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野心家 > 第142章 迁移的宗室

明末野心家 第142章 迁移的宗室

    郭绍将自己的幕僚团聚集到了一起。

    今天来参会的,不仅有大明的各位大臣,还有从葡萄牙来的伯吉斯等人。

    一开场,郭绍就向众人介绍了伯吉斯:“容许我向各位同僚介绍,这位就是我大明帝国新任的海军部长,伯吉斯。”

    海军部长?

    众人心里都有点发懵,这是干什么的?

    郭绍解释道:“以后大明要建立海军,所有关于海军的事务,都由伯吉斯将军负责管理,其他人无权干涉。”

    “就连兵部也没有嘛?”孙承宗忍不住问了句。

    大明以往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师,都是统归兵部节制的,郭绍突然要设立海军部,难道是准备抛开兵部,另组兵部?

    “海军部原则上归兵部管辖,所有的调动,需要听从兵部统一指挥。不过伯吉斯将军有权管理海军人事的任命,兵部对海军的人员变动,只有咨询权,没有任命权。”

    郭绍说完了以后,孙承宗松了一口气。

    虽然说海军部的权力依旧很大,但好歹兵部理论上还有节制权,这样自己这个尚书也不至于太难看。

    孙承宗这个兵部尚书虽说没多大权力,更多的还是吉祥物,但他手下也是有一票人马的,所以老孙也是要面子的!

    “伯吉斯将军,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郭绍说完了以后就坐下了,示意伯吉斯上台讲几句话。

    伯吉斯穿着一身葡萄牙海军将领的制服,眼睛上戴着一只单边的金丝眼镜,梳着一副油光发亮的大背头,打扮的像个英伦绅士。

    他的腰间还别着一把佩剑,据说是西班牙国王送的。

    伯吉斯站起身,冲众人微微鞠躬:“今后我就要和各位一同共事了,请各位多多指教!”

    这几句话他是用中文说的,虽然很生涩,但看得出来他是用心学了很久。

    房间中的群臣也站起身,纷纷拱手还礼,嘴上说着哪里哪里之类的客气话。

    伯吉斯和众人打完了招呼以后,就坐到了位置上,他的坐姿很端正,一丝不苟。

    这让原本坐姿很松散的李定国等人,都不自觉的坐直了身子。

    孙承宗也跟着将身子坐直,心说:这老外是什么毛病?连坐都这么认真吗?

    “今天的会议,是有关于未来海军建设的问题,而关于海军建设的种种细节,以及计划,请伯吉斯将军上台,为大家详尽解释。”

    郭绍抛出了今日的议题。

    伯吉斯重新站起身,来到后面挂着的一副舆图前,用一根指挥棒指着图说道:

    “我们海军计划在明年正月正式开建,这次海军将效仿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规模,建造十二艘大型风帆战列舰,以及20艘辅助舰艇,和十五艘侦察舰艇。这些舰艇上面,风帆战列舰大概需配给火炮120门,其中加农炮需装配30门,每船需要228名船员……”

    伯吉斯将海军的建设计划说的很详细,这让底下听着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按照伯吉斯这计划,只怕海军花上上千万两银子,都不一定能建成。

    大明有那么多钱么?

    “郭都督!”孙承宗率先站起来说道:“我认为伯吉斯将军这个计划有些不切实际,按照他这个方案,我们海军至少需要耗费上千万两白银,我们有那么多钱吗?”

    孙承宗说完,周围的将领跟着一阵点头。

    这些将领大都是陆军,海上的事情不归他们管,海军把这么多钱都拿去造船了,那陆军的军费势必就会缩减,事关自身利益,陆军的将领当然是支持为他们发声的孙承宗的。

    “钱的问题,就不是周围考虑的了,这个是户部考虑的事情。”

    郭绍一句话,压力给到萧毅身上了。

    萧毅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气说:“说实话,就算是把大明卖了,现在也拿不出一千万两白银,不过明年的直隶山东两省,在秋收以后应该能收获不少粮食,而且一年时间也足以让两省的经济也能够恢复正常运转,明年的税收,应该可以正常收上来。

    所以我们户部大约可以为海军提供一百万两的白银作为军费,供海军建造船只。”

