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永乐赋 > 第8章 墙里秋千墙外道

永乐赋 第8章 墙里秋千墙外道

    “祖母,锦姨会没事的,她会没事的…”徐馥不禁酸楚,又用帕子擦拭着老夫人脸上的泪。

    徐灿云终究没能忍住,血脉里像她此刻也流淌着妙锦的血液一样,感受着她的疼痛,似自己也经历了一番苦难,跑出房外檐下倚身大哭一场。

    外头天黑云沉,“訙嘉,你妥善安置了伺候三姐儿的祁容,好好照抚她家人情绪。”

    “是。”

    曾氏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人,巩洛跟上其脚步后往颐堂,掌灯开窗,风清云淡,巩洛未被问而先答,“是盛庸将军救了三姐儿,也是他送姐儿回来的。”

    “此事多少人知道…”

    “说是送回来时天色已昏,大概无人知晓罢。”

    曾氏以为不然,“今日妙锦遭人暗算,就知道这背后明里暗里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王府…行事还是要更加谨慎。”

    “是。”

    “妙锦为何学骑马,想必也与那将军盛庸有关吧…”

    巩洛见人心细,自然不会不知她此话何意,“夫人以为此事是否妥当?”

    “既然已经如此,我们就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暗中拜托着历城侯是为了遂了他与妙锦的缘分,此事还要侯爷亲力搜查。”

    她回头说,“还有…使人备些东西送到历城侯府上,别让人以为我们家姐儿是个惦记人的。”

    巩洛听命去,转身婢子贞苏即入,“大夫人,三姐儿醒了。”

    “你吩咐膳房做着些补汤,送到三姐儿院里来…”

    “是。”

    徐允恭到时,直抵勤心苑,一屋老老少少,垂头丧气,泣不成声,“儿子回来得晚,母亲您受累了。”訙嘉触景伤情道∶“国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抱在一起肆声痛哭时,徐允恭进内瞧去,“国公,国公…”跪的跪倒,见礼的见礼。

    “小姐怎么样了?”

    “小姐无事,方才醒来过,如今睡去了。”孜宿回道。

    “你们安心照看。”“是。”

    徐馥在偏厢房里,看望祁容,她比妙锦伤得轻,幸好无多大事,只是皮外伤,擦了药喝了汤,此时正为妙锦担忧着。

    “那时我与小姐回程途中,遇到刺客拦路,马受惊而起,我们被掀出了马车,倒地时几近晕厥…”

    “后来呢…”徐馥期待着她说出什么,“后来…婢子昏迷了过去,再不记得到底是何人…”

    徐馥闷的口气叹了出来,眼怔怔地望向窗外,“天气变凉了,你多注意身子,我改日在来看你…”

    “多谢小姐关心…”

    她归时,穿廊道经过园中,碰巧沈清与孜宿交涉什么,没头没尾,只听得个大概,像是她要去做何事,孜宿拦下她说话。

    孜宿这样说的,沈清随她去。

    无多在意,且听叶子也在叮咛了,“小姐我们走吧,回去迟了老夫人该不放心的。”

    “走吧。”穿园转廊,正门便回勤心苑。

    众人皆在,见过徐允恭,贾老夫人执意守着妙锦至天亮,谁也都陪伴守着不曾离去,这时曾氏面向众人说话,平常几句钻进人的耳朵…

    “我已吩咐沈清备好礼,这时该出发送去历城侯府。”

    贾老夫人微微启声,“吩咐备礼了?”

    “是。”

    “你有心了…”

    曾氏自谦,徐允恭也夸办的稳妥。

    又对其劝说,“母亲您回去休憩休憩罢,这儿有诸多人照顾,勿要担心。”

    贾老夫人连连摇头,“不,老身在这守着,看何人要害她…”她坚韧固执,众人也劝不醒,允恭只好应合道,“母亲您放心,何人若伤我国公府中的人,皆不可轻易逃出生天!儿子必严查,以儆效尤,绝无人敢再起祸害之心!”

