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2章 富强的新中国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2章 富强的新中国

    天幕的画面和配音一并进行。

    【北京,当今华夏之首都,不同朝代的古人亦称之为涿郡、幽州、燕京、大都、顺天府……

    北京下辖十六个区,总面积一万六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两千一百万人。(不同朝代计量单位,天幕自适应换算。)

    也曾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首都。

    公元2023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货币按各朝代实情,以粮食、黄金或白银换算。例:秦朝一枚秦半两可购买1.2斤粮食,以单一锚定物做购买力换算为人民币,约为三块钱。)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

    京华烟云,古都文化与现代发展时空流转。

    1949年10月1日,继承华夏传承的新中国,在这里宣告成立……】

    历朝古人们,通过天幕以航拍视角领略偌大的北京城。

    从数百米林立高楼中飞行而过。

    规整宏伟的巨大建筑让他们震惊无言,楼下穿行的钢铁汽车和行人被衬托得那般渺小,美观简约的玻璃幕墙,映照着白云蓝天和无人机的身影。

    飞过层叠复杂的立交桥,到古韵荡漾的胡同四合院。

    双向十车道的长安街宽阔大气,一眼望不到头。

    朱棣惊叹兴奋道:“这,这就是后世的北京城?”

    ……

    来到飘扬着红旗和毛主席挂像的天安门前,是城墙上那给人以强烈冲击的十八个红底大字。

    无人机又悬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石碑上镌刻的,是让人通篇一读便知其中艰难和震撼的楷书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后世北京的繁华富强,让历朝古人们震惊。

    而其中最为激动,情感最为炙热的,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放弃革命根据地处在长征途中的红军们。

    在强渡湘江牺牲五万余人,又经历大小诸多战役后,红军们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夹金雪山之下。

    粮食和棉衣极度紧缺,身后又有国民党重兵追击。

    在经历重大损失,当下身边又不断有同志因冻饿永远倒下的绝境,红军们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表。

    而此时出现的天幕,显示着的共产主义新中国将在1949年成立。

    并且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对他们因革命而做出的牺牲进行纪念。

    看见这一幕的红军们,爆发出对他们信仰最激动也最悲壮的高呼。

    “未来的新中国将在我们的手中建立!!未来那富强无比的国家将会是我们建立的新中国!!!”

    “遵义会议是对的!我们的牺牲是万分值得的……”

    “同志们坚强起来!这雪山不会是我们的终点!未来的新中国还需要我们的奋斗!”

    红军们群情激昂,脖颈和眉头的青筋随他们声嘶力竭的高呼而显露,身体中奔流的热血驱散了所有严寒和饥饿……

    ……

    嬴政不可置信道:“仅仅一座都城就有两千余万人口!且一年产出值当如此多的钱!

    我大秦子民总计才两千余万,一年税收也才百万金。

    那这后世全国该有多少人口?一年的产出又该何等之巨?”

    李斯说道:

    “虽不知这公元是何纪年,但天幕方才言黄帝距后世四千六百年。

    而黄帝距我大秦约莫两千余年,也就是这天幕所言后世中国,距离我大秦还有两千余年。

    只是两千多年后,华夏真能发展如此繁荣吗?”

    从黄帝时期到秦朝,虽说对比部落时代,此时的秦朝社会的确称得上进步很大。

    但是相差不多的时间跨度,再对比后世的巨变,仍然让秦朝的人们难以置信。

    其他朝代的古人也是如此感受。

    战国。

    鲁班看着无人机的视角惊叹道:

    “后世的人都可以造出这等飞天事物了吗?地上那些跑得飞快的铁甲战车也是,这些高楼又是如何建造得这么高大而不垮塌的?”

    ……

    清朝,乾隆震怒道:“这是朕的紫禁城!他们还把辫子给剪了!该死的汉人果然造了我大清的反!!”

    ……

    元末。

    朱元璋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后世的大都居然如此繁华。

    妹子,咱学识不多,你帮咱算算天幕所说的这些钱能买多少粮食?”

    马秀英:“现今一斗米要二十五贯钱,后世这一个都城产出换得的钱,如若全都拿来换粮食的话……应当能让所有义军和百姓都能饱饱地吃上几十年,就是咱这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可买。”

    “我看后世的人一个个都精神饱满,白白胖胖的,既然后世如此繁荣,那应当也不缺粮食购买。”朱元璋眼眶一红,颤着声道,“这后世,该有多好啊……”

    而下一个发出如此感慨的,是清朝末年四万万饱受饥寒压迫的劳苦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