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 第317章 陆逊送粮博人情

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第317章 陆逊送粮博人情

    “那就有劳大都督为我讨回公道了!”

    听到陆逊这般说,文聘立时起身,拱手向着陆逊致谢。

    陆逊语噎。

    没想到自己一时语快,却被对方抓住了弱点,真是该死。

    “文将军,我九江兵力稀少,怕是攻不了荆州,不如从你处借我点兵,咱们共赴荆州如何?”

    陆逊很快想到办法,对着文聘说道。

    借你兵?

    还要得回来?

    文聘可不敢开这个口。

    “大都督说笑了~”

    文聘打了个“哈哈”说道:“江夏水军正无粮可食,去了也是无精打采,帮不了什么忙。依我看,此事就此作罢吧。”

    陆逊也是见好就收,笑道:“理应如此 。”

    文聘见在陆逊身上没捞着便宜,又一直因无粮可用而烦恼,虽然不知陆逊此来何事,但想来绝无好事,便对陆逊说道:“大都督,文某如今事务繁忙,就不留你了,不如你我改日再叙,如何?”

    文聘摊手,做送客状。

    陆逊嘴角含笑,这事还没办成,岂有就走的道理。

    当下,他便回道:“文将军,且勿先走,陆某可还有要事与你商谈呢~”

    “要事?有何要事?”

    文聘皱着眉头,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文将军~”

    陆逊润了润喉,道:“适才听闻江夏缺粮,我主孙权乃魏王所属,陆某岂有不伸手救援之理?陆某欲出让部分九江存粮,以供江夏军民食用,不知将军可愿接纳?”

    “愿意,我等愿意!”

    门外,匆匆走来两人,却是蒯良、蒯越,蒯良焦急答道。

    “大都督,说话可要算话!九江有多少存粮,可江夏就要多少!”

    蒯越接话。

    这几日,蒯良、蒯越两兄弟可是为粮草操碎了心,百万石粮食被烧,城中尽是向他两讨粮之人,可他二人拆东墙补西墙,也不过暂时将部分人安稳住。

    可时间一长,总会有安稳不住的人跳将出来闹事。适才已有兵卒跟他俩争吵,已有闹事迹象。

    蒯良、蒯越察觉不妙,才匆匆跑来,向文聘汇报。

    没成想,刚跨入大门,便听见陆逊说要送粮,他们哪里还顾得了许多,忙大声回答起陆逊的话。

    “此事已成功一半!”

    陆逊嘴角露出笑意。

    “大都督,若是缺兵运粮,我江夏可出兵去接送。若你真能解了江夏缺粮之困,我等与文聘一道,定将你之功上报朝廷,让魏王好好的奖赏你!”

    蒯良又说道。

    听见这话,陆逊立时变了脸色。

    “蒯大人,此事又岂可劳烦江夏军去接?那岂不是说我陆逊小气,连派兵运粮也做不到。”

    陆逊说。

    “九江能出兵派送来,那是更好,大都督多虑了。”

    蒯越白了一眼蒯良,陪笑道。

    陆逊微微点头,心中那块石头终于放下。

    一旁,文聘本能的觉得不对,可又说不上在哪里,只能紧紧盯着陆逊,试图从陆逊眼中,看出蛛丝马迹。

    “那就这样说定了,陆某这就回去运粮。”

    陆逊对着文聘三人说道。

    “说定了!”

    蒯氏兄弟二人连连应着,“大都督快去快回,江夏可等着你的救命粮呢!”

    “好说好说!”

    陆逊拱手拜别,快速离去。

    待陆逊走后,文聘顿时对着蒯良、蒯越说道:“你二人不觉得奇怪吗?那陆逊可是孙权的人,岂会这般好心送我江夏粮草?”

    “仲业,如今江夏这局面,哪里还管得了他陆逊有何心思,先让江夏军民填饱肚子再说呀~”

    “是啊,仲业,曹洪许诺的几万石粮草,还有十来日才能到达江夏。这十来日功夫,可是要死人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也只有求着陆逊从九江送粮来了。”

    蒯良、蒯越争先说道。

    “好吧!唉!”

    文聘也只能如此应着。

    ......

    翌日。

    陆逊果然率兵从九江送了粮草到了江夏。

    “文将军,二位蒯大人,幸不辱命,送了五千石粮食过来,还望三位莫要嫌弃。”

    陆逊拱手,向着文聘三人致歉。

    “能送来就好。”

    “大都督,你可真是及时雨!”

    蒯良、蒯越向陆逊道了一声谢,便赶紧领着兵将去城内分发粮食了。

    “怎么只有五千石粮食,偌大的江夏城,只有这点?”

    文聘疑惑。

    “文将军,你有所不知。”

    陆逊却是答道:“九江城内虽说有数万石粮食,可城内百姓也多,仅够自己食用,陆某好说歹说,才说服众将匀出来五千石粮食,陆某不容易呀!“

    陆逊捂着胸口,做难受状。

    文聘哪里信他的鬼话。

    一个大都督,只能匀出来五千石粮食,谁信?

    可为了江夏军民的粮草,文聘也只能压低声音,柔声细语的对着陆逊劝道:“江夏军民数十万,粮食缺口巨大,还请大都督舍弃颜面,为我江夏军民匀得粮食,此亦是功德无量之事!”

    可此时的文聘似乎忘了,他先前还怀疑陆逊送粮另有目的,如今陆逊送粮数少,却又要人家多送,还真是讽刺。

    ”好说好说。“

    陆逊当即点头应允,“陆某这就回去,与城中大户说道说道,让他们匀些粮食出来。”

    “那敢情极好!”

    文聘客气将陆逊送出大门。

    第二日,陆逊又送来五千石粮食,又是同样的说辞。

    文聘无奈,五千石粮食根本不够,只得好言相劝,再让他回去想办法。

    第三日,陆逊还是五千石粮食,文聘捂额;到此时,文聘算是看出来了,陆逊不是不想送粮,他就是想每日送一点,好让自己求他,承他的情;文聘也不管了,只要每日有粮接收,说说好话也无妨。

    第四日照旧。

    第五日依然如故。

    第六日、第七日、第八日、第九日,每日都是五千石粮食,且还是陆逊亲自押送。

    文聘看着陆逊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若是仅为送粮,博取他的人情,陆逊也未免太小家子气。

    几万石粮食一股脑的送过来,岂不更好?他倒时奏折一上,陆逊想要升官发财,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可这零零散散的送粮,总归让人觉得不够大气。

    “兴许东吴之人一向如此!”

    文聘心想。

    第十日。

    文聘与蒯良、蒯越又是早早的来到江边,等候陆逊的送粮军。

    可等了许久,不见一艘粮船到来。

    “算了,陆逊他不来便不来吧,明日曹洪的粮食便运来了,少他一天的粮食也无妨!”

    文聘气恼道。

    “兴许是路上出了问题吧!”

    蒯越猜测。

    “来了来了~”

    蒯良却是指着远处一艘朦艟,大声喊道。

    朦艟靠近。

    文聘定眼一瞧,却是东吴老将程普。

    只见程普在朦艟上朝着文聘大喊:“文将军,陆都督托我给你带句话,他说,今日他便不来给你送粮了,合淝战事焦灼,他得赶去合淝。老夫话已带到,就不多留了,告辞!”

    言罢,程普便快速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