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赋 第22章 远道终难寄
于是一早李二爷便往国公府叫怨,谭太夫人无真上心,甚不便参与从中,其亦当羞于他举,即愧于言明,太夫人直指叫啧:“你啊,你啊!还是少经事的!她终究是你明媒正娶之妻,你便要寻妾三千,也要问过她同不同意,幸而她且是个知体面的,若四处宣扬,你这都督名讳怕是不要了!”
李增枝勾头垂面,微微从后前至,“母亲教训得是,儿子知错。”
一旁李甄劝诫,厅中仅此三人,“回去好生安顿,若是真将此事闹大,你我两家都拉不下情面。”
“那贱妇实则猖狂,我数载被其压制,在外哪还有个都督的派头?”
李甄撇眼不看,复振振其词,“你何寻派头?怕是哪个做都督的,都不如你,有派头罢!”一时谭太夫人对面大喊,“坤儿啊坤儿,你当真执迷不悟?妾终究是妾!是见不得光的...”
李增枝出了那和安堂,心中不禁生恨,自觉一身不适,想是昨夜与郝妉疏纠扯不清,未眠即伤神,这会儿正要上马回府。
“二爷,这是回哪?”马下,李增枝愈发摇头晃脑,像是醉酒之态,颠三倒四了,也不知小侍何问,然囫囵,“回,回房。”小侍答应一声,将其搀着进了门,廊外倒是清净,郝妉疏气盛如事发,一病不起,再无心管理一府上下,奴仆们知事的受罪,无知者静声,个个如无事之秋,不知动态。
房前,丫头接手银两,麻麻利利换了行装,踱步往廊间去,步步前行,正与小侍当头而迎,与她四目相睹,便知其意,将人丢手与她,便左右逢源,一路往偏房去....
他日群臣议,柳门之女柳弗儿先为先帝妻,后蛊惑君上,以致玷污皇家清誉,亦有柳氏子当朝之柳升联系内臣,企图夺权,今新朝未定,当以其为乱臣之首,处之刑法罢黜,是为除奸去佞之表率。
然事后一月,皇帝忽查柳家一事,上呈颇多否决,朝上群臣抗议无果,平其罪之诏已下,通告万民。
柳氏柳崇,柳升二父子方释,便有人暗中向皇帝递传密信,报柳升之子柳溥设计陷污国公李府嫡女李沐和,皇帝当即传令封锁详细,却料事出未半,已有余位大臣上谏,指明柳氏子放荡不羁,是为失礼,强暴臣女,是为失德,与亲勾连,是为失信,柳氏家风不严,屡失德行,实不堪伯爵门楣。
柳府中,人人自危却又心怀各意,暗自揣度。
卉思不顾向王妃进言,颜如才知多日事发已不仅涉及徐李二家,更将因柳氏名誉受辱,首感女侄亲人之痛,再忧名门之望,心力交瘁,深知皇帝为大念顾及外戚亲家,不惜与朝臣意见相驳,痛斥张辅等人上告李甄恐有结党起势之嫌甚乃乱谏。
昏尽而内廷未散,众臣无意而休,却惹恼耿候,坐立难忍,“曹公承祖位,如今又是君上之外戚,可堪位重而人言可畏矣,若不是有心人蒙了双眼,竟明辨不了是非?”张信闻势复议,“甚是,直指堂堂国公家公然结交一伯爵府为谋私,岂非真是侮人智趣?”
张辅辨,“若非国亲外戚,便不可谋私之心?....”其冷冷嘲,“陛下,当日他亦确是带兵之敌首,不过能为不足,不堪重任罢!或是受人谗言蛊惑也未可!”
耿侯咬牙切齿,面目铮铮,“你些小兔崽子,我看你才是听人蛊惑得多,若非太祖一朝能臣将士打下这基业,何来你等逞能作腔?”
他人坐立难安,耿侯指眉便骂,“曹太爷随高皇帝创世,余下子孙有无能智岂非你等能评议?”
耿侯长立,毫无忌惮,便知那衔快步而前匆匆安抚,“耿侯爷,您可稍安勿躁,此乃内廷!”
瞧他使人搬凳移正,在耳边呢呢喃喃,耿候一怒即发,“既是内廷议,又有何不能议?方才你们几人言之凿凿,曰曹公有谋逆之心,便指李家祖上失德无纪,要请圣上定夺呢!”他哼声震人,侃侃而坐,一刹气氛生怪,各人心下异动,却不见谁人再谏。
暗中推敲,皇帝眸色微启,又抬眼静瞩,笑从嘴边翘起,何其淡然谓,“众卿无言再辨?”
众人静若寒蝉,却见皇帝起身,褂袍捧在侧,立于众人前,“诸位若无议事,便请回吧。”
皆以惊噤不行于色,内感叹颇重,惊于其举止多变,不解其味。
臣散,皇帝龙辇经过时,却已与之错别,那衔身后道,“陛下,暮色已近....”
皇帝双目紧锁,悄悄问起,“王妃可在此候?”
“是..大约二时辰前。”那衔抬眼视,皇帝神情无恙,龙辇稍许停暂又起,缓缓往廊深处行,然仅一宫墙内,侍女跟随王妃之后,安隼余光隐探,“娘娘,您又为何不与陛下相见?”
