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廉官 第68章 千里追人
热门推荐:
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惯着你们啊
寒门:我靠娶妻走上巅峰
末世重生:炮灰女配有小镇
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
修仙导师
六皇子快追,阮小姐又上战场了
1983:从小剧团开始的强国梦
诡异,极度恐怖!
灵幻大陆:暗影崛起
康亲王缓缓地走出了药铺,他那高大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熙攘的街道尽头。而留在药铺里的卢玉堂,则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般,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不安。
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脚步匆匆且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
\"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想出法子来救救于大人啊!\" 一旁的路玉阳同样心急如焚,声音因为焦虑而略微颤抖。
\"卢玉堂,你赶快动动脑子想想办法呀!难道你真能忍心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老爷掉脑袋不成?\" 冯二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躁,跟着嘟囔起来。
\"好了!都给我闭嘴!\" 卢玉堂终于忍无可忍,猛地停下脚步,转身对着众人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你们以为我不想救于大人吗?我这不一直在苦思冥想办法嘛!都出去,统统给我出去!让我一个人安静会儿!\"
冯二和路玉阳等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流露出无奈与担忧之色。最终,他们还是默默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合上房门,将一片寂静留给了屋内的卢玉堂。
此刻的卢玉堂仰头微微闭上双眼,眉头紧锁成一团,双手用力地揉着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脑海中的思绪却犹如乱麻般纠缠不清,任凭他怎样努力,就是理不出半点头绪来。
他一边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一边走到床边,望着仍处于昏迷之中的于文宏,不禁喃喃自语道:\"大人啊,若是您让我去取人性命,那对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可如今您要我出谋划策,这简直比登天还难呐!我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
咚、咚!一阵轻微却清晰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正在屋中的卢玉堂闻声而动,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房门。他伸手缓缓地拉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门轴发出一阵低沉的“吱呀”声。
门外,一个身影静静地伫立着。
卢玉堂看清了来者——竟是一名刚被特赦的犯人。此人身形消瘦,面容憔悴,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与急切。
“大人还未苏醒,你这般贸然前来所为何事?”卢玉堂微皱眉头,语气中略带几分烦躁地问道。
那犯人赶忙向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小的刚刚听闻王爷欲给大人定罪问刑,心中焦急万分。恰好小的想到一条妙计,或许能解大人之困。”
卢玉堂一听此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他当即伸手一把将犯人拽进屋内,然后迅速反手关上房门,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哦?你竟有计谋?快快说来听听。”
犯人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小的此前偶然间发现巡抚大人和咱们这位大人私交甚笃,关系非同一般。若是能请得巡抚大人出面为大人求情,说不定能让王爷网开一面。”
卢玉堂闻听此言,不禁用手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哎呀!我怎就未曾想到这点呢!真是糊涂啊!”
然而,转念一想,他的脸色又瞬间沉了下来,喃喃自语道:“只是……这巡抚大人远在武昌府,此地距武昌府即便没有千里之遥,少说也有八百里路程。我这一来一回,恐怕少说也需耗费七八日时光。如此漫长的时日,大人在此期间安危如何保障?万一王爷等不及先下了旨意……”
说到此处,卢玉堂的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前两天,巡抚大人才从咱们咸宁县启程离去,如果一路上能够马不停蹄地加快行程,说不定还来得及追上他们呢!听到这话,卢玉堂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瞬间闪过一丝亮光。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快步走到门口,将站在门外守候多时的路玉阳、冯二以及另外几位随从一同唤进了屋内。
一进屋,卢玉堂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这位兄弟……不知阁下尊姓大名啊?”
只见那男子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回答道:“小的姓孙,单名一个海字。”
卢玉堂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接着说道:“这位孙海兄弟刚才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现在情况紧急,你们在此务必要坚守岗位,守护好大人们的安全。在我尚未归来之前,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能让大人‘苏醒’过来。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应道:“您就放心吧,这里有我们在,定当万无一失!”尤其是路玉阳,更是用力地拍打着自己宽厚结实的胸膛,信誓旦旦地向卢玉堂做出保证。
见此情形,卢玉堂深知时间紧迫,已经容不得再多做耽搁与辞别。转过身去,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出了房间。
大门之外,康亲王的侍卫们一个个手持长矛,神情严肃地站立着。
当他们看到卢玉堂正朝着门口走来时,其中一名侍卫立刻上前一步,举起手中的长矛,将其拦在了原地,并高声喊道:“哎!任何人不得离开此地!”