    “萧大人,你先稍等。如果说我每年都拨一百万两银子给海军,我们的海军至少要十年才能建成,也就是说,海军十年内没有任何作为。而且,我们每年还要支出这么一笔庞大的开支给海军,老朽认为实在不值。我们不如把这些钱全部投到陆军身上,等到将来统一天下,再慢慢建设我们的海军。”

    孙承宗身为兵部尚书,陆军的代表人物,当然不会向着海军那边说话了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尚书想坐的稳,就得给身边的这些陆军将领争取利益,不然的话,连大明这些官都要反他,他这个尚书恐怕就让给别人当了。

    萧毅见孙承宗提出反对,马上把目光看向郭绍。

    郭绍开口说:“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海军本来就是烧钱的,如果怕烧钱还建个屁的海军,为了把钱节省给海军建造舰船,我提议,从即日起宫中的花销用度减半,上至天子下至本督,所有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将省出来的钱支援海军。”

    话都说到这种份上了,孙承宗等人也没话说了。

    郭绍为了建造海军,连天子的伙食都准备削减了,这还让他们说什么?

    而且就连天子、郭绍他们所有人的伙食都消减了,那大臣不跟着出点血实在过不过去。

    结果就是,在场的群臣纷纷捐银,虽说最多的也就只捐了几百两,但好歹是亮明的态度。

    而且由萧毅牵头,削减了京中宗室三分之二的粮米。

    明朝的制度,所有朱姓子弟,即便是没有承袭王爵的旁支,成年以后也可以被拜为奉国将军,每年到官府领取一笔粮米。

    这笔粮米对大户来说并不多,但对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少。

    而且明末北京的朱家宗室,差不多有三万出头。(其实真实数字比这个多得多,此处进行了艺术删减)

    每个月朝廷光是发给他们的粮米就达到了惊人的600万斤粮。

    六百万斤粮发给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主,在郭绍看来就是浪费。

    要不是萧毅他们拦着,郭绍恨不得把这些补贴全给他们停了。

    经过这次削减以后,京中宗室每个月仅能从朝廷领取100万斤粮(每个人平均每月只能领取33斤粮食。)

    这直接导致整个北京的朱明宗室对郭绍怨声载道,咒骂他苛待皇族。

    然而郭绍表示,世上没有免费吃的午餐。

    如果这些人对朝廷政策不满,可以离开朝廷前往别的地方。

    京中众多宗室闻言,一窝蜂的去了山西、河南。

    至于为什么不去山东江南,因为山东严格执行连坐法,严禁陌生人入境,一般人想定居山东,至少都得有十户人坐保。

    这也是郭绍统治山东多年的秘诀。

    这些宗室都进不了山东,又不甘心去投奔女真,自然只能往山西河南跑。

    西北太穷,这些京爷自然不会去。

    京中宗室大批的逃往山西河南,这可苦了山西都督陈奇瑜。

    这些京爷都是皇族,上万人跑到自己地盘岂食。

    给了他们粮食吧,自己又不甘心。

    不给他们粮食吧,又担心被人家咒骂说自己苛待宗室。

    无奈之下陈奇瑜只好找太原的晋商借粮,发放给这些宗室,并且把他们引导入河南。

    河南巡抚程绍可被坑惨了。

    程绍自从天启年间就镇守河南,已经差不多在河南当了十年巡抚。

    历史上他在崇祯六年被调回京城担任工部右侍郎。

    这次由于郭绍靖难,程绍一直没接到调令始终留在河南担任巡抚。

    陈奇瑜把这些宗室赶到河南,程绍气的想杀人。

    中原连年遭灾,过的本来就不容易。

    陈奇瑜这杀千刀的,还把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皇族赶到自己这来。

    自己特么哪来这么多粮食喂他们?

    程绍本想学着陈奇瑜,将这些人赶到其他地方。

    结果这些宗室竟然赖在开封不走了。

    程绍自诩为大明忠良,当然不能强行用武力把他们轰走。

    为了安置这些宗室,程绍只好去求助福王朱常洵,希望对方能出手帮忙。

    朱常洵就是争国本事件的主角,自从他来河南当福王以后,巧取豪夺了不少钱财。

    他可以说是河南首富。

    然而,朱常洵面对程绍的求助,直接表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这逼得已经78岁的程绍,硬是给福王跪下了。

    最后朱常洵才承诺,由自己出资,在城外给他们买一片地,安置这些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