    “呵!”老妇把持着拄拐,手掌心颤颤巍巍,“如若是从前,那些人早被父亲撵成了烂泥!”徐灿云怒斥不解其愤…

    “是,母亲,此事交给儿子,一定办妥。”

    徐允恭心系作礼而去,曾氏也随了去,吩咐巩洛在此主持大局,若有事第一时间禀告。

    盛庸派出了队伍在林丛中搜寻,彻夜未传回什么有利消息。

    一时送礼的人马抵了侯府,遵循吩咐送到管事胡氏手中。

    孜宿对她客客气气,“胡阿婆,我们大夫人吩咐,盛庸将军昨日救了我们家三小姐,特此备礼送到您们府上,以作感谢。”

    那头有人已去通传了盛庸,“曾大夫人有心了。”

    两方笑脸相迎,“无碍,按我们姐儿与将军的交情,这些东西已是薄礼。”胡婆回笑罢。

    过时盛庸来见,孜宿回他,“将军请见谅,恐怕此后还要麻烦您帮助我们王府寻觅凶手,夫人有吩咐,可否请将军去府中与国公一同商议。”

    盛庸同意,二者便一同出发归王府。

    不出半日,有人竟在林中连续发现多具刺客尸体,验过正是那些刺杀之人,只不过他们着装统一,连死相都是几乎一样,咬舌自尽,死在低浅树丛中。

    盛庸亲自翻查他们身上的行装,不像是平常匪徒或临时起意截道,倒像是蓄势已久而为,久于藏匿,窜如鼠蛇逃命的刺客身上衣着竟还干净整洁,既已逃出,为何又皆自尽于僻林中,难道只是畏罪自杀?还是根本就是刻意为之。

    依据自己多年的行军经验,他们的手法虽拙劣,却不留一丝痕迹,甚至是在刻意掩盖什么。

    “将军…”

    人从林中陆续又发现几件似乎是刺客身上遗落的东西,束带、箭枝、还有短匕。

    仔细端详,几把短匕面上分别刻了相同的一种图案,事实愈加显现出来,反而令情况匪夷所思。

    盛庸一眼认出便是谷王所御军图腾,使用此兵器的,一概皆是他军战士。

    传魏国公允恭命,封锁一切受刺消息,最不得传到旁人耳中。

    武英正殿中,燕王传召茹瑺,此人深受先祖生前器重,言其是贤人君子,并授颁“中外一人,中流砥柱”之铁劵丹书。

    “宣兵部尚书,茹瑺觐见!”

    茹瑺伏跪殿央,“臣参见君上!”

    燕王召其起,先声一问,“今日召卿前来,是有一事要问你。”

    茹瑺惶恐,“君上信赖臣下,乃是对臣的隆恩。”

    “嗯…我问你,依你所鉴,此时如何能定国安邦啊?”燕王开门见山,茹瑺也许多思虑,拂袖而答,“君上,臣以为,此时时局不稳,四海皆新,君上应即刻继承大统,方可安定天下,稳固民心!”

    他所言正中燕王下怀,他召臣来,不过寻个适宜辅助自己。

    “卿所言甚妙…”茹瑺俯首许久,燕王缓缓而道:

    “既时局已成熟,本王继承大统!”

    燕王登基大典的大日选在六月十七,离今日也不过五日之余,礼部,司设监、尚宝司等皆已在筹备大典事宜。

    如今全天下都知道燕王即将临位,却无人可知今后的大明将是如何盛势。

    鲤春园至明园,整个曹国公府这几日都忙碌非常,却说是太夫人要回家,实则做给外人看的,墙外人看不明白,墙内却一清二楚。

    “快点,手脚麻利点!”李未柔手下的平哩管起事来一点儿也不马虎。

    八里十里如此一喊,直叫人吓破了胆,“你怎么回事!啊!挂了灯笼挂不好,你自己瞧瞧,这都歪成什么样了。”

    大小姐吩咐把明安堂收拾打理出来,是从内到外都要焕然一新,“到时太夫人一回府,许多亲户皆会来,你们可给我安置妥善了,别出任何一档差子!”

    “是。”几个婢子跟着平哩来,穿过鲤春园又见李沐和房里的几个奴仆在浇水剪树的,惹得一股脑子火气。

    …

    “谁叫你们弄的?”