颜如踏上丹墀,身后鲜有奴婢多许,“知情,贵在无须多言。”
转身又面对人,“我累了,你们也去歇息吧。”
安隼陪伴而入,只见王妃相见君上亦如往昔穿着平素,却常见君上赞其如水仙朴实无华,既馥香自色,竟也不必艳压群芳。
李沐和竟不知,音如之意,她道:“婢子实在不该,牵连小姐,您对我已是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唯有请小姐成全?”
“成全?”醉心怎知她竟出此言,却想近来之事,再加柳家人多以挑唆威逼,即不忍对其痛骂,“你可想过,与那浪子如何过完一生?”
众人为其悬心,她却言辞恳切,“婢子...不敢欺瞒,我与那柳子虽未两情相悦...”
未及人多劝,她已娓娓道之,“然年有二十,本该早早嫁人,如今闹此惨剧,令主家蒙羞,令家中不耻,我本与小姐自外祖府而来,自小一同长大,在上,您是幼主,在下,您早已是婢子心中亲人,今日,便当婢子一生所求,愿小姐成全音如!”
“你可真想好了,往后如若他对你不忠,你如何自处啊?”亦沁颇为悲悯,俯身再劝。
音如满眼噙泪,“婢子过去,自然做不了大房正室,如若做个小妾,他不喜则弃,婢子便做回奴身,安能自食其力,我本为奴身,又有何攀龙附凤之心?”
李沐和不知她今妄断,更气她自贱自欺,“婢子自徐府而来,尔请出外院,俨是不愿惹府中人非议,小姐与外祖联系,恃宠而骄,对旁人皆不放在眼中,可你已跟随小姐多年,竟也不知小姐品性..”
亦沁所言,音如百口难再辨,“婢子知,小姐向来宽善,更非眼高看人之人,只是奴本该为奴,不该牵连过多。”
瞧她痛哭不已,众人无话可说,沐和叹息惋惜,只是不知自己所为,竟对她而言,亦未感同,她所求,便只是父母亲人无恙,难奈命运如何,本就如出一辙,她不过自选了一条更深更暗的路。
“你,是来作别的?”
“婢子之事,实在不应小姐启齿,更不应小姐心忧。”
众人低首,竟无可叹。
说来可笑,张侯痛失庶子,其却连日不可回府,曰乃皇帝密令其协北镇抚司彻查京都多次贵族受害一事,再有三王为人做事几近苛刻,更于公事私意,愈发一丝不苟查理明细。
刘虞缬丧子,其预料不得,对崔琇肙母子已是痛恨难忍,然张镛为侯府长子,确对其不可成大迫,然崔琇肙本就多罪之身,固刘虞缬暗地将恨附注于其身上百倍千倍,每日撤了饭食,将其囚禁于房,隔几时辰鞭刑痛打,未出两日,便将其活活折磨至死,假作一畏罪自尽之名,往其尸喉中灌入毒药,形其自饮而死之惨状,其后又拖着大病之身亲至品鸢堂为其哭诉,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府中人心惶惶,个个如热锅蚂蚁,上蹿下跳,而孙奴自刘虞缬流产,便被人抓住待罪,而看守之地正临近南面单芬身处房院,众人一心看热闹生事,守备自然较往日宽泛,便同几个知情奴仆暗地出逃,更加打探夫人崔琇肙身死确真缘由。
那奴摩挲着逃出生天,换身侍奉婆婆,言其入内查看,当真入了内房,只见房外人手整齐,房内一片阴寒,令人难安,单氏本就怀有身孕,又多思敏感,先前受刑之苦令其体虚身卑,已不成人样,今卧床不起...孙奴朝床前双膝一跪,惊动了浅睡之妇,她便更加苦不堪言,声泪俱下,“奴见过少夫人...”
“你是..”受其大礼,单芬实难不悚然,“你快起来说话!”
“老奴,必有一事要告知!”
单芬卧身而闻,只见其详细将近来诸事一一道明,使之恨不忍,痛不能当,忿忿坐起,“你说的...”其实难相信,竟有如此恨决之人,要将她们许多置于死地,孙奴再加火上浇油,将当日张侯觉察外院反其容身之由一气说出,更令单芬大豁,“原来如此,夫人,夫人虽不喜,亦不会对己孙儿构害,又怎会为我安置于外院!”
岂非自己久久蒙在鼓里,其泪悲眼恸,难泄胸中恨,孙奴床边而坐,抚其背而道:“如今夫人已去,少夫人更加保重自身,有腹中孩儿为保,即能在府中立足。”
“我要如何做,才能为孩儿报此深仇?”孙奴却语重心长,劝诫有三,“那刘娘子,多年隐忍阴狠,此人必对少夫人表面善而心不合,然公子为长为嫡,日后必然袭爵侯位,少夫人怀有长孙,若您能忍耐一时之痛,任她再恣肆,今后亦对您不成威胁!”
