在县衙、太守府外,都立下一面大鼓,供百姓鸣冤用。”



    “百姓击鼓,官府不能不管,必须要处理。”



    “一旦不处理,那就视为渎职,视为不作为,本王定会惩罚。”



    杜启声音浑厚洪亮,继续道:“除此外,本王也会安排人,监察四方,了解地方上的动向,尽力杜绝地方上出现贪赃枉法的事情。总之,朝廷方面,会竭尽所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给乡亲们创造到更好的未来。”



    “夏王万岁!”



    人群中,有经商的掌柜高呼起来。



    对这些经营粮商的商人来说,杜启的一番话,便使得他们能活下来。



    王良不可能再犯法了。



    他们不会遭到打压。



    “夏王万岁!”



    “夏王万岁!”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都是在不断的呐喊,声音愈发洪亮,渐渐的更是整齐划一。所有人都是激动万分,因为杜启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杜启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这时候,却是已有士兵,押解着其余参与粮食贩卖的人来了。



    所有人尽皆面如土色。



    一个个神色惶恐。



    粮仓的粮食贩卖,尤其是陈粮贩卖,其实本就是正常的事情。只是唯一不正常的,是王良不准其余的商人贩卖其他的粮食,甚至你即便是要贩卖,那也只能在粮仓购买陈粮来贩卖。



    这是所有人为之愤怒的。



    杜启看到了所有的人,下令道:“所有人,尽数诛杀,一个不留。在我夏国境内,本就是俸禄很高,待遇不差。这般的情况下,还不收手,还继续攫取利益,那就要被杀。”



    赵天新登时就下令。



    士兵直接出手,只见一柄柄刀挥出,割裂一个个的脖子。



    短短时间,所有涉案人员尽数被杀。



    一个都不曾留下。



    杜启看到了这一幕后,才再度道:“事情就到此为止,粮仓的陈粮会继续贩卖,不过价格肯定会低一些,毕竟有些问题。所有人该卖粮食的,都各自经营就是。你们这些商人,乃至于其余的百姓,甭管是谁,只要是遇到了问题,都大胆申冤,不要有任何的顾忌。”



    “行了,各自都有事情,散了吧。”



    杜启摆了摆手。



    所有人就各自离去。



    太守府外面的官道,渐渐空旷下来,又恢复了原本的宁静。



    杜启带着赵天新回到了府内。



    在大厅中落座。



    赵天新却是神情肃然,说道:“殿下,臣失职,请殿下责罚。”



    杜启摆手道:“坐下吧,王良的事情,你又不知道。更何况,这一段时间,有诸多的事情,千头万绪,你也忙得不可开交。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你担任太守,很多政策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到了地方上,就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所以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也是实属正常的。你要做的,那就是尽量监督地方,杜绝地方上的问题。”



    赵天新道:“臣定会全力以赴的。”



    他心中蛮庆幸的。



    庆幸今天是杜启来处理这一事情,一旦是事情闹大了,民怨沸腾,到时候处理起来,就不是像今天这样,三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



    甚至那时候,他肯定也会被波及,这是必然的事情。



    杜启继续道:“你也是治理地方的老人了,有充足的经验,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事情,我也就不多言。不过涉及到这一事情,还是要多说两句。”



    赵天新道:“殿下请说。”



    杜启道:“政务的确是需要在太守府内处理,但是,想要让自己耳聪目明,那就必须要调研,就必须要到地方上了解情况。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太守府内,就可以处理完。那么天下事,也就简单了。因为事情复杂,所以才需要你多做了解,多做了解。没事儿的时候,都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看到真正的地方情况。”



    赵天新道:“卑职谨记!”



    他对于杜启的话,也是记在心中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提点。若非是杜启今天在城内闲逛,那么粮食贩卖的事情,就会造成很麻烦的后果。



    杜启起身道:“行了,政务时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我走了。”



    “卑职送殿下!”



    赵天新也是连忙起身。



    杜启摆了摆手,道:“不必了,忙你的吧。”



    说完,杜启带着摩勒多就离开。



    杜启出了太守府后,他带着摩勒多依旧是在城内闲逛。毕竟如今的洪山县城,实际上他也很少来四处转一转看一看。



    杜启在城内逛了一圈下来,干脆就离开了县城,到城外四处走一走。



    如今都还在忙着耕种事情。



    到处,都可以看到忙碌的百姓,到处都可以看到青山绿水。



    不是荒芜的地方。



    这是杜启希望看到的局面。



    杜启在城外到处闲逛,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在思考着如何发展夏国的事情。如今的夏国,实际上还远远不足,仅仅是搭建起了一个框架起来,而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妥当的。



    杜启时常外出调研,时间也就是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已经是进入下半年的九月。



    秋高气爽。



    天气又渐渐的转凉了。



    杜启来到大秦这里,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杜启实际上,有些时候也会想一想家人,毕竟妻儿都在大唐,他自是有怀念的时候。



    不过杜启却还是在发展地方。



    到如今,整个夏国各地,已经是完成了调整。甚至于地方上的发展,一切都蒸蒸日上。所有一切,欣欣向荣。



    这是杜启让利于民带来的好处。



    若非如此,不可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不可能百姓能得到好处。



    杜启发展了地方后,他实际上对夏国的发展还是不满意,政务、军队其实都不错,可这样的发展,只有一个骨架,只有一个框架,还需要更多的血肉。



    这些血肉,却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从文化,以及底蕴,以及各方面都发展起来,那才是真正的血肉。



    这一日,杜启在洪山县的王宫处理政务时,却是有了士兵来到王宫中,禀报道:“殿下,宫外来了一人,他自称殿下的臣子王绩,特来求见。”



    如今的杜启,为了打仗以及调度方便,把都城再度迁都。



    迁移到了洪山县来。



    所以金无缺等人,都是到了洪山县。如此一来,才能应对火国,以及应对南国方面的事情。



    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杜启一听到士兵禀报的消息,很是惊讶。



    王绩来了。



    要知道,王绩是在国内做事情的,怎么如今到了大秦北美地区来。



    这是什么情况。



    杜启吩咐道:“把人请进来。”



    “是!”