    “平姑娘…”音如不知所措,就被平哩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们一个两个的,拿着主子的钱,净干些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事!想着给我添乱是吧,给全府添乱是吧!”一吼看热闹的人多,弄事的不嫌事大,自然四面八方的都钻出来了。

    “这儿我叫你们来修理了吗?啊?一口一句你们主子…如今是大小姐管家,轮得到你们打着幌子蛮着性子来这儿?”

    “还不给我滚!”众奴不敢恭维,也便各自走开。

    不巧就被自己的人碰上,那人群后走过来的,也带了一行人来,纷纷在说,“肖姑娘来了!”“肖姑娘来了!”

    肖亦沁一向在府中说话有地位,是因为早些在武宁王府待过,也是老夫人身边的人。

    “肖姑娘…”“肖姑娘...”有些人见了她得行礼,偏偏有的不知轻重的见了作熟视无睹。

    醉心静说:“平姑娘真大派头,我等是上侍,你等皆是中侍,怎么也该知廉,也莫坏了规矩。”

    平哩辩道:“我何曾坏过规矩,倒是你们阁中这些人,总出来招惹是非,放任了出府更好,不然传出去还以为我们公府如何没管束没教训!”

    “我们方才说的,平姑娘是没听进去呢,还是根本没长耳朵。”

    “自然只有姑娘自己有了规矩,下面的人才能长得了记性!对不对各位?”

    众人应合纷纷,似乎墙倒众人推。

    醉心三言两语把她堵得无路可走,得好低头躬身向亦沁行了正礼才算又提起头来说话。

    “肖姑娘再有理,如今也是大小姐叫我管事!你倒是不知耍什么派头…”

    醉心愣是不爽,“怎么样?你真是胆大包了天,这府中上上下下就没人敢说我们合阁管错了事!何况,管得还是我们自个人的事。”

    “倒是你…管的是你自个儿事也就罢了,管起我们的事来,还在这哼哼唧唧婆婆妈妈!如果想告你尽管去告,告了你的大姑奶奶,看看她能替你出多大的风头!”

    气得平哩火冒三丈,鼻子气得比头发高,翘着瞪大眼睛与她对峙。

    亦沁劝醉心,作罢,二人领自己人回去,也不多说二话,各自好自为之。

    怎想也能想到,平哩哭哭啼啼地去见李未柔,向她诉如何委屈,说自己当了这通府上下管事这个累差还无人领情,说以后再也不敢多嘴了省得招人嫌。

    “你自己知道就好。”何必要说出来…平哩见李未柔毫无反应,想是她心里有了成算。

    “小姐…”李未柔指房里那端,“去,把妆台旁边那个铜匣子拿过来。”

    平哩真去,拿回来一个匣子,李未柔叫她自己打开,装着一个手掌一般大小的东西,“小姐,这是什么?”

    她接过手去,掌心摊开告诉明白,“这是太夫人那会当家管事时全府的通牌,后来慢慢无大用便留了下来,太夫人交到我手中,就是拿给你此时用的。”平哩这时抹泪笑,“真的?”

    李未柔叫她拿去,以后谁敢冒犯就拿通牌对她。

    阁中院子,醉心追着亦沁絮叨,说她不应该放她们出去惹事,给阁中惹事,也给小姐惹事,“大小姐本就瞧我们不顺眼,他们还在最显眼的地儿招惹他们,这不明白让人以为是小姐的指使。”

    “不知道的,让人以为嫡小姐多么心机,多么用意匪浅。”

    其中一位女仆音如答她,“不会的,小姐的为人大家都清楚…”

    “什么不会,只怕是只有自己人知道,旁人都以为小姐是藏了几斗米偷了几次鸡的…”

    几人争辩的声音传进了房间,亦沁也没言语,直到回小姐身边。

    李沐和手里还未完成的刺绣初见雏形,也是被孟逸那日抢夺的那幅,不过是类小物件,也值得她如此费心。

    两人见她用心静心在绣,不敢打扰,但也不多问地自语,“小姐,今日鲤春园里,大小姐身边的平姑娘,说我们几个办事不利,不准再去干活。”

