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294章 何为官?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第294章 何为官?

    次日一早。

    正好是李承乾承诺五日之期到的时候。

    坊门一开,无数的百姓便涌入了东市之中,见富通钱庄的封条并未取下。

    百姓们便往对面的大唐钱庄涌入。

    刚来的刘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来的路上,他还想着希望太子殿下能够今日解决此事,可看了眼围堵住的铺门,刘丰天都要塌了。

    再看富通钱庄的封条,差点晕死过去。

    “掌柜的,现在怎么办?”旁边的一小厮连忙问道。

    能够听得出来,他的声音也是很紧张。

    刘丰咬了咬牙,强行镇定些许,这才道:“能怎么样?你们去看着,我这就去东宫。”

    目前也只能询问太子殿下的意思了。

    太极宫。

    早朝还在继续。

    因为林邑那边的粮食贸易之事已经传回了长安。

    关于官员的任免尤其重要。

    听说了林邑第一季的稻米能够收割,要派一个官员专门去负责林邑粮食贸易。

    争吵了半天,谁都想安排自己人去负责这个肥差。

    李世民都被吵得头疼了。

    此等大事,一时间他也是不知道该派谁去了,关乎着大唐粮食问题,不敢随意指派。

    朝中能用的官员也不多。

    派世家或者关陇士族的官员,李世民又怕时间一久,会被掌控。

    而派信任的人,像房玄龄、杜如晦,又觉得大材小用。

    派武将,他们也不懂。

    伤脑筋。

    就在他头疼之际,李世民眼角注意到李承乾无所事事的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林邑是李承乾一手推动的。

    粮食贸易也是李承乾提议的。

    如此想着,李世民让大臣们都安静,开口询问:“太子,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这么一问。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盯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也是诧异无比。

    没想到李世民会问他,想了想,李承乾出列拱手:“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事关大唐根本,最起码在岭南未种出一年两季的水稻之前,需要慎重。”

    这话李世民重重点头,深表认同。

    靠着大唐的粮食不是不够百姓食用,只是大部分的粮食被世家掌控。

    好不容易开辟出新的地方,自然是要慎重。

    紧接着李承乾继续道:“至于人员,儿臣倒是有人选。”

    “哦?是谁?”李世民眼前一亮。

    没想到他只是随意一问,李承乾还真有人选。

    其余人也是眼巴巴的盯着李承乾。

    这么大块的肥肉谁不喜欢?

    唯独五姓七望的官员眼中冒火,如果让李承乾推荐的话,恐怕没他们的份了。

    李承乾自然是感受到了身后灼热的目光,可不在意。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把世家给牵扯其中。

    “儿臣推荐的人选便是魏师。”

    魏师?

    不就是魏征?

    所有人又看向了魏征。

    就连魏征都是懵逼的,怎么吃瓜吃自己头上来了。

    李世民沉思一番,觉得魏征去林邑肯定是很合适,只是会不会大材小用了?

    “太子,说说你的理由。”

    大家也是等着李承乾给出理由。

    看了眼懵逼的魏征,李承乾露出了一个微笑:“粮食是百姓的口粮,大唐的根基。推荐魏师去,其实是为了大唐和百姓考虑,因为此去林邑不止要管理粮食贸易一事,更重要的是岭南开荒种粮之事。”

    “如林邑的粮种能在岭南播种,那么未来的大唐便会拥有吃不完的粮食。从我们找骠国和真腊购粮,未来同样可以将粮食售卖给其他缺少粮食国家。”

    “魏师为人刚正不阿,父皇的旨意能够执行到位,而且为人清廉,乃是朝中不可多得的典范。”

    听的魏征眼眶都红了红。

    其实他没有这么好,只不过迫于无奈罢了。

    他的存在很尴尬,注定要做孤臣,既然是做孤臣,自然是要为百姓谋福。

    同样也不会让陛下讨喜,或许这也是一种流传千古的方式。

    李承乾继续道:“父皇,儿臣请旨,让魏师为开荒总指挥,朝廷拨一千经验老道的农夫前往,五年为期,希望魏师能够在这五年中,为大唐在岭南开辟出一块粮食基地,造福万民。”

    这话让李世民也是动容了。

    可魏征是隐太子的人,虽然这两年表现出了对大唐,而非他的忠心,但也不敢放实权。

    李承乾的意思是需要给实权,李世民不由得担忧。

    看着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样子,李承乾只能叹息一声,再次提出了一个建议。

    “父皇,其实这样的官职,可以进行轮换。五年为一任,任上所要做的贡献无非是开荒和种粮。”

    “如若当中一年粮食欠收,可提前召回官员,另指派有能力之人。这样做也能分辨出哪些有能力的官员,哪些没有能力的官员。”

    “吏部考核标准,应该按照官员对当地有什么建设。五年为一任,这五年如果当地没有发展,便平调去其他地方,以三次为例,在三个地方都没有建设,便下调品级,郡守不行,十五年调任府尹,府尹不行调任县令。”

    “升官也是如此,如无突出者,只能按照五年一调任,十五年一升迁。”

    这个时候杜如晦站出来了,他身为吏部尚书,对于李承乾提出的升迁制度有许多的疑惑。

    “太子殿下,何为突出?”

    “当然是各方面,如官员促进百姓改进农事,比如贞观犁为例,造福百姓的农具,又或者解决一些地区干旱问题,引水入田,便为突出。”

    “又或者地方不适种稻米,其他产出不高,那便寻找一些适合当地耕种的作物,带领百姓脱贫,税收连年增高,也可。”

    杜如晦正要开口,李承乾直接打断继续道:“再有便是读书,朝廷缺少官员,那就要连年科举。要是当地中举的人多,也能展现官员能力的一项,朝廷还能颁发一块牌匾,赞颂为:科举之乡的美名。”

    三种升迁制度,一个比一个难。

    可要是能做到这三点,升迁也是应该的。

    杜如晦抿了抿唇,对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所言确实是不错,可难度也不小,按照这样的升迁制度,恐怕二三十年后,朝堂上都没有多少官员了。”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也是低声议论。

    太难了。

    李承乾挑眉:“难吗?只是官员不屑去民间走访,天天待在县衙做官老爷。孤只是说让他们去发展,并非一定要去自己制作,民间很多农家都有农具,聪明的百姓总会弄出一些轻巧方便的东西,官员不下地方去走,又如何得知呢?”

    “做官,何为官?上面一个框,下面两张口。意思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口口相传,同时也是让下面的官员张口去打听有益民生之事,然后通过当官的学识传拨给单纯善良的百姓。”

    “请问,大唐的哪个官员做到了?”

    太极殿鸦雀无声,这话谁也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