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兰花娇 > 第十四章 不安和喜讯

兰花娇 第十四章 不安和喜讯

    回到房间,将近期绣的最好的两块手帕拿上,兰娇走向杜琦儿的卧室。

    还未靠近房门,一阵咳嗽声已经传来。

    小跑着进去,但见母亲卧在床:“阿娘,怎么啦,哪儿不舒服?”兰娇跑过去,关切的问道。

    “只是有些咳嗽罢,不碍事。”杜琦儿坐起回复。

    “看过大夫了吗?”兰娇把手贴上母亲的额头,在然后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对比之后,发现母亲的额头相对高,在这个感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咳嗽怎么会不碍事。

    “回禀小姐,夫人不让找大夫。”伺候母亲的嬷嬷插话。

    “啥?阿娘这是耍小性子,不想喝药?那怎么可以。孙嬷嬷,请大夫的事情就麻烦你了。”兰娇吩咐。

    “诺。”孙嬷嬷离去。

    “娇娇,阿娘就是受了凉,咳咳,咳咳咳,只需喝惹姜汤在发点汉就会没事了,不需要看大夫。奶嬷嬷,……”偏头一看,人已经出去。又是一阵咳嗽。

    “阿娘还是躺着吧,娇娇守着你。”吩咐丫鬟去弄冷水毛巾,兰娇坐在床前,“你也无需怪孙嬷嬷,她也是担心你,才会听我的话。”

    “咳咳~,娇娇回屋去吧,我不想把病气传给你,你这时候来找阿娘,所为何事?”

    “就是想让阿娘看看,娇娇的女红有没有进步。如今阿娘生病,那改天再说。”兰娇把手帕围在脸上,赖着道,“这样子就不怕啦~”否管母亲怎么说,就是不走。

    大夫来,把脉后,留下了药方,并叮嘱了一些事项。

    因受凉而咳?可六月份已经不凉了呀。

    细问母亲身边的小丫鬟,最后在一个守夜的小丫鬟那儿得知,却原来前两日下雨的时候,母亲竟然有一夜观雨以至于彻夜未眠。

    彻夜未眠么?为何事所愁呢?

    把去避暑的选项打叉,兰娇每天准时来母亲这边报到。

    为了哄母亲开心,她开始绣牡丹花,开始谈母亲最爱的琴曲,做母亲最爱吃的粘糕。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谁能想到,一个咳嗽和低烧,竟然折腾了人两个月仍旧未好。

    两天前,曾经教养过她们几个姐妹的宫里嬷嬷又来了,在过两日,又得学习礼仪规矩了。

    把窗户打开,让屋里透透风,兰娇道:“以娇娇来看,母亲这一次的病,就是闷出来的。”

    “这是什么歪理,又想出门了?”把药灌下,杜琦儿拿起一个蜜饯。

    “才不是,娇娇哪儿也不去,就陪着阿娘。”

    “你呀,往前若是能这样乖巧,为娘也不用愁了。”把下人都打发出去后,杜琦儿低语,“娇娇,在宫里来的罗嬷嬷呆着的这些天,你若不想嫁给皇家,那就表现的任性些,蠢笨些。”

    “阿娘这是什么意思?”

    “娇娇自己知道就好,无需多问,也别透漏给她人知道。”

    “哦~”

    这一天,祖母来话:从明日起,每天早上开课,学习礼仪规矩等等。

    第二日,兰娇来到大伯母的院子里,开始了新的学习。然后发现,那个教过她们规矩的嬷嬷竟然不教规矩,该教琴棋书画了。但规矩还是要学,只是换了一个人。

    是锋芒毕露,还是中规中矩,又或者是一塌糊涂?

    第一日在发呆中度过,回去的时候,兰娇在花圆中遇见一个小正太。

    他衣着华贵,神情傲然。

    选择错身而过,他没有说过,她便安静而过。

    从今天开始,她要做一个呆子。

    表现中庸,反应慢半拍,眼里嘴里都是吃的。

    半个月后,那个教养规矩的嬷嬷不是很开心的离去。

    受尽了苦头的墨香,则开心的跳了起来。走路不行,坐姿不行,说话不行,什么都不行。如果不是被母亲逼着,她铁定装病。

    从行为来看,这是一个缺心眼的姑娘,三言两语便能把生平给吐出来的那种。但仔细听之,这姑娘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十几天后,皇后开赏花宴,兰娇又一次出现在宫中。一起的,则有墨荷、墨香和大伯母。

    对于皇宫,上一次过后,她唯一记住的,就是那些娇艳的花儿。

    这一次的宴会,小姑娘很多,各个身份娇贵。上一次,是为了皇叔选皇妃,这一次,是为太子选太子妃。

    据说太子已经十六岁,可她才十岁出头呀。估计是用来热闹的。

    实际上也是,表演才艺没有她,吟诗作对亦没有她,皇后问话更是忽视她。又过了一月,一个消息传入耳,那就是当朝太子妃已经订下,是秦侯府的嫡长女。

    唉~,唯一的遗憾是,又没有认识到同龄的少女。

    中秋,长公主赏月宴,竟然邀请了母亲。

    母亲出门,却不带上她。

    回来之后,神色看起来不怎么好。兰娇问之,只推脱乏了。

    第二日,祖母单独见了母亲,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只觉得母亲变了,她竟然主动带她出门逛街,买首饰买绢花。她带她去庙里祈福,为她求姻缘签,发现是上上签后,很是开颜。

    她把小弟送到了外祖家,让二弟小彦交给祖母教养。

    一种不安涌向。

    但母亲总是那样,安安静静的绣花,看账册。不时的下个厨。

    至于父亲,书信不见,信息不知。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提着心过了一个月,什么都没有发生。她究竟在担忧什么?为何如此多愁善感,感觉自己都不是自己了。

    又过了两个月,腊月时节,一股喜讯笼罩着京城。

    边关来讯,大捷!

    朝廷竟然攻下了一个小国,一时之间,各种八卦出现在京都的各个角落。

    有香艳传说,有英勇故事。没什么新意的过了一个年。

    不咸不淡的度过了开春,日子安逸却清淡。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

    剑术心法小有所成的兰娇,兴奋的将心思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