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第38章 魏征懵逼
当日。
魏征处理完公务,便到了李承乾的寝殿。
开始教授李承乾学业。
“太子殿下,那我们开始?”魏征看着李承乾一副谆谆教导的样子。
而李承乾却脑瓜疼的厉害,一心飞向皇城外的说道:“老师,我们总是在皇城内学习四书五经,不了解外面的民情,如何治理朝政?”
“这......太子殿下,首先要学习四书五经,才能治理好天下啊。”魏征皱着眉说道。
李承乾缓缓摇头,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老师,学生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学习了这么多年,并未从中发现治国之道。”
“未发现治国之道?”魏征愣了愣,苦笑着摇头:“那说明太子殿下没有学习到精髓。”
“哦?”
李承乾好看的小脸马上皱了起来:“那魏师说说,大唐为何年年天灾,古法又是如何解决流民的?”
一听李承乾开始询问这个,魏征立马来了兴趣。
从武德年间开始,天灾不断,魏征也是全程参与了这些赈灾商讨。
对于安之流民,赈灾事宜可算是经验丰富 。
“太子殿下,如遇流民,首先就是开仓放粮.......”
魏征才说了一半,就被李承乾厉声呵斥道:“错。”
“嗯?”魏征对于李承乾的态度有些不喜,但也知道面前的太子殿下脑瓜子灵活,压下了不悦的神情问道:“太子殿下,说老夫错,错在何处?”
“难道赈灾第一时间不应该是开仓放粮吗?”
李承乾深深叹息,就像是小大人般起身双手负背:“老师,开仓放粮确实没错,但也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可后续呢?”
“后续?”魏征一脸懵。
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试探的说道:“灾情过后,流民返乡继续种地啊。”
“错。”
李承乾再次抬高了几度音调:“老师,流民受灾,首先开仓放粮是没错,可朝廷的粮食难道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这......朝廷的粮食当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魏征还是没有理解李承乾的意思。
不过对于这话,他还是赞同的。
没有任何一个朝廷的粮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每次抗灾后,都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
甚至最后朝廷出面需要去问世家大族借粮度日。
想到这些,魏征也是有些苦恼,自古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李承乾看魏征一副苦恼的样子,呵呵一笑:“老师,其实赈灾可以有很多种,直接开仓放粮,养着几万十几万流民是最愚蠢的办法。”
“哦?”
魏征有些好奇,有很多办法?
确实有很多办法,可是最直接有效的难道不是开仓放粮吗?
过了灾年,然后把流民返乡才是正事。
但魏征没有直接说出反对的话,而是继续问道:“太子殿下可有何法?”
李承乾走了几步,才回头对着魏征很轻松的说道:“首先开仓放粮解决流民流窜的问题。”
流民流窜?
这个办法确实之前有人用过,魏征是知道的。
可是粮食问题也是问题,当地府衙把粮食用完了,流民怎么办?
“太子殿下,此法先贤已用过,府衙粮食一旦吃完,流民又该如何?”魏征皱眉道。
李承乾不急不忙的跪坐到了蒲团上,拿起毛笔边写边说道:“开仓放粮首先解决灾民温饱问题,而后组织流民做工,府衙不止给粮,还需要给钱。”
“之前我询问过宫里的一些内侍,现在长安城小工一日大概是两文钱,那好我们就按照两文钱给流民发放钱。”
“发钱?”魏征脑袋更加的晕乎了,气的脸色涨红:“太子殿下,如此朝廷负担不是更重了?给粮又给钱?”
本来灾荒之年粮食就紧缺,还要给流民钱,这不是愚蠢的办法吗?
这么简单,历代那些古人怎么会想不到。
李承乾顿住了笔头,看向魏征皱眉道:“老师,你怎么不把做工算上?”
“做工?”
“没错。”李承乾在纸上写了整个赈灾的步骤道:“开仓放粮,招聘小工,完成未来的一些计划项目,如:修缮城墙,修缮道路,开阔农地等等。”
“就好比我们实行的徭役制度,其实对于一些家庭而言是不平等的。服徭役时,孤记得粮食都是要自带的吧?”
