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42章 天子密诏,侍中刘和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第42章 天子密诏,侍中刘和

    夜幕笼罩下的长安城,一片静谧。

    杨业身披大氅,神色凝重地返回宅邸。

    他刚一踏入府门,许褚便匆匆迎上前来。

    “君侯,家里的五百死士,已经在长安城内,安顿好了。”

    许褚微微低头,语气恭敬。

    杨业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冷峻。

    他负手而立,在庭院中缓缓踱步:

    “很好,让他们继续潜伏。”

    “没有我的军令,谁都不许轻举妄动。”

    “遵命。”许褚挺直身躯,神色严肃。

    杨业停下脚步,微微皱眉,问道:

    “现在长安城内,能调遣多少人马?”

    许褚略一思索,回道:

    “君侯身边的侍卫三百人,潜藏的死士五百人。”

    杨业摇了摇头,眉头紧锁:

    “不够,远远不够。”

    “尽快在长安城外,购买一处庄园,藏兵一千。”

    许褚立刻抱拳应道:“我立即前去安排。”

    杨业微微抬手,示意许褚稍等:

    “等典韦回来以后,交给他统帅。”

    许褚抱拳领命:“明白!”

    杨业独自走进书房,缓缓坐下。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长安的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立足。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心中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夜已深沉,征东将军府的宁静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打破。

    许褚快步前去开门,满脸警惕。

    杨业正坐在书房中沉思长安局势,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微微抬眸。

    不多时,荀攸匆匆而入。

    他见到杨业,连忙行礼道:

    “参见君侯!”

    杨业微微抬手,神色中带着疑惑:

    “公达,有何要事?竟连夜登门造访。”

    荀攸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

    “我成功觐见了天子。”

    杨业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

    “天子可有旨意?”

    正说着,只见一人披着黑袍,遮住面容缓缓而来。

    那人走到近前,一把掀开黑袍,露出面容,沉声道:

    “光武帝刘秀后裔,幽州牧刘虞之子,侍中刘和,参见君侯!”

    杨业微微颔首:“刘侍中,不必多礼。”

    刘和双目通红,涕泪纵横,声音颤抖着道:

    “汉室衰微,天子罹难。”

    “董卓专横欺君,我堂堂大汉,至尊至上,预示臣下。”

    “却要如此偷偷摸摸,下达密诏……”

    杨业看着悲愤的刘和,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站起身来,走到刘和面前,沉声道:

    “汉室之难,吾等当尽力而为。董卓乱政,必遭天谴。”

    刘和站在那里,神色肃穆。

    他缓缓展开手中诏书,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陛下有诏,请征东将军杨奉、都亭侯杨业接旨!”

    杨业恭恭敬敬地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地回应道:

    “臣杨业,谨遵陛下诏命。”

    刘和压抑所有情绪,诵读诏书道:

    “朕承天序,嗣守鸿业。”

    “然遭逢乱世,董卓逆贼,专权乱政,社稷蒙尘,朕心忧惧。”

    “今念旧京之重,欲东归以安天下。”

    “征东将军杨奉、都亭侯杨业,忠勇可嘉,朕素闻其名。”

    “特诏二卿,速整兵马,前来迎朕归旧京。”

    “朕待卿等之功,必有重赏。”

    “望卿等不负朕望,匡扶汉室,保朕社稷。”

    刘和宣读完毕诏书,直勾勾地望着杨业。

    杨业深施大礼,高声道:

    “臣杨业,谨遵陛下诏命。”

    “定当竭尽全力,整兵秣马,迎接陛下东归旧京。”

    “匡扶汉室,万死不辞!”

    刘和扶起杨业,急切道:

    “君侯,陛下日夜期盼,东归之事刻不容缓,还望君侯速速筹备。”

    杨业神色凝重,微微点头道:

    “刘侍中放心,吾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刘和眼中满含期待,道:

    “君侯,汉室天下,就拜托了!”

    杨业看着刘和,沉声道:

    “刘侍中,陛下如今处境如何?”

    刘和轻叹一声,面色忧虑道:

    “陛下被董卓所挟,处境艰难。”

    “此次密诏,也是陛下冒死送出。”

    “君侯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走漏风声。”

    杨业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董卓逆贼,吾必诛之。”

    “刘侍中且在此稍作歇息,吾等即刻商议迎驾之策。”

    刘和神色急切,对着杨业拱手道:

    “在下还要前往幽州宣诏,还请君侯助在下一臂之力!”

    杨业微微颔首,郑重道:

    “刘侍中,有什么需要在下帮忙的地方,尽管吩咐。”

    刘和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忧虑,缓缓道:

    “河东之地,是董卓的女婿牛辅坐镇。”

    “华阴、弘农等地,也是董卓诸部。”

    “在下希望,能够走武关,避开董卓的耳目。”

    “先去往南阳,然后北上洛阳、河内、冀州。”

    杨业微微皱眉,沉声道:

    “刘侍中身负天子密诏,不可轻易示人。”

    “南阳袁术和河北袁绍,都不是什么良善。”

    刘和心中急切,点头道:

    “我会见机行事,烦请君侯助我出武关。”

    杨业果断应道:“善。”

    刘和眼中满是感激,赞叹道:

    “汉室有君侯在,必能除董兴盛!”

    杨业立即安排人手,挑选了几名精明强干的侍卫,仔细叮嘱一番后,护送刘和前去休息。

    待刘和远去,书房中只剩下杨业与荀攸。

    杨业微微踱步,神色凝重地看向荀攸,问道:

    “公达,你对此事如何看?”

    荀攸轻抚长须,思索片刻后道:

    “君侯,此事风险重重,但亦是机遇。”

    “若能成功护送刘侍中,迎回天子。”

    “君侯之名必将威震天下,于汉室复兴大有裨益。”

    杨业眉头紧锁,望向荀攸问道:

    “公达,密诏一共有几份?”

    荀攸微微思索,回应道:

    “据我所知,只有杨征东、刘幽州两份,君侯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杨业背着手,在书房中缓缓踱步,面色凝重地道:

    “刘和执意东行,容易给关东诸侯送去把柄。”

    “若关东诸侯得知我父亲持有天子密诏,必然会以此胁迫。”

    荀攸闻言,心神一震,他不禁懊恼自己竟没考虑周全。

    他忙问道:“君侯打算怎么做?”

    杨业停下脚步,沉声道:

    “最好劝说刘和,留在长安。”

    荀攸微微摇头,面露担忧之色:

    “刘侍中一心为汉室,恐怕他不会同意。”

    杨业长叹一口气,无奈道:

    “这才是最让我头疼的地方啊!”

    荀攸略一沉吟,沉稳道:

    “君侯,刘和是志士,不可能轻易屈从,我会叮嘱他隐瞒杨征东的密诏。”

    杨业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这靠谱吗?”

    荀攸笃定地回答:“只需要告诉刘侍中此中紧要,他必然守口如瓶。”

    杨业凝视着荀攸,片刻后微微点头:

    “好,我不相信刘和,但相信公达。”

    荀攸拱手道:“多谢君侯信赖!”

    书房中的气氛依旧沉重,杨业与荀攸继续谨慎地谋划,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