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攻略黑化反派?我选当他亲妈! > 第134章 八零恶毒女配的科学家亲妈53

攻略黑化反派?我选当他亲妈! 第134章 八零恶毒女配的科学家亲妈53

    后院起火了,祝闻哪能束手旁观?

    她赶紧站了出去,先是对自家导师蔡教授说:

    “放心教授,我跟随你学习的心思从来坚定没有动摇!”

    蔡教授脸色稍缓,隐隐有些得意。

    李教授却是满脸的失落伤心,气势急速滑落。

    祝闻赶紧转头:

    “不过嘛,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大家都是为国做贡献!李教授我们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呢,以后请多关照!”

    李教授迅速嘚瑟起来。

    蔡教授见了虽然不爽,但也没有当众拆自家学生的台。

    一场势如水火的纷争就此消弭于无形。

    接下来,李教授屏退了他的学生们,只在办公室里留下祝闻和蔡教授。

    他将刚刚出炉的测试报告递到祝闻蔡教授师生面前。

    “你们先看看这个。”

    祝闻大致翻了一下,神色还算淡定。

    这份报告本就在她的预期之内,甚至没有完全达到她的预期!

    按照祝闻的想法,这类新型合金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不该只局限在枪械上。

    只是这种事情她不能直接拿出来说,

    快人一步是天才,快人两步是疯子!

    她现在已经快要超出天才的范畴了,要是再快些……

    别人怕是要以为她是疯子!

    所以,祝闻向来在该激进的问题上绝对激进,在该保守的事情上也绝对保守!

    不过祝闻是淡定了,旁边的蔡教授却不同了。

    他不懂手枪图纸,却能看懂这份报告。

    新型合金材料的应用场景遍布各行各业,也包括他研究的导弹!

    比如前不久发射成功的一款运载火箭,目的是为了将低轨道的重型卫星,送到数百千米高的椭圆轨道。

    减轻运载火箭的结构重量,是提高运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推进剂贮箱是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就像这款火箭的一、二级贮箱长度占全箭总长的64%,它既是贮存推进剂的容器,又是主要的承力构件。

    所以,贮箱选用什么材料可以减重,就成了设计的关键。

    当时的研究团队是蔡教授的老熟人,他们在根据材料性能和国内生产情况进行一番比较之后,最后选用了铝铜合金作为结构材料。

    这种材料的比强度较高,比用铝镁合金结构还要减重30%。

    仅仅一个材料的改动,就能增加几百千克的运载能力。

    由此可见材料的重要性!

    然而,按照蔡教授目前的眼光来看,祝闻研制出的这款新型合金材料,恐怕要比铝铜合金更加合适!

    虽然没有详实确凿的数据支撑,但这是蔡教授这样一位从事相关研究数十年的老科学家的科研直觉!

    当然了,现在那款火箭已经完成研发任务,开始运用在各种发射卫星的任务里,要去找人家提建议已经来不及。

    但是新型的火箭已在研发中,眼前这块小小的合金,谁知道又会发挥多么大的作用呢?

    蔡教授按捺着情绪的激动,尽量不要表露出来。

    因为他想的这些是内部机密,哪怕是祝闻也不能随意提起。

    何况在场还有个李教授。

    他的重点放在一个关键问题上:

    “这是……你们合作研发的?”

    李教授不假思索:

    “你在开什么玩笑!”

    这样一句反驳,让蔡教授觉得意料之中,又难免有些不爽。

    什么叫开玩笑!

    他家祝闻难道研究不出来一个破材料吗?

    护犊子的心思发作,蔡教授正想要呛回去。

    结果,李教授的下一句却是:

    “这次的功劳,80%都要归结于祝闻祝同志!”

    李教授也改称呼了。

    就像学生们对祝闻的尊重步步加深,称呼也在步步改变。

    李教授对祝闻的称呼,也从“小祝”、“小祝同学”,慢慢来到了“祝同志”。

    这意味着,李教授把祝闻放在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而不是将祝闻看作是自己同事的晚辈学生!

    饶是蔡教授,也险些惊掉下巴!

    他最是了解李教授的骄傲,鲜少心甘情愿地认可一个人。

    可他现在分明是……认可了祝闻啊!

    “老李你这是吃错药了?”

    蔡教授小心翼翼地问。

    这可惹怒了李教授:

    “你才吃错药了!你当我是那些狗苟蝇营之辈,成天就知道计较这些呢?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祝同志就是厉害,我就是甘拜下风行不行!”

    蔡教授一下子笑了:

    “行行行。”

    想了想,笑得愈发灿烂。

    李教授很是看不惯他这得意样子,再次在祝闻面前含沙射影地讽刺蔡教授。

    气得蔡教授差点儿又吵起来。

    祝闻头疼,第无数次地摁住这老小孩儿似的两人。

    随后,她对李教授郑重道:

    “功劳80%都归结于我这句话,可是太重了。”

    说白了,祝闻当初只是丢给了李教授一个构想,中途来了几次察看实验进度,其实大部分细枝末节的工作,都是李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们完成的。

    祝闻可是知道,最近几天李教授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熬夜熬到要在实验室里打地铺!

    辛苦到什么程度,看看刚才陈师兄的样子就知道了。

    反观祝闻呢,还有空逛逛街、上上课、看看书……好不快活!

    所以,要把祝闻把大部分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她光是想着,就过意不去。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虚名的问题。

    新材料的研发成功,必然伴随着论文的诞生。

    上面的署名排序,便是各人的科研资本。

    祝闻为什么进研究所屡受质疑?

    就是因为她不曾在任何重要刊物发表过论文,更别提什么科研资本了。

    而新材料的论文一出,那些质疑她的声音至少会消失一半儿!

    祝闻需要这篇论文。

    但她不想撇开李教授独自揽功。

    为此她好一番费力劝说。

    李教授刚开始都不愿意在论文上署名,他觉得这就是帮了点“小忙”。

    在祝闻的苦口婆心之下,他考虑到那些辛苦的学生们,到底是点头了。

    “既然这样,我就厚着脸皮揽下这一点功劳了。”

    李教授很是惭愧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