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 第344章 懂得变通的太史亨
热门推荐:
重启六O,带上橘猫去开挂
重生之美女太多了,怎么办
我只想岁月静好,别逼我大杀四方
忏悔之都
救命!漂亮主播她钓而不自知
八零:迫嫁糙汉怀上三胞胎
我在无限流游戏里打工
十里红妆嫁侯府,渣男前夫后悔了
每天奖励一万亿,我的钱堆积如山
“陈头,你会不会搞错了,姜维不是在庐陵吗?怎么这会来到此处了?”
听到陈到提到“姜维”名,程畿急忙问道。
“对啊 ,这不符合常理。”
“庐陵与此地天隔地远,姜维如何会在短时间内到达此地?”
“陈头,会不会是有人冒充?”
傅肜、冯习、张南接连追问。
“是真的!”
陈到急了,“不信,你们随我去瞧瞧。”
“去看看。”
庞统发话。
他也很是疑惑,姜维怎么跑到秣陵这边来了。
程畿几人立即护送着庞统往前走。
往前走了没几步,就见一少年风尘仆仆的跑了过来。
在他身后,跟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少年。
这几个少年身后,还跟着大量穿着粗犷的山越兵。
“姜维、关兴、张苞、黄崇!”
程畿、傅肜、冯习、张南四人欣喜出声。
见真是姜维等人,庞统到此时才松了一口气。
这条命,总算是暂时保住了。
“我等见过右军师!”
姜维领头,关兴、张苞、黄崇立即向着庞统见礼。
“哈哈哈~,免礼免礼!”
庞统大笑回应。
此时此地,能碰着姜维、关兴等人,那可真是意外中的意外,惊喜中的惊喜。
有了姜维、关兴、张苞等人,他手中就有了与东吴境内之军周旋的本钱。
“伯言,为何你等会出现在此地?”
庞统忍不住心中疑惑,向着姜维问道。
“禀右军师!”
姜维立即回道:“我等自从庐陵走后,急行军北上到了鄱阳郡,在那遇到了剿匪的太史亨,太史亨说,糜竺大人身在秣陵,我等又急急忙忙赶往秣陵,意图援救糜竺大人时,听闻军师你从柴桑逃来,所以我等才急急忙忙赶来。”
“太史亨兄弟,这就是我等与你说的庞统庞右军师。”
姜维从后方拉出一身形俊朗的少年。
“太史慈之子太史亨,见过庞右军师!”
少年拱手作揖,对着庞统恭敬说道。
“太史亨!”
庞统大喜,继而向着少年问道:“太史慈将军何在?”
少年太史亨面露苦色,哽咽道:“自被吴王发落南方剿匪,家父一直郁郁寡欢,数年前已然病故!”
“可惜!可悲!可叹!”
庞统喟然长叹。
东莱太史慈,当初是何等勇猛。
单枪匹马就敢独闯黄巾大营,一身武力,比之关羽、张飞、赵云也是不遑多让。
这样一个猛将,却被孙策在江东收复;孙策虽招降了他,却并不重用他,把他安置在南方剿匪,以稳固后方。
太史慈临死前还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可以说,太史慈本人的志向,还是十分远大的。
只是其本人被孙策禁锢在东吴境内,一生所学却有如流星,昙花一现,不免可惜。
而这,也是庞统感叹太史慈之死的缘故。
“斯人已逝,太史侄儿,你也莫要难过。当前,还是要把自己过好,也免得浪费了太史兄弟传授给你的一身本事。”
庞统上前,轻按着太史亨的肩膀,安慰道。
“侄儿也是这样想的。”
太史亨答道:“家父去后,侄儿深思过往,以家父本事,本应耀眼天下,可是却被孙氏禁锢,一生武艺大材小用,侄儿深以为恨。剿匪途中路遇姜维兄弟,被其率军击败被俘;姜维兄弟晓以大义,不嫌弃在下本领低微,愿携手在下共襄盛举,关兴、张苞、黄崇三位兄弟亦是义薄云天之辈,而今,孙氏日薄西山,侄儿可不是家父那般顽固之辈,良禽择木而栖,侄儿愿跟随姜维兄弟,共建一番事业!”
