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281章 生命财产安全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第281章 生命财产安全

    东宫。

    一天李承乾都在长安城忙活,此时回东宫,直接累瘫在了摇椅之上。

    双眼无精打采,咬牙切齿道:“下次再也不接这种费力的活计了。”

    王泉心疼的端了冷饮过来。

    接过冷饮,李承乾便大口大口的往嘴里灌。

    去除了不少暑气,这才舒服许多。

    “王泉,今日抓了多少人?”

    王泉想了想,道:“五千余人。”

    “这么多?”李承乾惊讶了一下。

    “回太子殿下,除了捉钱令史和一些闹事之人,剩下的三千余全都是富通钱庄的人。”

    李承乾诧异了一下。

    果然世家不可小觑,短短时间,光要债的队伍都如此庞大。

    要是让它发展个几年,恐怕整个大唐都毁了,就如同后世的那些90后,八成以上都是负债。

    毁了一代人。

    王泉顿了顿,这才低声道:“殿下,今日如此大动作,明日上朝定有人弹劾,要不要明确称病?”

    称病怎么也好过上朝听那些人口吐芬芳来的好。

    再说这种事情,太子殿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只要感觉苗头不对,他都会称病。

    李承乾手撑在了下巴摩挲一番,最后撇嘴道:“不行,孤怎么能退群,这朝孤还是要去上。”

    “喏。”王泉面上多了几分担忧。

    ……

    黑夜退却,鱼肚白泛起。

    李承乾被强制开机,打着瞌睡来到了太极宫门前。

    此时已经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在等着了。

    注意到世家官员围成了一个小圈,王泉轻轻推了推李承乾,低声提醒道:“殿下,世家官员正往这边看呢。”

    “在哪?”

    李承乾昏昏欲睡立马清醒,随着王泉视线看过去,过来看见了几个熟悉的五姓七望官员。

    旁边则是一些关陇士族的官员。

    看似亲密无比,可还是有一些距离。

    嘴角一勾,对着五姓七望官员,李承乾咧嘴一笑。

    那样子有多贱,就有多贱。

    弄的五姓七望那些官员各个都气的脸红脖子粗。

    宫门打开。

    原本要过来站队的李靖和魏征也只能跟着队伍先进宫。

    不愿意和大家一起挤,李承乾是最后进入的。

    刚踏入太极殿的时候,百官低声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统统注视着李承乾。

    昨日太子可是设了风闻鼓,专门可以让百姓申冤的。

    这鼓不可怕,因为太极宫也有。可怕的是,太极宫的宫门前就登闻鼓,敲击登闻鼓可是有先决条件的。

    最轻的都需要进行杖刑。

    搞不好敲击登闻鼓,还会丢了性命。

    而东宫的风闻鼓,完全没有条件,只要是有冤情,即可敲击。

    涉案人哪怕是皇室成员,亦可状告。

    这意味着,未来不管是谁,李承乾都会插手案件,直到水落石出。

    特别是五姓七望官员,眉头紧锁,看着李承乾的眼神,眼底带着狠戾。

    对此,李承乾毫不在意,看见与看不见都是这样。自从成为太子那一日,他便是孤家寡人,不可能和五姓七望站在一起。

    要是站在一起,等同于让李世民这个皇帝不满又或者忌惮。

    “呀。”李承乾揣着双手走到了郑仁基身边,惊讶的喊道:“郑府尹,今日还有时间上朝?”

    郑仁基一愣,讪讪一笑。

    他也不想来上朝,可奈何没办法,朝中规矩。

    总不能告假吧?

    啧啧啧!

    李承乾啧了几声,惋惜的说了声:“郑府尹这两日恐怕要辛苦了,整个东市全是百姓,这治安可不太好维持。身为京兆尹,你可要小心百姓闹事,被人抓住了把柄,当心头顶的帽子。”

    哈哈哈!

    说完之后,李承乾哈哈一笑。

    虽然未上朝,可百官们议论之声也是悄咪咪的,也只有李承乾才敢如此大声嘲笑。

    笑完之后,李承乾看了眼其余的五姓七望官员,忽然道:“不知道富通钱庄背后的东家是何人,听说现在富通钱庄每日只开四个时辰,满东市全是百姓,这富通钱庄如此做确实寒心。”

    说着说着,他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过没关系,昨日父皇下了旨意,天下所有钱庄开设必须要父皇和朝廷的审核,富通钱庄既然开了,审核就不需要了,不过新的规定还是需要的。”

    新规定?

    这下五姓七望对视观望,眼中尽是迷茫。

    什么新规定?

    百官也是如此,除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四人之外,恐怕知道这件事的也不多。

    主要圣旨上并未写明新规。

    “陛下到。”

    在大伙发愣之际,李世民来了。

    李承乾也只能无奈的走到了武将的前端,恭敬站着。

    觉得困意,他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一句话,是李承乾拍完马屁,李世民不要脸的让礼部加进去的。

    李世民每日上朝听这话,嘴角都不自觉的勾起:“平身。”

    随即看见了李承乾。

    这也是李世民养成的习惯,来的第一件事看看逆子到没到。

    没到就会询问。

    “不知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问话,百官们均是你看我,我看你,一声不吭。

    有什么事?

    现在大唐属于国泰民安,哪怕有水患和干旱,只是在朝堂上议论稍后问题。

    户部不需要筹粮。

    吏部不需要派人去监督。

    只需要户部一句话,聚宝盆商行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调粮去受灾地。

    比朝廷的速度还快。

    只需要户部到时结算银钱即可,毕竟粮食也需要花钱购买的。

    到了受灾的地方,就开始以工代赈。

    干旱,就让百姓去挖水渠引水。

    洪涝,就让百姓去修建堤坝。

    一系列措施下来,贞观二年算得上过去五年受天灾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

    看大家都不说话,李世民只能主动开口了。

    “戴胄。”

    “臣在。”戴胄捧着笏板站了出来,恭敬的行了一礼。

    “昨日富通钱庄一事,你可调查清楚?”

