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 第88章 《迁徙百姓》
神国时间4年11月22日,洛阳古都,万籁俱寂,唯有皇城深处,暗流涌动。一名自远方风尘仆仆归来的信使,踏入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他躬身行礼,声音虽略显疲惫,却难掩归乡的喜悦与使命的庄重:“陛下,微臣历经千辛万苦,已将李明刺史在边疆的英勇事迹,一一探明。”言毕,他缓缓展开手中密函,细细讲述李明如何在北疆的严酷环境中,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与匈奴周旋,更在重重误解与压力下,默默坚守,只为那一方土地的安宁与和平。
刘宏皇帝闻讯,初时眉头紧锁,疑惑不解,继而神色转为凝重,最终化作一腔深深的自责。他站起身,目光穿越殿内的重重华盖,仿佛已穿越千山万水,亲眼目睹了李明在北方的孤勇与牺牲。“朕,竟如此短视,错怪了忠良!”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满是悔恨与自责。
次日,朝堂之上,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刘宏皇帝端坐于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缓缓言道:“众卿家,朕近日得知李明刺史之事,心中甚是愧疚。朕之过,在于未能体恤边疆之苦,轻率论断,几乎寒了忠臣之心。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共商大计,如何弥补此过,并强化北方防线,确保边疆永固。”
丞相闻言,率先出列,拱手言道:“陛下英明,臣以为,北方之所以多事,根源在于人口稀少,力量分散。若能从南方迁徙百姓至北地,既可充实边疆,增强防御,又能促进南北交流,共谋发展,实为双赢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多数大臣点头赞同,认为此乃解决北方困境的良策。然而,亦有几位老臣面露忧虑,提出异议:“陛下,迁徙之事非同小可,需慎之又慎。百姓安土重迁,若强行迁徙,恐引发民怨。且南北气候迥徙,非人人皆能适应。”
刘宏皇帝闻言,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众臣的顾虑。他沉思片刻,而后坚定地说道:“卿等所虑,朕已深知。迁徙之事,确需周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朕意已决,设立迁徙专署,由重臣领衔,负责全程事宜。务必保证迁徙过程中的安全与秩序,对百姓的损失给予充分补偿与妥善安置。同时,对于李明刺史治下的百姓,更要加倍关怀,增加其数量,壮大其实力,使之成为北方坚固的屏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赞同之声。大臣们纷纷表示,此举不仅是对李明刺史忠诚与牺牲的肯定与补偿,更是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他们相信,在刘宏皇帝的英明领导下,通过南北百姓的共同努力,定能化解北方之困,迎来东汉的繁荣盛世。
随着迁徙计划的逐步实施,南方的百姓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踏上了前往北方的征途。他们与李明刺史麾下的军民融为一体,共同开垦荒地,修筑城池,抵御外侮。在这片曾经荒凉而艰难的土地上,他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新的传奇与辉煌。
神国时间 4 年 11 月 24 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因一个重要决策而变得与众不同。李明刺史得到了刘宏皇帝同意向其治下迁徙百姓的消息,这无疑是对他治理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当李明刺史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这次迁徙对于百姓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将离开熟悉的家园,前往新的地方生活。因此,他必须全力以赴确保迁徙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
李明刺史立即召集了麾下的官员们,他们都是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得力助手。在会议上,李明刺史详细阐述了皇帝的旨意,并强调了此次迁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官员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刺史大人的工作,共同努力确保迁徙任务的圆满完成。
接下来,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物资筹备、路线规划、安全保障等方面。李明刺史亲自指挥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宣传政策,解答百姓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徙的日期逐渐临近,李明刺史和他的团队也越发忙碌起来。他们不断完善细节,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在这个过程中,李明刺史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他知道,这次迁徙不仅关系到百姓们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
终于,在期待与紧张中,迁徙的日子来临了。李明刺史带领着官员们站在城门口,迎接着即将到来的百姓。看着远方渐渐出现的人群,他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百姓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新成员,希望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神国时间4年11月28日这一天,李明刺史治下的疆土仿佛被时光轻轻抚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着岁月的流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逐渐丰盈起来,百姓之间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编织成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最初,当第一批来自中原的百姓跨越千山万水,踏入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约有二百余万的庞大队伍,带来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他们在街头巷尾热议着家乡的变迁,同时也对这片新家园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中原百姓的勤劳与智慧,如同一股清泉,迅速滋润了这片土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久之后,南方的百姓也踏上了迁徙的征途,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多达三百万的南方百姓,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技艺,与中原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相遇、相识、相知。他们的交谈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南方百姓的细腻与温婉,与中原百姓的豪迈与直率相互碰撞、融合,共同书写着这片土地上新的历史篇章。