    士兵转身去传令。



    时间不长,只见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材清瘦,头发斑白的老者迈步进入。



    来人,赫然是王绩。



    如今的王绩,已经是五十开外的年纪。他此前在夏国内,那也是负责国子监的国子祭酒,身份尊贵,是朝廷的一方大佬。



    这样的身份,却是忽然到了杜启这里来。



    王绩站定后道:“臣王绩,拜见太上皇。”



    杜启道:“赐座!”



    王绩坐下后,他郑重道:“太上皇,臣如今到这大秦来,是奉陛下的命令来的。一方面,是臣主动请求;另一方面,是陛下考虑到太上皇这里,缺少人才。所以金无缺来了后,老臣也主动来了,就是来帮助太上皇的。”



    杜启听到后,倒也是松了口气。



    他就担心国内有问题。



    如今国内无碍,那就是极好的。



    杜启说道:“王公,你就别说什么太上皇了。我如今在大秦这里,建立了夏国,称夏王。所以你如今,只需要称呼殿下即可。”



    王绩道:“臣遵命!”



    顿了顿,王绩又说道:“说起渡海一事,还真是不容易。一路上,虽说总体顺利,可是整日整日的,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样的日子久了,让人真是守不住。好在,还是撑过来了。”



    杜启说道:“海上的航海,就是这样的,比较辛苦一些。”



    王绩话锋一转,道:“殿下,臣到了后,可有什么是需要臣做的事情?”



    杜启说道:“正巧有你的事情。”



    王绩精神一振,道:“请殿下吩咐,臣如今一把老骨头了,倒是没有什么大抱负,只要是有事情做,能帮到殿下,那就心满意足了。其他的,暂时不作他想。”



    杜启说道:“如今夏国的帝都,便是定在此地。夏国虽说建立,甚至军队、政务体系,都是搭建了起来,可是人才培养的体系,却是差的太远了。所以王公来了后,便替我组建大学,负责传道授业。然后,再着手开科举,把科举制度建立起来。单单是这两件事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王公恐怕是付出毕生的精力,毕竟在这边做事情,都是一穷二白,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没有原本的根基。”



    王绩没有半点的惧怕,他兴奋道:“这是好事情,有事情做,臣心满意足。对于大学,以及各地的书院,臣都会建立起来。至于科举制度,暂时押后,等过一两年后,书院大肆盛行,大学也建立了起来,再来开科举不迟。”



    杜启笑道:“这一点,王公看着安排就是,本王不担心。王公如今到了夏国这里,便暂时也担任国子祭酒。事实上我麾下的六部,以及其余各部门,大多数都是空缺的。如今却少人,暂时都不曾任命。王公来了,便补上了一个缺口。”



    王绩道:“臣会努力的。”



    顿了顿,王绩继续道:“殿下,估摸着后续,应该陆续还会有诸多的人来。不过来的人,应该都是老一辈的人。毕竟如今的夏国,不断的扩张,人才也是不断的涌现。所以老一辈的人,渐渐的让位,让给稍稍年轻一些的。如此一来,才会有许多人来。”



    杜启笑说道:“国内的发展,只要是一切源源不断的进行,稳扎稳打,一切都稳步推进,那就是极好的。”



    王绩说道:“陛下虽说年轻,可是处理政务,却是极为老辣,半点不差。论及天资,陛下相比于殿下,实际上也不遑多让。”



    杜启听到后,顿时笑了起来。



    很是自豪。



    夸赞儿子,不久等于夸赞他这个当父亲的吗?



    杜启说道:“王公,您是一个人来的吗?”



    王绩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老臣这一次来,还从国子监,以及我大夏军事学院中,抽调了诸多的人来。这一批人,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其中两个最优秀的人,殿下都认识。”



    杜启问道:“谁?”



    王绩说道:“狄仁杰和武则天,这是两个最优秀的人,一男一女,甚至于武则天这小丫头,更是不简单,巾帼不让须眉。不论是武艺,亦或是能力,她都是佼佼者。武则天年纪倒是差不多,十七八岁。而狄仁杰方面,稍稍年轻一点,只有十四五岁。可是,却也是颇为妖孽。他们主动请缨,老臣就同意了。”



    杜启笑了起来,道:“这是好事情。”



    对于武则天、狄仁杰这两人,杜启也是寄以厚望的,毕竟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任务。如今到了北美地区,那就是在新地方开拓基业。



    杜启说道:“他们便协助王公,希望他们,能成为我夏国在这大秦地区的奠基者,使得夏国的根基,能牢牢立足这里。”



    王绩神情肃然,道:“定不负殿下厚望。”



    杜启点了点头,又询问着国内的各项事情,两人聊着天,颇为轻松惬意。毕竟时隔多年未见,如今还是有很多的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