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88章 君子当经世致用 古代人事任免的学问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第88章 君子当经世致用 古代人事任免的学问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谯大人这番话才是辱没了读书人的声誉,天底下的读书人,自然要以天下为己任,好男儿自当顶天立地,裤管上沾上飞溅的泥土那是理所应当。

    若是像尔等这样,只讲究斯文模样,一个个弱不禁风,那么这天下还有什么希望呢?

    诸葛丞相出山辅佐先帝之前,也是每日躬耕陇亩,即便是现在,也还在相府内外种植着数十颗桑树。

    谯周大人学问深厚,若是想潜心治学,那就专心当个学者吧,别来都江堰浪费自己的精力了。

    若是你想经世致用,那就得踏踏实实地执行好‘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将书本中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去实践中检验书中知识的正确性。

    谯周大人治学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会被升任为典学从事了。您精通天文演变,测算星象,这不是对农业生产很有益处的东西嘛,若是光去测人吉凶祸福,未免大材小用了,理应派上更大的用场。

    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更好的掌握问题的堵点和难点。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坐在书本前面想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困难,走到现场,与农户交谈,看到的都是实际应用的办法。”

    我展开了对谯周以及他的下级们的思想教育,不过我的话,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嘲讽我有什么资格教育他们。

    “你一个庶民,读了几本闲书,学了几句道理,练了几年口才,就别来这卖弄了。”灌青不愿意承认我的话是在理的,怕其他人给我也带了节奏,于是说道,企图不让其他人被我影响。

    “灌青,还是别挫败了这个小伙子积极性。小伙子,你这么年少,比我还小了几岁,见识的东西还有限,还是回去再学几年吧。不讲礼仪得体,怎么能建立尊卑有序的体系呢?”谯周说道,下了逐客令。

    “谯大人,您今日不打算收我为一个堰官了?”我问道。

    “去年,丞相特批600名甲士,和我们13位堰官来主持都江堰修治工作,今年又增加了600人,不日就会加入进来,现在我们人才济济,不需要再添置人手了。况且都江堰堰官的录用规程。”谯周拒绝说道。

    “都江堰堰官的录用规程自然要严格,但是目前这些都江堰官吏能满足治理都江堰水患的条件吗?”我问道。

    “都江堰治理系统的人事任免,轮得到你在这说三道四?”灌青骂道。

    “你们的人事任免,我当然有话语权。我就是新来的都江堰主事,我的职权可以调整你们的人事结构。”我不装了,摊牌了说道。

    “就你?你这才读过几年书,还没有我年纪大,就想来这做主事,这是来卖弄什么疯癫吗?哈哈哈哈哈。”灌青的话,再次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你们没听说过前任成都太守,陈溢之吗?”我问道众人,大有一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魄。

    “听说陈溢之好像确实年纪不大。”有人嘀嘀咕咕说道,人群里展开了低声讨论,眼下似乎被我唬住了,不敢轻易站队。

    “好像丞相就是派陈溢之来修都江堰的,不会就是眼前此人吧?”谯周不觉心里想到。

    “你有什么可以证明你身份的凭证?即便你是陈溢之,你也只是丞相主簿罢了,我也在也升任为典学从事了,我的官阶并不比丞相主簿低,我是在皇宫任职,而丞相主簿只是相府的属官。你又何以做都江堰的主事?”

    谯周说道,这是打算硬刚我了。

    “你怎么连他都不认识,他就是陈溢之,陈太守啊。怎么,成都美食节你们都没参加过吗?就是陈太守一手策办的。”

    顾千帆带领十几名成都太守府衙役走了进来说道,身旁跟着是马乾,他来我是没想到的,估计是想替马谡看看我会做那些操作吧。

    我来都江堰之前,特意让人去找顾千帆过来给我站台。

    “你们可知道陈太守在南征孟获时已经被丞相提拔为征南太守,南中大都督了。

    而在丞相率大军收复南中之后,为了促进蜀中地区的农业发展,修理和整治都江堰的水情,陈太守特意向丞相主动请缨,调任典农校尉。

    于是,丞相委派陈太守,专门负责主管蜀中地区的农业发展、都江堰治理、青羌移民安置等问题。”

    顾千帆详细地介绍了我的官职,在这些堰官们面前给我背书。

    “现在我宣布,都江堰整治工作正式并入蜀中地区农业发展项目。现在正式成立都江堰治理工作组,推行河长、堰长负责制。

    由我担任都江堰堰长,副堰长的人选是,……”我故意在此处停顿,让人翘首以盼。

    谯周自然以为会是他,毕竟在这他官职是最高的。

    “副堰长由现任成都太守,顾千帆担任。”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包括顾千帆、马乾、谯周在内,都吃了一惊。

    顾千帆顿时明白了我的意思,“成都太守顾千帆接任。”既然为我站台,那就站到底了。

    官职任命其实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事情,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研究可谓是登峰造极。

    譬如明朝时期,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从秦朝开始传承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朱元璋将相权废除,加强皇权,进一步巩固了封建帝制下的中央集权。

    然而没有了相权的制约,朝中大小事务都得由皇帝亲自审阅处理。朱元璋是全能选手,吃苦耐劳。但是到了明成祖朱棣这,实在是干不动了。于是,朱棣设置了内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朝政。

    一开始,内阁大学士只是来协助做一些文墨工作。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

    而后来,朱棣选用了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人为内阁大学士,对他们放手重用,在诸如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上,都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论议国家的核心机密。

    永乐年间,内阁学士虽仅为正五品,却常参与重大政务研讨,甚至在御前审议六部要政,影响深远。其实际作用远超品秩所限,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考力量。

    然而正五品的官,让正二品的六部尚书证明服气听你调度。皇帝若是擅自更改内阁官员的品秩,那就是有违祖训。但古人的智慧是懂得变通的。

    到了仁宣时期,就让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之一,后来甚至部分大学士更获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尊荣称号,其官阶提升至正一品,地位显赫。

    此变化导致六部尚书在处理政务时,往往需向内阁大学士请示,实质上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六部的实际领导者。

    我也灵活地运用了官职任免的招数,呼应相府提出的河长负责制,设立了都江堰的堰长,这个临时官职并没有明确的官阶,一般来说只会取决于我的正职,那就是典农校尉。

    但我让成都太守兼任了我的副职,这样既变向地提高了都江堰堰长的官阶,也让都江堰治理和成都太守府合并办公成为了理所应当,这样既可以借助太守府的资源整治水情,又没有让都江堰治理工作组和太守府平级,不存在隶属关系。

    “都江堰的渠首枢纽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均设立河长,负责三个区域的水情工作,若治理未见成效,则对应河长问责。

    这三个区域负责人,分别是谯周、灌青、和从南中来的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