单芬手抚肚腹,痛恨纵横,不由心计从中来,更觉其言犹真。
阁中,耿秋月梳洗罢,起身要往母亲房中请安,却闻窗外人议论,说今科考在即,许多生员士子皆初检归程,以备秋后大考。
“说来奇怪,李公子,怎许久未来见小姐了...”秋月瞧她怪味,回道:“学子自以学业为重,莫要叫他分心。”
笑她多处为他思量考虑,“可这也过去二日有余,照是往常,他早早便飞来见小姐了。”窗外一片闲言碎语,嘻嘻笑笑,“住口,就你嘴皮子利索!”秋月不以为忌,却也以此有虑,只怕是自己多想,他当真遇着什么纷纷扰扰。
只见澧园外,马车落脚,银铃轻响,众人便知公子回来,门俾便启户开窗,搬运停马,紧接三两奴仆转身往夫人处禀,就见二公子已随入繁堂,躬身见过母亲。
“在府学中吃穿可好?”
“极好的。”
徐华樊笑靥如花,又问道:“听闻科考当前,今日得闲回来,定也三两日...”
“是。”
“母亲慈悲,时时体恤儿等辛苦。”末值感念极深。
“为母亲,自然事事为儿女想着。”于是招手要他过来,二人往身前去,左右坐下,“你们学的什么,该向母亲讲讲。”
李末值一时抖擞精神,高谈阔论一番,讲到如何如何,自己作的春夏两首得了先生的大赞,李末休也笑,“若不是泛泛诗句。”
“怎能是泛泛诗句?兄长所见,我作的诗皆以繁文缛节堆砌而成不成。”
徐华樊见他意不平,却见末休不容情面,“我看,十首中,先生偏挑了你的出来。”
“为何?”母亲犹问,“自然,自然是写的不好。”
“方才你还说,春夏二首怀得盛赞...”
“儿子愚昧,做不出好的这第三首秋词来....”末值近来犹觉为此惑,母亲瞧出,才见末休道:“先生为各人出了一题,便是按各题作出所应诗词。”
“那休儿的?”
“兄长的,便是喜怒嗔痴。”华樊惑解,“原来如此,末值你的,可较兄长的易多了,你竟也写不出来?”
“以母亲见,儿子该如何写。”
“四季,由时气,亦由人情,若在此之中,你看阳而感暖,看风亦不觉寒,看雨不觉困,何时何处,皆是四季如此,唯有心境分明。”
这时耿秋月已至堂室,却未见母亲何在,忙询解下人,正见一老奴低头谨慎,悄然行至,“小姐,您随我来,夫人正在北院等着您呢。”
主仆二人不知何意,仅随她去,
秋月正独身入内,远远便见母亲双膝跪垫,双手合在眉心,作祈祷状,秋月忙前去扶,却被阻拦,只见陶氏静声,秋月问,“母亲,何事....”
夫人陶云斓唤其俯首跪在侧,然冥冥问道:“秋儿如今,可有心仪之人啊?”
不觉她竟如此问,才与外头的风言风语相联系,那时杨溥之子杨旦冒然来求,惹得府里府外闲语之气渐长。
“女儿,不知母亲何意。”她侧目,回,“你若有心仪之人,母亲定不阻你情愿,只是你如今尚小,久居深闺,如此来往,难免不落人口舌。”
耿秋月自知如此不好,只与李末值虽两小无猜,却也不得时时见面,何来交往密切,亦可惹得人言,自以为,“母亲...”二人正相扶而起,“令母亲忧心费神,女儿实难不以愧,只是之后便少来往罢....”
陶云斓身为母,语重心长,“母亲非要阻拦你去留,只是如今李家多生变故,有结党之嫌,你还是莫要常常与之联系了。”
这几日二人回府,却闻家中颇多事故,柳家的盘算着如何收拾残象,便三番五次向太夫人进言,言明要风风光光迎娶音如作他柳家夫人,也不管世人怎冷嘲热讽,定要不顾世俗娶了一个婢子出生的为正室。
“此话,听来便是暗讽。”李末值愤,“幸亏和儿无事,不然他们承受不起!”
李末休端坐其位,见其怒不可遏,却仍不发一语,静时,闻外有人进来,“公子,夫人正请你们过去呢....”
“去哪?”
“说是合阁。”末值忍着气,又心想着不去,不时二人便一同来到。
方怪,怎不见母亲身影,又处阁中十分尴尬,她像有备而待,想是徐华樊而来,亦是为解三兄妹之结,那时兄长们回府,对府中事尽也不晓,因是府中外皆下令严封消息,无人敢多嘴议事。
“兄长,可安好?”三人心有余碍,所立与沐和相隔甚远,亦不愿来坐,亦不多答复,房中犹如空荡无物,各心伤心。
李末休先往那儿坐,末值便心气大舒,顺势而坐,“和儿,兄长待你如何?”
沐和亦静静坐下,“兄长待沐和宽仁慈爱。”
“那为何?”末值愈发生气,晃得立起,正瞧末休二人亦瞧他一人,便稍收敛,“那为何你不与我们说个明白,便是不拿我们当为兄长。”
“妹妹无此意,只是此事,无由与兄长们说。”末休暗下低眸,无神无话,知觉她何意,却又不解究竟何意。
“那时我与兄长回府你便该告知...何苦自己一人担着...”见此间众人不安,末值且廓然,“好了,今后你莫要以己自困,无论何事,亦有我们与你一同担着。”
沐和尚得慰藉,二兄视其作心疼态,他亦无言,起身已与同行,二人将去...