“没错,唐建国以来,就是实行了租庸调制,每丁每年需服徭役20日,如不服役则按日计算交三尺布代替徭役。”魏征直接说出了服徭役的规矩。
李承乾微微颔首:“真不知道这是哪个昏君制定的徭役制度,先不说服徭役可以用布代替,最底层的百姓恐怕逃脱不了,可是当地的一些世家官府可敢得罪?”
“不敢得罪他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服徭役?”
“而且服徭役为何自带粮食?给朝廷做工难道就不是做工了?孤都可以想象,要是当地世家和官府勾结,恐怕这些服徭役的人都去给世家建造 豪宅了。”
这一点,其实李承乾早就想到过来。
唐初或许这种现象不会出现,但中期和后期的时候,皇帝的政权得到了极大地限制,下面那些人几乎割地称王,根本不听朝廷调令。
说句难听的,皇帝就是一个摆设。
“这......”魏征听见这些话非常的震惊,可也无从反驳。
他是知道世家这些人到底是有多贪得无厌,利用官府徭役给自家建豪宅恐怕不是不可能。
最主要的是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天高皇帝远又有多少人会把这种事情上报朝廷?想要上报的人,恐怕被世家知道,也会灭口。
老百姓依旧是老百姓。
“殿下,您的意思是?”魏征忽然想到一种可能,不敢置信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看魏征明白了,微笑着点头:“大唐徭役制度孤打算废除,未来全由招工制度,每日多少粮多少钱来代替,这能极大的给百姓富裕,同时也能够在灾荒之年,让百姓安稳度日。”
“天灾来临,百姓是最无辜的,朝廷不单单要开仓放粮,最主要是给百姓手中有余粮,过日子才不会慌。”
“可是......这需要很大的开支,可能比朝廷之前的政策更耗费国库一些。”魏征苦恼的说道。
其实每一项制度都是有漏洞的,魏征作为朝廷大官岂会不知。
只是有些制度只能慢慢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
服徭役而言,难道皇帝不想让百姓过的好一些?可问题国库穷啊,给不起钱啊。
李承乾自然明白现在的大唐很穷,对魏征眨了眨眼:“老师,您说大唐税收都是按照人口交税,而交税的大多数都是谁?”
“老百姓啊。”魏征下意识脱口而出。
大唐沿用了隋朝的均田制,规定丁男(21岁)和18岁以上的中男各授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同时颁布《租庸调法》,规定受田丁男应缴纳的田租、调赋和应服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按照人口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保证了农民有充足的农耕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李承乾好歹也是穿越文小作者,对于唐朝的税制大致还是明白的。
“老百姓?老师我们来比对一下,天下财富到底有几何?”
“按照天下财富来化作五个等级层次,士农工商。士占几成,农占几成?工占几成?商占几成?最后就是朝廷国库占几成?”
这番话把魏征给问懵了。
还能这么计算的吗?
曾经他们从未如此想过这样的计算方法。
这样计算实在是太庞大了。
李承乾看魏征久久不言,唉声叹气道:“老师,虽然我们计算不出来,因为每个朝代都会制造铜钱,所以使得民间到底有多少铜钱都不得而知,但老师换位思考一下,百姓是不是就是农?农在士农工商国五个等级当中占比是不是最少的?”
“可为何交税大部分要农来交?”
“这......”魏征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李承乾自嘲的笑了笑:“所以我们想要击败世家,瓦解世家,只能从最庞大最弱势最穷的群体下手,只要朝廷和百姓站在一起,那么任世家如何,瓦解只是时间问题。”
“我所提出的以工代赈,虽然可能朝廷会耗费更多,但可以得民心,让百信手中有钱有粮,做到心中不慌。”
“而且耗费的钱财,无非都是建设了大唐。大唐又有多少城墙需要修缮的,为何不趁灾荒之年,给赈灾粮食的同时号召流民去帮忙修缮城墙呢?”
“这样一来流民就不至于第一时间就往长安跑,杜绝了流民四处逃窜的问题。老百姓要不是实在生活不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又不是来长安考取功名,可以衣锦还乡,老师你说是吗?”
几句话,把魏征说的震惊不已。
拿着李承乾所写的一些方案,开始了长久的沉思。
在思考可行度有多少?
