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反天罡 第一百九十七章 宣府杨氏,顷刻覆灭!
校场上的人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多,银子也越来越多!
凄惨的吼叫和悲凉的呜咽,在校场上此起彼伏。
所有被赶来校场观刑的人,心中都感觉凉飕飕的,提心吊胆地观察着四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此时,校场上面听候发落的人数,已经多达九万人。
而人数,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多。
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宣府的军官,还有他们的三族家眷。
这部分人不多,只有三千多人。
其中职位最高的,就是宣府的副总兵官,周弘毅。
昨晚在牢狱里,东厂番子对他的处刑,是最重的。
此刻的周弘毅,脊椎都已经被东厂的番子打碎,只能像死狗一样趴在地上。
而在他的身后,是他在宣府的所有家眷,共计三十七口人。
马进忠所带队的番子,在他的家宅中,一共搜出了七万两白银,还有宣府超过六千亩的土地地契。
粮食堆满了好几个仓库,足够三千人吃上一年。
周弘毅听到了自己妻儿老母的哭声,他知道他的家眷们就在自己的身后。
可他现在浑身都是伤口,身上的骨头就没几块好的,他连回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转动自己的眼珠,乞求能在死之前,再看自己的亲人最后一眼……
除了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家族家眷之外,还有就是参与本次兵变的士兵,和他们的家眷。
这部分的人,多达四万人。
其中,有三千七百人,是参与兵变后又投降的叛军。
有一万三千两百七十一人,是这三千七百名活着的叛军的家眷。
而剩下的两万多人,则是那些已经被大明远征军杀死的叛军的家眷。
他们表现得最为激动,不停地哭喊,祈祷,忏悔,求饶。
这些叛军的心中,是最后悔的。
其他军官跟着杨通兵变,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没得选!
但是这些叛军们,他们是有的选的啊!
可惜,就是他们心中贪念一起,一步踏错,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这些叛军们看着身后的家眷,他们心中的悔意已经到达了巅峰。
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害的!
他们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庭,害了自己的家族啊!
痛苦,痛恨,忏悔,悔恨,这些都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心中的感受了。
此刻的叛军们,虽然身上没有受刑,但他们心里,已经堕入了无间地狱!
而最后剩下的五万人,则是那些参与袭营的杨通亲军的家眷。
这部分的人数是最多的,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他们神态不一,表情各异。
有痛哭不止的,有黯然神伤的,有担惊受怕的,也有哭喊求饶的。
但无论哪一种,他们的任何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现在的处境。
所有人都被迫跪在校场上,听候发落。
当然,这次最重要的处刑人员,还得是宣府总兵杨通。
刘瑾在收到朱祐樘的命令后,便亲自带领东厂的番子,去缉拿宣府的九族之人。
同时,抄家杨宅!
其实朱祐樘下令让他们缉拿三族,捉拿九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这些人,都得住在宣府里面才行。
毕竟现在朱祐樘让高顺的陷阵营,接管了宣府的城防。
没有朱祐樘的命令,谁也不能进出宣府。
而且时间有限,午时三刻朱祐樘便要主持行刑。
那些住在宣府之外的人,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午时之前,将其捉拿回宣府的。
所以西厂,东厂,还有徐昌他们,抓的家眷,都是住在宣府内部的家眷。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放过这些漏网之鱼了。
今日处刑之后,东西两厂的番子们,还是会找上这些人,按朱祐樘的命令,对其行刑!
当刘瑾带着东厂的番子,来到杨通在宣府的私宅,进行抄家时。
就连刘瑾,都被杨通家宅里的财富,给震惊到了。
成箱成箱往外运的白银,堆了几十个房间的珠宝首饰,古董字画。
杨通的财富,不是京城里那些,身居高位的阁老尚书们能比的。
阁老尚书们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们并没有长期稳定的敛财手段。
光靠贪墨和底下人孝敬,能有几个钱?