沐和内心其咎,不由上前去跟,却知他未待其,竟无片刻停留,擦肩而去,步履匆匆,沐和心头静默如此,神色亦暗...抬首身影已出门不在,不觉了无声息。
这边,晋楠连连道歉,怨己胡言乱语,竟将此事一并告知于李末值,末值听来,竟说,“我原无怪罪的意思,你怎赔起礼来?”
“公子,您若不在意,又怎会三番问起耿小姐的意愿,便是想她是否同意,是否也对那杨旦怀有好感。”他侃侃说,李末值却叫他多嘴,“你怎会知,我与她好似一起,却又相隔千里,她始终在我捉摸不到之处,像中间有一层薄薄的雾。”
晋楠笑意,“那更好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你懂什么!竟要将其与那深闺妇人相较,她们有的是愁怨郁结,秋月何如?”
晋楠又笑,末值直视而询,“你所笑何意啊?”
其忙给指路,“正要问公子,可去耿小姐处?”
“我便知你在打趣!”
二人齐身出了府,马车穿过尾街,秋雨绵绵,在耿府偏门巷中停下...
只见有人起身,像是有备他等前来,乃一老奴,朝他打量了几分,声息极低道,“这位,正是李公子了。”
她似问非问,然说,“近来府中小姐管家,事事皆由其代劳,公子若当真体恤小姐,便不要与她再生烦扰,各自安好罢。”
二人惊怪,她又言,“公子往返府邸频繁,是要惹人非议的。”
“可让我见秋月一面否?”奴子头微摇,低身作礼,“奴不瞒公子,此些,皆是夫人之意,您自请回府罢!”
她将去,正转身踏上青砖绿苔之际,末值眼中几近落寞,短短回道:“请婆婆回话,她既不能闲出,代问令母安好。”
雨水漂过他人衣袍,润湿了新穿的锦履,原有一人孤立门外,心间满是欷歔。
天色尽昏,殿内吹灯换盏,挽帘收物,方才仍绵延细雨此时竟愈发下得滂沱,雨势大作,索性闭门锁户,居于房中静听风声。
安隼往柜中取出件素白褂袍,往王妃身上披上,“娘娘,当心着凉。”
正瞧细心穿上,却闻卉思漫漫说道:“今日朝上,大臣们又与君上提及柳氏之事,竟还有人进言国公当属无徇私暗谋之嫌,名曰恐有奸人在侧馋惑,有失志愚妄之嫌,所谓奸人,莫然是指着柳氏一族,非要以此为由,参上国公家一本..此些臣子,个个阴险狡诈得很!”卉思横眉冷目,方见安隼漠然视之,“自古清者自清,陛下有圣裁,怎会凭他们胡言。”
王妃付之而言,“那日我自书请呈与陛下,他既明然于心,才会顾我亲颜面,对众臣张狂之举网开一面,若明里对李家袒护过深,则是偏了公理,世人朝臣皆不允..然他能如此作为,我心,竟不知该慰....”
房内暗暗沉沉,外头风雨未定,一呼一息亦如银针落地偶有回响。
“安隼瞧您发髻有些乱了,奴给娘娘重新梳理。”颜如起身妆台,却见镜中人添减有余,不似往前又有几分当时模样,“我的发,似少了许多?”
颜如抚发自问,安隼镜中浅说,“娘娘正值春秋,怎会有此虑呢?”
她亦笑默,年岁添减有余,不尽人意。
高昭王府内,盛庸见三王朱高燧,将所查一一告知,曰行刺者身着与当日情形,“现场未留下何许可查之证,只在一支短匕之上明刻有安王领兵图腾。”
下属呈上图纹短匕与刺客所着衣物,其人所着统一,实难推断。
“安王的兵,何意图出现在林中?”
盛庸回,“此事尚未可知,不应以此断论乃安王主使。”
“行刺者多诡阴计,亦不除反其道而行之。”最砚说时,众位生疑,能在京中调动势力,亦行之诡秘,不留蛛丝马迹,绝非常人所能为。
众人皆议安王怎是易为此事之人,世人眼中他不过纨绔子弟,有才无能,然三王不决于此,知人知面难知心,安王是何许人也,亦未可知。
“行刺者与徐府侍从搏打死伤甚少,其人必是武艺超群,非常人所能所敌...若非长时经过特训习练,怎能做得如此诡谲?”
最砚谓,“死伤尸首可在?”
“皆置于外院。”
“派人仔细查尸,查清行刺者面目体征,再来回话。”
“是。”
“此事涉及甚广,非一时可判...最砚紧随其后,盛庸已出三王府。
音如央求再三,院外侍从来禀,圣旨已下,柳家一族免罪复位,朝中无人敢问,无人再问。
“恐非蹊跷啊,大臣们凭柳家女之事降罪柳家已平天下所议,此乃与上意相得益彰,诸位怎会不知啊?...君臣本就是牵制...臣若使朝乱,自乱其心罢...”