“你倒是说得通透。”
庞统笑了。
这太史亨,就如同他本人说的那样,不似太史慈那般迂腐、顽固、不会变通,而是将自己的目的,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
若是太史慈能像他儿子太史亨这样考虑,抛弃孙权,投奔刘备或者曹操,也不会像在孙权麾下那般日渐泯灭于众人矣。
“还望庞军师莫怪!”
太史亨小声说道。
“哈哈哈~,太史侄儿,你放心,庞某又岂是那般迂腐之辈。”
庞统大声回道:“是他孙权不义在先,又岂能怪你。你跟着姜维就行,日后恢复汉室荣光,也定会有你太史亨之名流传千古。”
“多谢庞军师!”
太史亨大喜。
得到庞统这个名满天下的军师鼓励,太史亨心情极为亢奋。
如今天下虽是三分,可谁都可以看得出,孙权虽是三分之一,可如今深受曹刘两家夹击,覆灭指日可待,他太史亨也得要为太史家考虑不是。
“右军师,张节说可以说服临川和建安两郡的山越投奔我军,我等可以先去临川和建安避一避。”
姜维提议道。
“张节?”
庞统疑惑。
这张节是何人,竟然有这般大的能耐?
“右军师,是这样的。”
姜维忙把在庐陵俘虏了山越张节一事告知庞统。
张节在姜维、关兴、张苞等人仅仅率领数千士卒就攻破庐陵城后,深感姜维、关兴、张苞等人的强悍,再加上张节本人对于孙氏的仇恨,他在与姜维等人退出庐陵城后,果断便向姜维投了城。
而以他张节在临川、建安两地山越的威望,很快便拉拢起了不少人。
他们跟随在姜维、关兴、张苞等人身后,快速的将来剿匪的太史亨击败俘虏。
“太好了,右军师,如今追兵在即,咱们就去临川、建安避一会。”
陈到欣喜异常。
有了避难之地,庞军师也就暂时安全了。
“走,咱们去临川、建安。”
“对对对,去那儿。”
程畿、傅肜、冯习、张南附和。
庞统亦是点头。
如今之计,也只有去临川和建安最为合适。
“庞军师,后方追兵过来了。”
一斥候急急忙忙过来禀报。
“什么?!”
众人大惊。
后方的追兵胆大至极,定是有所依仗,他们在此地可不能长待。
一旦被追兵缠住,身处东吴境内,他们这伙人的生死,那可就难说了。
“右军师,你先走,我率白眊兵去挡住。”
陈到一如既往的挺身而出。
“右军师,我也去助陈统领一臂之力。”
姜维亦是出声。
听到陈到提到“姜维”名,程畿急忙问道。
“对啊 ,这不符合常理。”
“庐陵与此地天隔地远,姜维如何会在短时间内到达此地?”
“陈头,会不会是有人冒充?”
傅肜、冯习、张南接连追问。
“是真的!”
陈到急了,“不信,你们随我去瞧瞧。”
“去看看。”
庞统发话。
他也很是疑惑,姜维怎么跑到秣陵这边来了。
程畿几人立即护送着庞统往前走。
往前走了没几步,就见一少年风尘仆仆的跑了过来。
在他身后,跟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少年。
这几个少年身后,还跟着大量穿着粗犷的山越兵。
“姜维、关兴、张苞、黄崇!”
程畿、傅肜、冯习、张南四人欣喜出声。
见真是姜维等人,庞统到此时才松了一口气。
这条命,总算是暂时保住了。
“我等见过右军师!”
姜维领头,关兴、张苞、黄崇立即向着庞统见礼。
“哈哈哈~,免礼免礼!”
庞统大笑回应。
此时此地,能碰着姜维、关兴等人,那可真是意外中的意外,惊喜中的惊喜。
有了姜维、关兴、张苞等人,他手中就有了与东吴境内之军周旋的本钱。
“伯言,为何你等会出现在此地?”
庞统忍不住心中疑惑,向着姜维问道。
“禀右军师!”
姜维立即回道:“我等自从庐陵走后,急行军北上到了鄱阳郡,在那遇到了剿匪的太史亨,太史亨说,糜竺大人身在秣陵,我等又急急忙忙赶往秣陵,意图援救糜竺大人时,听闻军师你从柴桑逃来,所以我等才急急忙忙赶来。”
“太史亨兄弟,这就是我等与你说的庞统庞右军师。”
姜维从后方拉出一身形俊朗的少年。
“太史慈之子太史亨,见过庞右军师!”