要是再遇上先帝,和当今圣上这样的皇帝,更是收不了多少污银。
而杨通不同,他的敛财手段丰富且稳定,并且数目都非常庞大。
一个走私军火,一个吃空饷,一个苛扣底下士兵粮饷。
光这三样,每年就给杨通带来数十万两银子的财富。
哪怕再减去分给底下那些人的银子,杨通每年的收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计算杨通的家产时,刘瑾足足派出了八十个东西番子,不停地清点数目。
才能赶上从杨通私宅里,向外运送银子的数目。
相较于杨通家里的财产,杨通的家眷数量,却是少的可怜。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杨通虽然家财万贯,但家里只有一房正妻,没有一个小妾。
并且杨通也只有杨魁这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他的父母,也都已经死了。
虽然杨通的直系亲属不多,但他的旁亲却是一个大家族。
杨通的伯父,是以前的宣府总兵杨洪。
在朱祁钰登基之后,杨洪带五万宣府兵入京,被朱祁钰火速升为了昌平侯。
之后杨洪就一直呆在京城不走了,杨洪死也是死在京城的,墓也是修在京城的。
他一个宣府总兵官,在没有皇帝的命令下,带兵入京,然后一直滞留京城,简直就没把朱祁钰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在离开宣府之后,杨洪便火速开始提拔自己的亲戚。
杨洪的儿子杨俊,被升到了中军左都督,掌控五军都督府军务。
杨洪的几个侄子,也依次得到擢升。
杨能封武强伯,擢都指挥使,统领京师神机营。
不久后又被擢为后军都督佥事,充左参将,镇守宣府。
杨信封彰武伯,升至进都督佥事,擢为宣府左副总兵,协镇宣府。
杨通那时候还小,不到二十,倒是没被封爵,而是被升为都指挥佥事,带兵镇守怀来。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大量的杨氏族人,被杨洪安插进了各个边镇。
杨洪家里,除了不能带兵的媳妇,闺女,老妈子之外,剩下的能上战场的,都给提拔成了边镇军官了。
至此之后,杨洪彻底地掌控了边镇的一切军务。
史称:杨洪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侯伯。其时称名将者,首推杨氏。
用一门三侯伯,来夸赞杨洪父子兄弟的功劳。
不过杨氏一族,在天顺年间,并没有被英宗皇帝清洗干净。
杨通的几个堂兄,杨能和杨信等人,依旧活跃在边镇上。
他们的后人,也都在各个边镇,担任要职。
至于英宗皇帝为什么没有将杨氏清洗干净,一是因为杨氏当时已经势大,掌控了边镇防务,英宗皇帝不好下手。
二是因为,杨能是英宗皇帝复辟的有力支持者!
没错,杨能在景泰八年的时候,和石亨一起,又叛变了!
这一次,他们叛变的就不是英宗皇帝了,而是叛变了于谦。
他们叛变的原因,还是因为和于谦的利益分配不均。
于谦一个江南人,在掌控大权之后,肯定是多偏向江南的。
他和杨氏这些北人,利益并不相同。
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和人,势力和势力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在随着利益而发生变化。
所以英宗皇帝复辟之后,第一时间夷了于谦三族。
而杨能非但没有被清算,反而还加官进爵,擢为右军左都督,兼宣府总兵官。
就这样,杨氏躲过了天顺年间的清洗,深深扎根边镇,开支散叶。
朱祐樘现在要诛杨通九族,那就是要彻底清洗边镇杨氏一族。
这样一来,所牵扯到的人,就太多了。
东厂的番子在宣府里四处出动,缉拿一切拥有杨氏血脉的族人。
惨叫声在宣府此起彼伏,这群在宣府作威作福数十年的杨氏族人,
刘瑾则是亲自回到军牢里,将一摊烂肉一般的杨通,抬到了校场上。
当然,他也没忘记带上徐溥和刘大夏,这两位尚书大人。
当杨通被抬到校场上时,校场上叛变的军官士兵,校场外观刑的百姓士兵,都发出一阵震惊的惊呼。
他们万万不敢相信,这一摊被抬上校场的烂肉,竟然就是以前在宣府说一不二的杨通。
在杨通被放到校场上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杨家族人,被押往了校场。
杨家在宣府可是第一世家,里面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可真是太多了。
宣府的老百姓们,都认识不少。
“那不是杨瑾大人么?他可是宣府最大茶叶店的老板,怎么也被抓来了?”
“快看!杨琦大人也被抓来了,那是卖丝帛的大老板,也被抓来了。”
“还有杨瑀,这是宣府最大瓷器行的老板,也没逃过一劫!”
“还有杨伦,杨禄,杨昉……怎么都是杨家的人啊?!”
“……”
围观的百姓,惊讶的发现,宣府中的杨氏一族,似乎都未能幸免。
全被东厂的番子一网打尽,将所有的杨氏族人,一一缉押到了校场上!