“判理此事之人,皇上不也派了亲信张辅与锦衣卫...”大臣言辞甚微,词句间却细思极恐。
李增枝勾头垂面,微微从后前至,“母亲教训得是,儿子知错。”
一旁李甄劝诫,厅中仅此三人,“回去好生安顿,若是真将此事闹大,你我两家都拉不下情面。”
“那贱妇实则猖狂,我数载被其压制,在外哪还有个都督的派头?”
李甄撇眼不看,复振振其词,“你何寻派头?怕是哪个做都督的,都不如你,有派头罢!”一时谭太夫人对面大喊,“坤儿啊坤儿,你当真执迷不悟?妾终究是妾!是见不得光的...”
李增枝出了那和安堂,心中不禁生恨,自觉一身不适,想是昨夜与郝妉疏纠扯不清,未眠即伤神,这会儿正要上马回府。
“二爷,这是回哪?”马下,李增枝愈发摇头晃脑,像是醉酒之态,颠三倒四了,也不知小侍何问,然囫囵,“回,回房。”小侍答应一声,将其搀着进了门,廊外倒是清净,郝妉疏气盛如事发,一病不起,再无心管理一府上下,奴仆们知事的受罪,无知者静声,个个如无事之秋,不知动态。
房前,丫头接手银两,麻麻利利换了行装,踱步往廊间去,步步前行,正与小侍当头而迎,与她四目相睹,便知其意,将人丢手与她,便左右逢源,一路往偏房去....
他日群臣议,柳门之女柳弗儿先为先帝妻,后蛊惑君上,以致玷污皇家清誉,亦有柳氏子当朝之柳升联系内臣,企图夺权,今新朝未定,当以其为乱臣之首,处之刑法罢黜,是为除奸去佞之表率。
然事后一月,皇帝忽查柳家一事,上呈颇多否决,朝上群臣抗议无果,平其罪之诏已下,通告万民。
柳氏柳崇,柳升二父子方释,便有人暗中向皇帝递传密信,报柳升之子柳溥设计陷污国公李府嫡女李沐和,皇帝当即传令封锁详细,却料事出未半,已有余位大臣上谏,指明柳氏子放荡不羁,是为失礼,强暴臣女,是为失德,与亲勾连,是为失信,柳氏家风不严,屡失德行,实不堪伯爵门楣。
柳府中,人人自危却又心怀各意,暗自揣度。
卉思不顾向王妃进言,颜如才知多日事发已不仅涉及徐李二家,更将因柳氏名誉受辱,首感女侄亲人之痛,再忧名门之望,心力交瘁,深知皇帝为大念顾及外戚亲家,不惜与朝臣意见相驳,痛斥张辅等人上告李甄恐有结党起势之嫌甚乃乱谏。
昏尽而内廷未散,众臣无意而休,却惹恼耿候,坐立难忍,“曹公承祖位,如今又是君上之外戚,可堪位重而人言可畏矣,若不是有心人蒙了双眼,竟明辨不了是非?”张信闻势复议,“甚是,直指堂堂国公家公然结交一伯爵府为谋私,岂非真是侮人智趣?”
张辅辨,“若非国亲外戚,便不可谋私之心?....”其冷冷嘲,“陛下,当日他亦确是带兵之敌首,不过能为不足,不堪重任罢!或是受人谗言蛊惑也未可!”
耿侯咬牙切齿,面目铮铮,“你些小兔崽子,我看你才是听人蛊惑得多,若非太祖一朝能臣将士打下这基业,何来你等逞能作腔?”
他人坐立难安,耿侯指眉便骂,“曹太爷随高皇帝创世,余下子孙有无能智岂非你等能评议?”
耿侯长立,毫无忌惮,便知那衔快步而前匆匆安抚,“耿侯爷,您可稍安勿躁,此乃内廷!”
瞧他使人搬凳移正,在耳边呢呢喃喃,耿候一怒即发,“既是内廷议,又有何不能议?方才你们几人言之凿凿,曰曹公有谋逆之心,便指李家祖上失德无纪,要请圣上定夺呢!”他哼声震人,侃侃而坐,一刹气氛生怪,各人心下异动,却不见谁人再谏。
暗中推敲,皇帝眸色微启,又抬眼静瞩,笑从嘴边翘起,何其淡然谓,“众卿无言再辨?”
众人静若寒蝉,却见皇帝起身,褂袍捧在侧,立于众人前,“诸位若无议事,便请回吧。”
皆以惊噤不行于色,内感叹颇重,惊于其举止多变,不解其味。
臣散,皇帝龙辇经过时,却已与之错别,那衔身后道,“陛下,暮色已近....”
皇帝双目紧锁,悄悄问起,“王妃可在此候?”
“是..大约二时辰前。”那衔抬眼视,皇帝神情无恙,龙辇稍许停暂又起,缓缓往廊深处行,然仅一宫墙内,侍女跟随王妃之后,安隼余光隐探,“娘娘,您又为何不与陛下相见?”