    醉心只字片语,沐和仅听着,许久才放下手中的针,让亦沁将画幅收好放回了槐痕柜子里。

    “小姐你累了吧,我给你揉揉…”亦沁挪开话题,一会儿沐和才对醉心答,“随它去吧,你们在合阁当差,够辛苦了。”

    醉心闻起默默然,心头也沉了气,说道:“小姐…我是心疼你,被人所屈却未解释,如此他们会一直这么以为…”

    沐和走到临窗阁台边,一眼可俯观墙外事物,柳枝柔成丝,在漫漫起舞,树下是秋千轻摇,仿佛又只身而入当时景,紧挨着大院楼阁的道上,有人来往,有人驻足,有人交头接耳,有人匆忙而行,从这头延续那头…永不停歇。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铜镜中微光一丝淡默,不觉耳边亦沁迟迟来告,“孟家小侯爷带来东西给小姐。”

    她推开正躺的盒子,一见便是用纸张装点的红豆糕,另个匣格是什么…

    沐和从中取出一封书面醒字‘沐收逸书’的信,封口右角上嵌了一粒小小红豆,沐和见时嘴角稍扬。

    将它握在手心,信中说,“沐儿……他在信里仍这样唤着。

    “我这儿一切安好,不知你是否挂念我,故特此书信一封予你,望你莫为我扰心…若你未常挂念我,我便仍祝你每日顺心,过得安适静谧,亦乃我所愿。”

    信落笔一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沐和看了,且记着。

    不知何时,动静有些异常,周围的一切都格外冷清,尹仅进来禀报:

    “小姐,徐三小姐…被恶人拦截,从马车摔下来受伤了…”

    刹那李沐和悬心,却也清耳听他言罢,“外国公爷吩咐,消息不得泄露。”

    “母亲可知晓了?”

    “夫人此刻恐怕已知,分派的侍子该去告诉了。”

    二人不便贸然前往王府,沐和此时已抵夫人繁堂,徐华樊与之商议,也算心中渐安稳些。

    很快国公府的传达入总管事巩洛耳中,回的是稍安勿躁,小姐一切安妥,有扰诸位挂念。

    天尽深沉,愈入夜凉意愈重,亦沁知其多思,特意陪他到几时,沐和这时睡不下,起来写字,这几日在书院学的不多,也便熟络的那么几篇反复品读,读到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叹其为何乃偏爱诗作,因其可使谨身内省,便将思念之情藏于心,只盼一见。

    愈写愈浓,愈写愈淡,眉梢染墨,眼角带柔,便是想到心中所想。

    隆平侯府,这几日女子倒是进出络绎不绝,不知崔氏又打何主意,原来是为儿子选妻,才如此大动干戈,将京师所有清白人家的女子皆寻来了,高门显贵的也皆一一拜访去。

    齐奴在耳边倾诉,“夫人,这些女子大多来自清白人家…只不过家室差了点。”

    “管他…家室能当饭吃?家室好的未必受宠…”其言意味深重。

    又将头埋在后面一派奴仆中间,对她小声说,“家室好的,未必生得出孩子…”

    后头几个脸皮薄的听了嘘嘘嘻嘻,面前又一行的良家少女,环肥燕瘦,各有春秋,齐奴即让她们一一介绍自己身世。

    见崔氏慈眉善目,她见犹爱,当头走上来的一女子杏脸桃腮,体态丰腴,搔首弄姿时崔氏脸上欣喜褪落,一会就挂不住了,脸色大变,“下去吧下去吧…”众人都寒噤嫌弃,何况最厌妩媚之术的崔夫人,齐奴叫上下一个,却是天生好模样,眉清目秀,令崔氏都不由赞叹,“好似我年轻时。”

    问她年纪,回十五。“便是刚及笄之年。”

    问她家中几人,回父母与之三人。

    问她一句她便只答一句,如此害羞更惧,令崔氏转念一想,无姊妹兄弟相衬,无自身秉性把持,今后如何管制家中。

    “下一个….”

    “夫人安,小女名叫高兰,家住城南,家族世代从商贩盐,今年芳十六。”

    崔氏且正眼瞧她,此倒也是副好皮囊,长得娉婷玉立的,“你说你家族从商?可无官场有所联系?”