李明刺史深知百姓的疾苦与期盼,他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力求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他鼓励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他也大力发展手工业,鼓励百姓创新创造,生产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在他的带领下,这片土地上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明刺史还十分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兴旺之本,因此不惜重金开办学校,聘请名师授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些学子们学成之后,有的投身政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则回到乡间,传授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动乡村的发展。
在李明刺史的治理下,这片土地上的社会秩序也日趋稳定。他加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之间的议论声也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神国时间5年1月1日,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刚刚安定下来的土地上。李明刺史站在城头,望着远方那些从南方迁徙而来的百姓,他们忙碌而有序地在新家中重建生活。这一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换来了眼前的安宁,李明刺史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感慨。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官说:“传令下去,今晚举行篝火晚会,庆祝我们共同的努力与胜利。同时,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我要亲自向洛阳的陛下和张大人汇报这里的进展。”
副官领命而去,李明刺史则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份胜利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劳,更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以及洛阳朝廷的坚定支持。特别是宦官张让,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而皇帝刘宏的英明决策更是为这次迁徙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之后,李明刺史亲自挑选了几位忠诚可靠的使者,他们不仅身手敏捷,更擅长言词交际。李明刺史亲自向使者们讲述了此次迁徙的背景、过程以及百姓们的现状,并强调了朝廷支持的重要性。他嘱咐使者们,在见到张让和刘宏时,不仅要表达感激之情,更要传达出自己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和信心。
使者们带着李明刺史的期望和珍贵的金银珠宝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他们沿途经历了风霜雨雪,但始终保持着对使命的忠诚和对礼品的谨慎。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憧憬。
终于,使者们抵达了洛阳。他们按照礼仪将礼品呈献给张让和刘宏,并详细汇报了李明刺史的功绩和百姓们的现状。张让和刘宏听后大为感动,他们对李明刺史的才能和忠诚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李明刺史真乃国之栋梁也!”刘宏赞叹道,“他不仅成功地将百姓安置妥当,更展现出了对朝廷的忠诚与敬畏。这样的臣子,值得我们全力支持!”
张让也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极是。李明刺史的功绩有目共睹,我们应当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要通过此事向天下百姓展示朝廷的仁爱与关怀。”
为了表达朝廷的感激之情和未来的支持意愿,刘宏和张让决定派遣一位特使前往李明刺史所在之地,亲自颁发嘉奖令并带去丰厚的赏赐。这一决定不仅让使者们倍感荣耀和激动,更让李明刺史和当地的百姓们感受到了朝廷的温暖与关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刺史与朝廷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无间。他继续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加强防务等工作,为神国的繁荣与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百姓们也在他的带领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对李明刺史充满了感激与敬仰之情。
这段历史被后人传为佳话,成为了神国历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李明刺史的名字也因此被永远地铭记在了人们的心中。
神国时间5年2月1日
姓名:李明
天赋:全知全能
实力:一阶700[属性100-1000]
神国:洞天7级《100亿能量升级》
面积:直径100万千米圆形空间
灵脉:1级灵脉群《1天吸收转化虚空能量2507万》消耗万能量提升灵脉
人口:3737万人
军队:373万人
体内神国空间 2820 多万人
体外东汉末年 917 多万人
幽州11郡567万
冀州3郡150万人
并州4郡200万人
领民等级:
凡10级 1 万多人 属性91-100
凡 9 级 40 万多人 属性81-90
凡 8 级 200 万多 人 属性71-80
