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十章 万里孤城白发兵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第十章 万里孤城白发兵

    【“老唐军没有降!”】

    【“是出城冲锋!”

    “是守城到最后一个!”

    “诸君!且随我出城迎敌!”】

    【公元808年,安西都护府沦陷。

    公元840年,安西最后一座孤城龟兹沦陷。

    至此,公元808-公元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间跨以千年,唐失,清回。】

    【虽然新疆回来了,但我们仍然丧失了广阔西域,一别千年,再见已是尹欺栏。】

    【西域的明珠再次回到了诸夏的怀抱,但诸夏却也被限制到了葱岭以东,那丢失的广袤西域永远消亡了诸夏文化的符号。】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走廊被切断。】

    【安西都护府,万里一故城,尽是白发兵。】

    天幕上,和先前出现的唐军一样的制式铠甲的军队出现了,他们手拿陌刀、横刀、长槊等,俨然这又是一次属于大唐的意难平,他们是大唐皇帝陛下忠诚的安西都护军。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这群士兵虽然看起来和先前天幕上的唐军一样的军势恢弘,士气激昂。

    但无法忽视的是,当他们取下明光盔时,一个个脸上的岁月沟壑,一个个满头的银发,额头上那深深的丘纹......

    【这样一支没有任何支援,没有任何友军,在中枢陷落,隔绝消息,面临周边反复、虎视眈眈的异族的军队,就是大唐安西军。】

    【他们忠诚于大唐,在四十年无饷的情况下,维持着大唐在西域最后的体面。】

    【这群老唐人守着大唐最后的骄傲与领土。】

    【直到公元840年,吐蕃攻克安西都护府的最后一座城池龟兹。】

    【城内所剩白发兵尽被砍掉双足,贬为奴隶。】

    【从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侯君集攻灭高昌,李世民设立安西都护府,至公元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消亡。】

    【这支唐军,再次奏响了《秦王破阵乐》,迎着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发起了信仰的冲锋。】

    大唐的甘露殿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气压局面。

    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聪明的埋头抄写天幕关于大唐的事情,甚至还在悄声交流。

    “克明,天幕的纪年应该是后世的纪年法,这么一算,我们现在贞观四年,应该就是公元630年了。”

    “是也。”

    “这是大唐的好将士啊,这是一支大唐的强军啊,居然如此辱没在异族手中。”李世民心里十分的难受,“我要吐蕃不得好死!”

    “侯君集!李靖!若是朕再次再次让你们点兵,能否做到像天幕里那样给朕灭了高昌?”

    侯君集与李靖出列应答。

    “朕不只要平定高昌的叛乱,这次朕还要彻底解决吐蕃的野心!”

    “但是我大唐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要先解决突厥人啊!”李世民沉默,他知道现在的大唐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克明,天幕的信息都记下来没有,当结束后再多议一议。”杜如晦称是。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网友说: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西北有孤忠。”

    “敦煌英雄!”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安西军到死都不曾等到大唐的援军。”

    “左公千古!”

    “看到这里真的是太难受了。”

    “归义军李义潮,能和岳飞媲美了。”

    “唐人是真的骄傲,灵魂的那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默之。”

    “这里要再次点名,李隆基死晚了。”

    “大唐,中国人永远的心灵故乡,期盼祖国复兴盛唐!”

    “我这代人可能看不到南北西东大片失土收复了,只盼有生之年我华夏复兴就好。”】

    ......

    “看来这后人还是念着我大唐的好的。”李世民轻呼一口气,当他看到天幕里这么多关于大唐的意难平,还以为后世儿孙的大唐将华夏搞得一团糟。

    “朕的大唐能被后人如此怀念,朕又怎么能让大唐留下这么多的遗憾呢?”

    “大家,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对大唐的喜爱,所有大唐才会给后人留下那么多的意难平。”长孙无忌道。

    “对大唐喜爱,难道大唐不能更加强盛,不留下忠臣冤死,将士枉死的遗憾吗?”魏征反驳,他平时最看不惯的就是长孙无忌这种只会趋炎附势的弄臣,“陛下!依臣看来,您应该更加的勤奋,以天幕里大唐的得失来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玄成说的是,朕自知以史为鉴,可以资得失。”

    ......

    乾隆:“哈哈哈,珅珅,你看到了吗?这西域丢失还是我大清收复的,朕的功绩难道不足以成为千古一帝吗?”

    和珅满脸堆笑,回答他亲爱的弘历哥哥道:“主子说得对!要奴才来看,那西域能丢失一千多年,中间那么多的皇帝可见都是酒囊饭袋,不如陛下您的雄才伟略!主子一定是大清,哦不,华夏的千古一帝!”

    “哈哈哈哈,说得好,朕要重重赏你!”乾隆听后开怀大笑,心情十分不错,作势就要赏赐和珅。

    和珅立马表现。

    ......

    “大清?这是什么朝代?莫不是大明后面的朝代吗?”朱元璋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坏了,既然有大清,那咱的大明呢?

    “父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清朝这个国家,想来应该就是大明后面的朝代了。”朱标道。

    “好你个标儿,你看看你的儿子孙子一个个怎么治理的国家,咱的大明居然亡了!”朱元璋生气的说道。

    虽然如此,但他不会觉得大明是亡在自己的好大儿和好大孙手中,开玩笑,这可是老朱倾心培养大半辈子心血的继承人!

    朱标有些无奈,“父皇,自古以来哪有不灭的王朝?只是天幕这里的纪年与我们大明有些不同,但算起来,我们大明现在应该是天幕所说的公元1382年,咱们距离那个清朝还要四五百年呢!”

    “也是,咱的大明能有四五百年的国祚也算是超迈前古了吧?”

    乾清殿内,朱元璋自己算了下,大明的国祚能有四五百年,倒也算是个可以接受的结局了。

    很快,他似乎又是想到了什么。

    朱元璋眉头微蹙,看向自己身后的好大儿,语气有点不快,“西域那片地方荒无人烟,有什么好的?庄稼都种不了多少,后人居然这么惦记。”

    “标儿,你来说说看?”

    朱标回答到:“爹啊,后人惦记和感慨的应该是本该属于我华夏的领土,传承华夏文明的土地,最后全部变成了蛮夷的信仰之地了吧!”

    朱元璋觉得好大儿说的有道理,不过,“标儿,咱虽然与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可咱死后,留给你的遗产难道你就不能收回吗?”

    “......”朱标不知道怎么回答,那毕竟是未来的事情了。

    如果继承他爹的政治理想的话,大明更应该是封闭自足,休养生息,应该除了北元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外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