少年拱手作揖,对着庞统恭敬说道。
“太史亨!”
庞统大喜,继而向着少年问道:“太史慈将军何在?”
少年太史亨面露苦色,哽咽道:“自被吴王发落南方剿匪,家父一直郁郁寡欢,数年前已然病故!”
“可惜!可悲!可叹!”
庞统喟然长叹。
东莱太史慈,当初是何等勇猛。
单枪匹马就敢独闯黄巾大营,一身武力,比之关羽、张飞、赵云也是不遑多让。
这样一个猛将,却被孙策在江东收复;孙策虽招降了他,却并不重用他,把他安置在南方剿匪,以稳固后方。
太史慈临死前还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可以说,太史慈本人的志向,还是十分远大的。
只是其本人被孙策禁锢在东吴境内,一生所学却有如流星,昙花一现,不免可惜。
而这,也是庞统感叹太史慈之死的缘故。
“斯人已逝,太史侄儿,你也莫要难过。当前,还是要把自己过好,也免得浪费了太史兄弟传授给你的一身本事。”
庞统上前,轻按着太史亨的肩膀,安慰道。
“侄儿也是这样想的。”
太史亨答道:“家父去后,侄儿深思过往,以家父本事,本应耀眼天下,可是却被孙氏禁锢,一生武艺大材小用,侄儿深以为恨。剿匪途中路遇姜维兄弟,被其率军击败被俘;姜维兄弟晓以大义,不嫌弃在下本领低微,愿携手在下共襄盛举,关兴、张苞、黄崇三位兄弟亦是义薄云天之辈,而今,孙氏日薄西山,侄儿可不是家父那般顽固之辈,良禽择木而栖,侄儿愿跟随姜维兄弟,共建一番事业!”
“你倒是说得通透。”
庞统笑了。
这太史亨,就如同他本人说的那样,不似太史慈那般迂腐、顽固、不会变通,而是将自己的目的,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
若是太史慈能像他儿子太史亨这样考虑,抛弃孙权,投奔刘备或者曹操,也不会像在孙权麾下那般日渐泯灭于众人矣。
“还望庞军师莫怪!”
太史亨小声说道。
“哈哈哈~,太史侄儿,你放心,庞某又岂是那般迂腐之辈。”
庞统大声回道:“是他孙权不义在先,又岂能怪你。你跟着姜维就行,日后恢复汉室荣光,也定会有你太史亨之名流传千古。”
“多谢庞军师!”
太史亨大喜。
得到庞统这个名满天下的军师鼓励,太史亨心情极为亢奋。
如今天下虽是三分,可谁都可以看得出,孙权虽是三分之一,可如今深受曹刘两家夹击,覆灭指日可待,他太史亨也得要为太史家考虑不是。
“右军师,张节说可以说服临川和建安两郡的山越投奔我军,我等可以先去临川和建安避一避。”
姜维提议道。
“张节?”
庞统疑惑。
这张节是何人,竟然有这般大的能耐?
“右军师,是这样的。”
姜维忙把在庐陵俘虏了山越张节一事告知庞统。
张节在姜维、关兴、张苞等人仅仅率领数千士卒就攻破庐陵城后,深感姜维、关兴、张苞等人的强悍,再加上张节本人对于孙氏的仇恨,他在与姜维等人退出庐陵城后,果断便向姜维投了城。
而以他张节在临川、建安两地山越的威望,很快便拉拢起了不少人。
他们跟随在姜维、关兴、张苞等人身后,快速的将来剿匪的太史亨击败俘虏。
“太好了,右军师,如今追兵在即,咱们就去临川、建安避一会。”
陈到欣喜异常。
有了避难之地,庞军师也就暂时安全了。
“走,咱们去临川、建安。”
“对对对,去那儿。”
程畿、傅肜、冯习、张南附和。
庞统亦是点头。
如今之计,也只有去临川和建安最为合适。
“庞军师,后方追兵过来了。”
一斥候急急忙忙过来禀报。
“什么?!”
众人大惊。
后方的追兵胆大至极,定是有所依仗,他们在此地可不能长待。
一旦被追兵缠住,身处东吴境内,他们这伙人的生死,那可就难说了。
“右军师,你先走,我率白眊兵去挡住。”
陈到一如既往的挺身而出。
“右军师,我也去助陈统领一臂之力。”
姜维亦是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