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253章 拿下汉中,结束乱世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第253章 拿下汉中,结束乱世

    汉室倾颓,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犹如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孤舟,岌岌可危。

    值此乱世,杨奉因战功赫赫、手握重兵。

    又屡次在关键时刻护驾有功,引得朝廷瞩目。

    天子念其忠勇,朝堂百官亦忌惮其威势。

    权衡之下,一道册封诏令昭告天下——封杨奉为凉公,食邑千户,位极人臣。

    此消息一出,四方震动,或艳羡、或敬畏,皆聚焦于这位新晋凉公身上。

    杨奉接旨之时,身披重甲,声如洪钟:

    “承蒙陛下圣恩,臣必肝脑涂地,护我汉室江山,扫平乱世贼寇!”

    起身之际,眸中闪过一丝决然,当下便决意挥师,剑指汉中。

    汉中地势险要、资源丰饶,乃兵家必争之地。

    拿下此地,于汉室、于己身,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向汉中进发。

    军旗烈烈,士卒们步伐整齐,甲胄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一路士气高昂。

    先锋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探子频繁回报军情。

    杨奉坐镇中军,运筹帷幄,依据地势与敌军部署灵活调兵遣将。

    汉中守将听闻杨奉亲率精锐来袭,不敢小觑。

    早早加固城防、屯积粮草,紧闭城门,欲凭借天险与杨奉长期对峙。

    攻城之战拉开帷幕,投石车嘎吱嘎吱作响,巨大的石块携着千钧之力砸向城墙。

    城垣颤抖、砖石崩裂。

    强弩手列阵齐射,箭雨呼啸,压制城头敌军火力。

    云梯迅速架起,敢死队员攀爬而上,与守军近身肉搏,喊杀声震得山谷回响。

    就在战事胶着、胜负未分之际,京城突发变故。

    董承身为朝中重臣,平日里佯装忠诚,暗地却心怀叵测。

    他趁杨奉出征、京中兵力空虚,暗中勾结数位臣子,蛊惑部分禁军,悍然起兵作乱。

    一时间,京城火光冲天,喊杀声起,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宫闱亦岌岌可危。

    所幸,贾诩与李儒两位谋士留守京中。

    贾诩足智多谋,深谙人心权谋。

    李儒,心狠手辣,行事果决。

    二人临危不乱,迅速碰头商议对策。

    贾诩冷静分析局势:

    “董承此番作乱,筹备已久,禁军多有被蛊惑者,当分化瓦解,不可强攻。”

    李儒点头称是,眼中闪过狠厉:

    “先擒贼先擒王,拿下董承,其余乱党自会鸟兽散。”

    二人分工明确,贾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晓以利害,离间董承与部分禁军的关系。

    李儒率亲卫,暗中锁定董承行踪。

    时机成熟,他一声令下,亲卫蜂拥而上。

    董承妄图突围,拔剑反抗,却被李儒轻易制住。

    “董承,你叛国作乱,罪无可恕!”李儒怒斥道,命人将董承五花大绑,押送大牢。

    随着董承被擒,乱党瞬间没了主心骨,作鸟兽散,京城局势迅速得到控制。

    贾诩、李儒又马不停蹄,清查余党,严惩不贷。

    短短数日,便肃清朝堂,恢复京城安宁。

    杨奉得知京城变故,心急如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汉中,亲率精锐铁骑星夜兼程赶回京城。

    入城之时,百姓夹道相迎,欢呼声与啜泣声交织,庆幸这场动乱终得平息。

    杨奉径直入宫面圣,述职完毕后,大步迈向菜市口。

    董承被押解至此,囚车嘎吱作响。

    “董承,你身为臣子,不思报国,竟敢起兵作乱,祸乱朝堂,罪该万死!”

    杨奉怒目圆睁,大手一挥:“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刽子手手起刀落,董承身首异处,首级高悬城门。

    往来行人见此,皆唏嘘不已。

    经此一役,朝堂上下深知杨奉手段与威望,再无人敢轻易生乱。

    杨奉稳固京城后,再度整军,将目光投向未竟的汉中战事。

    决意续写宏图霸业,护汉室周全。

    残阳似血,余晖倾洒在蜿蜒西进的行军队伍上。

    杨业麾下的大军浩浩荡荡,如一条钢铁铸就的洪流。

    裹挟着磅礴战意,向着汉中汹涌而去。

    军旗烈烈,猎猎作响,绣着的“杨”字仿若一头欲择人而噬的猛兽,威风凛凛。

    士卒们步伐整齐、坚毅,甲胄碰撞声、兵器摩擦声交织一片,奏响征伐的战歌。

    杨业身跨乌骓马,身披玄铁重甲,面容冷峻。

    目光如炬,扫视前方山川地势,心中盘算着破城之策。

    身旁谋士郭嘉展开地图,低声进言:

    “司空,汉中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城防坚固,张鲁又经营多年,易守难攻,切不可轻敌。”

    杨业微微颔首,手中马鞭轻叩马鞍,沉声道:

    “无妨,兵来将挡,我自有计较。”

    大军压境,汉中城内人心惶惶。

    张鲁登上城楼,望着漫山遍野的敌军,脸色惨白如纸,双手不自觉地攥紧城垛。

    麾下将领满脸焦急,纷纷请战:

    “主公,咱们与他拼了!城中粮草充足,守军亦是精锐,未必不能守个鱼死网破。”

    张鲁却缓缓摇头,长叹一声:

    “杨业威名远扬,麾下兵强马壮,战术多变,又兼刚平定江东、交州,士气正盛。”

    “我军若贸然迎战,不过是以卵击石,徒增伤亡。”

    一时间,城内气氛凝重压抑。

    士卒们紧握着兵器,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街头巷尾弥漫着恐惧的死寂。

    杨业并未急于攻城,下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营帐连绵,炊烟袅袅。

    夜里,营中灯火通明,谋士们聚于帐内,商讨攻城方略。

    士卒们擦拭兵器,检查装备,养精蓄锐。

    次日清晨,杨业亲率一队轻骑,至城门前叫阵。

    他一袭玄袍,手持长枪,高声喝道:

    “张鲁,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困守孤城,援兵无望,何必连累城中百姓受苦?”

    “早早投降,我保你及麾下众人性命无忧,百姓亦可安居乐业。”

    声如洪钟,响彻汉中城。

    张鲁站在城楼,面露犹豫之色,身旁众人议论纷纷。

    见他迟疑,杨业再度开口:

    “我杨业行军多年,向来言出必行。”

    “你只需交出城池,以往之事,一笔勾销。”

    “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这一番话,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张鲁闭眼,长叹一声,心中已有决断。

    他缓缓睁开眼,高声回道:

    “司空,望你信守诺言!张某愿降。”

    说罢,命人打开城门,放下武器,率一众将士列队出城,躬身跪地。

    杨业见状,下马快步上前,扶起张鲁,神情庄重:

    “张公放心,我既允诺,必不食言。”

    言罢,传令大军有序入城,严禁烧杀抢掠,违者严惩。

    士卒们谨遵军令,安静穿行街巷。

    军医奔赴民居,救治伤病。

    粮草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汉中城百姓从最初的惊恐,慢慢转为安心,街头巷尾的紧张氛围悄然消散。

    经此一役,杨业拿下汉中,威名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