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震惊!五男喜欢同一女! > 第486章 登基大典,封后大典

震惊!五男喜欢同一女! 第486章 登基大典,封后大典

    半月时间转瞬即逝,良辰吉日终至。

    整座皇城仿若从沉睡中苏醒,盛装以待这场举世瞩目的登基大典,亦是封后大典。

    二者交相辉映,共谱皇家盛事新篇。

    晨曦微露,皇宫大内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太监宫女们身着盛装,穿梭于各宫各殿之间。

    精心筹备着登基与封后大典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红毯从后宫蜿蜒铺至太和殿前。

    道路两旁的宫灯摇曳生辉,白玉栏杆在曙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清冷而圣洁的光辉。

    御林军甲胄鲜明,精神抖擞地守卫在道路两侧及宫殿四周。

    吉时将至,钟鼓楼传来悠扬而庄严的钟声,连绵不绝,响彻京城。

    萧穆尧身着明黄色绣着九条五爪金龙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旒。

    冕旒上的玉珠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而威严。

    凌烟则凤冠霞帔,珠翠环绕。

    一袭大红色绣金凤的礼服雍容华贵,尽显母仪天下之姿。

    二人并肩而立,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太和殿。

    身后,一名太监双手捧着传国玉玺。

    那玉玺在精致的锦盒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另一名太监则捧着象征天子权威的符节,紧随其后。

    萧穆尧与凌烟同步踏上太和殿的汉白玉台阶,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有力。

    二人衣袂飘飘,仿若龙凤携瑞,相伴齐行。

    龙袍下摆与凤裙长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煞是庄重和谐。

    进入大殿,只见殿内灯火辉煌,香烟袅袅。

    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官阶高低,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两侧。

    他们身着朝服,颜色鲜艳而庄重,绣着各种图案的补子彰显着各自的官职品级。

    众人见萧穆尧与凌烟步入,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呼声震天动地,在大殿内回荡,久久不散。

    太和殿正中央,摆放着那张象征着天下至尊的龙椅。

    旁侧稍低处是专为皇后设的凤座。

    萧穆尧稳步走向龙椅,凌烟亦端庄走向凤座。

    二人目光缓缓扫过群臣,眼神中皆透着威严、自信与对未来的期许。

    当他们身躯各自落于座位之上的瞬间。

    一道金色的阳光透过殿顶的藻井,直直地洒落在二人身上。

    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祥瑞之光,将他们笼罩其中,更增添了几分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

    此时,鸿胪寺卿迈着庄重的步伐上前,展开一卷金黄色的祭文。

    先是宣读登基祭告天地之文:“维大昭新纪,嗣天子臣萧穆尧,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只:伏以圣德御宇,天命攸归,神器有托,苍生咸赖,先皇大行,朕以嫡嗣,荷蒙顾命,祗膺宝位,自今而后,朕当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布仁风而化育,施善政以润泽,保我山河永固,致我社稷安康,祈望神只垂佑,鉴此精诚……”

    祭文洋洋洒洒,言辞恳切。

    颂扬先皇功绩,表达萧穆尧继承大统的决心,与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百姓的责任与担当。

    鸿胪寺卿继而宣读封后祭告之文。

    “维大昭新纪,今敬呈此文,昭告天地神只、宗庙先灵,为凌烟封后之事。”

    “凌烟者,出身名门,性纯善,德厚流光,自幼承家训,晓礼仪,蕴温婉之质,怀仁德之心,才略暗藏,遇家国大事,能凝思建言,展非凡卓见,为国运久安,亦有惊天之功。”

    “今蒙天恩眷顾,圣意钦定,当正位中宫,掌凤印,母仪天下,望此后岁月,凌烟能持后宫于宁谧,祈愿上苍垂怜,护佑此贤后安康顺遂,助吾大昭,朝堂盛隆,社稷永固,福泽绵延万代,荣光恒照千秋,永绥天禄,懋迓鸿禧。”

    鸿胪寺卿读罢祭文,乐师们奏响了庄严肃穆的雅乐。

    编钟、编磬、琴、瑟、笙、箫等乐器齐鸣。

    那悠扬的乐声如黄钟大吕,气势磅礴。

    乐声中,百官先是向萧穆尧行三跪九叩之礼。

    再向凌烟行三叩九拜之礼。

    动作整齐划一,尽显对皇权的尊崇。

    萧穆尧端坐在龙椅上,表情庄重肃穆。

    凌烟于凤座上亦是仪态端庄、神情威严。

    而后萧穆尧微微抬起右手,轻轻一挥,示意群臣平身。

    凌烟亦颔首浅笑,尽显宽和。

    群臣见状,缓缓起身,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与凤颜。

    随后,礼部尚书上前,向萧穆尧进献象征着权力与统治范围的舆图与户籍簿册。

    萧穆尧接过,轻轻翻阅,目光坚定。

    同时,女官呈上册封皇后的金册金宝于凌烟面前。

    其上精雕细琢,铭刻皇后尊荣与职责,凌烟双手接过,仪态从容。

    接着,各国使臣依次上前,向萧穆尧递交国书,并献上本国的贺礼。

    最后,萧穆尧发表即位诏书,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内清晰地传播开来。

    “朕以薄德,荷天之休,缵承大统,君临万方,当此之时,朕深知责任重大,必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以兴利除弊,抚民安邦为己任,望吾文武百官,同心同德,辅弼朕躬;天下子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诸般事宜,咸遵旧制,如有革新,必经朝议,审慎而行……”

    诏书阐明了他的施政纲领,与对国家治理的初步规划。

    而后队伍前往城外天坛祭天。

    萧穆尧与凌烟依旧并肩同行。

    所到之处,禁军森严护卫。

    当行至天坛之下,天坛周围早已被禁军重重包围,确保仪式的安全与神圣。

    萧穆尧与凌烟拾级而上,天坛的台阶共有九十九级。

    每一级都仿佛承载着历史与天命的重量。

    二人脚步沉稳而缓慢,每一步都像是在与上天对话。

    在他们身后,是捧着各种祭器的太监和侍从。

    有精致的玉帛,那玉洁白无瑕,帛柔软细腻,是献给上天的珍贵祭品。

    还有装满了五谷杂粮的簋和装满了美酒的尊。

    这些代表着人间的丰饶与富足,祈求上天保佑岁岁丰收、百姓安康。

    登上天坛,中央摆放着巨大的圆形祭台。

    祭台以青石砌成,周围雕刻着各种祥瑞的图案,如龙凤呈祥、麒麟献瑞等。

    萧穆尧站在祭台前,太常寺卿上前,接过侍从手中的净水,为萧穆尧净手洁面。

    以表示对祭天仪式的虔诚与敬重。

    凌烟亦同步由女官侍奉净手,以示庄重。

    净手完毕,萧穆尧接过太祝递来的香,双手高举过头,深深鞠躬。

    然后将香插入祭台中央的香炉中。

    凌烟紧随其后,依序上香。

    香烟缭绕,瞬间弥漫开来。

    仿佛在天地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