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 第323章 《红豆》文学杂志的发展方向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第323章 《红豆》文学杂志的发展方向

    整个上午凌晨与团委郑书记就团委工作以及《岭南了望》杂志筹办事宜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凌晨提出了“立足岭南、放眼中国、关注世界”这一极具前瞻性的杂志定位基调。此定位旨在助力杂志突破地域藩篱,一方面充分彰显岭南独有的文化风貌与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内前沿动态,同时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洞察世界风云变幻。凭借这样的定位,杂志将以其深邃的洞察力与广阔的视野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成为各类观点碰撞、思想交融的重要平台,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尤为重要的是,这一创新性的定位将为靖远县宣传部与中大团委构建起了一座坚实的合作桥梁。双方能够基于此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将在文化传播领域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借鉴经验、协同发力,于社会影响力的拓展上形成合力,从而达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凌晨强撑着送别张书记与郑书记后,疲态尽显,双眼布满血丝,神色中满是倦怠。昨夜那场漫长的挑灯夜战,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未得片刻喘息之机。他脚步虚浮地在艺术苑勉强咽下两块面包,而后缓缓挪回小竹林的工作室,一心只求能短暂午休,恢复些许元气。只因尚有《山楂树之恋》的漫画创作任务横亘在前,且省图书出版社的顾主任说不定这两日便会上门催稿,时间紧迫,压力如山大,容不得他有丝毫松懈。

    他回到工作室,角落里那把竹制折叠“懒佬椅”映入眼帘,其骨架以坚韧竹材编织而成,呈优雅的弧线形,扶手与椅背的弧度贴合人体曲线。椅面由细密竹片铺就,泛着淡淡的金黄光泽,坐垫是柔软的棉麻材质,绣着古朴的花纹。他缓缓躺倒,拉过一条大毛巾搭在胸口,须臾间,便酣然入梦。

    午后三点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竹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正在此时,一阵敲门声突兀地打破了寂静,将凌晨从沉沉的梦乡中拽出。“你好,请问凌晨同学在不在?我们找漫画家凌晨。”那声音清脆而礼貌,却让刚睡醒的凌晨有些恍惚,“同学”与“漫画家”这两种不同身份的称谓交织在一起,让他颇感怪异。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回应道:“对,我是,稍等等,我过来开门。”说着,便趿拉着拖鞋,睡眼惺忪地走向门口,一边走一边努力整理着自己蓬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精神些,以迎接这不知来意的访客。

    凌晨睡眼惺忪地打开门,发现门外站着三位陌生的学长。他的目光在其中一位学长脸上稍作停留,忽然一拍脑袋,认出此人正是在迎新晚会上见过的学生会会长蔡学长,听闻他是 77 级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更是有着省部级的辉煌前景。

    “你是蔡学长?我在迎新晚会见过你在台上发言。”凌晨带着些许惊喜说道。蔡学长微笑着点头称是。凌晨见状,热情地将三人邀请到茶台,心中清楚身为潮汕人的蔡学长对“食茶”情有独钟。

    “蔡学长,是想泡泡铁观音还是大红袍呢?”凌晨问道。蔡学长一听,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光亮,离家来到广州后,许久未曾尽情享受“食茶”之乐,没想到在这年轻的凌晨这里,不仅有茶可泡,还有自己喜爱的铁观音和大红袍可供选择,心中满是惊喜与期待,不禁暗自思量,或许日后又多了一处可以常来品茗畅谈之地。“就大红袍吧!”蔡学长说道。

    凌晨一边熟练地摆弄着烧水器具,一边开口问道:“蔡学长,不知你们今日找我所为何事?但凡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力。”蔡学长微微侧身,先指着一位相貌堂堂、风流倜傥的同学介绍道:“这位是我们 77 级中文的苏伟学长,他如今可是咱们中文系《红豆》杂志的主编。”接着,又指向另一位面容清瘦的同学,“这位同样是 77 级中文的范祥学长。”

    凌晨听闻这般介绍,心中暗自揣测,他们此番前来,恐怕是为了约稿之事,于是便安静地等待蔡学长进一步说明来意,同时手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泡茶的准备工作,一时间,室内茶香隐隐弥漫开来,氛围也变得愈发融洽而又充满期待。