    “是,无。”崔氏要的就是毫无联系,才能牵扯得一干二净,省得以后又娶进来个仗势的。

    “家中可有姊妹兄弟?”

    “有,有二兄一弟。”

    “倒也适宜。”

    再问,“你可觉我儿如何啊?”

    “少公子乃侯爷之子,当然是众多女儿心之所向。”

    崔氏满意极了,敛开嘴招呼齐奴,她转身一拿,拿出个玉饰吊坠来,“姑娘,这是夫人赏的,你收下。”

    见势千万谢过,其也便尽兴而归。

    礼园,太夫人谭氏好归不归,偏偏选在徐家出事两日回府,也是其生辰之日。

    这会儿又不可打草惊蛇,令刺客人等投机逃匿,又得装作样子来参加宴会,贾老夫人想想也是人情世故,再所难免。

    午时六刻,弄琅的仆子持两只相碰,一碰敲醒中堂,恭祝长辈寿诞,二碰响彻空廊,是迎主入园,奴下叩首礼请。

    包括李甄在内的,无不恭敬顺从,一道涉水长廊上,左右悬红笼,水上设花灯,花灯藏字条,各种祈语,碧清如镜,与天相照,旭日高升,直抵正中,直通所居明安堂,挂联幅两道∶良母久归家欣日,吾辈感念深恩情。

    国公俯身请进,夫人徐华樊,侧室柳明絻左右帮扶,谭太夫人与柳明絻说话,见园中四侧无不如新照旧,盛赞,“大孙女儿真是能干乖顺,懂得我老人家眼睛蒙了,见不得脏东西,也不喜新设,便一切都照旧…处置得体啊!”其精神矍铄,双目有神。

    柳明絻婉笑,“太夫人赞,柔儿当更加努力了…”说着回头瞧李未柔,她也瞧她,对视着回,“祖母盛赞,柔儿不敢受了。”

    谭太夫人笑容满面,“受得的,受得的!”众人赔笑,围墙通阔的,名明苑,苑中树木对阵,沿廊通偏厢,在外可观湖上景,与内院遥相望,在内置身围院东西之中,夏凉冬暖,四季适宜。

    李甄关切道:“母亲舟车劳顿,是否先安置休憩?”

    谭太夫人夺口而出,“哎,怎么我老太婆不受你们喜欢,见着我就烦啦?这才多少时辰?饭食都还没下肚,怎么睡得安稳?吩咐下去,我先用餐罢!”

    见她如此说,徐华樊一片热枕地转身吩咐,怎想老太太不允,转眼又说,“就让我孙女柔儿去,柔儿办事妥帖,我放心!”

    李番勇鹰头雀脑,坐势旁观道:“何不就让柔丫头去。”

    众人一贯脸上欣喜着,李未枈夸口道:“是啊…姐姐最知道祖母喜欢什么,向来都是姐姐捯饬,最是祖母喜欢最爱。”

    “呵呵呵….你这小嘴,最是甜!”说话音调都是往上扬的,华樊见她们如此热闹,反而自己被晾在一旁,沐和一路不去搭理谭太夫人,反而在旁顾惜着自己母亲,便是再让人有机会做文章。

    李未柔转身去安排事,众人行途偏厢,踏上沿廊,湖面风平浪静,隐隐水上摇晃着几只从桥下驶过来的祈福灯船,沿岸细柳垂弯了腰,修长的发丝沁入水中,宛如沐浴出尘的美人,给人以舒适畅然的风,几人喜笑言谈,才上堂中去。

    正午食时,端菜的分排两侧敬上,堂上坐的嫡母谭太夫人,左四爷李番勇、柳娘子,右国公爷、夫人,左下位三小姐们,右下位李沐和。

    “可惜男孩儿们没在家,我没法一时见着。”

    李甄抱憾道:“母亲,孙儿们学业为重,怕是要有失怠慢了…”

    谭太夫人稍斥,“怠慢什么,他们以学业为重,难道丢弃了学业日日围着我这老妇?”