凄惨的吼叫和悲凉的呜咽,在校场上此起彼伏。
所有被赶来校场观刑的人,心中都感觉凉飕飕的,提心吊胆地观察着四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此时,校场上面听候发落的人数,已经多达九万人。
而人数,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多。
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宣府的军官,还有他们的三族家眷。
这部分人不多,只有三千多人。
其中职位最高的,就是宣府的副总兵官,周弘毅。
昨晚在牢狱里,东厂番子对他的处刑,是最重的。
此刻的周弘毅,脊椎都已经被东厂的番子打碎,只能像死狗一样趴在地上。
而在他的身后,是他在宣府的所有家眷,共计三十七口人。
马进忠所带队的番子,在他的家宅中,一共搜出了七万两白银,还有宣府超过六千亩的土地地契。
粮食堆满了好几个仓库,足够三千人吃上一年。
周弘毅听到了自己妻儿老母的哭声,他知道他的家眷们就在自己的身后。
可他现在浑身都是伤口,身上的骨头就没几块好的,他连回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转动自己的眼珠,乞求能在死之前,再看自己的亲人最后一眼……
除了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家族家眷之外,还有就是参与本次兵变的士兵,和他们的家眷。
这部分的人,多达四万人。
其中,有三千七百人,是参与兵变后又投降的叛军。
有一万三千两百七十一人,是这三千七百名活着的叛军的家眷。
而剩下的两万多人,则是那些已经被大明远征军杀死的叛军的家眷。
他们表现得最为激动,不停地哭喊,祈祷,忏悔,求饶。
这些叛军的心中,是最后悔的。
其他军官跟着杨通兵变,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没得选!
但是这些叛军们,他们是有的选的啊!
可惜,就是他们心中贪念一起,一步踏错,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这些叛军们看着身后的家眷,他们心中的悔意已经到达了巅峰。
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害的!
他们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庭,害了自己的家族啊!
痛苦,痛恨,忏悔,悔恨,这些都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心中的感受了。
此刻的叛军们,虽然身上没有受刑,但他们心里,已经堕入了无间地狱!
而最后剩下的五万人,则是那些参与袭营的杨通亲军的家眷。
这部分的人数是最多的,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他们神态不一,表情各异。
有痛哭不止的,有黯然神伤的,有担惊受怕的,也有哭喊求饶的。
但无论哪一种,他们的任何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现在的处境。
所有人都被迫跪在校场上,听候发落。
当然,这次最重要的处刑人员,还得是宣府总兵杨通。
刘瑾在收到朱祐樘的命令后,便亲自带领东厂的番子,去缉拿宣府的九族之人。
同时,抄家杨宅!
其实朱祐樘下令让他们缉拿三族,捉拿九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这些人,都得住在宣府里面才行。
毕竟现在朱祐樘让高顺的陷阵营,接管了宣府的城防。
没有朱祐樘的命令,谁也不能进出宣府。
而且时间有限,午时三刻朱祐樘便要主持行刑。
那些住在宣府之外的人,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午时之前,将其捉拿回宣府的。
所以西厂,东厂,还有徐昌他们,抓的家眷,都是住在宣府内部的家眷。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放过这些漏网之鱼了。
今日处刑之后,东西两厂的番子们,还是会找上这些人,按朱祐樘的命令,对其行刑!
当刘瑾带着东厂的番子,来到杨通在宣府的私宅,进行抄家时。
就连刘瑾,都被杨通家宅里的财富,给震惊到了。
成箱成箱往外运的白银,堆了几十个房间的珠宝首饰,古董字画。
杨通的财富,不是京城里那些,身居高位的阁老尚书们能比的。
阁老尚书们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们并没有长期稳定的敛财手段。
光靠贪墨和底下人孝敬,能有几个钱?
