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爷 > 第178章 八仙过海

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爷 第178章 八仙过海

    听了徐寿这些话后,赵宗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可转念一想,曹景休身份是够了,可他是太后大娘娘的嫡亲弟弟,自己将他调动出海,日后不得归宋。

    这在大娘娘的眼里,和流放有什么区别,她知道以后,心里会不会因为这事对自己产生不好的意见。

    如今大娘娘虽说是交出了玉玺,在朝堂之上威望不似之前那样,可毕竟是先帝遗孀,在百官面前自己也是得敬着的。

    并且之前英国公因为儿女之事必须回京,可陇右没有老牌勋贵坐镇也不行,在交还玉玺的条件中,自己将大娘娘的堂弟曹仪调动去了陇右。

    如果又让曹国舅去天竺执掌宗教,这曹家的权势是不是太大了...

    天竺又是一个以宗教为尊的地方,曹景休去了那边,手握军队,没人可以制衡他,长此以往会不会给大宋惹出大乱子...

    不行,如果这样,那曹家权势太大了,好不容易将大娘娘架空,这万一因为这事情又增加了大娘娘的影响力,那自己做出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嘛。

    正好,沈从兴不是要去陇右慰问吗,在御史大夫没回来之前,他得一直在那边,让他执掌陇右军费劲些,可让他与曹仪一起执掌禁军还是没问题的。

    平衡很重要,沈从兴去陇右帮朕制衡曹家,朕也能安心些。

    如此一来天竺也可以让曹景休去,但是军队绝对不能由他控制,宗教和军队一定要分开!

    朕回去就宣曹景休来宫里,一起跟大娘娘好好解释一下,如果大娘娘还不同意,大不了从朕的那份里面分润给曹家一些也就差不多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曹景休不掌握军队,那这军队又能交给谁呢?

    勋贵?

    不行,让一个勋贵去做护卫统帅,哪怕利润在高,朝堂之上也不会有人同意的,大宋士农工商等级严明,这不是侮辱人家嘛。

    勋贵不能派去,那派谁去?

    谁又能有这个资格与曹景休分庭抗礼...

    想到这里,赵宗全不禁有些头疼,摇头叹气道:“难啊,当这个官家太难了!”

    徐寿不解道:“舅舅为何这么说?”

    赵宗全摇了摇头:“你不懂,朝堂之上平衡很重要,曹家的影响力已经够大的,这次若是让曹景休当这个天师,哪怕他出海不回来,对朝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而且曹景休去了天竺,手握军队万一打算自立,这对我大宋也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说天竺的军队不能让曹景休带着,可是又有哪个可以制衡曹景休还愿意去天竺的呢?”

    说到这里,赵宗全看了徐寿一眼,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但是没有说出来,只是站起身来对徐寿道:“这样吧,这天也不早了,朕就先走了...”

    说罢,带着侍卫,在徐寿的陪同下离开了燕国公府,

    快要到宫门的时候,赵宗全在马车内对外面的侍卫道:“宣,商行主事杨烈进宫!”

    杨烈是商行主事,第一次去天竺是他带队去的,这几个天竺人他也熟悉。

    最重要的是他是寿哥儿的人,代表的是燕国公府的脸面,对上曹景休应该能不落下风。

    如今虽然他还没有官职,可毕竟曾经救驾有功,若是他忠诚的话,朕给他封一个将军,让他去天竺领兵吧...

    只是如果这样,那商行主事就得换一个人了,毕竟杨烈如果被封为将军,让他再打理商行也不好看。

    ......

    治平元年。

    先帝在嘉佑五年三月驾崩,可年号却一直留用,直到过完年,登基已经一年多的赵宗全才正式的有了自己的年号。

    因为出海一事利润极大,赵宗全也是十分费心,在朝堂上下结过一系列的纵横谋划,才让各方都达成了共识。

    达成共识后,曹国舅在二月中旬,被赵宗全正式的拜为天师,也是继张道陵,葛玄,许逊之后的第四位天师。

    三月初,曹天师将玉清观交给弟子,本人携七位各派掌教,带领着五百名道士,身着法袍,腰悬葫芦,在浩大的仪式中从汴京码头登上了宝船。

    由从三品归德将军杨烈带领五千禁军护送,正式前往天竺传道。

    史称:八仙过海,道法西传!

    可因为道士腰间总是悬挂个葫芦,西方国家又称:葫芦军西征...

    ......

    曹国舅那边的事情暂且不谈,因为赵宗全在登基后的第一场恩科就要开始了。

    这次恩科,顾廷烨,齐衡等人都已报名,顾廷烨因为救驾有功,早已经被分配好了官职,就等着他参加科考,好名正言顺。

    此次科考的副主考就是如今在礼部专司教化的盛弘盛侍郎。

    上次赵宗全登基后,盛弘被封了个御史中丞,因为不喜欢得罪官员,再加上后来又私自扣留弹劾的表文,被御史给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

    赵宗全便给他换了个职位,平调到了礼部任了侍郎,让他专司教化,负责国子监一事。

    盛弘自从来了汴京后就一直与国子监打交道,所以在礼部这些日子是如鱼得水,也是做出了不少功绩。

    比起之前在御史台好多了...

    而主考则是从大理归来的文彦博,文彦博自从挑唆桓王削弱燕国公兵权后,回了京就一直不受赵宗全待见,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天天往桓王府跑。

    若不是文彦博平日里不怎么犯错,而且赵策英还一直在保着他,怕是现在早被赵宗全贬谪出京,不知道去哪个地方当个知府去了。

    这次恩科本来赵宗全想让韩章当主考的,毕竟韩章在自己登基后,也是帮了自己不少的忙,可不巧韩章过了这个冬天,身子骨一直有恙,便推辞了。

    本来赵宗全想再找别人的,毕竟大宋别的不多,可以主考的相公还是很多的。

    比如富弼,曾公亮这些...

    可赵策英却在没有与赵宗全商议的情况下,在朝堂之上领着一众文官一同向赵宗全推荐了文彦博。

    ......

    那什么...我还在车上...我怀疑全国人民现在都在这条高速上面,一眼看不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