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218章 登州府
热门推荐:
谈婚论嫁纪青梧
腰软娇娇超好孕,被绝嗣暴君逼嫁纪青梧
宇宙巨兽来袭,我靠双血灵保命
练气抢婚大帝,你觉得你很幽默?李玄苏婉
李玄苏婉
玄幻:被逐出家族后,我逍遥天下
污蔑我入魔,我真入魔你们哭啥?李玄苏婉
开局诡秘天赋,焚尸就能变强
奥特:我将是神秘第五奥
登州府,徐达和汤和紧赶慢赶,可算是到地方了,当地的州府出来迎接。
“不知二位国公大人前来登州有何要事?”
汤和看了眼徐达问道:“几位王爷都没来吗?”
州府连忙摇了摇头:“微臣不知此事啊,王爷们也要来?”
徐达微微一笑,回答道:“不必劳烦,应该是还没到,先带我们去船厂看看吧,看看太孙殿下造的船如何。”
船厂的规模宏大,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各个角落穿梭,锤打声、锯木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徐达和汤和在州府的陪同下,沿着船坞缓缓前行,仔细观察着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船只。
“这……这!”汤和看着面前正在抬着铁板上船的匠人们,顿时愣住了,“这玩意是船?”
走到近处,汤和伸手抚摸着,目之所及之地,皆是精铁铸造而成。
“这玩意能下海吗?这不沉吗?!”
一旁的匠人看了一眼,汤和虽没穿官服,不过一身绫罗绸缎显然也不是普通人。
更何况,如今的船厂,没有太孙殿下朱雄英的手令,根本进不来,连忙走了过来。
“这位大人,您有所不知,这艘船是最新的技术,之前远渡东瀛的那些船还是上一代的产物,上好的木头和精铁一同造出来的,这一艘,就是最新的技术。”
“这艘船采用的是太孙殿下亲自设计的蒸汽动力系统,不需要风帆,也不需要人力划桨,只需石炭燃烧产生的蒸汽就能驱动船只前进。”匠人自豪地解释道。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还增强了远航的安全性。”
徐达和汤和听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老徐头,你可是捡到宝了啊,我家怎么就没有适龄的女儿了,啊啊啊啊,我要疯了!”
徐达没搭理发疯的汤和,好奇地围着船转了一圈,不时地提出问题,对这艘前所未见的蒸汽船充满了兴趣。
州府在一旁介绍道:“这船厂是太孙殿下派人来亲自选址,从设计到建造,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太孙殿下都亲力亲为,确保了船的性能和质量。”
“加上这船厂的建造,带动了不少当地百姓的就业,少了许多盲流子,可谓是一举多得。”
“叹为观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徐达感叹道,他的目光在船坞中不断游移,看着这钢铁巨兽,心中充满了敬佩。
“是啊,太孙殿下真是有远见卓识。”州府附和道,同时指向不远处的一座高塔,“您看,那边是船厂的了望塔,可以俯瞰整个船坞,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秩序。”
徐达点了点头,他注意到了望塔上有人影在移动,显然是在执行着监视任务。他的目光又转向了船坞的另一端,那里有一群工匠正在忙碌地装配着什么。
“那是什么?”徐达指着那群工匠问道。
州府顺着徐达的手指望去,解释道:“哦,那是太孙殿下最新设计的船用武器,一种新型的火炮。它比传统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精准度也有所提高。”
“远渡东瀛的那几艘船就已经配上了,不过稳定性还是差了不少,正在建造的这三艘船,因为是精铁船身,所以更加的安全,不用考虑船身维护的事情。”
汤和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他快步走向那群工匠,想要近距离观察这项新技术。徐达则继续在船坞中巡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朱雄英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船厂不仅代表了我们大明的造船技术,更是我们国家强盛的象征。”
“国公大人,这点您就错了。”州府摇了摇头,否认道。
徐达有些不悦:“此话怎讲?”
“咱们大明的造船技术,比不上太孙殿下一人之功。”
“原来的时候,最多就是想着将船身造大,再造大,越大越好。”
“可是大了呢,又有很多问题,比如船身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航行途中很容易一个浪下来,船身断裂成两截。”
“之前的时候,甚至数年前的记载,也有考虑用精铁造船。”
州府走到了甲板之上,看着船厂忙碌的众人,随手一指,对着徐达道:“国公,您看那边,那边都是漆工,您猜猜漆工的作用是啥?”
