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玉阶琼 > 第110章 四道圣旨

玉阶琼 第110章 四道圣旨

    六皇子进了皇宫,正好看见朱廷魁以及一众朝廷重臣商议完要事出来。

    朱廷魁便上前来拦住他,询问宁王在通州查案如何?

    朱廷魁一直站在魏以蘅这边,私下和沈家常有往来,日后朱思越也会是宁王妃,六皇子对朱廷魁并没有太大防备心。

    “四哥说还没有查到具体的线索,一个月后他会回京向父亲述职。”

    朱廷魁看了眼四周,小声地道:“那些支持大皇子的朝廷官员已经蠢蠢欲动,本官预测,恭王到了北疆后,他们会夺走恭王手上的兵权,押送恭王入京。如今许多人对恭王虎视眈眈,六皇子看准机会,到时候接过恭王手上的兵权,宁王的胜算才会更大些。”

    六皇子惊道:“朱大人的意思是,大哥要有行动?”

    朱廷魁道:“这段时日,浙江福建有许多官员弹劾恭王,那一带的富商也视恭王如猛兽。本官的线人来报,几个富商已经联合博雅国,要皇上交出恭王来达成和解的目的。这背后推手有大皇子的手笔。六皇子若再去通州,把这件事说与宁王,让宁王做好准备。”

    没想到不过几个月,京中已经发生如此大的巨变。

    六皇子皱着眉,走到了御书房。

    父皇对恭王的态度说得上好,似乎又说不上好。

    不过,父皇应当不会如此昏庸吧?

    “劳烦公公向父皇禀报一声。”

    小太监走进去,不一会儿出来,说皇上请他进去。

    六皇子掂了掂手上的布袋,这才走进去,看到太医正在给皇上针灸。

    皇帝则疲惫地躺在龙椅上,闭着眼。

    “父皇这是怎么了?”

    “皇上这两日犯了头疾,太医正在给皇上止痛。”

    六皇子道:“父皇保重龙体。”

    皇帝缓缓开口,“通州有进展了?”

    六皇子把布袋交给王忠,皇帝从里面拿出其中一本账本,让王忠翻给他看。

    越往后看,皇帝脸色越是苍白。

    太医看他青筋暴起,说道:“皇上,身体要紧。”

    皇帝挥了挥手,让王忠拿下去,剩下的不看了。

    六皇子不明所以,这么重要的东西,这可是大逆不道,皇帝竟然没有大发雷霆。

    “父皇?”

    皇帝道:“朕知道了,此事当作没有发生过。你回通州,跟着宁王一起调查,待宁王调查完了,再跟宁王一起回京。”

    “可是,父皇,大哥他…”

    “朕如今为恭王的事头疼,这件事日后再说。”

    六皇子满怀期待地入宫,糊里糊涂地又出了宫。

    准备上马去通州时,看到大皇子以及其他几位皇子正要入宫。

    大皇子上下打量他,“六弟无精打采的,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六皇子道:“被父皇骂了一顿,让我没事就好好在通州跟着四哥整顿码头的事,别干什么事都毛毛躁躁的。”

    二皇子道,“六弟这不回府就去了?”

    六皇子道,“我府里也不像三哥一样,有如花美眷等着回去,不去通州找四哥,还能去做什么?”

    三皇子:?

    “六弟莫不是今早上吃了粪,嘴巴到处乱喷,本王没惹你。”

    六皇子道,“我心情不好,你们作为兄长,让我这个弟弟发泄发泄又如何。”

    说完,他甩了下马鞭,马嘶一声,开始奔跑。

    二皇子道:“也不知他因为什么生气。”

    大皇子眯着眼,看了六皇子好一会儿,这才收回视线,“兴许是父皇骂他办事不力。”

    三皇子道:“走吧,去看看父皇。”

    前两日皇帝犯头疾,忽然晕倒。

    今早上早朝,又晕倒。

    他们这次入宫,便是去探望皇帝的病情。

    —

    为了安全,许昌把两个男人带到了李家一处关闭的店铺,这里不热闹,也不算僻静,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以防夜长梦多,季文聿帮两个人绑好后,便用冷水泼醒了他们,问他们是谁指使他们偷六皇子的账本的?

    两个男人支支吾吾,季文聿没有过多跟他们周旋,直接上酷刑。

    两个人看见刑具,就害怕得什么都招了。

    他们上头的人,命了几拨人马,跟踪宁王与六皇子,及其身边的人,只要他们从通州码头出来,便跟上去。

    不管他们带什么东西回京,都要换掉。

    方才他们故意设计这个陷阱,就是为了拿走六皇子马匹上的东西。

    季文聿道:“若你们完不成任务呢?”

    “我们主子会要了我们的命。求公子饶了我们,日后我们不敢了。”

    看到他们痛哭流涕,季文聿道:“这件事我不会说出去,不过,你们要把你们每次的计划告诉我。”

    许昌捏开两个男人的嘴巴,一人往里面喂了一颗药。

    “这是我们制作的毒药,每个月需要服用解药一次,若不及时服用,会七窍流血身亡。”

    两个男人吓得连连磕头,“小的知道,小的知道。”

    两个男人走了后,许昌道:“季公子与姜小姐,不如暂时住到我们李宅。我看各个州县到处戒严,客栈不一定会有客房。”

    为了姜流帆的安全,季文聿跟姜流帆一起住到了李宅。

    这个时候,李瑛词去书院读书了,姜流帆只能去找云氏聊天。

    季文聿私下又询问许昌,李簪词是不是把许多生意转移出去了?