颜如踏上丹墀,身后鲜有奴婢多许,“知情,贵在无须多言。”
转身又面对人,“我累了,你们也去歇息吧。”
安隼陪伴而入,只见王妃相见君上亦如往昔穿着平素,却常见君上赞其如水仙朴实无华,既馥香自色,竟也不必艳压群芳。
李沐和竟不知,音如之意,她道:“婢子实在不该,牵连小姐,您对我已是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唯有请小姐成全?”
“成全?”醉心怎知她竟出此言,却想近来之事,再加柳家人多以挑唆威逼,即不忍对其痛骂,“你可想过,与那浪子如何过完一生?”
众人为其悬心,她却言辞恳切,“婢子...不敢欺瞒,我与那柳子虽未两情相悦...”
未及人多劝,她已娓娓道之,“然年有二十,本该早早嫁人,如今闹此惨剧,令主家蒙羞,令家中不耻,我本与小姐自外祖府而来,自小一同长大,在上,您是幼主,在下,您早已是婢子心中亲人,今日,便当婢子一生所求,愿小姐成全音如!”
“你可真想好了,往后如若他对你不忠,你如何自处啊?”亦沁颇为悲悯,俯身再劝。
音如满眼噙泪,“婢子过去,自然做不了大房正室,如若做个小妾,他不喜则弃,婢子便做回奴身,安能自食其力,我本为奴身,又有何攀龙附凤之心?”
李沐和不知她今妄断,更气她自贱自欺,“婢子自徐府而来,尔请出外院,俨是不愿惹府中人非议,小姐与外祖联系,恃宠而骄,对旁人皆不放在眼中,可你已跟随小姐多年,竟也不知小姐品性..”
亦沁所言,音如百口难再辨,“婢子知,小姐向来宽善,更非眼高看人之人,只是奴本该为奴,不该牵连过多。”
瞧她痛哭不已,众人无话可说,沐和叹息惋惜,只是不知自己所为,竟对她而言,亦未感同,她所求,便只是父母亲人无恙,难奈命运如何,本就如出一辙,她不过自选了一条更深更暗的路。
“你,是来作别的?”
“婢子之事,实在不应小姐启齿,更不应小姐心忧。”
众人低首,竟无可叹。
说来可笑,张侯痛失庶子,其却连日不可回府,曰乃皇帝密令其协北镇抚司彻查京都多次贵族受害一事,再有三王为人做事几近苛刻,更于公事私意,愈发一丝不苟查理明细。
刘虞缬丧子,其预料不得,对崔琇肙母子已是痛恨难忍,然张镛为侯府长子,确对其不可成大迫,然崔琇肙本就多罪之身,固刘虞缬暗地将恨附注于其身上百倍千倍,每日撤了饭食,将其囚禁于房,隔几时辰鞭刑痛打,未出两日,便将其活活折磨至死,假作一畏罪自尽之名,往其尸喉中灌入毒药,形其自饮而死之惨状,其后又拖着大病之身亲至品鸢堂为其哭诉,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府中人心惶惶,个个如热锅蚂蚁,上蹿下跳,而孙奴自刘虞缬流产,便被人抓住待罪,而看守之地正临近南面单芬身处房院,众人一心看热闹生事,守备自然较往日宽泛,便同几个知情奴仆暗地出逃,更加打探夫人崔琇肙身死确真缘由。
那奴摩挲着逃出生天,换身侍奉婆婆,言其入内查看,当真入了内房,只见房外人手整齐,房内一片阴寒,令人难安,单氏本就怀有身孕,又多思敏感,先前受刑之苦令其体虚身卑,已不成人样,今卧床不起...孙奴朝床前双膝一跪,惊动了浅睡之妇,她便更加苦不堪言,声泪俱下,“奴见过少夫人...”
“你是..”受其大礼,单芬实难不悚然,“你快起来说话!”
“老奴,必有一事要告知!”
单芬卧身而闻,只见其详细将近来诸事一一道明,使之恨不忍,痛不能当,忿忿坐起,“你说的...”其实难相信,竟有如此恨决之人,要将她们许多置于死地,孙奴再加火上浇油,将当日张侯觉察外院反其容身之由一气说出,更令单芬大豁,“原来如此,夫人,夫人虽不喜,亦不会对己孙儿构害,又怎会为我安置于外院!”
岂非自己久久蒙在鼓里,其泪悲眼恸,难泄胸中恨,孙奴床边而坐,抚其背而道:“如今夫人已去,少夫人更加保重自身,有腹中孩儿为保,即能在府中立足。”
“我要如何做,才能为孩儿报此深仇?”孙奴却语重心长,劝诫有三,“那刘娘子,多年隐忍阴狠,此人必对少夫人表面善而心不合,然公子为长为嫡,日后必然袭爵侯位,少夫人怀有长孙,若您能忍耐一时之痛,任她再恣肆,今后亦对您不成威胁!”