凡 7 级 400 万多 人 属性61-70
凡 6 级 800 万多 人 属性51-60
凡 5 级 996 万多 人 属性41-50
凡 4 级 300 万多 人 属性31-40
凡 3 级 300 万多 人 属性21-30
凡 2 级 200 万多 人 属性11-20
凡 1 级 500 万多 人 属性 1 -10
能量:706 万
刘宏皇帝闻讯,初时眉头紧锁,疑惑不解,继而神色转为凝重,最终化作一腔深深的自责。他站起身,目光穿越殿内的重重华盖,仿佛已穿越千山万水,亲眼目睹了李明在北方的孤勇与牺牲。“朕,竟如此短视,错怪了忠良!”他喃喃自语,语气中满是悔恨与自责。
次日,朝堂之上,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刘宏皇帝端坐于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缓缓言道:“众卿家,朕近日得知李明刺史之事,心中甚是愧疚。朕之过,在于未能体恤边疆之苦,轻率论断,几乎寒了忠臣之心。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共商大计,如何弥补此过,并强化北方防线,确保边疆永固。”
丞相闻言,率先出列,拱手言道:“陛下英明,臣以为,北方之所以多事,根源在于人口稀少,力量分散。若能从南方迁徙百姓至北地,既可充实边疆,增强防御,又能促进南北交流,共谋发展,实为双赢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多数大臣点头赞同,认为此乃解决北方困境的良策。然而,亦有几位老臣面露忧虑,提出异议:“陛下,迁徙之事非同小可,需慎之又慎。百姓安土重迁,若强行迁徙,恐引发民怨。且南北气候迥徙,非人人皆能适应。”
刘宏皇帝闻言,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众臣的顾虑。他沉思片刻,而后坚定地说道:“卿等所虑,朕已深知。迁徙之事,确需周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朕意已决,设立迁徙专署,由重臣领衔,负责全程事宜。务必保证迁徙过程中的安全与秩序,对百姓的损失给予充分补偿与妥善安置。同时,对于李明刺史治下的百姓,更要加倍关怀,增加其数量,壮大其实力,使之成为北方坚固的屏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赞同之声。大臣们纷纷表示,此举不仅是对李明刺史忠诚与牺牲的肯定与补偿,更是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他们相信,在刘宏皇帝的英明领导下,通过南北百姓的共同努力,定能化解北方之困,迎来东汉的繁荣盛世。
随着迁徙计划的逐步实施,南方的百姓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踏上了前往北方的征途。他们与李明刺史麾下的军民融为一体,共同开垦荒地,修筑城池,抵御外侮。在这片曾经荒凉而艰难的土地上,他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新的传奇与辉煌。
神国时间 4 年 11 月 24 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因一个重要决策而变得与众不同。李明刺史得到了刘宏皇帝同意向其治下迁徙百姓的消息,这无疑是对他治理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当李明刺史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这次迁徙对于百姓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将离开熟悉的家园,前往新的地方生活。因此,他必须全力以赴确保迁徙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
李明刺史立即召集了麾下的官员们,他们都是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得力助手。在会议上,李明刺史详细阐述了皇帝的旨意,并强调了此次迁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官员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刺史大人的工作,共同努力确保迁徙任务的圆满完成。
接下来,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物资筹备、路线规划、安全保障等方面。李明刺史亲自指挥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宣传政策,解答百姓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徙的日期逐渐临近,李明刺史和他的团队也越发忙碌起来。他们不断完善细节,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在这个过程中,李明刺史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他知道,这次迁徙不仅关系到百姓们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
终于,在期待与紧张中,迁徙的日子来临了。李明刺史带领着官员们站在城门口,迎接着即将到来的百姓。看着远方渐渐出现的人群,他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百姓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新成员,希望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神国时间4年11月28日这一天,李明刺史治下的疆土仿佛被时光轻轻抚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着岁月的流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逐渐丰盈起来,百姓之间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编织成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最初,当第一批来自中原的百姓跨越千山万水,踏入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约有二百余万的庞大队伍,带来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他们在街头巷尾热议着家乡的变迁,同时也对这片新家园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中原百姓的勤劳与智慧,如同一股清泉,迅速滋润了这片土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久之后,南方的百姓也踏上了迁徙的征途,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多达三百万的南方百姓,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技艺,与中原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相遇、相识、相知。他们的交谈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南方百姓的细腻与温婉,与中原百姓的豪迈与直率相互碰撞、融合,共同书写着这片土地上新的历史篇章。
