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83章 大西皇帝张献忠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83章 大西皇帝张献忠

    【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中,众多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崭露头角。然而,在《明史·流贼传》中,仅有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拥有独立的传记。原因在于他们是仅有的两位成功建立起属于自己政权的起义者。

    对于李自成,无需赘言,他攻克北京,建立大顺王朝;而张献忠通过造反所创建的基业相对较小,最终仅在四川地区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大西国。

    尽管如此,我们绝不可轻视张献忠的能力。在其长达十余年的造反生涯中,尽管屡次遭遇危机,但凭借流动作战的优势,他总能化险为夷。

    其中,有两次战役,可以说是张献忠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时刻,那就是奇袭凤阳和奇袭襄阳。时间来到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此时在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遭遇重创,被洪承畴指挥的明朝剿匪大军打败。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军都被明军驱赶至河南。而且,洪承畴已率领部队走出潼关,企图在河南一举消灭这些农民起义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在荥阳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明军的围剿。根据《明史·流贼传》中的记载:“八年正月,大会于荥阳。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及高迎祥、献忠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

    ”这场会议对于农民起义军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抵御强大的明军。

    当时,作为高迎祥(首任“闯王”,李自成继任)部下的李自成,提出了一种看似新颖却实则无奈的战术——四面出击、分散作战。这个战术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使农民起义军联合起来,面对强大的明军仍然处于劣势。因此,这种分散出击的策略更像是一种逃亡战术,旨在避免被明军围剿。

    于是,农民起义军根据李自成的建议,开始以河南为中心,分兵向湖北、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出击或逃亡。而张献忠在荥阳会议上领到的任务是与高迎祥部合作,共同进攻东方地区,即朝着安徽方向推进。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明朝的中都凤阳。凤阳不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更是明朝的发源地。这里建有朱元璋父祖的陵墓,也就是说,所有明朝皇帝的老祖宗都安葬于此。对于明朝来说,凤阳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它代表着明朝的根基和尊严。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由于农民起义军从未向这个方向移动过,凤阳周边缺乏足够数量和实力的明军来进行防御。而在农民起义军身后紧追不舍的明朝剿匪总督洪承畴负责的是\"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唯独不包括安徽。

    这意味着,当张献忠、高迎祥等部向安徽进军时,洪承畴根本来不及部署军队进行阻击。就算他想要调动凤阳周边的军队,也没有相应的权力。因此,这个方向成为了洪承畴大军围剿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巨大漏洞。而这个漏洞恰好被农民起义军敏锐地察觉到并加以利用。

    张献忠率领本部兵马迅速通过河南汝宁府,进入安徽,并直逼凤阳境内。凤阳的文武官员以及明军对张献忠大军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守城的官军大部分被歼灭,其余人纷纷投降,凤阳最终落入张献忠之手。

    在凤阳这个地方,张献忠做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竟然挖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将皇陵周围所有的树木全部砍伐殆尽,并放火焚烧了皇陵,甚至连当初朱元璋出家的寺庙也没有放过。此外,张献忠还公然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

    之后,张献忠在退出凤阳后,与高迎祥分道扬镳,独自率领军队继续向东进攻。他们围困庐州和舒城,但都未能攻克。接着攻打桐城,攻陷庐江,屠杀巢、无为、潜山、太湖、宿松等城池,使得明朝的南直隶地区陷入了恐慌之中。

    经过这场战役,张献忠在明朝政府眼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仅仅被视为众多\"流贼\"中的一员,而是与\"闯王\"高迎祥(名义上所有起义军的领导者)齐名的\"巨寇\"。】

    *****

    “哼!”朱元璋面色阴沉地发出一声冷哼,这是他在天幕上第二次听到张献忠攻下自己老家凤阳的消息了。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他已不再像上次那般声泪俱下地怒吼,但内心依旧极度不悦。然而,这段时间以来,他从这天幕之上所见到和听闻的噩耗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他几乎来不及发怒。