徐达思索了片刻,疑惑道:“难不成是让船更好看?”
州府摇了摇头,一点点解释道:“我跟您慢慢道来,登州不比内陆,此地沿海,渔民之前用的铁叉,铁器,时间长了,很容易腐蚀。”
“一般内地用十年没问题的铁器,放在登州这地方,也就三年,必然会锈。”
“还有那大海。”州府一个转身,手指遥遥的指向了海平面。
“大海是咸的,是齁的,对铁器的伤害也特别大。”
“原来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想过用精铁造船,不过因为实用性,只能作罢,一艘船,一两年就锈坏了,那不是纯纯的浪费钱嘛。”
“雄英殿下在两年前的时候,就派遣了一批漆工过来,一直在研究怎么能让铁器不生锈的办法。”
“去年的时候,漆工弄出来了一种漆,不仅防水,还能防虫防锈防腐蚀。”
“这才有了咱们第一批船下水。”
“不过那会的船,由于技术不成熟,只能用木头和铁器混合着造,后面每一艘船都有改进。”
州府说着,跺了跺脚,对着徐达说道:“如今这艘船,也不是太孙殿下图纸中的船,咱们还没有那个技术。”
“这艘船,是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的成果,可是比起太孙设想的船,还是差了不少。”
“太孙殿下不仅考虑到了船体的坚固和耐用性,还特别注重了船体的防腐蚀处理。”
州府伸手摸了一把船身,继续解释道:“您看,这船身上的漆,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可以有效防止海水和潮湿环境对船体的侵蚀。”
“更重要的是,这种漆,只要涂了几次之后,充分的晾干之后,对人体是无毒的!”
徐达点了点头,他开始意识到朱雄英的远见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和航海,更深入到了工艺和材料科学的层面。
“这漆工的发现,不仅对造船业有重大意义,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徐达感慨地说。
州府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说:“是的,国公大人。太孙殿下还计划将这种漆工技术推广到其他行业,比如农具、建筑用材等,以减少因腐蚀造成的损失,不过现在漆水的成本还有点高,普通百姓暂时还用不起。”
徐达听后,对朱雄英的深谋远虑和创新精神更是敬佩不已。他心中明白,这样的技术革新,将会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盛。
正看着船呢,一守城将士突然跑了上来,对着州府禀报道:“不好了,州府大人,自西边突然出现了十万余人,看那打扮,有穿咱们大明军制服的,有穿北元衣服的,还有穿着打扮像是平头百姓的,咱们拦不拦?”
州府没等回话呢,徐达双眼一亮:“不拦,快带我去看看,应该是燕王他们派的兵到了。”
徐达和州府迅速跟随守城将士前往城门,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正快速接近。到了距离登州府城门两里地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
等了一会,姚广孝骑着个马赶到城墙之下的时候,徐达心中大喜。
“道衍小和尚,果然是你,上来!”
徐达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注视着下方的姚广孝。姚广孝翻身下马,抬头望向徐达,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拱手行礼道:“国公大人,久违了。”
徐达点头示意,随即命令守城将士打开城门,迎接这突如其来的援军。
随着城门缓缓开启,姚广孝走了上来,徐达看着远方,脸上写满了疑惑。
“这些人咋这副打扮?”
