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 第236章 救援徐州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第236章 救援徐州

    合肥新城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大都督司马懿端坐于主位,一袭黑袍,沉稳如山,身旁则是青州刺史程喜,他的面容严肃,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

    冠军将军文钦身材魁梧,宛如铁塔,身后紧跟着司马昭、陈泰、曹馥和吕翻等一众将领,他们皆是铁血战士,英姿勃发。

    夜色深沉,议事厅内的气氛却异常紧张。

    司马懿的目光如同鹰隼,锐利地扫视全场,而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此战我军以寡敌众,虽然败于朱恒、陆逊和诸葛瑾那五十万大军之手,但我们依然攻占了徐州城。从战略全局来看,仍然是我军获胜。”

    众将闻言,皆是神色凝重。他们深知,尽管夺下了徐州城,但眼下局势依然危如累卵。

    厅内众人闻言,神情各异,有的露出了欣慰之色,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仍在为眼前的困境而忧虑。

    这时,一名探马匆匆而入,神色紧张地报告:“大都督,燕王曹宇的大军已经败退至厌次城,而我军南下的三万余人在山谷中遭遇伏击,被陆逊和诸葛瑾前后夹攻,死伤惨重。如今,剩余的一万余人已经全部投降。更为严重的是,吴军已调集三十八万大军,将徐州城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众将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徐州城外有三十八万吴军围城,而合肥新城内只有十一余万人马,不到吴军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实力差距,让人不禁心生绝望。

    程刺史率先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大都督,敌强我弱,贸然出兵解救徐州之围,只怕会中了吴军的围点打援之计啊。”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程刺史的担忧。

    司马懿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他缓缓说道:“程刺史的担忧不无道理,然而众人都忽略了一项重要因素。有此因素在,我军不但可解徐州之围,还可获利。”

    “重要因素?获利?”众将闻言,皆是疑惑不解,纷纷投来探寻的目光。

    司马懿故作神秘地停顿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没错,北方的并州早已下起了鹅毛大雪,南方的徐州下雪也就在这几天。诸位,一旦徐州下雪,意味着什么?”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未能领悟司马懿的深意。冠军将军文钦突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意味着道路被积雪覆盖,湿滑难行。莫非大都督想劫掠吴军粮草,以解徐州之围?”

    司马懿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文将军所言极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吴军三十八万大军驻扎在徐州城外,每日消耗的粮食和草料数量庞大。”

    “我们可从军中挑选精锐骑军,分成几组,采用埋伏、隐秘、偷袭的战术,抢了吴军的粮草立马就撤。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削弱吴军的战斗力,还能获得急需的物资,岂不是一举两得?”

    众将闻言,纷纷喜笑颜开。让他们率军去攻击三十八万吴军,自然无人肯应。但若是让他们去伏击吴军的抢粮队伍,那他们就太乐意了。这既不会太过冒险,又能立下战功,何乐而不为呢?

    司马懿见众将都无异议,于是沉声道:“众将听令!”

    “在!”众将纷纷起身,抱拳应道,声音铿锵有力。

    “文将军和副将曹馥率三万兵马负责埋伏、攻击吴军的粮队军士。务必全歼敌军,以免逃脱的士卒去通风报信。”司马懿的声音冷冽如霜,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一般。

    “得令!”文钦和曹馥抱拳应诺,领命后坐下,眼中闪烁着战意。

    “陈将军和副将吕翻率三万兵马负责将吴军丢弃的粮车全部运回合肥新城。你们三万兵马可以兵分三路,每次一万兵马押运粮草。另外两万兵马,一万兵马负责沿途探路并保护粮草,另外一万兵马负责接应文将军的人马。”司马懿继续下达命令,声音沉稳而有力。

    “得令!”陈泰和吕翻拱手答应,领命后坐下,神色坚定。

    “我与程刺史坐镇合肥新城,司马昭率领两万兵马负责接应运粮队,确保粮草运送至合肥新城万无一失。”司马懿的目光在众将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司马昭身上,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

    “得令!”程喜和司马昭也拱手应诺,领命后坐下,神色肃穆。

    安排停当后,各将领纷纷起身离去,前去准备。司马懿则派出侦骑,秘密打探吴军运粮队的动向,以便及时返回报告。

    果然,几天后,探马来报,徐州城外飘起了鹅毛大雪,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洁白无瑕的雪花所覆盖,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然而,对于身处战争中的将士们来说,这美丽的雪景却隐藏着无尽的危机。