魏征处理完公务,便到了李承乾的寝殿。
开始教授李承乾学业。
“太子殿下,那我们开始?”魏征看着李承乾一副谆谆教导的样子。
而李承乾却脑瓜疼的厉害,一心飞向皇城外的说道:“老师,我们总是在皇城内学习四书五经,不了解外面的民情,如何治理朝政?”
“这......太子殿下,首先要学习四书五经,才能治理好天下啊。”魏征皱着眉说道。
李承乾缓缓摇头,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老师,学生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学习了这么多年,并未从中发现治国之道。”
“未发现治国之道?”魏征愣了愣,苦笑着摇头:“那说明太子殿下没有学习到精髓。”
“哦?”
李承乾好看的小脸马上皱了起来:“那魏师说说,大唐为何年年天灾,古法又是如何解决流民的?”
一听李承乾开始询问这个,魏征立马来了兴趣。
从武德年间开始,天灾不断,魏征也是全程参与了这些赈灾商讨。
对于安之流民,赈灾事宜可算是经验丰富 。
“太子殿下,如遇流民,首先就是开仓放粮.......”
魏征才说了一半,就被李承乾厉声呵斥道:“错。”
“嗯?”魏征对于李承乾的态度有些不喜,但也知道面前的太子殿下脑瓜子灵活,压下了不悦的神情问道:“太子殿下,说老夫错,错在何处?”
“难道赈灾第一时间不应该是开仓放粮吗?”
李承乾深深叹息,就像是小大人般起身双手负背:“老师,开仓放粮确实没错,但也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可后续呢?”
“后续?”魏征一脸懵。
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试探的说道:“灾情过后,流民返乡继续种地啊。”
“错。”
李承乾再次抬高了几度音调:“老师,流民受灾,首先开仓放粮是没错,可朝廷的粮食难道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这......朝廷的粮食当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魏征还是没有理解李承乾的意思。
不过对于这话,他还是赞同的。
没有任何一个朝廷的粮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每次抗灾后,都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
甚至最后朝廷出面需要去问世家大族借粮度日。
想到这些,魏征也是有些苦恼,自古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李承乾看魏征一副苦恼的样子,呵呵一笑:“老师,其实赈灾可以有很多种,直接开仓放粮,养着几万十几万流民是最愚蠢的办法。”
“哦?”
魏征有些好奇,有很多办法?
确实有很多办法,可是最直接有效的难道不是开仓放粮吗?
过了灾年,然后把流民返乡才是正事。
但魏征没有直接说出反对的话,而是继续问道:“太子殿下可有何法?”
李承乾走了几步,才回头对着魏征很轻松的说道:“首先开仓放粮解决流民流窜的问题。”
流民流窜?
这个办法确实之前有人用过,魏征是知道的。
可是粮食问题也是问题,当地府衙把粮食用完了,流民怎么办?
“太子殿下,此法先贤已用过,府衙粮食一旦吃完,流民又该如何?”魏征皱眉道。
李承乾不急不忙的跪坐到了蒲团上,拿起毛笔边写边说道:“开仓放粮首先解决灾民温饱问题,而后组织流民做工,府衙不止给粮,还需要给钱。”
“之前我询问过宫里的一些内侍,现在长安城小工一日大概是两文钱,那好我们就按照两文钱给流民发放钱。”
“发钱?”魏征脑袋更加的晕乎了,气的脸色涨红:“太子殿下,如此朝廷负担不是更重了?给粮又给钱?”
本来灾荒之年粮食就紧缺,还要给流民钱,这不是愚蠢的办法吗?
这么简单,历代那些古人怎么会想不到。
李承乾顿住了笔头,看向魏征皱眉道:“老师,你怎么不把做工算上?”
“做工?”
“没错。”李承乾在纸上写了整个赈灾的步骤道:“开仓放粮,招聘小工,完成未来的一些计划项目,如:修缮城墙,修缮道路,开阔农地等等。”
“就好比我们实行的徭役制度,其实对于一些家庭而言是不平等的。服徭役时,孤记得粮食都是要自带的吧?”
