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九十年代拯救自己 > 第291章 内幕

回到九十年代拯救自己 第291章 内幕

    看他这样子,那就是有内幕了,杨华掏出烟,递给刘主任一支,道:“到饭点了,一起吃个便饭吧。”

    “不了不了。”刘主任拒绝:“被人看到不好。”

    “这有什么不好的,难道当了领导就不能跟老百姓吃饭,就不能跟老百姓接触了?”

    刘主任不好意思的笑笑,道:“这倒不至于。”

    “走吧,马镇有个羊肉馆,还不错。”杨华小声的说着。

    刘主任拗不过,摸了摸鼻子,跟着杨华一块出了政府大门,杨华到超市,骑了三轮车出来。

    带着刘主任往马镇去,避开本地人,刘主任吃的也放心。

    上了锅,叫了酒,喝了几口,刘主任边夹菜,边道:“你知道为什么要换乡长吗?”

    杨华摇摇头,“你们当官的事,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不还得问你嘛。”

    刘主任喝了一口酒,满足的咂咂嘴,道:“要改乡设镇了,以后咱们三合乡就要叫三合镇了。”

    “那马乡长就是下来镀金的,你想啊,乡变镇,这说明什么?”

    杨华当然知道说明什么了,说明这个地方的人口经济发展的都比较不错。

    “马乡长在换镇之前上任,说明他领导有方,上面自然在提拔上是优先考虑的,政绩上比一般的人都要好看。”

    杨华边吃边点头,刘主任道:“你这项目,正好给马乡长锦上添花,要是他在位,有这么大的投资项目进来,那他不比别人更上两层楼。”

    原来是这样,杨华了然,刘主任又说:“也是你运气好,正好碰到这档子事,那马乡长可的努力给你办成。”

    杨华听了,心里顿感高兴,再一想,万一这事正如马乡长说的,那是个香饽饽,县里怎么肯轻易批给自己。

    “刘主任,这事要是县里拦住了,不给咱们乡批,要求去其他地方怎么办?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的,马乡长外厉害,也得听县长的不是。”

    刘主任不在乎的摆摆手,道:“你不懂,马乡长为什么来镀金,那是人家上头有人,懂不?”

    杨华恍然大悟,如此说来,那这事是跑不了了。

    饭间,刘主任喝的面红耳赤,脑子却异常清醒,话匣子打开了讲了不少内部消息?

    临回家,对杨华道:“保密,一定要保密,你下一步就得准备项目企划书了,以后城里你得多跑了。”

    杨华应着,扶刘主任上了三轮车后座,一阵风吹来,刘主任打了个冷战,道:“以后你是大老板了,行头上得讲究。”

    说着拍了拍三轮车的框架,道:“勤俭是好事,可不能在大人物前掉价,换个有面子的四轮吧。”

    杨华哎了声,刘主任说的对,以后少不了要跟领导打招呼,请客吃饭,接送领导,那应该是常态了,总不能骑着个三轮车就在人少晃悠。

    买车这事得提上议程了。

    送完刘主任,杨华回家便跟周玉说了这事,周玉赞成道:“驾照都学出来了,那就买吧。”

    杨华犹豫了下,道:“那买个面包车还是小轿车?”

    面包车容量大,能拉货,价格适中,小轿车显贵气,价格高。

    周玉可一点不纠结,“买就买轿车吧,买了桑塔纳。”

    “桑塔纳,得多少钱?”杨华听过这种车,价格却没打听过。

    “十多万吧。”周玉随口说着,她也想买个车。

    杨华惊呼“十多万?”周玉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跟人打交道,就是身份地位的较量。”

    “你要是开着拖拉机出去,跟你打交道的就是农民商贩,你要是开着桑塔纳出去,你结交的什么?”

    杨华想想也是,既然要做这个事,行头确实得装扮起来。

    主意一定,第二天两人就上省城车市去挑车,左挑右选,定了一辆黑色桑塔纳,十三万多。

    杨华心疼的付了款,自己退伙出来的十多万,就这么剩两三万了。

    周玉又带着他到高档理发店换了发型,摩丝一摸,整个人年轻有精神。

    周玉也给自己烫了个卷发,这些年没有风吹日晒,周玉的皮肤也紧致细嫩不少,这么一收拾,镜子里也挺气质的。

    两人又给自己配了几身料子好的,能穿出去接人待事的。

    这一趟收获满满,车子开回村里,大家都凑过来看热闹,要么夸夸车子高级,要么夸夸周玉发型好看。

    馋的年轻小媳妇也吵着要去烫一个,男人夸杨华越来越年轻,总之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过了几天乡政府的电话打过来,要杨华跟着马乡长一同去县里。

    跑了几趟,见了不少领导,有认识,不认识的,吃了几次饭,这事算是大概谈成了。

    有这么大的投资,县长是最高兴的,放在哪里发展都是自己的功劳,几个乡镇的领导吵翻了天,都抢着要拉到自己地盘上。

    杨华无奈的看着他们在会议室里,像农村泼妇一般,吵得面红耳赤。

    杨华默默的退出去,坐在走廊里等着消息,最终还是换来回去等消息。

    企业策划书也写出来了,乡政府的好消息也到了。

    马乡长果然是有本事的,不仅将投资固定在自己地盘上,同时还给杨华要了一百万的政府扶持资金。

    这也算是本县最大的扶持项目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征地了。

    有政府出面,厂区划在村外的陆家坟,离周玉的养猪场不远,这里地势平坦,离村子三公里的路程。

    被征收的农户也倒乐意,反正这边的离村子远,来回种地麻烦,政府收了,不仅可以抵扣公余粮,还能优先进厂工作,这是双喜临门。

    银行有政府的担保,也同意给杨华放大额贷款,一切都准备齐全了。

    杨华联系了曹厂长,得知张远行在他那里,连夜拿着企划书找过去,并跟张远行汇报了这边的情况。

    张远行赞赏的看着企划书,道:“老杨,我没看错你。”

    曹厂长在旁也高兴急了,道:“我可以提前安排退休了。”

    张远行笑道:“好呀,接下来,我们就得好好谈谈合伙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