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父母双亡,农家孤女当自强 > 第12章 说亲

父母双亡,农家孤女当自强 第12章 说亲

    转眼又一年过去,秋月已经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

    身材修长,胸前突起了两个鼓包。

    她的眼睛是细长的凤眼,眼尾轻微的往上勾,鼻子小巧秀气,嘴巴有些圆,皮肤微黑,是个养眼的小娘子。

    周婶子跟秋月说着闲话,斜眼看秋兰针线,道:“秋兰这手倒是巧,绣出来的花有模有样的。”

    秋月笑道:“她手巧,我不如她。”周婶子道:“你有你的好。”

    她忽的放低了声音,凑的极近:“你是怎么打算的?”

    秋月有些莫名:“什么怎么打算?”

    周婶子道:“还什么怎么,你这傻丫头,当然是你的终身大事啊!”

    “你今年十五了,正常来说这个岁数都订亲了,也有成了亲的,你怎的一点也不着急?”

    秋月低下头,有些羞涩道:“这种事,我怎好想的?”

    “唉,按理不该我说,你家中没有长辈,你那二伯,就不替你寻摸一下?”

    自从上次的事,李富家已是恼了秋月,如何会为她打算?

    “你也别嫌我多嘴,”周婶子道:“你也得多替自己着想,这件大事不办好,受苦的是你自己。

    难道你能一辈子不嫁人?就算秋星愿意留你,难道他以后不成亲?成了亲他媳妇能愿意家里留个不嫁人的大姑子?你不嫁人,秋兰也不嫁了?”

    秋月想了一下那种情形,心里有些惶恐。

    苦笑道:“婶子也看得到我家是个什么情形,指望我二伯是不成了,我们本就不是嫡亲,隔了一房的。

    如今这事,少不得婶子替我费心,事成必有重谢。”

    周婶子道:“我冒然插手怕是不好,等过段时间你二伯那边没动静我再替你寻摸。”

    秋月含泪不住道谢。

    过了三四个月,李富那边还是没有动静,秋月便托了周婶子替她做媒。

    周婶子也肯出力,没几天就寻摸了一家。

    据周婶子所说,此人名叫朱康,今年十八岁。

    家离李家村五里远,父母双全,有一个哥哥已成亲生了一子。

    有田产六亩,房子也是像秋月家的一样,土墙瓦顶。

    小伙子先前说了一门亲,姑娘过门前生了场病没了,他也被耽搁了。

    双方约了日子相看,到了那天,秋月便和周婶子到了镇上。

    朱家人约在西街的一家茶棚,那里离集市远些,不易被人遇到。

    朱家父母朱康和他嫂子都来了,秋月一进茶棚,四双眼睛便直直的射了过来。

    朱家父母和他家大嫂更是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

    朱康相貌倒是可以,就是身材短小,眼神飘忽不定。

    秋月浑身似毛毛虫爬过,毛骨悚然。

    “朱姐姐,朱大哥,”周婶子笑着上前见了礼:“来了多久了?可是等急了吧?”

    朱家人还了礼,笑道:“没多一会呢,也是刚到。”

    言罢,朱家大嫂便上前拉着秋月的手,道:“嗳哟,这就是秋月吧?长得真好。”

    秋月见了礼,紧挨着周婶子身边坐下。

    双方扯了些闲话,喝了两碗茶,朱家又隐晦的打听了秋月的家底,便辞别回去了。

    “如何?”周婶子问道。

    秋月心里不大愿意,又不好一口回绝了,便道:“先看男方那边如何回应。”

    周婶子想了想道:“也是,女方得矜持些,只是男方那边回话若愿意我怎么说?”

    秋月实是不愿,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道:“婶子也知我弟妹年岁尚小,如若同意,可否迟几年成亲?等我弟弟能执掌门户,我便可出嫁。”

    “我看朱家那边未必愿意,朱康今年十八未成亲已是迟了,再推两年他就二十了。”

    周婶子道:“你听婶子一句话,秋星今年十一,也是半大小子了,尽可撑起门户。

    你若不放心,到时回来照看一二便是,免得误了自己。”

    “望婶子替我周旋一二。”秋月执意道。

    周婶子见劝不动,便作罢了。

    过了几天,朱家那边便传了信来,道是相中了秋月,聘礼一两银子,下个月完婚。

    秋月一听,便道:“烦请婶子替我退了。”

    周婶子也觉朱家欺人,一两银子聘礼,这是觉得秋月没了父母婚事艰难好拿捏。

    也怕她拿了聘礼去填弟妹,周婶子便替她回绝了。

    一次不成,秋月心里便有些气馁。

    周婶子笑道:“这又不是去杂货铺买东西,看中什么直接付钱拿走,总得慢慢相看好了才成。”

    又陆续看了几个,总没有合适的。

    村里渐渐有流言传出,说秋月嫁不出去了,相看了许多别人都看她不上。

    秋月心中郁结,秋星劝慰道:“姐,你不用嫁人,你留在家里,我养你一辈子。”

    秋月摸摸他脑袋,心里好受了些。

    这日周婶子喜滋滋的拉着秋月道:“婶子给你找了个好的,这次保准能成。”

    这次的小伙名叫孙旺才,十七岁,家中只有孤儿寡母两个。

    田产三亩,虽说少了些,但他家人口简单,吃喝是尽够了的。

    秋月本不抱希望的去见了,谁知周婶子说那孙旺才看中她了。

    孙寡妇虽嫌秋月无父母帮衬,但也怕儿媳娘家兄弟多的以后儿子降不住。

    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应了儿子。

    秋月有些灰心,也怕自己真成了拖累,便答应了。

    事情本来一切顺利,怎料下定前孙寡妇心血来潮,叫人到李家村打听一番。

    那人来了李家村,又不识人,在路上遇到一个便打听起来。

    好巧不巧那人正是秋月二伯娘王氏。

    哪还能听到秋月好话?王氏说了一箩筐,说秋月性子泼辣,不敬长辈,甚至暗示了她可能刑克六亲。

    那人听得心惊肉跳,寻了个借口去了。

    王氏得意洋洋的回了家,笃定秋月这桩亲事成不了。

    果然那人回去一五一十的和孙寡妇说了。

    孙寡妇又急又怒,当即回绝了亲事,又把周婶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周婶子气得不行,“没见过这样的长辈,搅黄了侄女的婚事对她有啥好处?你名声坏了她家姑娘又能好到哪去?俗语说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姓李的,你的婚事成不了李家姑娘就好嫁了?什么人啊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