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 第310章 贾诩走向陇西,吕蒙又现身影

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第310章 贾诩走向陇西,吕蒙又现身影

    众人目光转来转去,最终还是把目光停留在贾诩、司马懿和程昱身上。

    尤其是领头的程昱身上,毕竟他可是掌管整个魏国阵营的情报官。

    “看我做甚?”

    程昱立时察觉到异常,出声驳斥道:“我若知晓,早已说了,何必等魏王询问!”

    众人一想,也对。

    又把目光转向司马懿。

    见司马懿一声不吭,只得把目光转向贾诩。

    贾诩计谋虽多,可在众人眼中,却是害人害己,如非必要,众人大多不想与贾诩有所关联。

    “贾大人,还请搭救则个!”

    有人小声的对着贾诩说道。

    他们很是怕曹操牵连“无辜”。

    贾诩苦笑。

    自己在他们眼中,可是“恶人”,如今他们却向恶人求救,真是讽刺。

    他低头想了想,走出队列,向着曹操说道:“启禀魏王,属下有话要说。”

    “文和,你有何话,但说无妨。”

    见是贾诩,曹操不自觉的语气变柔和了些。

    “魏王!“

    贾诩顿了顿,说道:“在场之人,怕是短时间是不知道蜀汉山鬼军出处的,还是莫要强人所难的好。”

    “可本王若是不知道山鬼军的出处,又如何能想出办法来对付他?”

    曹操摊着手,即刻回道。

    “是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连山鬼军的出处都不知晓,又何谈如何对付他们。”

    一些将领发声。

    “非也!”

    贾诩摇摇头,道:“即便不知晓敌山鬼军的出处,贾某以为,也可有办法针对。“

    ”哦?文和,你真有办法应对?“

    曹操大喜过望。

    “然也。”

    贾诩点头。

    “等等~”

    曹操踱着方步,来回走动。

    “让本王也想想,是何应对之法。”

    曹操说道。

    众人闻言,亦是低头思索起来。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曹操终于抬起头来,笑着对贾诩说道:“文和,本王已想到应对之法,你我各写一字于手上,当面应对,如何?”

    “好。”

    贾诩笑着点头。

    “对了,诸位大人也是,若是想到计策,可写于手上,拿与我二人应对。”

    曹操也适时的向着众人说道。

    说罢,低头书写起来。

    贾诩亦是拿出毛笔,认真书写。

    完后,两人走到一处,摊开手心,一瞧,两个”火“字跃然于手上。

    ”文和,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哈哈哈~“

    曹操高兴得“哈哈”大笑。

    “魏王,下官亦是想到了对策。\"

    此时,司马懿走上前,摊开手心,也是一个”火“字。

    ”魏王,属下也想到一个字。”

    程昱出声,也把手伸了进去。

    四人皆为“火”。

    “好!好!好!”

    曹操连道三声“好”字,很是满意的看向自己倚重的三个重臣。

    只是看向司马懿时,眼底还是流露出了那么一丝忌惮之色。

    其余百官看着曹操与三大谋士聚在一块,虽不明他们在商议什么,可从曹操面容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小命暂时还是保住了。

    自魏王曹操犯头疯病,疑心更甚,稍不留意就拿剑砍人。

    据说,一些官员和几个服侍的下人,都被曹操突然梦中惊醒而杀掉了。

    这事在许都,可是闹得沸沸扬扬。

    可魏王曹操势大,大家都不敢高声言。

    “文和,既是如此,我等须赶紧派人前往三辅之地,辅助妙才灭杀山鬼军,不然,妙才等人忌惮之下,只怕不能放开手脚与马超争锋。”

    曹操看向贾诩,说道。

    贾诩顿时明白曹操话中之意。

    这是要他去三辅之地去辅助夏侯渊了。

    当下,他也不拒绝,当即答道:“贾某愿赴三辅,以助妙才全功!”

    “好好好!”

    曹操高兴点头。

    他斜眼瞧着本想上来请令出征的司马懿,心中甚是满意。

    司马懿,他是不会放其离开自己视线范围的。

    许是司马懿也察觉到了此点,原本走了半步出来的身躯,又缩了回去。

    翌日,贾诩以年迈之躯,在虎豹骑的护送下,缓缓走向三辅之地。

    ......

    江夏城百万石粮食尽数焚毁。

    消息传到九江。

    孙权此时正密会陆逊和一神秘人物。

    听见这消息,孙权大吃一惊,忍不住的喃喃自语道:“这庞士元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本侯还真是小看了他。”

    下方,陆逊笑笑,对着孙权说道:“吴侯,江夏粮食尽毁,江夏水军必无心应战,咱们重夺庐江的机会来了。”

    “哦?当真如此?”

    孙权欣喜说道。

    “是极!”

    另一人附和:“属下以为,可令人传信与周泰,让他率领旗下水军即刻返回,共赴合淝。”

    “子明,这办法是好,可江夏水军也不是吃素的,还得提防着他们点。”

    孙权对着此人说道。

    原来这人是吕蒙吕子明。

    吕蒙自用白衣渡江之计偷袭荆州后,就被孙权下狱,如今,不知为何孙权又将吕蒙从狱中释放了出来。

    吕蒙听到孙权这般说,微微点头,回道:“主公说的在理,江夏水军不可不防。”

    “不如这样~”

    吕蒙略略思索一番后,说道:“主公可派陆伯言前去江夏送粮安抚文聘,以安其心;而我吕蒙,则可悄悄率领九江水军横渡大江,去往合淝水道,待周泰、蒋钦赶至,则可一战定乾坤。”

    “甚好甚好!”

    孙权连连点头不已,说道:“此可谓是李代桃僵之计,有子明相助,吾心甚慰!”

    接着,他看向陆逊,向着陆逊问询:“伯言,你之意如何?”

    陆逊当即回答道:“此计与偷袭荆州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我在九江,文聘必会时常盯住于我,我若只身去了江夏,他必然松懈;再行此计时,则事半功倍。”

    “好极好极!”

    孙权满意的看着陆逊和吕蒙二人。

    陆逊年纪虽轻,可处事稳重;吕蒙稍长,却行事大胆。

    两人可以说是互补,合作起来,当真是无懈可击。

    突然,孙权想到一事,向着二人问道:“交州之事又该如何?交州可是产粮重地,切不可属意刘备。”

    陆逊沉默。

    吕蒙却是抢先说道:“若周泰、蒋钦夺了交州,那就令蒋钦守城,周泰返回;若交趾城还未破,则令其立即返回,不得有误!”

    “然也!”

    陆逊附和

    孙权见状,立即执笔书写书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