    李甄连连道是,又叫人倒酒,酒满杯举,嘴里如流水,“母亲今日回府,吾辈欣喜非常,愿您在此安顿下来,也好让我们照顾您,表儿等孝敬之心…”

    话未完,又吃了个闭门羹,“照顾就免了,你们有心就好!”见李甄如众人般脸色挂不住,柳明絻顺势站起身敬茶,“太夫人,我们都盼着您回来,尤是枈儿日夜念叨您何时能来…”

    沐和静默地低着头,心不在焉,听闻李未枈那头起来说话,“祖母可知我给了什么给您祝寿?”

    谭太夫人笑说,“原来不是诚心想我来,这会儿倒问起我什么?”

    李未枈拐弯抹角道:“我做了如意金丝寿桃给祖母贺寿!”横竖丝毫没有违和感,众人喜笑颜开,端上一个翡翠盘中的寿桃大如蹴鞠,形状鲜明。

    谭太夫人欢喜异常,李番勇明夸道:“枈丫头果然机灵,寿桃如此好看!”于是又是三两孙女敬祝,轮到沐和时,相互隐秘的心头藏眼,分外清晰,李甄暗中旁观,见她双手握杯,先行一礼,再说祝语,全程明朗的你来我往,此时气氛却一下跌沉,也让暗处的人笑的笑,嫌的嫌。

    在她坐下之前,李番勇叫着她,“沐和已知是祖母回府,你却不喜啊?”他脸上表现的神态比这句话更刺伤人心,她起初是停缓,后来渐变成默不作声地坐下…

    紧随其后地。碗筷飞过沐和的耳畔,划伤过她的一寸皮肉,刹那碎裂得稀稀落落地掷地,震动着所有人的脉搏,而沐和仍旧只能默然,什么也做不了,李甄斥道:“你这是做甚?啊!你竟然如此目无尊长!”“今日即便你真有不开心,也给我装出副恭顺样子来!”“如此不贤不孝,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神眸如黑夜里寻觅的独星,跟随每一次地浮动而内心颤抖,一滴泪坠落下来,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多么细微又多么危险,她不愿求饶,因为无错,她不愿讨好,因为厌恶。

    方才热络的家宴,此时不欢而散。

    徐华樊与其在憬堂对话,无论如何心平气和,彼此都无法真正地推心置腹,这不但是夫妇间有的,也是世间常有的。

    “你若如此不信任和儿,当时你就该在杀死那狸奴时彻底查个清楚,只是你自己也不确定罢,你也怕查出个什么,还不了众人一个交代,所以和儿是最好的认错者,你便是看破了她不敢违逆,才这么做的?”华樊真切地质问令他无法言语,“你心中比谁都清楚,却一味偏袒寻私,今日也是这般…”

    李甄愤起反问,“她如此大逆不道,将太夫人置于何地,将我的脸面置于何地?”

    “你的脸面?你的脸面….你终是只有自己的脸面,你如此伤人心也是为了你的脸面!”见她怒不可遏,李甄眼睁睁看着她说道:“疯了,简直疯了,你瞧瞧你如今什么样子!”

    “我是何模样,也是母亲!我绝不允许你,绝不允许任何人,一次次地伤害和儿!”

    她冷眼以对,头也不回地迈出了门。

    李末休归时,庭院中动静很大,中庭幽静僻深,中水长廊两侧却盈盈点点,园中陈设华席,屋檐一道的红笼高挂,透着微光,柳树枝上系红绳垂下,门窗上贴满福寿双喜字,房里灯火莹莹,房外人行穿流,一路往明园,谭太夫人的奴子夷章己候多时,直等引进正堂。

    还未见面见人,正堂中坐的,先闻谭太夫人大呼,“诶呀喂,我的好孙儿啊!你们总算回来了。”

    李末休李末值一齐跪下,“祖母寿辰安康!”

    “好,好!”太夫人满目欢喜,嘴角眉间渗着一股浮夸之态,二人分别过来,“让我看看,可有长大些没有?”先瞧末休,玉树轩昂,神明朗秀,“休儿不愧为长公子,如此英貌,今后定是子辈一杰士!堪比国公啊!”

    当着众人面儿说的,便使柳轩的脸色暗淡了许多,再瞧末值,虽英气勃发,年青更甚,却眸深如潭,愁绪皆遗留眼中,众人自知而不破,“值儿,可有好好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