    ******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局势日益严峻;而北方边境,则有强大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此时,崇祯皇帝急需一位得力的将领来平定内乱。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内阁辅臣杨嗣昌,并委派其出京督师平寇。

    杨嗣昌是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的行动,对于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当崇祯皇帝决定委以重任时,杨嗣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然而,杨嗣昌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无比。农民起义军势力庞大,且分布广泛,难以一举消灭。此外,朝廷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军队战斗力不足、粮草供应困难等。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积极筹划战略部署,准备与农民起义军展开一场决战。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对杨嗣昌寄予了厚望。他不仅赋予了杨嗣昌极高的权力,让其可以调动各地军队,还亲自写诗一首以鼓励他:“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在这首诗中,崇祯将杨嗣昌地位拔得很高,就如同汉朝的周亚夫一般,因此杨嗣昌得到了一个“盐梅上将”的美称。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文才之高,以往鲜有人提及。然而,事实却是他才华横溢,笔墨生花。只可惜,身为一国之君,他夙夜忧勤于政务,以至于其传世诗作寥寥无几,最为人所知者不过区区五首而已。而这其中竟有四首皆赠予那位从史记开始,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女将军——秦良玉。

    时光回溯至崇祯二年,彼时满清皇太极亲率剽悍勇猛的八旗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北京城重重围困。值此危急存亡之秋,远在千里之外蜀地的秦良玉闻讯后,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精锐的白杆兵,日夜兼程,驰援京城。

    终于,这支气势如虹的队伍抵达了北京城下。在永定门处,秦良玉所部与多尔兖统领的八旗军狭路相逢,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旷日持久的生死大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错闪烁。秦良玉身先士卒,她手中长枪舞动如龙,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落马。白杆兵们亦个个奋勇杀敌,毫不退缩。经过数日艰苦卓绝的鏖战,最终,秦良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斗志,成功击溃了多尔兖所率的八旗军,解了京城之围。

    崇祯皇帝专门为她写了这四首诗: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五首诗无论拿出那一首,就算放在唐诗三百首之中,也是出类拔粹的。女将军秦良玉凭这四首诗,就算三百年后仍然是名声远播,甚至还有后人专门在永定门修建了她的塑像。】

    ******

    万历四十七年,已经是四十五岁的石柱土司秦良玉,静静地站在庭院里,仰望着天空。她那历经岁月沧桑的脸庞,此刻却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

    天幕上,一首首称赞他的诗正缓缓飘下,如同一缕轻柔的风,轻轻拂过秦良玉的心弦。她聆听着每一个字,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深情与真挚。

    “.......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诗句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一场美丽的梦境。秦良玉不禁沉醉其中,她那颗饱经风霜的心,竟也被这诗意所触动。

    然而,当她意识到写诗的是那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皇帝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如果不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和年龄,秦良玉几乎会误以为这是一封来自爱慕者的情书。但现在,她明白这只是一种遥远而美好的幻想。

    尽管如此,秦良玉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感叹: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有着如此细腻的心思和卓越的才情。他的诗作,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关怀。或许,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能够跨越时空和身份的界限,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

    【杨嗣昌离开京城后,抵达湖广地区的重要城镇襄阳,并在此处建立起督师行营,负责指挥明军对张献忠的围剿行动。

    由于明军拥有更为强大的战斗力,最初阶段,他们多次战胜张献忠,明朝将领左良玉等人更是将张献忠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张献忠曾经险些被明军剿灭,但他巧妙地运用金钱手段贿赂左良玉,使得左良玉对其包围但并不攻击,从而让张献忠得以逃脱。

    此后,张献忠与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罗汝才部汇合,率领部队逃往四川。直到崇祯十四年年初,张献忠所部被逼得只能在四川境内辗转作战,陷入极度困境。此时,杨嗣昌率领军队苦苦追击,毫不松懈。

    与此同时,明军督师杨嗣昌下达命令:“流寇”头目之中,任何人都能够获得赦免,唯独不再接受张献忠的投降。并且宣布,凡能擒获或斩杀张献忠者,赏赐万金,并封为侯爵。为了彻底消灭张献忠,杨嗣昌将行营迁移至重庆,企图堵住张献忠返回湖广的路径,将其困在四川并予以消灭。