卢玉堂见状,连忙抱拳作揖,满脸堆笑地说道:“官爷啊,您就行行好,放我们出去吧。我们这帮子人没有食物充饥,实在是扛不住啦。”一边说着,他一边悄悄地从衣袖里掏出几锭沉甸甸的银两,小心翼翼地递给面前的侍卫。
侍卫连看都未曾看上一眼,便毫不犹豫地伸手将那些银两给推了回去。要知道,如果这件事情被康亲王知晓,恐怕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他们也无福消受,甚至可能因此而丢掉性命。
见此情形,卢玉堂心中暗叫不好,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悻悻然地转身退回到院子里面。他站在院中,目光快速地扫视了一圈四周,心想“既然大门不让走,那小爷我可就上房了”。
在一番观察之后,发现了一处相对较为低矮的围墙,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来。
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一跺脚,身形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拔地而起。只听“嗖”的一声,他便轻而易举地越过了那道围墙,稳稳地落在了墙外的地面上。
出了胡同口,刻意低下头去,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离开咸宁县之前,卢玉堂站在驿站门口,望着逐渐西沉的夕阳,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他深知要想追上张朝珍就必须加快速度。
而自己手中的银子不足以购买一匹快马,只能“借”了。
快速观察了一下四周,确定无人发现后一个闪身走进了马厩,目光扫过一匹匹骏马。这些马匹或高大威猛、或毛色亮丽,但都未能让他满意。
直到他看到了角落里那匹马时,眼睛顿时一亮。
此马身形矫健,四肢修长有力,毛发如绸缎般光滑柔顺,一看便是千里良驹。
卢玉堂心中暗喜,此乃天意啊。
夜幕渐渐降临,整个驿站被黑暗笼罩。卢玉堂悄悄摸到马厩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确认无人之后,他轻手轻脚地打开马厩门,慢慢靠近那匹心仪的骏马。
牵住缰绳,轻轻抚摸着马头,安慰它不要惊慌。
将马牵出驿站迅速翻身跳上去,一抖缰绳,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脚步匆匆且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
\"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想出法子来救救于大人啊!\" 一旁的路玉阳同样心急如焚,声音因为焦虑而略微颤抖。
\"卢玉堂,你赶快动动脑子想想办法呀!难道你真能忍心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老爷掉脑袋不成?\" 冯二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躁,跟着嘟囔起来。
\"好了!都给我闭嘴!\" 卢玉堂终于忍无可忍,猛地停下脚步,转身对着众人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你们以为我不想救于大人吗?我这不一直在苦思冥想办法嘛!都出去,统统给我出去!让我一个人安静会儿!\"
冯二和路玉阳等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流露出无奈与担忧之色。最终,他们还是默默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合上房门,将一片寂静留给了屋内的卢玉堂。
此刻的卢玉堂仰头微微闭上双眼,眉头紧锁成一团,双手用力地揉着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脑海中的思绪却犹如乱麻般纠缠不清,任凭他怎样努力,就是理不出半点头绪来。
他一边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一边走到床边,望着仍处于昏迷之中的于文宏,不禁喃喃自语道:\"大人啊,若是您让我去取人性命,那对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可如今您要我出谋划策,这简直比登天还难呐!我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
咚、咚!一阵轻微却清晰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正在屋中的卢玉堂闻声而动,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房门。他伸手缓缓地拉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门轴发出一阵低沉的“吱呀”声。
门外,一个身影静静地伫立着。
卢玉堂看清了来者——竟是一名刚被特赦的犯人。此人身形消瘦,面容憔悴,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与急切。
“大人还未苏醒,你这般贸然前来所为何事?”卢玉堂微皱眉头,语气中略带几分烦躁地问道。
那犯人赶忙向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小的刚刚听闻王爷欲给大人定罪问刑,心中焦急万分。恰好小的想到一条妙计,或许能解大人之困。”
卢玉堂一听此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他当即伸手一把将犯人拽进屋内,然后迅速反手关上房门,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哦?你竟有计谋?快快说来听听。”
犯人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小的此前偶然间发现巡抚大人和咱们这位大人私交甚笃,关系非同一般。若是能请得巡抚大人出面为大人求情,说不定能让王爷网开一面。”
卢玉堂闻听此言,不禁用手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哎呀!我怎就未曾想到这点呢!真是糊涂啊!”