姚广孝苦笑一声:“北方军需一直都缺,加上这些人是三个王爷临时调出来的,许多人都还在被窝里睡觉呢,就被拉起来朝着北平府赶了过去。”
“还有些是跟着三个王爷打仗呢,突然被派遣了出来,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跟着来了。”
徐达点了点头:“行,现在船还没下水呢,我来的早了几个时辰,刚巡视完,你去让那些兵安营扎寨吧。”
徐达转过身来,对州府说道:“既然几个王爷的援军已经到达,得尽快安排他们休息,同时也要确保这些新来的士兵能够适应登州的环境。”
“还有就是船厂那边要督促一下,让他们抓紧,这些人的水性都还得练,这些都要安排好。”
“摄政王的手信你也看了,打东瀛这事,宜早不宜迟,一切补给后面会陆续的配送过来,你也安排一下”
州府点头表示同意,并立即着手安排。
徐达和州府一同走下城墙,前往城内的一处临时指挥所。
徐达边走边对州府说:“这回的行动,我们得确保万无一失。东瀛那边的战事,关系到我们大明的威望和未来咱们大明的安排。”
州府应道:“国公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两人来到指挥所,徐达开始详细部署接下来的行动。他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要求州府加强与沿海各哨所的联系,确保情报的及时传递。
同时,徐达还特别指出,要对新来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特别是海上作战的技能,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战斗。
州府认真地记录下徐达的指示,表示会立即着手执行。
“道衍小和尚,太孙殿下给你的命令是啥?”徐达转过头,看向姚广孝。
“训练水兵。”姚广孝皱着眉,“将所有训练的流程记录下来,然后将其整理成册,找到最佳的训练办法,以后好有个流程。”
“行,那你这段时间就跟着州府,先把水兵的统筹安排记录下来,等着我这边确认要开始训练的时候,再通知你。”
姚广孝点了点头,他明白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提升大明海军实力的关键一步。
他深知,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打造出一支无敌的水师,未来一旦开放了海禁,那记录下来的东西,就决定了未来大明到底能有多强盛。
徐达转向州府,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得确保姚广孝能够顺利地完成太孙殿下交代的任务。训练水兵不是小事,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州府郑重地应允,表示会为姚广孝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徐达接着补充道:“另外,我们还得加强城防,确保登州府的安全。东瀛的战事一旦开启,我们这里可能会成为敌人的目标。”
州府点头表示理解,并立即开始着手加强城防的计划。徐达环视四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清楚,每项决策都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那个,国公大人。”姚广孝挠了挠光头,尴尬的笑着:“现在应该不用考虑城防的事。”
“哦?此言怎解?”徐达疑惑道。
“您家小公子,现在在东瀛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目标,他派人在东瀛沿海转了一圈,所有东瀛的船只,都被他给拆了。”
“现在别说东瀛人了,东海上所有倭寇都没了影子,现在他们没船了。”
徐达听完,哈哈大笑,笑完又是无尽的担忧:“我那犬子,现在如何了?”
姚广孝摇了摇头:“上次的消息还是五天前的,现在如何了我还真不知道。”
“不过当时飞鸽传书回来的信里说,现在在东瀛本土上的那几百人,站稳了三个城池了,死守问题不大,而且现在的弹药和炮弹数量够。”
“殿下担忧,又派人抓紧运送了一批弹药,从宁波府出发,现在应该已经出海了吧,再有个三四日,就差不多能到了。”
徐达听后,眉头紧锁,他深知战事的瞬息万变,每一条消息都可能影响到战局的走向。
他沉思片刻,然后对姚广孝说:“那咱们这边就该抓紧了,你去安排将士们休息一下,明天开始,到海边开始训练水性!”
“不知二位国公大人前来登州有何要事?”
汤和看了眼徐达问道:“几位王爷都没来吗?”
州府连忙摇了摇头:“微臣不知此事啊,王爷们也要来?”
徐达微微一笑,回答道:“不必劳烦,应该是还没到,先带我们去船厂看看吧,看看太孙殿下造的船如何。”
船厂的规模宏大,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各个角落穿梭,锤打声、锯木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徐达和汤和在州府的陪同下,沿着船坞缓缓前行,仔细观察着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船只。
“这……这!”汤和看着面前正在抬着铁板上船的匠人们,顿时愣住了,“这玩意是船?”
走到近处,汤和伸手抚摸着,目之所及之地,皆是精铁铸造而成。
“这玩意能下海吗?这不沉吗?!”
一旁的匠人看了一眼,汤和虽没穿官服,不过一身绫罗绸缎显然也不是普通人。
更何况,如今的船厂,没有太孙殿下朱雄英的手令,根本进不来,连忙走了过来。
“这位大人,您有所不知,这艘船是最新的技术,之前远渡东瀛的那些船还是上一代的产物,上好的木头和精铁一同造出来的,这一艘,就是最新的技术。”
“这艘船采用的是太孙殿下亲自设计的蒸汽动力系统,不需要风帆,也不需要人力划桨,只需石炭燃烧产生的蒸汽就能驱动船只前进。”匠人自豪地解释道。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还增强了远航的安全性。”
徐达和汤和听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老徐头,你可是捡到宝了啊,我家怎么就没有适龄的女儿了,啊啊啊啊,我要疯了!”