    然而,尽管杨嗣昌精心策划,但仍然出现了疏漏。张献忠巧妙地利用了明军防线上的漏洞,成功杀回湖广地区,并亲自率领骑兵部队连夜奔袭三百里,一举攻克了襄阳。

    在襄阳城中,张献忠俘虏了明朝的襄王朱翊铭,并毫不留情地将他斩杀,还放言称:“我想要借助襄王的头颅,让杨嗣昌因为藩王陷落而被诛杀。”襄阳城的陷落以及襄王朱翊铭的被杀,使得杨嗣昌不得不承担责任。

    面对如此困境,杨嗣昌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焦虑,最终因忧愤过度而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也因此失去了一位与袁崇焕、洪承畴不相上下的杰出将领。】

    ******

    兵部右侍郎杨鹤的儿子——杨嗣昌,这位在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的人物,在广袤无垠的天幕之下,惊闻了关于自身死亡的讯息。令人诧异的是,他脸上并未浮现出半分悲痛之色,反倒像是卸下千斤重担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此时,身处万历四十七年这个时空的大明朝廷中的文官武将们,无一不被“降贼”和“降清”这两座沉重如山的巨大压力压得几乎无法喘息。

    如果能从那天幕之上获悉自己也像史可法这样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之时,那么这个人必定立刻挺直腰杆,昂首挺胸,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然后如同左光斗一般被众人高高捧起,尊奉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

    而对于那些选择充当降清贰臣的洪承畴以及钱谦益之流来说,日子却过得异常艰难。他们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遭受着无尽的鄙夷和唾弃。

    尽管杨嗣昌最后的结局并非那种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烈场面,但相较于声名狼藉的洪承畴而言,已然算是好上许多了。更让他感到惊喜万分的是,通过天幕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他竟然得知自己在年届五十之时,有机会跻身于内阁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祖宗坟头冒青烟才会降临到身上的天大福运啊!

    *****

    【话说这张献忠自从崇祯十二年再度反叛大明王朝后,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在华夏大地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在被明军苦苦追杀长达一年有余的时间里,他非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凭借着其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以一次出其不意的奇袭成功攻克襄阳城,并将城中的明朝藩王残忍杀害。此一役过后,张献忠之名威震天下,令四方为之侧目。

    而就在此时,远在京城的李自成已然顺势而起,成功地建立起了大顺政权。眼见得昔日的同伴如今已如此风光无限,张献忠心中自是不甘示弱。于是乎,他率领麾下大军挥师西进,四川全境,除却那由秦良玉坚守的石柱土司之地未能攻下外,其余皆尽落入其囊中。随后,张献忠在此地正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大西政权,并定年号为“大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张献忠对李自成可谓是满心不服,凡事皆要与其针锋相对、争个高下。

    然而,尽管张献忠与李自成二人皆是乱世之中崛起的枭雄人物,但他们终究都并非具备治国安邦之才的能臣良将。在占据四川的数年时光里,张献忠的统治手段颇为残暴不仁,弄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位坚守石柱的女将军秦良玉,更是立下誓言,愿与石砫同生死、共患难。她亲自调遣兵力,分别驻守于各处关隘险阻之处,以防张献忠来袭。

    说来也怪,张献忠此前曾与秦良玉有过数次交锋,可无一例外均是以失败告终。即便如今他的势力已经空前强大,但当面对秦良玉所镇守的石砫时,依旧心存忌惮,始终不敢贸然逼近。

    顺治三年(即张献忠所建立的大西国的大顺三年,公元 1646 年)的夏天,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此时,清朝派遣出了声名赫赫的肃亲王豪格担任靖远大将军,并联合吴三桂等人统领着浩浩荡荡的满汉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大西军猛扑而来。