    水缓缓烧开,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水汽氤氲升腾。凌晨气定神闲,开始施展娴熟的功夫茶茶艺。他先取来茶荷,用木勺轻轻舀出适量的大红袍茶叶,那茶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随后将茶叶倾入温润过的紫砂壶中,动作行云流水,不慌不忙。接着,高提水壶,水柱如银练般冲入壶中,瞬间,茶香四溢,热气腾腾。他稍作停顿,片刻后便快速倒出洗茶之水,手法利落干脆。再次注水,焖泡片刻,而后,他以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壶把,中指抵住壶底,将茶汤均匀地注入一排小巧的白瓷茶杯中,茶汤如琥珀般澄澈透亮,茶沫细腻均匀。

    蔡学长在一旁看着凌晨纯熟的泡茶技术,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好奇地问道:“凌晨,你是哪里人?”凌晨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本就是广州市人,父辈一直住在西关荔枝涌。不过,父亲曾被下放到靖远县乡镇中学任教,我就在石坎公社长大。说起这泡茶的习惯,是跟一位一同下放到石坎任教的丁老师学的,他是潮汕人,我小时候经常去他那玩,一来二去就跟着他学会了这些泡茶的门道。”凌晨面不改色地编造着故事,毕竟重生这种事太过离奇,难以言说,总不能说自己是重生的人物,前世喜欢饮茶而留下的习惯吧。

    凌晨将泡好的大红袍依次斟入茶杯,蔡学长端起茶杯轻嗅茶香,赞叹之余,开始介绍起这潮汕地区的“功夫茶”传统文化:“这功夫茶啊,在潮汕可是家喻户晓,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冲泡方式,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态度与文化传承。讲究的茶具是其外在体现,一整套的功夫茶具,诸如小巧的紫砂壶,那可是精选泥料,精心制作而成,壶盖与壶身紧密贴合,壶嘴出水流畅,能精准地控制水流的大小与速度,让每一次泡茶都恰到好处。还有这细腻温润的白瓷茶杯,摆放于精致的茶盘之上,如同艺术品。”

    蔡学长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着冲泡的动作,“而冲泡的过程更是一门艺术,水温要恰到好处,茶叶的用量需精准把握,注水时高冲低斟各有讲究。高冲能激发茶叶的香气,让茶香瞬间四溢;低斟则是为了避免茶香散失,同时使茶汤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茶杯之中。每一次泡茶都是一次与茶叶的对话,与传统文化的交流。潮汕人在这一冲一泡之间,谈天说地,化解纷争,传承情谊,功夫茶早已成为潮汕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

    众人皆专注聆听,沉浸于蔡学长所描绘的功夫茶文化的奇妙世界里,工作室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与浓厚的文化氛围。

    借着功夫茶氤氲的热气与暖场的氛围,凌晨渐渐没了起初的拘谨,他看着蔡学长,直言问道:“蔡学长,您下午来,主要是为了‘食茶’,还是另有其他事情呢?”蔡学长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忙说道:“哎呀!差点把正事给忘了。是这样的,苏学长所在的《红豆》杂志,希望能在第四期刊登你父亲创作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歌词,当作一首励志诗歌放在首页刊发,老师们都觉得这首歌词太励志了,一致表示同意。你对《红豆》杂志有所了解吗?”凌晨轻轻点头,应道:“知道一些,应该是咱们中文系的文学杂志吧?”蔡学长顺势对苏学长说道:“苏主编,还是由你来详细介绍一下咱们的杂志吧。”

    苏学长微微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目光中透着一丝自豪:“《红豆》杂志在咱们中文系可是有着深厚的底蕴与独特的地位。自创刊以来,它就致力于发掘和展示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文学评论,都在其刊载范畴之内。杂志秉持着对文学性与思想性的双重追求,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众多才华横溢的学子与知名作家都曾在《红豆》上留下过他们的墨宝,其在校园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我们中文系文学创作与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现我们中文系风貌与精神的一扇窗口。”

