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晕,捡来的小崽子天天想以下犯上 > 第266章 景和帝

晕,捡来的小崽子天天想以下犯上 第266章 景和帝

    第266章 景和帝

    中秋宴,后宫妃嫔,皇子,公主们恭送完皇上重新入座。

    曦嫔(七皇子的生母)小声嘟囔道:“皇上就坐了这么一会儿,我让人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歌舞,还没来的及献给皇上呢!”

    淑妃(八皇子的生母)笑道:“真是可惜了,听说妹妹专门请乐师谱的新曲,亲自指导的舞娘,花了不少心思呢。”

    曦嫔更委屈了。

    德妃(四皇子生母)道:“明年再献给皇上看也是一样,今年受灾的地方多,青州蝗灾,汉中水灾,雍梁大旱,皇上正忧心呢!”

    曦嫔道:“臣妾就是看皇上忧心,整日为国事操劳,才想着让皇上看看歌舞,排解一二。

    灾情年年有,宫里的用度一减再减,皇上吃不好,睡不好的,长此以往,嫔妾真怕皇上的龙体……”

    皇贵妃(三皇子生母)斥道:“你胡说什么呢。”

    曦嫔忙道:“臣妾失言。”

    皇贵妃顿了一下,道:“自从九皇子病情加重,皇上哪年宴会上有心思欣赏歌舞?

    与其整这些没用的,不如多在菩萨面前磕几个头,求菩萨保佑九皇子早日康复。”

    贤妃(二皇子生母)道:“娘娘说的极是,皇上是仁君,也是慈父,只要九皇子病情好转,皇上自会龙心大悦。”

    曦嫔张了张嘴,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皇贵妃又道:“几位皇子也多用点心,尤其是二皇子,三皇子。

    你们是兄长,多给你们父皇分忧,给弟弟妹妹们做个表率。”

    众皇子应是。

    皇贵妃位分最高,虽无皇后之名,但掌管后宫多年,与皇后几无二致。

    三皇子道:“母妃,各位娘娘,青州和汉中都是小范围受灾,处理又及时,没造成严重后果。

    受灾最严重的雍梁,父皇几次拨钱拨粮,加上水车制作及时,灾情已经得到了很大缓解。

    雍梁太守的谢恩折子上说,莜麦,糜子,粟,菉豆,胡豆都长势不错。”

    宋美人(十皇子生母)赞道:“还是三皇子最用心。”

    话音未落,就感受到几道凉嗖嗖的目光射过来。

    宋美人当即就住了口,拉着十皇子的手,顾左右而言他:“皇儿,你也要快快长大,跟你几个皇兄一起,为你父皇分忧。”

    淑妃笑道:“说起来,还是玉门送来的图纸管用,听说,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想出来的,跟十皇子差不多大。

    咱们的十皇子,还跟小太监一起掏鸟蛋,跟小宫女躲猫猫呢!”

    众人一脸嘲讽地看过来。

    德妃道:“宋美人,好好管教十皇子,十四岁,可不是小孩子了。”

    贤妃道:“就是,侄儿都好几个了,还玩小孩子的东西,也不怕人笑话。”

    德妃道:“是有点不像话,整天跟一群奴才厮混,能有什么长进。”

    宋美人和十皇子脸臊的通红,连忙站起来认错。

    “好了。”皇贵妃道:“十皇子是皇上的幺儿,又有几个兄长疼爱,难免娇惯了些。

    皇儿,你以后多带带你十弟。”

    三皇子躬身应是。

    宴会继续进行……

    太极殿内。

    景和帝举着手里的信,一边看上面的内容,一边看龙案上展开的画,看了一遍又一遍,总也看不够。

    他伸手摸了摸画中人的脸,喃喃道:“真好,璋儿长大了,长高了,笑起来跟他母后一样。”

    其中一幅是云沐闭着眼睛躺在稻田里,嘴角含着笑意,景和帝用指腹按了下画中人翘起来的嘴角,笑道:“臭小子,都累的四脚朝天了,还笑。”

    站在景和帝身后的太监盛安良,又一次泪流满面。

    景和帝把目光移到旁边的幅画上,笑道:“两次案首,功课倒是没落下。”

    盛安良道:“九皇子从小就聪慧过人。”

    景和帝听他声音不对,扭头看了一眼,无奈道:“你怎么又哭了,看一次哭一次?”

    盛安良哽咽道:“老奴忍不住,画的实在太像了,就跟九皇子在眼跟前儿似的。”

    密折是午后送进宫的,信封很厚,内容很长,箱子里的一幅幅画,包裹的很用心。

    盛安良小心翼翼的展开画,当时就哭了。

    他不知道信上的内容,也不知道九皇子遭遇了什么,但他知道,皇上这几年有多担心,多煎熬。

    尤其是看到金尊玉贵的九皇子剃着短发,穿着麻衣,满头大汗的躺在农田里,这个伺候了景和帝几十年老太监就忍不住落泪。

    那是皇上最疼爱的皇子,大燕唯一的嫡皇子啊!

    景和帝笑道:“是像,连头发丝都根根分明,你看骑马这张,肆意张扬,脸上的快意活灵活现。

    还有这张,这张是路过雍梁时画的,瞧着眉头,都揪成一个疙瘩了。”

    盛安良道:“九皇子还跟以前一样,既担心皇上忧心灾情,又不忍百姓吃苦。”

    景和帝笑道:“你这老东西记得倒清楚。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前些天表彰的沈云沐,就是璋儿。

    救了璋儿的人,就是云靖流落在民间的女儿,和被康宁卖掉的沈姨娘。”

    盛安良大惊:“那人没死?”

    景和帝斜了他一眼:“什么这人那人的,沈姨娘是璋儿的恩人。”

    盛安良连忙跪下,掌了两下嘴:“老奴知错!”

    “罢了,起来吧!

    也难怪你失态,朕也吃了一惊,谁能想到,死去多年的人,竟还好好的活在世上,还给云靖生了个女儿。”

    盛安良愣了愣,笑道:“水车这样的神器,竟是九皇子想出来的,九皇子真是太厉害了。”

    景和帝笑道:“是云靖的女儿想出来的,璋儿说了,他只是帮了点小忙而已。

    云靖的女儿才是真正的高人。”

    盛安良想了想道:“云将军当时应该还不知九皇子的身份。

    将军只字未提其女儿的身份,看来,还是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

    景和帝叹了一口气:“也是康宁太不像话。

    但子瑾对璋儿是真疼爱,这可是足以彪炳史册的大功啊。

    璋儿他们路过雍梁时,他姐姐救了一伙孩子,还以璋儿的名义捐了十万钱。

    再加上水车的事,他们姐弟的名声一下就炸开了。

    雍梁的百姓上了万民表,请求官府表彰他们姐弟,还要在雍梁为他们树碑立传。

    雍梁太守怕给云靖惹麻烦,也用密折禀明了此事。

    这些事一旦公开,璋儿的威望,一下就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