    司马懿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这场大雪不仅会给吴军带来困难,也会给他们提供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解除徐州之围。

    次日清晨,探马再次来报,从建业城方向有一支运粮队正缓缓向徐州城行进。这支运粮队人数众多,押运着无数的粮车,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雪地中艰难前行。

    司马懿闻言大喜,立即下令众将按照预定计划行动。文钦和陈泰各率本部兵马,冒着纷飞的大雪,如同两股铁流,直奔目的地而去。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战意,渴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建功立业。

    目的地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静静地矗立在雪野之中。文钦的兵马在密林内的前面埋伏,而陈泰的兵马则隐匿在密林内的后面。

    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待着,宛如一群蓄势待发的猎豹,只待猎物出现,便发起致命的一击。

    一日下午,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雪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地平线上,逐渐出现了一支队伍。

    他们身着吴军的战甲,人数约莫在一万人左右,押运着无数的粮车,宛如一条长龙,在雪地上缓缓蠕动,正朝着徐州城的方向行进。

    文钦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他低声下令,让所有人沉住气,静待时机。待粮车过去一半时,再兵分三路,分别从前、中、后包抄过去,务必全歼这一万运粮军士,绝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逃脱之机。

    众将士闻言,皆是士气高涨,纷纷答应按照文将军的计谋行事。他们紧握手中的兵器,眼中闪烁着坚毅与决绝的光芒。

    终于,吴军运粮队的一半人马已经经过。文钦一声令下,三万骑军如同脱缰的野马,兵分三路,分别向运粮队的前队、中队和后队疾驰而去。他们的速度之快,犹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瞬间便冲破了雪地的寂静。

    运粮的吴军将士突然遭遇魏军的埋伏,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然而,他们并未四散奔逃,而是在将领的率领下,迅速列阵迎敌。

    他们深知,此时逃跑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因此,他们选择了奋战到底,用生命来扞卫自己的荣誉和尊严。

    文钦与曹馥见状,皆是心中暗喜。他们原本还担心吴军将士会四散奔逃,特别是前队和后队的骑军。一旦逃散,将难以追上。然而,吴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却让他们感到了意外和敬佩。

    文钦与曹馥对视一眼,各率一万人马向前后奔驰而去。剩余的一万人马则在千夫长的率领下,直奔中间杀去。他们如同三把锋利的利剑,直插吴军运粮队的心脏。

    密林内,陈泰和吕翻见状,立即反应过来。陈泰令吕翻率领一万人马专门负责押运粮车,而自己则亲率两万人马协助文钦和曹馥攻击吴军将士。他们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吴军运粮队牢牢地笼罩在其中。

    战斗瞬间爆发,雪地上一片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吴军粮队的将士虽然视死如归、奋勇战斗,但在文钦、曹馥和陈泰的五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他们还是逐渐被分割、被包围、直至被逐一消灭。

    包围圈内的吴军越战越少,直至最后一个人倒下。他们没有人逃走,也没有人投降,全都战死在了这片雪野之上。

    战斗结束后,魏军将士人人肃然起敬。他们默默地打扫着战场,将吴军和自己队伍的遗体一一掩埋。这场战斗虽然残酷而血腥,但却大大鼓舞了魏军的士气,还沉重地打击了吴军的嚣张气焰。

    此战,魏军仅损失了三千人,便全歼了吴军一万军士。上百辆粮车在吕翻的押运、陈泰的保护以及司马昭的接应下,安全地送到了合肥新城。

    司马懿收到战胜的消息后大喜,立即大摆宴席给各位将领庆功。

    由于文钦和陈泰指挥得当、配合默契,吴军的粮车频频被劫。陆逊和诸葛瑾见状大怒,连忙派出护粮队护送粮草。

    然而,文钦和陈泰却采用游击战术,打了就撤、飘忽不定,令吴军苦不堪言、防不胜防。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军的粮草越来越紧张,士气越来越低落,军心越来越涣散。再加上大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寒冷,将士们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最终,陆逊和诸葛瑾无奈地下令撤军返回扬州休整、补充粮草。他们打算待来年春暖花开后,再想办法夺回徐州城。

    司马懿得知吴军撤军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将劫获的大部分粮草送至徐州城内。徐州之围顺利解除,城内军民欢呼雀跃、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