    凌晨凭借着前世的模糊记忆,脑海中隐约浮现出中大曾有一本纯文学性杂志在当时备受欢迎。那本杂志仿佛一颗璀璨的文学之星,在校园文学的浩瀚星空中闪耀独特光芒。似乎在其创刊之际,还盛情邀请到了文学泰斗周扬先生题词。周扬先生挥毫写下“文以载道,学以启思,此刊为范,育德毓才”,那题词犹如点睛之笔,为杂志增添了无尽的权威性与文化底蕴,也使得它在众多校园刊物中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与学子们的目光,成为他们心中向往的文学圣地,大家皆以能在其上发表作品为荣,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股文学热潮,其影响力犹如涟漪般不断扩散,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蔡学长微微提高了声调,热切地补充说道:“自改革开放的春风轻柔拂过,整个中山大学校园便被一股蓬勃的文化热潮所席卷。我们 77、78 级中文系的同学们满怀着对文学的热忱与憧憬,在诸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如楼栖、王起(季思)、吴宏聪,以及黄天、金俊等中壮年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悉心鼓励下,齐心协力成立了中山大学钟楼文学社。这一创举,犹如在校园文学的土壤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为了全力支持学生们办好杂志,中文系更是慷慨地从教学经费里专门拨出了一笔五百元的启动资金。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与殷切期盼中,1979 年初,凝聚着无数心血与梦想的文学杂志《红豆》正式创刊问世。如今,它已然成功出版了三期,在校园内外都收获了不错的反响与众多忠实读者。当下,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发行第四期。此次前来拜访,正是为了征求你的意见,我们对《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作品心仪已久,渴望能将其收录在《红豆》之中作为征稿。正如黄天教授为该杂志所题‘红豆生南国,此刊最相思’,我们希望《红豆》能成为校内外文学爱好者们心中最令人牵挂与向往的文学家园,不断传递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一旁静静聆听许久未曾作声的范学长,此时默默拿出一本第二期的《红豆》杂志,轻轻递到凌晨手中。凌晨接过杂志,目光首先被封面那刚劲有力的题词所吸引,原来是箫教授的墨宝,字里行间透着对杂志的殷切期许与深厚寄望。

    他带着好奇与期待缓缓翻开杂志目录,只见其清晰地分为四个别具特色的版块。“珠江浪花”版块,犹如一幅描绘岭南风情的长卷,专门收纳那些充满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的小说与散文佳作,每一篇都似珠江之畔涌起的朵朵灵动浪花,或激昂澎湃,或温婉细腻,展现着世间百态与人性的幽微。

    “康乐诗草”版块,则是一片诗歌的繁茂草地,专为那些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设。在这里,一首首诗歌宛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鲜嫩草芽,带着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与炽热情感,或吟风弄月,或直抒胸臆,用最凝练的文字抒发着最浓烈的情怀。

    “钟楼论坛”版块,仿若一座学术的神圣殿堂,是专门的文学论文阵地。一篇篇论文如同一座座思想的灯塔,学者们于此深入剖析文学经典,探讨文学流派,钻研创作理论,其严谨的逻辑与深刻的见解,为校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

    “惺亭夜话”版块,恰似校园文学的一方休闲庭院,是专门的文学杂谈角落。在这里,各种关于文学的奇思妙想、趣闻轶事、心得体会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随意而自在地散落其间,或诙谐幽默,或发人深省,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感受文学的多元魅力与无尽趣味。

    凌晨的目光在杂志页面上缓缓游走,不经意间在“珠江浪花”栏目里发现了蔡学长的作品《相思豆》散文。他瞬间来了兴致,开始认真地翻阅起这本 16 开、共 56 页的杂志。心中不禁感叹,以一个学生社团钟楼文学社的力量,能够创办出如此富有文化价值的杂志,着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背后想必凝聚了众多学子的心血与努力。

    然而,当他的视线扫到杂志的订阅定价时,不禁微微一怔。这么一本有分量、有内涵的杂志,定价竟然仅仅只有 0.35 元。刹那间,他仿佛明白了这杂志为何命运多舛,仅仅办了七期便难以为继。这个文学社,成员大多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文人,他们满怀一腔热血,纯粹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激情满满地投入到杂志的创办与运营之中。但他们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学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若要扎根于社会,就必须具备独有的特色和足以吸引人的强大生命力,而文学杂志的生存根基,则在于拥有一套健全的运营模式与盈利能力。