    许昌也没有瞒着他,说都移到了益州。

    季文聿越加肯定,京中要出大变故了。

    方才那两个男人的背后主谋,一定是大皇子。

    但他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任职。

    翌日,他直接去了翰林院。

    翰林学士仲成益惊讶他提前两个月就任,不过如今正好缺人整理史料,季文聿解了燃眉之急。

    季文聿做这些事情倒也得心应手,面对堆积如山的古籍文献,他一页一页地细心整理。

    下午的时候,一个侍读学士走进来,叹道:“皇上又晕倒了!”

    翰林院在六部旁边,往前进入承天门便是皇宫。

    季文聿抬起头,问道,“皇上最近时常晕倒吗?”

    “皇上犯了头疾,这几日来偶尔会晕倒,好在有太医替皇上针灸,听说不算什么大事。”

    到了散值时间,季文聿出了翰林院,看到大皇子一个人正急匆匆地入宫去。

    翌日,皇上昨日晕倒后,一直没有醒来,太监传旨不用上朝。

    而浙江福建的官员,弹劾恭王的奏折越来越多。

    如今朝中无人做主,大臣们急得像无头苍蝇。

    博雅国又连续递了两份和解书。

    一份是博雅国愿与大靖永结友好。为表诚意,将献上稀世珍宝无数,包括璀璨的宝石如鸽血红宝石、蓝宝石等,颗颗价值连城,可装饰宫殿与皇室宝器。

    同时将派遣最优秀的工匠来到大靖。

    他们精通航海仪器制造、建筑技艺等,可为大靖打造最先进的航海罗盘,和坚固美观的建筑,助力大靖的发展与建设。

    并且承诺,此后博雅国商船在海上若遇大靖船队,必以礼相让,绝不发生任何冲突,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与繁荣。

    第二份和解书。

    博雅国深知此前的冒犯实属不该。愿献上博雅国独有的神奇作物种子,这些作物耐旱易生长,可大大增加大靖的粮食产量,解决百姓温饱之忧。

    此外,还将送上博雅国珍藏的珍贵书籍,涵盖天文、地理、航海等多方面知识,让大靖的学者能够汲取更多的智慧。

    并且承诺每年向大靖进贡大量的黄金白银,以表博雅国对大靖的尊崇和友好之意。

    这些和解的前提,他们只有一个条件,便是要大靖的恭王来祭奠他们博雅国的亡灵,慰藉他们在天之灵。

    这两份和解书,有好处,也有坏处。

    如今皇帝昏迷,只能由大皇子监国。

    司礼监掌印太监道:“大靖如今已经安定,唯一缺的是钱。”

    兵部尚书道:“你莫不是想拿恭王去换这些金银珠宝?”

    户部侍郎道:“国库空虚,皇上让我们户部筹钱,如今有这么多钱在面前,若是恭王一心为大靖的老百姓,这个时候即便死又如何?何况博雅国也只是要皇上审判恭王,让他入狱。”

    刑部尚书道:“如今皇上一直不醒,我们刑部可不敢审。”

    内阁首辅道:“既然皇上让大皇子监国,还是大皇子拿主意。”

    大皇子道:“依本王看,不如拟旨请恭王先回京,拿到博雅国给我们的东西后,日后恭王是否行刑,也是由我们大靖说了算。”

    众人面面相觑,兵部尚书道:“博雅国在番禺和浙江福建明州等地,一直被恭王打压,损失惨重。若恭王回京的路上,遇到不测,博雅国不守信用,再次反攻,几位大人打算派谁去镇压?”

    司礼监掌印太监道:“现在博雅国并没有要反攻的意思,反倒是想要跟我们大靖和解,大人说呢?”

    兵部尚书道:“博雅国要和解,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有恭王。若没有了呢?”

    朱廷魁道:“两位大人也别那么较真,恭王如今已经去北疆了,那边有郭将军驻守,就算恭王把兵权交出来回京,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在我们大靖内,难道谁还敢杀了恭王不成?”

    经过一番商量,最后众人决定,派太监送圣旨往北疆,要恭王即刻回京。

    如今皇上昏迷,圣旨便由司礼监来拟。

    乾清宫侧殿,司礼监掌印太监拟了三份旨,大臣们看过后,便交由三波人马,不同时间不同路段出发,务必要尽快送达北疆。

    大皇子看到大臣们都散去,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对视一眼。

    很快,一位小太监溜进了坤宁宫,从凤座后拿了一卷圣旨出来。

    大皇子看了眼,确定是这道圣旨,又从怀里拿出了一把短刀。

    他对自己的贴身护卫道,“本王拟的最后这道圣旨,恭王擅自行诛,使无辜并为鱼肉,有伤国体,其罪当诛,赐鸩酒。务必要比其他送圣旨的太监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