徐达没搭理发疯的汤和,好奇地围着船转了一圈,不时地提出问题,对这艘前所未见的蒸汽船充满了兴趣。
州府在一旁介绍道:“这船厂是太孙殿下派人来亲自选址,从设计到建造,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太孙殿下都亲力亲为,确保了船的性能和质量。”
“加上这船厂的建造,带动了不少当地百姓的就业,少了许多盲流子,可谓是一举多得。”
“叹为观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徐达感叹道,他的目光在船坞中不断游移,看着这钢铁巨兽,心中充满了敬佩。
“是啊,太孙殿下真是有远见卓识。”州府附和道,同时指向不远处的一座高塔,“您看,那边是船厂的了望塔,可以俯瞰整个船坞,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秩序。”
徐达点了点头,他注意到了望塔上有人影在移动,显然是在执行着监视任务。他的目光又转向了船坞的另一端,那里有一群工匠正在忙碌地装配着什么。
“那是什么?”徐达指着那群工匠问道。
州府顺着徐达的手指望去,解释道:“哦,那是太孙殿下最新设计的船用武器,一种新型的火炮。它比传统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精准度也有所提高。”
“远渡东瀛的那几艘船就已经配上了,不过稳定性还是差了不少,正在建造的这三艘船,因为是精铁船身,所以更加的安全,不用考虑船身维护的事情。”
汤和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他快步走向那群工匠,想要近距离观察这项新技术。徐达则继续在船坞中巡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朱雄英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船厂不仅代表了我们大明的造船技术,更是我们国家强盛的象征。”
“国公大人,这点您就错了。”州府摇了摇头,否认道。
徐达有些不悦:“此话怎讲?”
“咱们大明的造船技术,比不上太孙殿下一人之功。”
“原来的时候,最多就是想着将船身造大,再造大,越大越好。”
“可是大了呢,又有很多问题,比如船身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航行途中很容易一个浪下来,船身断裂成两截。”
“之前的时候,甚至数年前的记载,也有考虑用精铁造船。”
州府走到了甲板之上,看着船厂忙碌的众人,随手一指,对着徐达道:“国公,您看那边,那边都是漆工,您猜猜漆工的作用是啥?”
徐达思索了片刻,疑惑道:“难不成是让船更好看?”
州府摇了摇头,一点点解释道:“我跟您慢慢道来,登州不比内陆,此地沿海,渔民之前用的铁叉,铁器,时间长了,很容易腐蚀。”
“一般内地用十年没问题的铁器,放在登州这地方,也就三年,必然会锈。”
“还有那大海。”州府一个转身,手指遥遥的指向了海平面。
“大海是咸的,是齁的,对铁器的伤害也特别大。”
“原来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想过用精铁造船,不过因为实用性,只能作罢,一艘船,一两年就锈坏了,那不是纯纯的浪费钱嘛。”
“雄英殿下在两年前的时候,就派遣了一批漆工过来,一直在研究怎么能让铁器不生锈的办法。”
“去年的时候,漆工弄出来了一种漆,不仅防水,还能防虫防锈防腐蚀。”
“这才有了咱们第一批船下水。”
“不过那会的船,由于技术不成熟,只能用木头和铁器混合着造,后面每一艘船都有改进。”
州府说着,跺了跺脚,对着徐达说道:“如今这艘船,也不是太孙殿下图纸中的船,咱们还没有那个技术。”
“这艘船,是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的成果,可是比起太孙设想的船,还是差了不少。”
“太孙殿下不仅考虑到了船体的坚固和耐用性,还特别注重了船体的防腐蚀处理。”
州府伸手摸了一把船身,继续解释道:“您看,这船身上的漆,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可以有效防止海水和潮湿环境对船体的侵蚀。”
“更重要的是,这种漆,只要涂了几次之后,充分的晾干之后,对人体是无毒的!”
徐达点了点头,他开始意识到朱雄英的远见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和航海,更深入到了工艺和材料科学的层面。
“这漆工的发现,不仅对造船业有重大意义,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徐达感慨地说。
州府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说:“是的,国公大人。太孙殿下还计划将这种漆工技术推广到其他行业,比如农具、建筑用材等,以减少因腐蚀造成的损失,不过现在漆水的成本还有点高,普通百姓暂时还用不起。”
徐达听后,对朱雄英的深谋远虑和创新精神更是敬佩不已。他心中明白,这样的技术革新,将会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盛。
正看着船呢,一守城将士突然跑了上来,对着州府禀报道:“不好了,州府大人,自西边突然出现了十万余人,看那打扮,有穿咱们大明军制服的,有穿北元衣服的,还有穿着打扮像是平头百姓的,咱们拦不拦?”