    只有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杂志的正常运作,才能让这份文学梦想走得更远更稳。如此低廉的价格,恐怕仅仅只能勉强覆盖印刷成本,至于编辑审稿等人工费用以及作者的稿酬,怕是都未曾得到合理的计算与考量。那些编辑们或许是在不计报酬地默默奉献,作者们拿到的稿酬或许也是少得可怜,长此以往,杂志的运营必然会陷入困境,即便有中大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也难以抵挡现实经济压力的冲击,最终只能在无奈中走向衰落,徒留一声叹息与无尽的遗憾。

    凌晨仿若一位精准的诊断者,已然洞悉《红豆》杂志深陷困境的根源。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苏学长,语重心长地开口:“苏学长,您瞧这杂志,制作精良,内容充实且富有深度,无论是文章的遴选,还是排版的设计,都彰显出极高的水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仅仅三毛五分钱的定价,恰似一把无形的枷锁,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

    苏学长面露苦笑,无奈地解释:“我们创办之初,一心只想让更多同学能够轻松拥有,故而只计算了印刷成本,全然未考虑稿费、编辑薪酬等其他必要开支。大家皆怀抱着对文学的炽热情感,在理想的驱使下奋勇前行,却忽略了现实的经济考量。”

    凌晨轻轻颔首,神色凝重地剖析道:“苏学长,您且听我一言。杂志之存续,犹如树木之生长,资金便是那不可或缺的养分与根基。唯有根基稳固,方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我们这本纯文学杂志,虽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但若想在社会这片广袤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就必须思考如何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当今社会,文学爱好者众多,他们对文学的渴望犹如繁星璀璨,不仅追求文学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亦期待能在其中找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共鸣与慰藉。

    我们中山大学,作为岭南学术之翘楚,肩负着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知识火种的重任。恰似那海上灯塔,为往来船只指引方向。我们的《红豆》杂志,不应仅仅是校园内的文学密友,更应成为全社会共享的精神盛宴。就如清晨与团委郑书记探讨《中大青年》杂志发展方向时,我所提出的‘立足岭南、放眼中国、关注世界’之理念,此亦为《红豆》杂志的破茧之路。我们应借助中大的深厚底蕴与广泛影响力,以岭南为起点,将杂志的魅力辐射至全国乃至世界。

    黄教授所题‘红豆生南国,此刊最相思’,恰似神来之笔,点出了杂志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我们要将此精髓融入杂志的灵魂深处,让它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此,我们需重新规划杂志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审慎考量定价策略,使其既能体现杂志的价值,又能为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精心雕琢版面内容,在坚守文学性的高地之上,融入通俗文学、民间文学、武侠文学等多元元素。这些文学形式,犹如一条条奔腾的溪流,汇聚成浩瀚的文学海洋,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喜好,吸引他们如逐浪之鸥,紧紧追随杂志的步伐。

    唯有构建起完善的盈利模式,以丰富优质的内容为基石,让文学性与通俗性并驾齐驱,我们的《红豆》杂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扎根于岭南大地,汲取无尽的文化滋养,绽放出绚烂的光彩,赢得广大读者的衷心喜爱与拥护,实现从校园文学刊物到社会文化经典的华丽转身。”

    三位学长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凌晨的每一句话,那原本略显黯淡的眼眸之中,仿若有璀璨星辰一颗颗亮起,恰似在漫长而又迷茫的暗夜中艰难摸索许久后,终于幸运地捕捉到了希望的曙光,令人心生振奋。

    遥想当初,中文系倾囊相助,拨出那珍贵的 500 元作为创刊启动资金,自此,他们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布满荆棘与挑战、满是艰辛与汗水的办刊漫漫长路。在这段难忘的历程里,若不是 77 级、78 级中文系同学们怀着对文学的无限热忱,积极踊跃地投稿,若不是老师们怀着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给予大力支持,这本杂志恐怕难以在风雨飘摇中顽强地完成前三期的出版大业,其间的坎坷与不易,唯有亲身经历者方能深刻体会。

