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 第472章 洛阳浩劫!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第472章 洛阳浩劫!

    董卓的话如同一柄利剑,直指在场众人的软肋。

    谁也不敢冒“不保社稷”的大不韪。

    即使所有人都明白,董卓口中的“保社稷”不过是“保董卓”的遮羞布。

    王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相国所言固然有理,但迁都之事,需从长计议。不如召集百官,广纳谏言,择日再议如何?”

    董卓的脸色顿时阴沉如铁,眼中杀机毕露:“王尚书此言,是想拖延时日吗?”

    他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寒光闪烁:“若有人敢阻挠国事,休怪我董卓不讲情面!”

    殿内温度骤降,如同置身冰窟。

    王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强自镇定:“相国误会了,下官不过是担心迁都仓促,恐有疏漏,有损国体。”

    “洛阳城中文武百官,还有他们的家眷,另外,还有洛阳百万百姓,依托都城生存,以后如何活命?”

    “另外,洛阳的汉室宗庙,历代先帝的陵墓,也需要安排祭祀!”

    “所以迁都一事,需要从长计议,仔细安排,否则必定混乱不堪!”

    “这有何难?”董卓大手一挥,神色非常不耐烦。

    “关中地多人少,干脆把洛阳附近的百姓,全部迁往关中!”

    “至于宗庙、陵寝,安排一些宦官留守即可!”

    “此事荒唐!”黄琬大声说道:“此去关中,路途遥远,洛阳的百姓又怎会愿意背井离乡?”

    董卓的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不愿意走?那还不好办!”

    “抢光他们的财物,抢光他们的粮食,不愿意迁去关中,那就在洛阳饿死吧!”

    黄琬瞪大眼睛,完全无法想象,董卓竟然想出如此凶残的办法。

    “怎可如此行事?如此一来,会有多少无辜百姓死在路上?”

    “呵呵!”董卓轻蔑的一笑:“百姓羔羊而已,只要驱赶他们,闹不出什么乱子!”

    “至于死伤,什么时候不死些人?打仗要死人,旱灾要死人,蝗灾一样要死人,死在哪里又有什么区别?”

    董卓说的蛮不在乎的话,似乎死去的百姓,就如同蝼蚁一般。

    杨彪还要据理力争,被董卓直接阻止。

    他瞪着杨彪,阴恻恻的说道:“杨文先,你乃是袁氏的姻亲,你阻止国家大计,难道你是袁氏的内应?”

    杨彪听到董卓如此一说,他顿时不敢再吭声。

    毕竟袁氏满门被杀,还历历在目。

    董卓冷哼一声,目光扫过满殿惊惶的面孔:“此事已决,无需多议!十日后起程,迁都长安!”

    御座之上,刘协的目光变得深沉如古井。

    这位年幼的天子看着殿下的闹剧,心中充满着嘲讽,满朝的文武公卿,竟无一人胆敢对抗董卓。

    董卓环视四周,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陛下,此事还请降旨,以昭告天下。”

    刘协缓缓起身,那稚嫩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紧张。

    他看着董卓开口说道:“就依相国所言!”

    短短六字,却如千钧重负,压在这个九岁孩童的肩上。

    殿内群臣无不低头,有的甚至暗自垂泪。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大汉的天空中,已经笼罩着不可逆转的阴云。

    董卓大步走回自己的位置,环顾殿内众人,眼中尽是轻蔑:“诸位大人,既然陛下已经准了,那就按我说的办。十日后,启程前往长安!”

    话音落下,他就大步离去,毫不在意这满朝的文武公卿。

    ......

    天子颁下迁都谕令那一刻起,这座承载了汉室二百年荣光的都城便注定沦为废墟。

    杨彪被迁任大鸿胪,奉命率先带领部分朝臣西行,为迎接天子入关做好准备。

    他在临行前站在洛阳城墙上,目光扫过这座城池,眼中满是不舍与哀伤。

    “杨公,该启程了。”亲信在身后轻声提醒。

    杨彪缓缓点头,声音沙哑:“我只是担忧西凉军的暴行。”

    话音刚落,远处已有烟柱升起,如同不祥的预兆。

    洛阳城周围,西凉军如潮水般涌动,他们分成数百支队伍,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董卓的命令。

    掠夺一切可以带走的财物,摧毁所有无法携带的物资。

    偌大一座帝都,在短短数日间竟成了人间炼狱。

    金吾街上,一队西凉铁骑横冲直撞,撞开一座座商铺的大门。

    士兵们如蝗虫过境,洗劫着每一处角落。

    锦缎、金银、粮食、美酒,无一放过。

    那些胆敢反抗的商贾,不是被一刀砍倒,便是被拳打脚踢。

    “快搬!都给我搬!带不走的,烧了它!”一名西凉军校尉挥舞着战刀,冷酷地下令。

    士兵们将一些家具类无法搬运的货物直接用火把点燃,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整条街道。

    炙热的温度使空气扭曲变形,仿佛这座城市本身也在痛苦地挣扎。

    一些商家粮仓前,一队西凉精骑严阵以待。

    粮仓的大门被打开,无数粮袋被搬上马车。

    董卓早有明令,能带走的粮草尽数带走,带不走的,宁肯焚毁,也不留给关东联军。

    “快!再快点!”负责押运的军官催促道:“董相国要求今日必须完成转运。”

    数百辆马车满载粮食,缓缓驶向西门。

    城东的居民区,一片哭喊与混乱。

    西凉士兵挨家挨户搜查,把百姓从家中赶出。

    那些拒不配合的,不是被乱刀砍死,就是连同房屋一起被火焰吞噬。

    “不要啊!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不能走啊!”一位白发老者跪地恳求,却被无情地踢倒在地。

    “董相国有令,所有人必须迁往长安!不从者,格杀勿论!”西凉士兵的声音冷酷无情,如同从地狱传来的审判。

    成千上万的洛阳居民被迫离开家园,他们只能带走随身的少量财物,拖家带口踏上西行之路。

    队伍中有啼哭的婴儿,有蹒跚的老人,也有面色苍白的病患。

    他们在西凉士兵的鞭笞下艰难前行,不断有人倒在路边,被西凉军士兵随意抛弃。

    洛阳城的宫殿区,董卓亲自督导着宝物的转运。

    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历代帝王的陵寝珍宝,无一不被装箱运走。

    皇家藏书也被精心挑选,有价值的尽数装车,其余的则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