单芬手抚肚腹,痛恨纵横,不由心计从中来,更觉其言犹真。
阁中,耿秋月梳洗罢,起身要往母亲房中请安,却闻窗外人议论,说今科考在即,许多生员士子皆初检归程,以备秋后大考。
“说来奇怪,李公子,怎许久未来见小姐了...”秋月瞧她怪味,回道:“学子自以学业为重,莫要叫他分心。”
笑她多处为他思量考虑,“可这也过去二日有余,照是往常,他早早便飞来见小姐了。”窗外一片闲言碎语,嘻嘻笑笑,“住口,就你嘴皮子利索!”秋月不以为忌,却也以此有虑,只怕是自己多想,他当真遇着什么纷纷扰扰。
只见澧园外,马车落脚,银铃轻响,众人便知公子回来,门俾便启户开窗,搬运停马,紧接三两奴仆转身往夫人处禀,就见二公子已随入繁堂,躬身见过母亲。
“在府学中吃穿可好?”
“极好的。”
徐华樊笑靥如花,又问道:“听闻科考当前,今日得闲回来,定也三两日...”
“是。”
“母亲慈悲,时时体恤儿等辛苦。”末值感念极深。
“为母亲,自然事事为儿女想着。”于是招手要他过来,二人往身前去,左右坐下,“你们学的什么,该向母亲讲讲。”
李末值一时抖擞精神,高谈阔论一番,讲到如何如何,自己作的春夏两首得了先生的大赞,李末休也笑,“若不是泛泛诗句。”
“怎能是泛泛诗句?兄长所见,我作的诗皆以繁文缛节堆砌而成不成。”
徐华樊见他意不平,却见末休不容情面,“我看,十首中,先生偏挑了你的出来。”
“为何?”母亲犹问,“自然,自然是写的不好。”
“方才你还说,春夏二首怀得盛赞...”
“儿子愚昧,做不出好的这第三首秋词来....”末值近来犹觉为此惑,母亲瞧出,才见末休道:“先生为各人出了一题,便是按各题作出所应诗词。”
“那休儿的?”
“兄长的,便是喜怒嗔痴。”华樊惑解,“原来如此,末值你的,可较兄长的易多了,你竟也写不出来?”
“以母亲见,儿子该如何写。”
“四季,由时气,亦由人情,若在此之中,你看阳而感暖,看风亦不觉寒,看雨不觉困,何时何处,皆是四季如此,唯有心境分明。”
这时耿秋月已至堂室,却未见母亲何在,忙询解下人,正见一老奴低头谨慎,悄然行至,“小姐,您随我来,夫人正在北院等着您呢。”
主仆二人不知何意,仅随她去,
秋月正独身入内,远远便见母亲双膝跪垫,双手合在眉心,作祈祷状,秋月忙前去扶,却被阻拦,只见陶氏静声,秋月问,“母亲,何事....”
夫人陶云斓唤其俯首跪在侧,然冥冥问道:“秋儿如今,可有心仪之人啊?”
不觉她竟如此问,才与外头的风言风语相联系,那时杨溥之子杨旦冒然来求,惹得府里府外闲语之气渐长。
“女儿,不知母亲何意。”她侧目,回,“你若有心仪之人,母亲定不阻你情愿,只是你如今尚小,久居深闺,如此来往,难免不落人口舌。”
耿秋月自知如此不好,只与李末值虽两小无猜,却也不得时时见面,何来交往密切,亦可惹得人言,自以为,“母亲...”二人正相扶而起,“令母亲忧心费神,女儿实难不以愧,只是之后便少来往罢....”
陶云斓身为母,语重心长,“母亲非要阻拦你去留,只是如今李家多生变故,有结党之嫌,你还是莫要常常与之联系了。”
这几日二人回府,却闻家中颇多事故,柳家的盘算着如何收拾残象,便三番五次向太夫人进言,言明要风风光光迎娶音如作他柳家夫人,也不管世人怎冷嘲热讽,定要不顾世俗娶了一个婢子出生的为正室。
“此话,听来便是暗讽。”李末值愤,“幸亏和儿无事,不然他们承受不起!”
李末休端坐其位,见其怒不可遏,却仍不发一语,静时,闻外有人进来,“公子,夫人正请你们过去呢....”
“去哪?”
“说是合阁。”末值忍着气,又心想着不去,不时二人便一同来到。
方怪,怎不见母亲身影,又处阁中十分尴尬,她像有备而待,想是徐华樊而来,亦是为解三兄妹之结,那时兄长们回府,对府中事尽也不晓,因是府中外皆下令严封消息,无人敢多嘴议事。
“兄长,可安好?”三人心有余碍,所立与沐和相隔甚远,亦不愿来坐,亦不多答复,房中犹如空荡无物,各心伤心。
李末休先往那儿坐,末值便心气大舒,顺势而坐,“和儿,兄长待你如何?”
沐和亦静静坐下,“兄长待沐和宽仁慈爱。”
“那为何?”末值愈发生气,晃得立起,正瞧末休二人亦瞧他一人,便稍收敛,“那为何你不与我们说个明白,便是不拿我们当为兄长。”
“妹妹无此意,只是此事,无由与兄长们说。”末休暗下低眸,无神无话,知觉她何意,却又不解究竟何意。
“那时我与兄长回府你便该告知...何苦自己一人担着...”见此间众人不安,末值且廓然,“好了,今后你莫要以己自困,无论何事,亦有我们与你一同担着。”
沐和尚得慰藉,二兄视其作心疼态,他亦无言,起身已与同行,二人将去...