州府没等回话呢,徐达双眼一亮:“不拦,快带我去看看,应该是燕王他们派的兵到了。”
徐达和州府迅速跟随守城将士前往城门,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正快速接近。到了距离登州府城门两里地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
等了一会,姚广孝骑着个马赶到城墙之下的时候,徐达心中大喜。
“道衍小和尚,果然是你,上来!”
徐达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注视着下方的姚广孝。姚广孝翻身下马,抬头望向徐达,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拱手行礼道:“国公大人,久违了。”
徐达点头示意,随即命令守城将士打开城门,迎接这突如其来的援军。
随着城门缓缓开启,姚广孝走了上来,徐达看着远方,脸上写满了疑惑。
“这些人咋这副打扮?”
姚广孝苦笑一声:“北方军需一直都缺,加上这些人是三个王爷临时调出来的,许多人都还在被窝里睡觉呢,就被拉起来朝着北平府赶了过去。”
“还有些是跟着三个王爷打仗呢,突然被派遣了出来,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跟着来了。”
徐达点了点头:“行,现在船还没下水呢,我来的早了几个时辰,刚巡视完,你去让那些兵安营扎寨吧。”
徐达转过身来,对州府说道:“既然几个王爷的援军已经到达,得尽快安排他们休息,同时也要确保这些新来的士兵能够适应登州的环境。”
“还有就是船厂那边要督促一下,让他们抓紧,这些人的水性都还得练,这些都要安排好。”
“摄政王的手信你也看了,打东瀛这事,宜早不宜迟,一切补给后面会陆续的配送过来,你也安排一下”
州府点头表示同意,并立即着手安排。
徐达和州府一同走下城墙,前往城内的一处临时指挥所。
徐达边走边对州府说:“这回的行动,我们得确保万无一失。东瀛那边的战事,关系到我们大明的威望和未来咱们大明的安排。”
州府应道:“国公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两人来到指挥所,徐达开始详细部署接下来的行动。他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要求州府加强与沿海各哨所的联系,确保情报的及时传递。
同时,徐达还特别指出,要对新来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特别是海上作战的技能,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战斗。
州府认真地记录下徐达的指示,表示会立即着手执行。
“道衍小和尚,太孙殿下给你的命令是啥?”徐达转过头,看向姚广孝。
“训练水兵。”姚广孝皱着眉,“将所有训练的流程记录下来,然后将其整理成册,找到最佳的训练办法,以后好有个流程。”
“行,那你这段时间就跟着州府,先把水兵的统筹安排记录下来,等着我这边确认要开始训练的时候,再通知你。”
姚广孝点了点头,他明白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提升大明海军实力的关键一步。
他深知,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打造出一支无敌的水师,未来一旦开放了海禁,那记录下来的东西,就决定了未来大明到底能有多强盛。
徐达转向州府,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得确保姚广孝能够顺利地完成太孙殿下交代的任务。训练水兵不是小事,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州府郑重地应允,表示会为姚广孝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徐达接着补充道:“另外,我们还得加强城防,确保登州府的安全。东瀛的战事一旦开启,我们这里可能会成为敌人的目标。”
州府点头表示理解,并立即开始着手加强城防的计划。徐达环视四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清楚,每项决策都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那个,国公大人。”姚广孝挠了挠光头,尴尬的笑着:“现在应该不用考虑城防的事。”
“哦?此言怎解?”徐达疑惑道。
“您家小公子,现在在东瀛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目标,他派人在东瀛沿海转了一圈,所有东瀛的船只,都被他给拆了。”
“现在别说东瀛人了,东海上所有倭寇都没了影子,现在他们没船了。”
徐达听完,哈哈大笑,笑完又是无尽的担忧:“我那犬子,现在如何了?”
姚广孝摇了摇头:“上次的消息还是五天前的,现在如何了我还真不知道。”
“不过当时飞鸽传书回来的信里说,现在在东瀛本土上的那几百人,站稳了三个城池了,死守问题不大,而且现在的弹药和炮弹数量够。”
“殿下担忧,又派人抓紧运送了一批弹药,从宁波府出发,现在应该已经出海了吧,再有个三四日,就差不多能到了。”
徐达听后,眉头紧锁,他深知战事的瞬息万变,每一条消息都可能影响到战局的走向。
他沉思片刻,然后对姚广孝说:“那咱们这边就该抓紧了,你去安排将士们休息一下,明天开始,到海边开始训练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