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713章 猎犬大黄去世了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第713章 猎犬大黄去世了

    张局长回去了,刘夏莲忽然感觉心烦意乱,这几年修身养性,心性早已经异常的沉稳,怎么会突然心烦意乱?当即叫上大丫开车回到了李家屯。

    漫山遍野白茫茫的,田野里、树林里到处都是雪。

    雪地上还有许多动物的小脚印,年年岁岁花相似,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又过年了。

    刘夏莲把车停下,忽然看到一条熟悉的身影倒在了离家不远的苞米地边上。

    “大黄,大黄。”刘夏莲快步跑了过去,大丫紧随其后。

    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大黄静静的躺在雪地上,听见主人的呼喊,用尽全力抬起眼皮,看了看刘夏莲,伸出前爪,搭在了刘夏莲的手心里,然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人生如梦,狗生又何尝不是。

    刘夏莲静静的抱着大黄好一会儿,摸了摸狗头。买来的时候就已经六七岁了,又跟随自己打猎赶山七年,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如今十几岁了,也算是寿终正寝。

    大丫看了伤心,眼角也流下了泪水,想去宽慰一下刘夏莲,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什么了。

    刘夏莲抱着大黄来到了狍子养殖场旁边,这里是自家的苞米地边。

    “大丫去养殖场拿两把铁锹,把大黄埋了。”

    “好的,姐。”

    大丫回家把二丫也喊了过来,拿了两把铁锹,默默的挖了个坑。大花猞猁来了,四条大黑猎犬也来了。

    用棉被给大黄卷了起来,顺带还有它喜欢的球、骨头都埋了起来。

    动物们虽然无言,但是它们什么都懂,这一埋就是永别,再无相见的可能。

    虽然猞猁总仗着自己会爬树,经常欺负大黄,但是此刻它也有些伤悲。

    大丫、二丫也在旁边默默不语。

    刘夏莲带着大黄出过任务,也算是为国家出过力的功勋狗,决定明天找石匠给大黄雕刻一个石碑。

    李小飞从狍子养殖场出来,看见了苞米地里的坟茔吓了一跳:“姐,出什么事情了。”

    “大黄去世了,刚给它埋了。”

    大黄,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猎犬,勇敢、聪明、通人性。

    沉默了好一会儿,刘夏莲给李小飞说:“这些年你也长大了,任务该加一加了,我打算在村东建立三个个养猪场,每场二百种猪的规模,到时候你来管理。”

    李小飞挺吃惊:“你娘那边不是养着好多呢,为什么又要办三个养猪场。”

    “县里肥猪不足,咱们多培育点种猪苗,以卖猪苗为主,更何况这么多菜地粮田,常年使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经过发酵的猪粪做农家肥更合适。”

    李小飞一盘算,二百头种猪,一只一年按照十只猪仔来算也有两千头,对周边带动还是很明显的。猪仔不太适合长途运输,一个种猪场辐射的面积也就是周围几十里。

    “行,保证完成任务。开春找赵勇他爸那里买几百头母猪?”

    “不了,他家的猪近亲繁殖的厉害,抗病力也低了。省城有家养殖场太湖猪和本地猪杂交的,猪舍建好后,你带人过去买三百头后备母猪就行,记得预防小猪应激。至于公猪就选咱们本地的。”

    “好的。”

    为什么人一旦有钱之后做事非常容易成功,首先规模大了,抗风险能力强。其次因为有钱细枝末节上不会去节省,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第三,前期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就比如猪场,采取的是圈养加散养的模式,猪大部分的时候在运动场散养,小时候吃配合饲料,等四五十斤后吃五谷杂粮,吃青菜野菜,每天运动量大,抗病力强。每个养猪场会配备百余亩好地用来种草,种草养猪。

    李小飞可是养殖大总管之一,管理着狍子养殖场、梅花鹿养殖场、麝香养殖场。作为最早跟随刘夏莲的一批人,现在也是年工资五千多块,年底分红也有一万多。最主要的是不用出村子,现在也几乎不用他干活,主打就是管理。

    秋天的时候客户很多,全国各地的养殖户来这里参观引种,成就还是非常大的。狍子、梅花鹿产量比较高了,年出种鹿都在两千头以上,出栏肉有五千头左右。至于麝鹿养了是药用的,目前才刚刚开始,还没发展几家养殖场。

    现在东北虎已经是保护动物了,不许打了,其他的动物也快了。

    有人提议养黑熊,刘夏莲否决了,危险性太大,投入也大,自己也不差那点钱,完全没必要。

    傍晚,李小飞骑着三轮摩托巡视完三个养殖场,回到家都晚上十点了。

    车斗里是两条大狗,背上一条猎枪,每年这几万也不是那么轻易拿的。

    “媳妇,媳妇,开门。”

    媳妇没来开门,四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来开门。

    “粑粑,你回来了。”三岁的女儿奶声奶气的说。

    李小飞一把女儿抱起来:“这么冷的天你出来干啥。”

    “妈妈从姥姥家回来正生气呢。”

    李小飞进屋,脱掉外套,火墙烧的挺热,媳妇正在那看着大彩电,一脸的不高兴。

    “媳妇,这又咋了,咋又不高兴了。”

    “我三叔,他家你得想法帮帮他,大家都富裕了,就他家穷的吊蛋精光的。”

    李小飞一听这话就头大,这个媳妇的三叔年龄也不算大,四十来岁,和媳妇就是一对卧龙凤雏。

    最开始想要工作,说去城里干活。

    李小飞给安排到饭店当帮厨,好好干几个月,差不多就跟着师傅上手,一个月二百多的工资,那可是相当高的。

    他倒好,干了一个月,嫌累不干了。

    后来安排了个轻快的活,到养鹿场喂鹿吧,一个月也一百出头。那个时候刚好夏天,每天要去农田里收购牧草回来喂鹿,说热,一去地里一身疙瘩,想要自己当老板。

    刚好孵化场有扶贫鸡苗,免费给一百只脱温鸡苗,他家不符合条件,看在李小飞的面子上才给了一百只。

    夫妻俩养的没个说像,鸡笼子下面的鸡粪都成堆了也不铲一下,饥一顿饱一顿,小鸡还小,技术员让他们喂打碎的玉米粒子,他偏偏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