李明刺史深知百姓的疾苦与期盼,他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力求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他鼓励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他也大力发展手工业,鼓励百姓创新创造,生产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在他的带领下,这片土地上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明刺史还十分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兴旺之本,因此不惜重金开办学校,聘请名师授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些学子们学成之后,有的投身政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则回到乡间,传授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动乡村的发展。
在李明刺史的治理下,这片土地上的社会秩序也日趋稳定。他加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之间的议论声也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神国时间5年1月1日,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刚刚安定下来的土地上。李明刺史站在城头,望着远方那些从南方迁徙而来的百姓,他们忙碌而有序地在新家中重建生活。这一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换来了眼前的安宁,李明刺史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感慨。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官说:“传令下去,今晚举行篝火晚会,庆祝我们共同的努力与胜利。同时,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我要亲自向洛阳的陛下和张大人汇报这里的进展。”
副官领命而去,李明刺史则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份胜利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劳,更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以及洛阳朝廷的坚定支持。特别是宦官张让,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而皇帝刘宏的英明决策更是为这次迁徙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之后,李明刺史亲自挑选了几位忠诚可靠的使者,他们不仅身手敏捷,更擅长言词交际。李明刺史亲自向使者们讲述了此次迁徙的背景、过程以及百姓们的现状,并强调了朝廷支持的重要性。他嘱咐使者们,在见到张让和刘宏时,不仅要表达感激之情,更要传达出自己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和信心。
使者们带着李明刺史的期望和珍贵的金银珠宝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他们沿途经历了风霜雨雪,但始终保持着对使命的忠诚和对礼品的谨慎。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憧憬。
终于,使者们抵达了洛阳。他们按照礼仪将礼品呈献给张让和刘宏,并详细汇报了李明刺史的功绩和百姓们的现状。张让和刘宏听后大为感动,他们对李明刺史的才能和忠诚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李明刺史真乃国之栋梁也!”刘宏赞叹道,“他不仅成功地将百姓安置妥当,更展现出了对朝廷的忠诚与敬畏。这样的臣子,值得我们全力支持!”
张让也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极是。李明刺史的功绩有目共睹,我们应当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要通过此事向天下百姓展示朝廷的仁爱与关怀。”
为了表达朝廷的感激之情和未来的支持意愿,刘宏和张让决定派遣一位特使前往李明刺史所在之地,亲自颁发嘉奖令并带去丰厚的赏赐。这一决定不仅让使者们倍感荣耀和激动,更让李明刺史和当地的百姓们感受到了朝廷的温暖与关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刺史与朝廷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无间。他继续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加强防务等工作,为神国的繁荣与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百姓们也在他的带领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对李明刺史充满了感激与敬仰之情。
这段历史被后人传为佳话,成为了神国历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李明刺史的名字也因此被永远地铭记在了人们的心中。
神国时间5年2月1日
姓名:李明
天赋:全知全能
实力:一阶700[属性100-1000]
神国:洞天7级《100亿能量升级》
面积:直径100万千米圆形空间
灵脉:1级灵脉群《1天吸收转化虚空能量2507万》消耗万能量提升灵脉
人口:3737万人
军队:373万人
体内神国空间 2820 多万人
体外东汉末年 917 多万人
幽州11郡567万
冀州3郡150万人
并州4郡200万人
领民等级:
凡10级 1 万多人 属性91-100
凡 9 级 40 万多人 属性81-90
凡 8 级 200 万多 人 属性71-80
凡 7 级 400 万多 人 属性61-70
凡 6 级 800 万多 人 属性51-60
凡 5 级 996 万多 人 属性41-50
凡 4 级 300 万多 人 属性31-40
凡 3 级 300 万多 人 属性21-30
凡 2 级 200 万多 人 属性11-20
凡 1 级 500 万多 人 属性 1 -10
能量:70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