    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刻,南明的军队也与大西军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之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无比的鏖战。南明参将杨展收复了川南的各个州县,接着又挥师北上,其锋芒直指张献忠的部队。双方在彭山的江口相遇,瞬间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错闪烁。然而,最终张献忠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退回成都。

    无独有偶,同年的五月份,豪格率领着精锐的清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占了战略要地汉中。至此,局势对于张献忠而言愈发严峻。

    时间来到顺治三年(公元 1646 年)的九月,面对南明军队咄咄逼人的攻势,张献忠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成都。

    或许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亦或是未曾真正领略过满清八旗军那令人胆寒的战斗力,张献忠竟然选择向着李自成已然舍弃的陕西进军。

    在他内心深处,也许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李自成已被八旗军击溃,倘若自己能够战胜满清八旗军,那么长久以来一直被李自成压制的尴尬局面必将得以扭转,从此便可扬眉吐气,一雪前耻。只是,他未曾料到,等待着他的将会是怎样残酷无情的命运……

    顺治三年(公元 1646 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寒风凛冽,天地间一片萧瑟。豪格站在营帐前,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手中紧握着令旗,心中暗自思忖着即将展开的战略部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果断地派出了护军统领鳌拜等一众英勇善战的将领。这些将领们率领着精锐的八旗护军,身着轻便的铠甲,如疾风般迅速前进。他们的身影在荒野中疾驰而过,仿佛一支离弦之箭,直冲向目标。

    二十七日清晨,晨曦微露,大地还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就在此时,清军隔着蜿蜒流淌的太阳溪,与张献忠所领导的大西军不期而遇。对于这支突如其来的清军队伍,大西军显然毫无防备。然而,张献忠作为一军主帅,展现出了非凡的沉着和果敢。尽管面临如此意外的突袭,但他并未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反应,紧急下令指挥手下的大西军马步兵分成两个方向,勇敢地迎击清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清军的统帅豪格亲自率领着主力大军接踵而至。他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呼喊着下达命令。只见参领格布库率领一队清兵,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大西军的右翼猛扑过去;而都统准塔则带领另一支劲旅,气势汹汹地向着大西军的左翼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瞬间陷入了激烈的厮杀之中。

    与那首次在山海关遭遇满清八旗军的大顺军如出一辙,这大西军同样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勇气和冲劲。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异常惨烈的激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错闪烁。清军将领格布库率领着他的部下拼死抵抗,但大西军士气如虹,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地将格布库等人击毙于马下。

    然而,就在此时,张献忠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起初,当听闻有敌军逼近时,他还误以为只是其他寻常的流寇骚扰,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见他身着华丽的半臂蟒袍,腰间斜插三支利箭,带着身边的得力牙将来到河边视察敌情。

    就在这时,肃亲王豪格帐下的一个小卒雅步兰看准时机,弯弓搭箭,瞄准张献忠便是一箭射出。那支羽箭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去,准确无误地射中了张献忠。张献忠猝不及防,中箭后应声倒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仅仅四十岁。

    张献忠,这位堪称一代豪杰的人物,在十多年的征战之中无数次死里逃生,但这一次的人生落幕之仓促实在令人意想不到。如此结局,甚至可说是比李自成更为憋屈窝囊。

    然而,相较之下,张献忠尚有胜过李自成之处——他膝下育有四位义子,分别是平东王孙可望、抚南王刘文秀、安西王李定国以及定北王艾能奇。这四人皆非等闲之辈,个个身怀绝技,智勇双全。

    当张献忠猝然离世之后,他的部将们并未因此而陷入混乱和消沉。相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等人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领导大西军继续前行的大旗。

    他们率领着这支历经风雨的队伍一路向南挺进,气势如虹。行至重庆之时,遭遇了南明将领杨展的顽强阻击。但这些大西军将士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最终成功击溃了南明军队,杨展也被其斩杀。此后,他们马不停蹄,继续朝着贵州方向转移前进。

    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之上,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悄然发生。经过一系列的接触和协商,张献忠所留下的这支大西军与南明政权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决定携手并肩,共同踏上抗击清兵的艰难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