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 第55章 雄英啊,你这字,该好好练练了,像那狗爬的

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55章 雄英啊,你这字,该好好练练了,像那狗爬的

    朱雄英刚下了学,就被请到了奉天殿,行了个礼之后,看向还跪坐在地上,擦着冷汗的常有钱,疑惑道。

    “你这是咋了?惹我皇爷爷不开心了?”

    朱元璋连忙招了招手,待朱雄英走近后,把账册子递了过去:“好大孙,你猜猜这几日挣了多少银子?”

    朱雄英看都没看账本,直接开口道:“若是没挣个五万两银子,都白瞎了我用的这么好些天时间想这方案了。”

    “五万两?”朱元璋轻蔑一笑,“雄英就这么点把握吗?”

    “难不成还能上了十万两?”朱雄英坐了下来,开始翻看账本,嘴里还念叨着,“裕民坊就算有些好东西,估摸着也就八万两……”

    “卧槽!二十六万两!”朱雄英瞳孔猛地一缩,又细细的翻看了一下账本,“卧槽!净利二十六万两银子,这岂不是销售额得干到四十万去了!”

    朱雄英的惊呼声在奉天殿内回荡,连带着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都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捋了捋胡须,朱元璋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笑道:“哈哈,咱的大孙儿,可真是有远见卓识,这账本上的数字,比你预估的还要高出许多啊!”

    朱标在一旁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温声道:“雄英,你这一计,不仅丰盈了国库,还叫京城的百姓们享受到了实惠,更是连带着周边几个城池动了起来,真是一举多得。”

    常有钱见气氛融洽,也趁机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小人斗胆提议,若能将特卖会这一形式固定下来,每年举办一次或数次,那大明何谈不兴?”

    朱元璋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惊喜,沉吟片刻,又看向朱雄英,问道:“好大孙,这法子能不能像常掌柜的说的这法子弄?”

    “可以是可以,不过孙儿想的是在凤阳弄起来,如今在京师弄,只是孙儿的一次试验罢了。”

    朱雄英轻轻敲着桌子,继续说道:“爷爷,我这有个法子,但还没完善,等着爷爷将凤阳赏给我之日,到时候孙儿给您搞个大的!”

    “咱大明不穷,爷爷刚结束了战乱,那些世家士族什么的都没了,如今藏富于民,民有钱,但是不流通,就是死的,孙儿想办法叫这钱动起来!”

    “再者,凤阳地处南北要冲若孙儿成功,其影响力可迅速辐射至整个大明。”

    “届时,我们不仅可以收取商税,还能吸引更多外地商人前来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朱元璋听听着一堆没听过的词,连蒙带猜也知道大概的意思,连忙夸赞道:“雄英所言极是,凤阳确是个绝佳的试点。咱们不仅要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是如何以民为本,富国强民的。”

    “常掌柜。”朱元璋转向常有钱,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你这次挣得银子,朕做主给你免一成税收,不过咱这好大孙若是要你配合,你定不能推脱。”

    “遵旨!”常有钱连忙应下,“草民常某愿足额交税,且不说小殿下智计无双,就单单说小殿下和我常府的关系,我也定会唯小殿下马首是瞻。”

    朱雄英连忙补充道:“爷爷,孙儿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大明范围内的商业活动规划与管理,包括特卖会、市集、贸易展等,一是监督,为避免弄得乱七八糟伤了百姓。”

    “二是可投诉,百姓若是被坑了,可以及时有人汇报。”

    “三,孙儿请求将商税其中两成取出,专门用来建设这机构用!”

    “好主意!”朱元璋点头赞同,“三日后大朝会上咱提一嘴,过后此事便由你与户部商议,制定详细章程呈报上来,没啥事就散了吧,等着章程出来了,常掌柜的再入一次宫。”

    “是,那草民就此告退,这几日草民会督促那些掌柜的们抓紧将税收给上交。”

    说完,常有钱便退了出去。朱元璋看着这好大孙,笑道:“雄英,你猜爷爷这几日干了件什么大事?”

    朱雄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不由得猜测道:“莫非是爷爷又收复了哪处失地,或是整顿了朝中某股不正之风?”

    朱元璋摇了摇头,缓缓站起身,走到殿中央,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辽阔的天空,淡淡道:“非也,非也,前些日子你不说要找那沈万三这不详之人吗?爷爷派人去了,过些时日就有消息传回。”

    “不过啊,如今这卖场弄得好,咱还担忧一件事,若是百姓都从这经商中见利了,没人去种田了怎么办?”

    朱雄英闻言,连忙从包袱里取出了一个册子,喃喃道:“爷爷,我也想了这个事,弄了个不成熟的想法,您且看看?”

    朱元璋见状,好奇的接过册子,连忙打开观摩了起来,一边看着一边吐槽道:“雄英啊,你这字,该好好练练了,像那狗爬的。”

    “这均田制是个什么意思?这户贴制又是个什么意思?”

    朱雄英闻言,脸上掠过一抹红晕,却也不恼,耐心解释道:“爷爷,这均田制,乃是为了确保田地公平分配,避免土地过于集中。”

    “我想的是,将无主荒地及部分官田重新丈量,按人口或劳力均分给百姓耕种,每年只需缴纳一定的田赋即可。这样既能鼓励农耕,增加粮食产量,又能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至于户贴制,则是为了更精确地掌握人口与土地信息,便于税收和管理。”

    “每户人家都会得到一张户贴,上面详细记录着家庭成员、土地数量、应缴税额等信息。这样,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府,都能更清晰地了解民情,及时调整政策。”

    “还有啊,每个人手中都有田了,哪怕这个人要去行商,这地也要请人来种,该交的税粮逃不了一点,这样下来,就算是行商的人数变多了,那税粮也不会减少多少,甚至反而更多。”

    朱元璋边听边点头:“雄英,你这脑瓜子真是灵光。”说着,又将册子扔给了朱标:“标儿,你把雄英说的都记下来,这些时日咱们在朝会上说说,看看那些大臣有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