“没错,唐建国以来,就是实行了租庸调制,每丁每年需服徭役20日,如不服役则按日计算交三尺布代替徭役。”魏征直接说出了服徭役的规矩。
李承乾微微颔首:“真不知道这是哪个昏君制定的徭役制度,先不说服徭役可以用布代替,最底层的百姓恐怕逃脱不了,可是当地的一些世家官府可敢得罪?”
“不敢得罪他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服徭役?”
“而且服徭役为何自带粮食?给朝廷做工难道就不是做工了?孤都可以想象,要是当地世家和官府勾结,恐怕这些服徭役的人都去给世家建造 豪宅了。”
这一点,其实李承乾早就想到过来。
唐初或许这种现象不会出现,但中期和后期的时候,皇帝的政权得到了极大地限制,下面那些人几乎割地称王,根本不听朝廷调令。
说句难听的,皇帝就是一个摆设。
“这......”魏征听见这些话非常的震惊,可也无从反驳。
他是知道世家这些人到底是有多贪得无厌,利用官府徭役给自家建豪宅恐怕不是不可能。
最主要的是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天高皇帝远又有多少人会把这种事情上报朝廷?想要上报的人,恐怕被世家知道,也会灭口。
老百姓依旧是老百姓。
“殿下,您的意思是?”魏征忽然想到一种可能,不敢置信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看魏征明白了,微笑着点头:“大唐徭役制度孤打算废除,未来全由招工制度,每日多少粮多少钱来代替,这能极大的给百姓富裕,同时也能够在灾荒之年,让百姓安稳度日。”
“天灾来临,百姓是最无辜的,朝廷不单单要开仓放粮,最主要是给百姓手中有余粮,过日子才不会慌。”
“可是......这需要很大的开支,可能比朝廷之前的政策更耗费国库一些。”魏征苦恼的说道。
其实每一项制度都是有漏洞的,魏征作为朝廷大官岂会不知。
只是有些制度只能慢慢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
服徭役而言,难道皇帝不想让百姓过的好一些?可问题国库穷啊,给不起钱啊。
李承乾自然明白现在的大唐很穷,对魏征眨了眨眼:“老师,您说大唐税收都是按照人口交税,而交税的大多数都是谁?”
“老百姓啊。”魏征下意识脱口而出。
大唐沿用了隋朝的均田制,规定丁男(21岁)和18岁以上的中男各授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同时颁布《租庸调法》,规定受田丁男应缴纳的田租、调赋和应服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按照人口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保证了农民有充足的农耕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李承乾好歹也是穿越文小作者,对于唐朝的税制大致还是明白的。
“老百姓?老师我们来比对一下,天下财富到底有几何?”
“按照天下财富来化作五个等级层次,士农工商。士占几成,农占几成?工占几成?商占几成?最后就是朝廷国库占几成?”
这番话把魏征给问懵了。
还能这么计算的吗?
曾经他们从未如此想过这样的计算方法。
这样计算实在是太庞大了。
李承乾看魏征久久不言,唉声叹气道:“老师,虽然我们计算不出来,因为每个朝代都会制造铜钱,所以使得民间到底有多少铜钱都不得而知,但老师换位思考一下,百姓是不是就是农?农在士农工商国五个等级当中占比是不是最少的?”
“可为何交税大部分要农来交?”
“这......”魏征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李承乾自嘲的笑了笑:“所以我们想要击败世家,瓦解世家,只能从最庞大最弱势最穷的群体下手,只要朝廷和百姓站在一起,那么任世家如何,瓦解只是时间问题。”
“我所提出的以工代赈,虽然可能朝廷会耗费更多,但可以得民心,让百信手中有钱有粮,做到心中不慌。”
“而且耗费的钱财,无非都是建设了大唐。大唐又有多少城墙需要修缮的,为何不趁灾荒之年,给赈灾粮食的同时号召流民去帮忙修缮城墙呢?”
“这样一来流民就不至于第一时间就往长安跑,杜绝了流民四处逃窜的问题。老百姓要不是实在生活不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又不是来长安考取功名,可以衣锦还乡,老师你说是吗?”
几句话,把魏征说的震惊不已。
拿着李承乾所写的一些方案,开始了长久的沉思。
在思考可行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