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 > 第13章 赶大集

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 第13章 赶大集

    “唉~你做什么去?”

    眼睁睁看徐安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孙三郎无力地收回手。

    正在他等得焦急的时候,徐安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今儿镇上人多,你不要乱跑。”孙三郎收起笑意,一本正经地责备。

    徐安吐了吐舌头,转移话题,“我去办正事了,你瞧。”

    她伸出手,将手上的一卷白纸和一支毛笔露了出来。

    “这是做什么?”孙三郎有些不明白。

    徐安解释,“在这里叫卖,大家听不到,所以我打算写个招牌。”

    “那个,我从那边书生的摊上借来的,他那里光写两个字就要收十文钱,简直太坑了,你会写吗?”

    徐安一脸希冀地看向孙三郎,虽然自己会写字,但简体字跟繁体字有点不同,她怕写错浪费纸张,毕竟光一张纸就要两文钱了。

    至于她为什么觉得孙三郎会写字,他不是给人家当书童的嘛,书童当然要会写字,起码也得会认字吧。

    “额~”

    孙三郎皱眉纠结:不是很想写。

    “写嘛写嘛,我知道你会写,两个字就能省下十文钱呢。”徐安继续蛊惑。

    “快写,你写不写!我身上总共就四文钱了,你不写这纸就白买了,还有这两桶豆花,卖不出去就只能倒掉了。”

    “你不是说要赚钱买东西嘛,豆花卖不出去哪里有钱买。”

    ……

    在徐安的不懈努力下,孙三郎勉强接过毛笔。

    “帮我压纸。”孙三郎把纸往石台上一铺,自然地吩咐。

    “好嘞。”

    目的达成,徐安笑呵呵地打下手。

    豆~腐~

    两个字苍劲有力,规整自然,水到渠成,一看就是平常下过功夫练字的。

    徐安心满意足地拿起纸吹干,望着街上人来人往,又道:“这里很多人不认识字,你再在旁边画几块豆腐。”

    “画豆腐?豆腐怎么画?”孙三郎对她提出的要求再一次无语。

    徐安抢过毛笔,趴在石台上认真画了起来。

    “就这?”

    徐安看了看,“难道我画的不像吗?”

    “像是像,就是有点怪怪的。”

    “哪里怪,豆腐不就是长这样嘛,四四方方的,最好画了。”

    “你怎么不画豆花?”

    徐安:……

    “我去还毛笔了,你把这招牌挂起来。”她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

    回来时,远远看见自己的豆腐摊前站了一个人,徐安欣慰不已,连忙加快了脚步。

    “这位小哥,你要买豆花吗?”徐安突然出声,把站在摊位前的青年男子吓了一跳。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是要买豆花的吗?”徐安再一次发问。

    “啊,不,不是,我是不远处卖竹器的,就……来看看。”

    听到说不是来买豆花的,徐安眼里闪过一丝失落,不过她很快又露出了笑容。

    “你要不要尝尝我卖的豆花,可好吃了,保准你吃了一定会喜欢。”

    “啊……这……”

    “快尝尝,又不要你钱。”徐安热情地舀起豆花往他面前送。

    还没等到他的反馈,便听见身后有人问:“豆腐?豆腐是什么新鲜吃食?高兄吃过吗?”

    “不曾,不过这字倒是写得不错,没有十几年功力,写不出这样有风骨的字。”

    “兄台好眼光,这豆腐可好吃了,保准你吃过一回便念念不忘。”徐安立马插嘴道。

    几人俱是一愣,似是没见过这般自来熟的人。

    还是最先开口那人回过神,“听起来不错,怎么卖的,给我来一点尝尝。”

    “只要一文钱一碗,豆花可以先吃,豆腐两文钱一块,买回家煎炒煮炖都好吃。”

    “是吗?价格也算便宜,那……给我来一碗豆花。”

    “我也要一碗。”

    一下子卖出两碗,徐安喜不自胜,从竹篓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碗和勺子,舀了豆花拌好递给两人。

    “嗯……不错,这味道十分清爽,入口即化,甚合我意。”

    徐安得到满意的反馈,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是吧是吧,此豆花乃是本店独创,首次在这南桥镇摆摊售卖,两位不妨买些回去,带给家里人尝尝。”

    “那……给我来上十碗豆花,我带回去给我娘和妹妹们尝尝。”

    “还有我,我也要,给我来五碗吧。”

    话是这么一说,可这豆花要怎么打包呢,徐安犯了难。

    孙三郎摇摇头,“我不知道,别那样看着我。”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青年男子开口了,“这豆花怕是不好装,我那儿有竹篮,倒是可以用来装豆花。”

    徐安还没说话,那位高兄倒是稀奇上了,“从没听说竹篮可以打水的,这豆花是稀的,敢问要怎么装?”

    “对呀 ,竹篮怎么可以装起来豆花呢?”徐安一脸好奇地看向那青年。

    见大家都望着自己,青年脸色泛红,“就……就是可以,一会儿我拿来试试。”

    说着,他便跑开了。

    在此期间,两个读书人打扮的和孙三郎寒暄,这才知道他们俩是附近南安县的,听说这里有大集,特意过来逛逛。

    “唉唉,真别说,你还真别说,这竹篮竟然可以装豆花。”郝文斌弯腰看向竹篮底部,“啧啧,滴水不漏,这竹篮不错。”

    高湫亦是一脸惊叹,“这竹篮多少钱一个,我买了。”

    大家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青年脸上,看得他有些不好意思,“额,不贵,就……十文钱一个。”

    两人付了钱,心满意足地提着竹篮走远。

    “那个……小哥,你这竹篮还有多少个?要不然我都买了。”

    不漏水的竹篮,用竹子编织而成,不过用的竹条都是特别细的,密密麻麻编织在一起,十分地精致,徐安只一眼就爱上了。

    “我……我叫阔竹。”卖出去两个竹篮,小哥显得很高兴,主动介绍自己,“这竹篮做起来比较费功夫,只有三个,如今就只剩下一个了。”

    “哦,那我要了,这是十文钱。”徐安爽快开口。

    阔竹却没有立即伸手接铜钱,他看了看徐安的豆腐摊,“竹篮我可以送给姑娘,不知姑娘是否愿意跟我合作?”

    “啊?”

    徐安一时没反应过来。

    孙三郎整理好豆花的盖布,抬手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我家世代居于竹海之中,精通竹编竹器,除了这种竹篮,我还会做各种不漏水的竹器,还有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