沐和内心其咎,不由上前去跟,却知他未待其,竟无片刻停留,擦肩而去,步履匆匆,沐和心头静默如此,神色亦暗...抬首身影已出门不在,不觉了无声息。
这边,晋楠连连道歉,怨己胡言乱语,竟将此事一并告知于李末值,末值听来,竟说,“我原无怪罪的意思,你怎赔起礼来?”
“公子,您若不在意,又怎会三番问起耿小姐的意愿,便是想她是否同意,是否也对那杨旦怀有好感。”他侃侃说,李末值却叫他多嘴,“你怎会知,我与她好似一起,却又相隔千里,她始终在我捉摸不到之处,像中间有一层薄薄的雾。”
晋楠笑意,“那更好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你懂什么!竟要将其与那深闺妇人相较,她们有的是愁怨郁结,秋月何如?”
晋楠又笑,末值直视而询,“你所笑何意啊?”
其忙给指路,“正要问公子,可去耿小姐处?”
“我便知你在打趣!”
二人齐身出了府,马车穿过尾街,秋雨绵绵,在耿府偏门巷中停下...
只见有人起身,像是有备他等前来,乃一老奴,朝他打量了几分,声息极低道,“这位,正是李公子了。”
她似问非问,然说,“近来府中小姐管家,事事皆由其代劳,公子若当真体恤小姐,便不要与她再生烦扰,各自安好罢。”
二人惊怪,她又言,“公子往返府邸频繁,是要惹人非议的。”
“可让我见秋月一面否?”奴子头微摇,低身作礼,“奴不瞒公子,此些,皆是夫人之意,您自请回府罢!”
她将去,正转身踏上青砖绿苔之际,末值眼中几近落寞,短短回道:“请婆婆回话,她既不能闲出,代问令母安好。”
雨水漂过他人衣袍,润湿了新穿的锦履,原有一人孤立门外,心间满是欷歔。
天色尽昏,殿内吹灯换盏,挽帘收物,方才仍绵延细雨此时竟愈发下得滂沱,雨势大作,索性闭门锁户,居于房中静听风声。
安隼往柜中取出件素白褂袍,往王妃身上披上,“娘娘,当心着凉。”
正瞧细心穿上,却闻卉思漫漫说道:“今日朝上,大臣们又与君上提及柳氏之事,竟还有人进言国公当属无徇私暗谋之嫌,名曰恐有奸人在侧馋惑,有失志愚妄之嫌,所谓奸人,莫然是指着柳氏一族,非要以此为由,参上国公家一本..此些臣子,个个阴险狡诈得很!”卉思横眉冷目,方见安隼漠然视之,“自古清者自清,陛下有圣裁,怎会凭他们胡言。”
王妃付之而言,“那日我自书请呈与陛下,他既明然于心,才会顾我亲颜面,对众臣张狂之举网开一面,若明里对李家袒护过深,则是偏了公理,世人朝臣皆不允..然他能如此作为,我心,竟不知该慰....”
房内暗暗沉沉,外头风雨未定,一呼一息亦如银针落地偶有回响。
“安隼瞧您发髻有些乱了,奴给娘娘重新梳理。”颜如起身妆台,却见镜中人添减有余,不似往前又有几分当时模样,“我的发,似少了许多?”
颜如抚发自问,安隼镜中浅说,“娘娘正值春秋,怎会有此虑呢?”
她亦笑默,年岁添减有余,不尽人意。
高昭王府内,盛庸见三王朱高燧,将所查一一告知,曰行刺者身着与当日情形,“现场未留下何许可查之证,只在一支短匕之上明刻有安王领兵图腾。”
下属呈上图纹短匕与刺客所着衣物,其人所着统一,实难推断。
“安王的兵,何意图出现在林中?”
盛庸回,“此事尚未可知,不应以此断论乃安王主使。”
“行刺者多诡阴计,亦不除反其道而行之。”最砚说时,众位生疑,能在京中调动势力,亦行之诡秘,不留蛛丝马迹,绝非常人所能为。
众人皆议安王怎是易为此事之人,世人眼中他不过纨绔子弟,有才无能,然三王不决于此,知人知面难知心,安王是何许人也,亦未可知。
“行刺者与徐府侍从搏打死伤甚少,其人必是武艺超群,非常人所能所敌...若非长时经过特训习练,怎能做得如此诡谲?”
最砚谓,“死伤尸首可在?”
“皆置于外院。”
“派人仔细查尸,查清行刺者面目体征,再来回话。”
“是。”
“此事涉及甚广,非一时可判...最砚紧随其后,盛庸已出三王府。
音如央求再三,院外侍从来禀,圣旨已下,柳家一族免罪复位,朝中无人敢问,无人再问。
“恐非蹊跷啊,大臣们凭柳家女之事降罪柳家已平天下所议,此乃与上意相得益彰,诸位怎会不知啊?...君臣本就是牵制...臣若使朝乱,自乱其心罢...”
“判理此事之人,皇上不也派了亲信张辅与锦衣卫...”大臣言辞甚微,词句间却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