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137章 星落五丈原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第137章 星落五丈原

    “臣旨陛下,此次患病,不同往常,我命危在旦夕。陛下,兴兵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屏斥奸邪,以厚风俗......”

    天幕上,满头华发的诸葛亮颤颤巍巍的拿着笔在锦缎上写着上表,时而无力落笔只能让周边侍从代笔自己口叙,营帐内,侍立等候的文臣一脸悲凄之色,他们仿佛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因此而感到伤痛。

    诸葛亮如“托孤”般的表文被随从盖上印泥装点,随即天幕视角一转,来到了朴素却又显肃穆的大殿内。

    不同于白发苍苍、形如枯骨的诸葛亮的形象,一个肥头大耳身着黄衣的贵人拿起了那封表文,只是他越读脸色越差。

    最后怔怔地愣在了原地,就连表文从他手中滑落都不知晓。

    “这可怎了得啊?这可怎了得啊?”

    画面上,黄衣的贵人,即刘禅焦急的踱步在殿内。

    “相父是积劳成疾,他是为朕的社稷呕心沥血。”

    “一旦有个好歹,叫朕如何坐这江山啊!”

    “你们说!有何良策?啊?啊!”

    “你们倒是说啊!”

    刘禅的近侍急忙拿起书籍,滑稽的样子仿佛想要从书里找到答案。

    “陛下,丞相之病由来已久,此去祁山......”一位近侍轻声说道,但却被刘禅打断:

    “不,不不,朕不能没有相父,江山社稷不能没有相父啊!哎呀......”

    刘禅回头就看见忙着翻书的近侍,顿时大怒:“谯太史!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看书?!”

    “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客星明亮,主星暗淡,翻书寻找,查书验证,丞相......”

    刘禅面色更是焦急,直接打断道:

    “不!此话于事何补?”

    随即更是慌乱的摆手道:

    “不行,让相父早返成都,朕要日夜守着他。”

    “陛下,丞相病体,岂能再受远途颠簸啊?”

    “哎呀,那该如何是好啊?那该如何是好啊!”

    手足无措的刘禅眼角淌泪,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力的锤着地面,发泄着心中无形的窝囊气。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这个我们前面说过。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曹叡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

    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于是诸葛亮想用计策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

    待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将大火扑灭。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意思是:完美的计谋有人决定,如何的结果,却只有天能决定,不可强求。后人有诗叹曰: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上方谷的一场大雨,拯救了司马懿和魏军的命,也浇灭了季汉丞相心里最后的一把火。

    在演义中如是写道,诸葛亮吐血昏厥,一病不起,随后吩咐左右,嘱咐后事。

    八月,诸葛亮果然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

    诸葛亮并未让军中二号人物魏延参与遗命部署,只是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由此引起了魏延和杨仪的火并。

    似乎就像冥冥之中注定一样,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在晋一般,司马懿前方道路的一个障碍,诸葛亮也走了,不久之后,最大的障碍魏明帝曹叡病逝。从此之后,这天下再也没人能框缚住这头冢虎了。】

    “天命在晋?”诸葛亮摇扇轻笑。

    “诸位莫要被此耽误了心智,若是天命如此,焉有我等举此大业?”

    “成事在人也!”

    “朕怎么不知还有上方谷一战?”李世民有些好奇,难道是自己早年不好读书,现在才留下了这么大的知识空缺吗?

    “陛下,史书中并未记载上方谷一事,应为后人杜撰故事。正如民间流行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般,正史记载,斩杀华雄者乃孙坚也。”房玄龄解释道。

    李世民舒一口气,道:“后人也想武侯赢啊!朕看这故事和民俗传说,最能反应老百姓的心声啊!这正是要求你们也应如诸葛丞相一般,才能被天下人认可!”

    “陛下又错了!”魏征眼皮子都没抬,就是杠道。

    李世民眼皮猛跳一下,暗道这老小子,又抬我杠是吧。

    【而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悄悄地不发丧,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马,然后从容不迫地撤退。

    司马懿以为诸葛亮已经去世,就率军追击,姜维则敲起鼓来整顿军队,做出要进攻的样子,司马懿吓得不敢进攻,以为蜀军是像之前一样在故意诱敌准备埋伏他。于是蜀军轻轻松松地就退走了,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

    “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其后,司马懿虽然不认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但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之后,叹服诸葛亮治戎布阵之才,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另外,我们插句题外话,虽然司马懿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要比诸葛亮更高,但是他的孙子,也就是后来建立了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平时最崇敬仰慕的却不是他那谋虑深远,布局天下的爷爷,而是汉忠武侯诸葛讳亮也。

    而诸葛亮的名声和地位其实从晋武帝的仰慕中就可以知道,后来人对他的崇敬究竟有多高。

    无论是三国时期同时代的曹魏一方也好,东吴一方也好,提到季汉那边的丞相诸葛亮,无人不赞其忠臣、能臣,天下一等一的人。

    很可惜,当时由于季汉国内疲敝,而诸葛亮又下令秘不发丧,蜀汉当时并没有为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物举行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