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 第372章 《红豆》:改版燃爆销量,文学商业双赢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第372章 《红豆》:改版燃爆销量,文学商业双赢

    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静谧的庭院小径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秋的故事。就在这宁静祥和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红豆》杂志的苏学长与范学长,在中山大学的校园文化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他们的影响力如涟漪般在校园文化的湖泊里层层荡漾开来。

    苏学长宛如一位沉稳的学者,黑框眼镜稳稳地架在鼻梁上,恰似智慧的天平,平衡着他深邃思想与儒雅外表的砝码。镜片后的眼睛犹如深邃的宇宙,繁星点点间满是睿智的光芒,每一次的凝视都像是在解读古老的文化密码,那无尽的学识与精妙的思维仿佛隐匿于宇宙深处的神秘星云,等待着有缘人去探索发现。此刻,一路的匆忙让他往日的从容略显失态,额前的几缕头发被汗水浸湿,如海藻般贴在额头,那身洗得泛白的蓝色布衫也被揉出了褶皱,起伏的胸膛像是拉动的风箱,大口喘着粗气,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范学长则似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清秀秀才,面庞白皙如玉,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的英气,双眸清澈明亮,恰似山间潺潺的溪流,纯净而富有活力。他那身淡雅的衣衫虽因匆忙而稍显凌乱,却仍难掩骨子里散发的书卷气。额头上的汗珠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在脚下的石板路上,溅起细微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他的思维如同春日里肆意生长的繁花,满是新奇的点子,在《红豆》的选题策划会上,他的每一个创意都像是一朵独特的鲜花,为杂志的花园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使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凭借着他那如春风拂面般宜人的社交魅力,在校园内外广结良才,一篇篇优质稿件如涓涓细流汇聚到《红豆》杂志,成为其丰富内涵与高品质的有力保障。

    他们二人风风火火地推开了凌晨工作室的门,带着满脸的急切与兴奋,仿若怀揣着稀世珍宝,定是有极为重要之事要与凌晨畅言。

    原来,自《红豆》四期改版推出以来,仿若一颗文化新星在文学的苍穹中陡然绽放出耀眼光芒,引发了各界的热烈反响与踊跃认购。起初,刊物仅在校园内部发行售卖时,便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短短时间内销量就如春笋拔节般节节攀升,成功售出一千多本。随后,中文系的几位学生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到了《红豆》潜在的更广阔市场,他们带着刊物奔赴北京路新华书店门前,以热情洋溢的宣传与诚挚的推荐,成功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的目光,又额外售出五百多本。

    这一现象如投石入水,泛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被《红豆》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编辑部,表达了他们想要长期订阅的强烈意愿。新华书店的负责人在目睹了《红豆》的火爆销售场景后,更是当机立断,迅速与编辑部达成合作意向,一次性订购了五百本刊物,并且极为爽快地按照批发价格以现金支付了全部货款,足见其对《红豆》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心。

    如今,编辑部这边的库存已然所剩无几,仅仅只剩下几百本刊物在库。此前,他们向凌晨的艺术苑配送了 2100 本刊物,没想到在艺术苑这边,阿勇和凌晨小学同学凭借着出色的销售能力与独特的营销策略,竟然在一日之内就成功售出 800 多本,这一销售速度与数量无疑令人振奋不已,犹如给《红豆》的发展注入了一剂超强的兴奋剂。

    苏学长难掩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以前,咱们出版的刊物数量有限,仅在一千几百本左右,而且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学校中文系内部的一些推广活动来勉强维持销量,毕竟咱们这是纯文学性刊物,受众群体相对狭窄。但这次改版可不一样了,咱们增加了许多丰富多样的精彩内容,尤其是您创作的《霍元甲》武侠彩漫小说一经刊载,仿若一块强力磁石,瞬间吸引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体。他们在阅读了这一期之后,纷纷对下一期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必定会持续追购。所以,我们编辑部商议之后,决定要进一步增加刊物的印刷数量,这次前来,就是专门征求您的意见,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与宝贵建议。”

    凌晨微微垂首,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他深知,《霍元甲》在前世的电视剧播出之时,可谓是风靡一时,那股热潮席卷大街小巷,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如今,这部经典之作以彩漫小说的形式在《红豆》杂志连载出版,无疑是为刊物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源泉。《红豆》杂志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在文学爱好者的心中早已占据了一席之地,拥有着一批忠实的读者群体。而此次改版,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学精髓,还别出心裁地增添了诸多元素,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评论,作者们真挚坦诚的创作心得分享,以及丰富多彩的岭南民间文学展示,再加上这极具吸引力的武侠彩漫小说,犹如一桌丰盛的文化大餐,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味蕾,读者层次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与延伸,销售量的大幅增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思索片刻后,凌晨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这次增加印刷的事宜,我这边只需负责成本印刷费即可,对吧?”苏学长连忙点头称是:“没错,这是我们之前就约定好的。”凌晨微微皱眉,心中迅速盘算了一番,接着说道:“照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这 2100 本一旦售罄,我们便能顺利收回成本。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直接加大投入,进行增版印刷。我个人打算先印 5000 本,至于你们编辑部那边如何规划,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判断来决定吧。我相信,凭借《红豆》如今的影响力和市场热度,这一举措必然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凌晨毫不犹豫地从顾主任送来的牛皮档案袋中取出 3000 元稿费,眼神中透着果断与自信,说道:“我也不想等到售卖完毕后再投入资金,先把这 3000 元给你们。按照每本 0.6 元来计算,正好可以印 5000 本。”

    苏学长目睹凌晨这一慷慨且笃定的举动,不禁心中一动,暗自思索起来。他们目前已经销售了二千多本,粗略估算下来约有三千元的收入。既然凌晨对市场如此有信心,个人都决定订印 5000 本,那编辑部自然也不能畏缩不前。经过短暂的权衡,他下定决心,也要加印 5000 本。

    毕竟此次《红豆》杂志四期改版,印刷成本大多是由凌晨承担兜底,整个编辑部主要负责审稿和编辑工作,人力成本相对而言较为有限。如今即便把已有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再印刷 5000 本当中,从长远来看,这依然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妥妥的利润在前方招手。更何况仓库里还剩余 800 本库存,按照当前的销售势头,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热情的读者们抢购一空。这大好的发展形势,怎能错过进一步拓展的良机?苏学长心中已然勾勒出《红豆》杂志更为广阔的市场蓝图,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苏学长双手郑重地接过凌晨递来的印刷费用,那神情仿佛接过的不是一沓钞票,而是一份对《红豆》杂志未来无限希望与沉甸甸责任的托付。他将钱小心地收好,与范学长交换了一个坚定且充满默契的眼神,而后二人没有丝毫的耽搁,转身便匆匆离去。

    他们的脚步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一路上,秋风轻轻拂过他们略显凌乱的衣衫,却丝毫无法吹散他们心中炽热的使命感。他们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必须尽快赶到校印刷厂,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将增刊印刷的各项事宜安排妥当。

    在校印刷厂那弥漫着油墨香气与机器轰鸣声的车间里,他们将与技术人员一同探讨印刷的纸张选择、色彩调配、装订工艺等诸多细节,力求让这新增刊的每一页都能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脑海中已然浮现出增刊印刷完成后,再次推向市场引发读者新一轮抢购热潮的火热场景,那将是对他们所有努力与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红豆》杂志迈向更高辉煌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