    戴胄颔首道:“陛下,富通钱庄一事,完全是泛滥放贷所致。”

    “臣昨日与太子殿下在长安城抓捕了五千余追债要债之人,手段极其恶劣。其中捉钱令史便有千余人,富通钱庄要债的有两千余人。”

    “哦?”李世民挑了挑眉,问道:“这加起来也就三千余人,另外一千多余人是什么人?”

    戴胄不假思索的回答:“回陛下,剩下的一千余人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他们跟着捉钱令史,想着要是有人升到了官吏,他们便能接手这活。”

    听的在场很多官员都皱起了眉。

    他们没想到一个捉钱令史的活计,都开始排上了队。

    戴胄不管四周人的神情,继续道:“陛下,臣还查到了一件事。”

    “说。”李世民也是皱起了眉。

    李承乾则是意外的看向了戴胄。

    昨夜回去都比较迟了,没想到戴胄还查到了东西。

    岂不是说戴胄一夜未归?

    真拼命。

    唐朝就这么卷了吗?

    不过戴胄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坐上大理寺卿的位置,确实是个人才。

    “回禀陛下,臣昨日审问了捉钱令史和游手好闲之徒,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为了完成任务,经常会盯着一些人家,专门设局让他们借钱,然后过个几日等他们将钱花完,便上门要债。”

    “特别是买卖妻女和宅院、田产等事,几乎都是这样发生的。”

    嘶!

    百官瞪大了眼。

    就连李世民虽然看了李承乾调查的东西,可现在亲耳听见也是再次被震撼。

    借了钱,盯着人家花完,然后去追债。

    这明显是故意的。

    李世民环顾一周百官,突然有种面前之人全都是帮凶。

    可他又不能全杀了。

    戴胄感受到了杀意,缩了缩脑袋继续道:“而且臣查了捉钱令史他们手中的账目。按照朝廷当初所设定的利钱,借一百文,一月后归还应当是一百五十文。”

    “可在账目中,很多的捉钱令史,借出去一百文,一月之后归还则是二百文,甚至高达了三百文。”

    嘶!

    一百文,一个月还三倍。

    李承乾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听说高利贷吃人血馒头,他现在感觉高利贷哪有这些捉钱令史牛逼。

    一百文还三百文,一个月利润两百文。

    我的天。

    大唐钱庄要是这样,一千万贯,一个月变三千万贯,一年之后金库都堆不下铜钱了。

    想是这么想,可这么干也只能小打小闹,真搞大了,整个大唐的金融体系要崩溃了。

    “放肆。”李世民很生气,真的很生气。

    没想到坑害百姓就算了,而且还中饱私囊。

    李承乾觉得这其中有不对之处,连忙上前拱手道:“父皇请息怒,这事虽然让人气愤,可捉钱令史没有品级,他们不可能有如此胆大包天暗中敛财,想必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嗯。”李世民也反应过来了。

    如果是一个捉钱令史还有可能,可戴胄明明说的是一部分。

    也就是组队的如此做。

    戴胄这个时候开口道:“太子殿下猜测没错,臣连夜联合刑部一起审问此事,最终找出了一些证据。”

    说着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卷纸。

    张阿难眼疾手快的下去接过,最终递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之上。

    戴胄继续说道:“按照捉钱令史的口供,吏部有官员会经常提点他们如何做,而且是针对性的。指定他们要田产抵债,又或者宅院抵债。”

    “因为时间久远,具体抵债的田产和宅院难以查证,他们也想不起来,所以此事只能查到这些。”

    李世民看着口供,眼神一凝。

    “他们可有说,吏部的哪个官员指使?”

    “并未。”戴胄也是皱着眉道:“他们只看见了吏部的令牌,并未认出是吏部的哪个官员。”

    一时间李世民也陷入了僵局。

    看口供,一件事从武德年间就开始了。

    任吏部的官员都不知道换了几波,而且只认令牌,这事确实不好查。

    总不能让三省六部的人带去牢狱辨认。

    “太子,你怎么看?”李世民看李承乾闲的抠手指,皱眉问道。

    李承乾一愣,抬头对上了李世民黑沉的脸色。

    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也不知道,这事儿臣并未参与。不过现在看来,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没有结论,没有结论的事,不如让刑部、大理寺继续审。”

    “反而富通钱庄一事拖不得。”李承乾偷瞄了五姓七望那些官员一眼,露出了狡黠之色:“儿臣听闻富通钱庄如今是一日只开四个时辰,东市则是围满了百姓等着取兑银钱。”

    “如富通钱庄依旧我行我素,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此事,儿臣有理由相信,富通钱庄是否有经营下去的能力。”

    嘶!

    百官们都看向了五姓七望官员阴沉至极的脸色。

    谁不知道富通钱庄背后之人是谁?

    只是有些事不能摆到台面上说罢了。

    李世民饶有趣味的看了眼文官队伍,这才问道:“太子,继续说,你有何想法。”

    “回父皇,儿臣的想法是不如派人和富通钱庄东家去交涉,涉及了如此之大的银钱,朝廷询问也是合理的,朝廷有权保障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嗯。”

    李世民只是略微思考便同意了:“此事朕准了,就由你去和他们东家交涉。”

    所有人看着父子俩演戏,也是等着看笑话。

    而五姓七望的官员他们还不能站出来,不说李承乾的话有理有据。

    就他们身为富通钱庄背后的东家,这个时候站出来,恐怕时间都不给他们,直接在大殿之上就要拿出一个稳妥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