要是再遇上先帝,和当今圣上这样的皇帝,更是收不了多少污银。
而杨通不同,他的敛财手段丰富且稳定,并且数目都非常庞大。
一个走私军火,一个吃空饷,一个苛扣底下士兵粮饷。
光这三样,每年就给杨通带来数十万两银子的财富。
哪怕再减去分给底下那些人的银子,杨通每年的收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计算杨通的家产时,刘瑾足足派出了八十个东西番子,不停地清点数目。
才能赶上从杨通私宅里,向外运送银子的数目。
相较于杨通家里的财产,杨通的家眷数量,却是少的可怜。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杨通虽然家财万贯,但家里只有一房正妻,没有一个小妾。
并且杨通也只有杨魁这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他的父母,也都已经死了。
虽然杨通的直系亲属不多,但他的旁亲却是一个大家族。
杨通的伯父,是以前的宣府总兵杨洪。
在朱祁钰登基之后,杨洪带五万宣府兵入京,被朱祁钰火速升为了昌平侯。
之后杨洪就一直呆在京城不走了,杨洪死也是死在京城的,墓也是修在京城的。
他一个宣府总兵官,在没有皇帝的命令下,带兵入京,然后一直滞留京城,简直就没把朱祁钰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在离开宣府之后,杨洪便火速开始提拔自己的亲戚。
杨洪的儿子杨俊,被升到了中军左都督,掌控五军都督府军务。
杨洪的几个侄子,也依次得到擢升。
杨能封武强伯,擢都指挥使,统领京师神机营。
不久后又被擢为后军都督佥事,充左参将,镇守宣府。
杨信封彰武伯,升至进都督佥事,擢为宣府左副总兵,协镇宣府。
杨通那时候还小,不到二十,倒是没被封爵,而是被升为都指挥佥事,带兵镇守怀来。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大量的杨氏族人,被杨洪安插进了各个边镇。
杨洪家里,除了不能带兵的媳妇,闺女,老妈子之外,剩下的能上战场的,都给提拔成了边镇军官了。
至此之后,杨洪彻底地掌控了边镇的一切军务。
史称:杨洪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侯伯。其时称名将者,首推杨氏。
用一门三侯伯,来夸赞杨洪父子兄弟的功劳。
不过杨氏一族,在天顺年间,并没有被英宗皇帝清洗干净。
杨通的几个堂兄,杨能和杨信等人,依旧活跃在边镇上。
他们的后人,也都在各个边镇,担任要职。
至于英宗皇帝为什么没有将杨氏清洗干净,一是因为杨氏当时已经势大,掌控了边镇防务,英宗皇帝不好下手。
二是因为,杨能是英宗皇帝复辟的有力支持者!
没错,杨能在景泰八年的时候,和石亨一起,又叛变了!
这一次,他们叛变的就不是英宗皇帝了,而是叛变了于谦。
他们叛变的原因,还是因为和于谦的利益分配不均。
于谦一个江南人,在掌控大权之后,肯定是多偏向江南的。
他和杨氏这些北人,利益并不相同。
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和人,势力和势力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在随着利益而发生变化。
所以英宗皇帝复辟之后,第一时间夷了于谦三族。
而杨能非但没有被清算,反而还加官进爵,擢为右军左都督,兼宣府总兵官。
就这样,杨氏躲过了天顺年间的清洗,深深扎根边镇,开支散叶。
朱祐樘现在要诛杨通九族,那就是要彻底清洗边镇杨氏一族。
这样一来,所牵扯到的人,就太多了。
东厂的番子在宣府里四处出动,缉拿一切拥有杨氏血脉的族人。
惨叫声在宣府此起彼伏,这群在宣府作威作福数十年的杨氏族人,
刘瑾则是亲自回到军牢里,将一摊烂肉一般的杨通,抬到了校场上。
当然,他也没忘记带上徐溥和刘大夏,这两位尚书大人。
当杨通被抬到校场上时,校场上叛变的军官士兵,校场外观刑的百姓士兵,都发出一阵震惊的惊呼。
他们万万不敢相信,这一摊被抬上校场的烂肉,竟然就是以前在宣府说一不二的杨通。
在杨通被放到校场上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杨家族人,被押往了校场。
杨家在宣府可是第一世家,里面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可真是太多了。
宣府的老百姓们,都认识不少。
“那不是杨瑾大人么?他可是宣府最大茶叶店的老板,怎么也被抓来了?”
“快看!杨琦大人也被抓来了,那是卖丝帛的大老板,也被抓来了。”
“还有杨瑀,这是宣府最大瓷器行的老板,也没逃过一劫!”
“还有杨伦,杨禄,杨昉……怎么都是杨家的人啊?!”
“……”
围观的百姓,惊讶的发现,宣府中的杨氏一族,似乎都未能幸免。
全被东厂的番子一网打尽,将所有的杨氏族人,一一缉押到了校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