    时光流转,当下在筹备第四期杂志的关键进程中,现实的重重难题愈发如汹涌波涛般扑面而来。他们精心规划,打算出版 3000 本杂志,然而,仅仅是印刷费用这一项,就已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本 0.3 元的印刷成本,累计起来竟高达 900 元之巨。这对于原本经费就极为紧张,时常捉襟见肘的办刊团队而言,无疑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仿佛是在本就寒冷的冬日里又降下了一场凛冽刺骨的暴风雪,让前行的道路愈发艰难险阻。他们此前一直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满心期望能够凭借出色地办好杂志,赢得领导的赏识与认可,从而顺利获得后续源源不断的资金扶持,却在这一片热忱与执着之中,不经意间疏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杂志自身原本具备无限潜力,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与挖掘,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从而实现自给自足,茁壮成长。

    而此时凌晨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恰似春日里的一缕轻柔微风,丝丝缕缕,恰到好处地吹散了长久以来萦绕在苏学长心头的那团浓密迷雾,仿若在他的脑海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思考方向与深刻启示。苏学长不禁微微蹙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脑海里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开始马不停蹄地思索着如何巧妙地重新规划杂志的未来定位与运营战略。

    他琢磨着,或许可以大胆地借鉴那些商业杂志已然成熟且成功的宝贵经验,在坚定不移地保持杂志文学性这一核心灵魂的基础之上,巧妙地拓展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与追捧的民间通俗文学领域,以及充满热血与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漫画等精彩内容。这些元素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通往更广阔读者群体内心世界的大门。此外,还可以积极主动地与一些活跃在各地的文学社团等建立起紧密而又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诚挚地争取他们源源不断的优质投稿,从而进一步丰富杂志的内容源泉,提升其在文学爱好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凌晨顿了顿,继续侃侃而谈:“在版面设置方面,我们也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优化革新。除了精心保留现有的经典文学板块,使其继续成为杂志的文学高地,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应当别出心裁地增设一些互动性极强、能够紧密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特色栏目。比如‘读者来稿点评’,让广大读者拥有一个展示自我创作成果的舞台,同时也能够在专业的点评中不断提升自我;‘文学创作心得分享’,邀请知名作家或优秀创作者分享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宝贵经验与心得体会,为众多文学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岭南文化名人访谈’,深入挖掘岭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宝藏,通过与文化名人的面对面交流,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通过这些栏目的设置,能够极大地提高读者的参与度与对杂志的粘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杂志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当然,如果能够将我父亲精心创作的武侠小说巧妙地融入其中,再搭配上我的漫画元素,二者相得益彰,必定能够为杂志增添一抹别具一格的亮色。这样的创新组合,无疑会成为吸引读者目光的强大磁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争相订阅。而基于这样丰富多元且独具匠心的内容设置,杂志的售价也应当相应地调整为 1.2 元。如此一来,文学性、理论性与趣味性便能完美地融合于一体,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毕竟,只有那些能够深入老百姓内心,契合他们喜好与需求的东西,才具有真正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

    蔡学长与范学长听闻此言,彼此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眼神交汇之间,传递着一个充满无限期待与坚定决心的强烈信号。在他们的眼前,仿佛已然徐徐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宏伟画卷:《红豆》杂志在这全新理念的引领与驱动之下,犹如一艘曾经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航船,如今终于找准了前行的航线,成功突破重重困境的束缚,扬起希望的风帆,向着辽阔无垠的文学海洋奋勇驶去,一路乘风破浪,茁壮成长,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它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依赖学校那有限的扶持与庇佑,而是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与非凡的智慧,在广袤而又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文学市场中,披荆斩棘,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天地。它将如同一座坚固而又宏伟的桥梁,稳稳地架设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成为连接二者的文化纽带;又如同一座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灯塔,在传承文化的漫漫征途中,始终坚定地引领着时代的思潮,让“红豆生南国,此刊最相思”的美妙赞誉,如同春日里的繁花盛景,真正传遍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深深地镌刻在无数读者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心中那一抹永远难以忘怀的文学亮色,熠熠生辉,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