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95章 张宏杰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95章 张宏杰

    葛剑雄教授又喃喃自语道:“南极,那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大陆,极端的寒冷使得生命在这里的生存极为艰难。然而,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科学研究价值。常年的低温,无尽的冰原,隐藏着无数关于地球气候和历史的秘密。

    北极,虽不如南极那般广袤的冰域,但同样寒冷严酷。海冰的变化,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模式,其周边的生态也在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适应和调整。

    再说这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之高令人惊叹。它不仅有着雄伟壮观的山脉,还影响着大气环流,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系统同样脆弱而独特,高原上的动植物都在顽强地适应着恶劣的环境条件。”

    张启抬头,望向还在沉吟着的葛剑雄教授,满脸疑惑地问道:“葛老,您今天把这么大的机密,全部毫无保留的对我们一一相告,为什么您如此信任我们呢?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葛剑雄教授哈哈大笑,随即又调出一张照片,说道:“你看看这是谁?”

    张启和刘慈欣凑上前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娟研究员。当初的张启,可是击退了‘绿色基地’派出的几名持凶器的歹徒,搭救了荆州农业大学的李娟研究员,保住了大夏科研工作者千辛万苦得到的转基因育种资料,也就此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张启更为不解:“李娟研究员?这和您信任我们有什么关系?”

    葛剑雄教授微笑着解释道:“李娟可是我的外甥女,只不过她是学习农业科技的专家,比我这个文科生强多了。她曾多次在我面前提及你,对你的品行和能力赞不绝口。所以,我相信她的眼光,自然也就信任你们。”

    张启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李娟老师对我们的认可竟然能让您如此放心。”

    刘慈欣也感慨道:“真是没想到,李娟老师在其中起到了这样关键的作用。”

    ……

    张启和刘慈欣与葛剑雄教授在科考站的休息室中交谈甚久,不知不觉,窗外已经星光密布。

    终于,他们准备起身向葛剑雄教授告辞。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迈出房门之时,葛剑雄教授忽然叫住了张启。

    “张启,等等。”葛剑雄教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张启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中带着疑惑。

    葛剑雄教授缓缓说道:“我有一个学生叫做张宏杰,是很有才华的学者。我这里有个重要的东西,烦请你转交给他。他如今在魔都。”

    说着,葛剑雄教授从身旁的行囊中,小心地摸出一个包裹严实的长方形物件。张启接过,触手的瞬间,感觉像一本书,沉甸甸的。

    “张启,拜托你了。”葛剑雄教授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张启郑重地点了点头:“葛老您放心,我一定完好无损地交到张宏杰先生手中。”

    刘慈欣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为这份托付而感到庄重。

    随后,张启和刘慈欣再次向葛剑雄教授道别。

    第二天,一架军用运输机呼啸而来,降落在科考站的附近,这是接一行人的专机。张启和毛怀民上将等11人,加上被俘虏的百里狂风,一起登上了飞机,很快,飞机发出巨大轰鸣声,升上了蓝天,向大夏国方向飞去。

    在飞机上,大家都感觉恍若隔世。南极洲一行,惊险重重,牺牲了14名队友,好在总算不负使命,获得了朗基努斯之枪。

    坐在座椅上,张启隔着衣服,轻轻抚摸着葛剑雄教授转交的包裹物件,不由唤起了前世的记忆。在上一世,张启是着名的科学家,但也是人文历史爱好者。他也博览群书,对华夏悠久的历史醉心不已!

    而张宏杰,就是张启院士在上一世最欣赏的历史专家——没有之一!

    他张启的思绪开始飘荡,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这位张宏杰,在他印象中,是科学素养极高的历史作家。一般而言,人文艺术学科的学者,基本上都对科学规范?科学理念有些不理解,甚至很多人直接站到了反科学、反现代化的立场。所谓的“砖家”,绝大多数就是描绘和讽刺这一类人。

    而张宏杰和马伯庸,则属于着名人文学者中,比较少见的清醒人。尤其是张宏杰,文理通透,拥有很高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以及科学价值观的综合能力和品质。尤其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熟悉观察、实验、假设、推理、验证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们还会具有清晰的科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够理性地分析和判断事物,不盲目迷信权威和流言,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

    他们还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即具备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合作分享等品质,尊重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

    张宏杰的众多着作,此刻在张启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通过对明朝重要人物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那个时代复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貌,为后人理解明朝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以独特的对比视角,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具有深刻的文化思考价值。

    《另一面》则像是历史的多棱镜,折射出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角落。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从独特的角度解读了皇帝这一特殊角色在历史中的兴衰起伏。

    《北宋变法名相》对北宋时期的政治变革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

    《千年悖论》宛如一部历史的长卷,展现了千年间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和《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深入探究了中国人性格和国民性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饥饿的盛世》是名着,更是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和问题。

    《曾国藩传》讲述了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成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并全身而退的历程。这本书展现了他从笨人到圣人的升级之道。与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而且更加全面。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思想观念等。这是张启在上一世最推崇的一部作品。

    《给曾国藩算算账》则对曾国藩管理的晚清军队的俸饷制度、总督的收支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陋规的产生原因及具体情况做了说明,还梳理了他在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任上的具体收入与支出。

    《曾国藩的经济课》,该书从经济角度解读曾国藩的一生,为读者呈现了曾国藩个人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当时的经济背景等。

    《陋规》,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明清时期的财政制度和官场生态,通过对陋规这一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影响。

    《简读中国史》从世界史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史,将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坐标中,对比了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路径和特点,打破了传统的中国史叙事框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宏观的历史视野。张宏杰告诉我们,绝对不能妄自尊大,而是要积极开放。这也是张启在上一世非常喜欢的书籍。

    张启深知,张宏杰曾经所学的财经专业,赋予了他独特的研究优势。他能够运用数字化管理和经济学的思维,透视历代王朝兴衰的本质,这使得他的研究视角别具一格,见解独到。

    在张启的记忆中,张宏杰毕业于魔都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师从葛剑雄教授,还曾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并且在普及历史方面也贡献极大。

    实际上,张宏杰根本不是仅仅向民众传递历史知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出了现代化的思维理念,堪称“思想启蒙者”,这是他与其他历史专家不一样的地方。

    张启心中暗暗感叹,此次受托转交物件,定要不负葛剑雄教授的所托,顺利将其交到张宏杰手中。他不由得打开了手机,开始搜索张宏杰的相关信息。

    坐在旁边的刘慈欣,看见张启搜索张宏杰,微微一笑,道:“张启,你也对张宏杰感兴趣?我知道这个人,一个很杰出的历史专家。”

    张启道:“他可不仅仅是普通的历史专家。”

    刘慈欣道:“哦?愿闻其详。”

    张启道:“张宏杰已经完全研究透彻了哲学的本质,所以超越了哲学思维,能够以更高级的科学思维,研究和剖析社会和历史现象,从而看穿虚妄,从容不迫的反对迷信信仰和腐朽的传统文化。总之,张宏杰是一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智者!”

    刘慈欣道:“想不到啊,你对张宏杰的评价如此之高!你是怎么认识科学和哲学的呢?”

    张启早就胸有成竹,道:“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推崇想象力,用想象力去分析未知,这很容易导致瞎猜,并且哲学没有实证功能。科学在想象力上更胜一筹,但是又能够通过理性和逻辑,懂得哪些想象力才是有价值的,可以提供实证的功能。”

    “哦”,刘慈欣点了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刘慈欣率先打破沉默,感慨地说道:“张启啊,你说咱们这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有时候,我也在想,其中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我们又如何区分传统文化里面的精华和糟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