然而,转念一想,他的脸色又瞬间沉了下来,喃喃自语道:“只是……这巡抚大人远在武昌府,此地距武昌府即便没有千里之遥,少说也有八百里路程。我这一来一回,恐怕少说也需耗费七八日时光。如此漫长的时日,大人在此期间安危如何保障?万一王爷等不及先下了旨意……”
说到此处,卢玉堂的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前两天,巡抚大人才从咱们咸宁县启程离去,如果一路上能够马不停蹄地加快行程,说不定还来得及追上他们呢!听到这话,卢玉堂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瞬间闪过一丝亮光。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快步走到门口,将站在门外守候多时的路玉阳、冯二以及另外几位随从一同唤进了屋内。
一进屋,卢玉堂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这位兄弟……不知阁下尊姓大名啊?”
只见那男子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回答道:“小的姓孙,单名一个海字。”
卢玉堂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接着说道:“这位孙海兄弟刚才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现在情况紧急,你们在此务必要坚守岗位,守护好大人们的安全。在我尚未归来之前,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能让大人‘苏醒’过来。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应道:“您就放心吧,这里有我们在,定当万无一失!”尤其是路玉阳,更是用力地拍打着自己宽厚结实的胸膛,信誓旦旦地向卢玉堂做出保证。
见此情形,卢玉堂深知时间紧迫,已经容不得再多做耽搁与辞别。转过身去,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出了房间。
大门之外,康亲王的侍卫们一个个手持长矛,神情严肃地站立着。
当他们看到卢玉堂正朝着门口走来时,其中一名侍卫立刻上前一步,举起手中的长矛,将其拦在了原地,并高声喊道:“哎!任何人不得离开此地!”
卢玉堂见状,连忙抱拳作揖,满脸堆笑地说道:“官爷啊,您就行行好,放我们出去吧。我们这帮子人没有食物充饥,实在是扛不住啦。”一边说着,他一边悄悄地从衣袖里掏出几锭沉甸甸的银两,小心翼翼地递给面前的侍卫。
侍卫连看都未曾看上一眼,便毫不犹豫地伸手将那些银两给推了回去。要知道,如果这件事情被康亲王知晓,恐怕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他们也无福消受,甚至可能因此而丢掉性命。
见此情形,卢玉堂心中暗叫不好,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悻悻然地转身退回到院子里面。他站在院中,目光快速地扫视了一圈四周,心想“既然大门不让走,那小爷我可就上房了”。
在一番观察之后,发现了一处相对较为低矮的围墙,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来。
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一跺脚,身形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拔地而起。只听“嗖”的一声,他便轻而易举地越过了那道围墙,稳稳地落在了墙外的地面上。
出了胡同口,刻意低下头去,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离开咸宁县之前,卢玉堂站在驿站门口,望着逐渐西沉的夕阳,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他深知要想追上张朝珍就必须加快速度。
而自己手中的银子不足以购买一匹快马,只能“借”了。
快速观察了一下四周,确定无人发现后一个闪身走进了马厩,目光扫过一匹匹骏马。这些马匹或高大威猛、或毛色亮丽,但都未能让他满意。
直到他看到了角落里那匹马时,眼睛顿时一亮。
此马身形矫健,四肢修长有力,毛发如绸缎般光滑柔顺,一看便是千里良驹。
卢玉堂心中暗喜,此乃天意啊。
夜幕渐渐降临,整个驿站被黑暗笼罩。卢玉堂悄悄摸到马厩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确认无人之后,他轻手轻脚地打开马厩门,慢慢靠近那匹心仪的骏马。
牵住缰绳,轻轻抚摸着马头,安慰它不要惊慌。
将马牵出驿站迅速翻身跳上去,一抖缰绳,向着远方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