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下堂妇顿顿吃肉,全村眼红失眠 > 第119章 豆豆教育黑妞

下堂妇顿顿吃肉,全村眼红失眠 第119章 豆豆教育黑妞

    陶怀武早已被饺子散发出来的扑鼻香气,勾引得口水横流。

    他迫不及待地插话道:“阿爹,虽然这是在大姐家里,还是请您老先示意一声,让我们开动吧。您若不动筷子,我们都不敢先行呢。”

    陶湘玉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她深入挖掘原身的记忆后,含笑说道:“四弟还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陶老爷子眼角溢出了一抹慈爱的笑容,轻声责备道:“你这小子,还是改不了馋嘴的毛病!”

    然后,他转向众人宣布:“各位,请随意享用吧。王家儿郎、黄家儿郎、秦家儿郎,你们千万别客气,尽管放开了吃,就当是在自己家里,不必有任何拘束。”

    陶老太太担心秦大哥难以领会,便在旁以手势助言。

    “好嘞,老爷子。”三位大哥齐声回道。

    于是,众人纷纷提起筷子,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津津有味,每一口都让他们陶醉不已。

    这时,家里的两只狗,豆豆和黑妞早已经馋的哈喇子流了三尺。

    “汪!”

    黑妞忍不住向前叫唤一声,期望能引起主人的注意,从而得到一些食物的赏赐。

    但很快,它便被自己的母亲豆豆轻轻咬住后颈,叼回了原处。

    “吭嗞!吭嗞!”

    豆豆还露出尖锐的牙齿,发出低鸣的警告声,教导它作为舍犬应遵守的规矩。

    黑妞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静静地伏在地上,不敢有任何动作。

    陶怀武大声赞叹道:“大姐,你这猪油渣放的可真足。我轻轻一咬,便是满嘴的油香,可比咱阿娘大方多了。”

    陶老太太故作不悦:“家里3个孙子,2个孙女,我不得提前为他们打算?真是吃饭也堵不上你的嘴!”

    在场众人都忍不住哄堂大笑。

    王大哥将饺子裹上蘸料,轻轻咬下一角,内心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

    他无法自抑地说道:“这饺子搭配上这酱油蘸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味道。只吃上一口,便觉此乃人间至高享受。

    说句心底的实话,清酱现在对我来说就像清汤寡水,令人食不知味了...”

    陶湘玉谦虚回应:“王大哥谬赞了。”

    王大哥好奇地问:“陶家大姐,为何此次品尝的酱油,其味比先前所尝,更显醇厚?”

    陶湘玉细致解释道:“因其尚在酿造之中,时间越长味道越醇。现在才酿了两个多月,还未完全发酵成熟阶段,要满三个月才算达标,我们先随意对付一口...”

    王大哥惊叹道:“还未酿造成熟便已如此香浓,若满了三个月,那岂不是...”

    “好吃,真好吃!”

    秦大哥瞥见王大哥那一脸畅快的神情,便已猜到了他的心声,急忙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共鸣。

    李铁兵十分认真地建议道:“大姐,你这手艺当真是无人能及,若不去开酒馆,岂非是埋没了这份才华?”

    陶湘玉谦虚地回应:“二妹夫过奖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还差得远呢。”

    说罢,她亦轻启筷端,细品一口。

    这饺子虽无十三香的点缀辉映,然其味却依然鲜妙无比,不逊往昔。

    看来,她在调配香料上的造诣,确有几分火候。

    此刻,陶湘玉的思绪全被如何聚财所占据,满脑袋都是怎么搞钱。

    她在心中暗自思量,或许倒腾一下香料,是否也是累积财富的一条途径?

    一场酣畅淋漓的饺子宴,完美落下帷幕。

    男丁们每人最少吃了30个饺子,而妇孺们最少的吃了15个,最多的吃了25个。

    每个人的肚皮都圆滚滚的,嘴角上溢出的油光四现。

    在离别之际,陶湘玉额外准备了三碗饺子。

    经过一番好说歹说,三位大哥才同意将这份心意带回家中,让亲人们也能尝到这些美味。

    三丫从厨屋取出四只猪油渣馅的水饺。

    她目光落在豆豆和黑妞身上,柔声道:“方才长辈们都在场,不方便给你们吃。现在,你们俩可以各自享用两只饺子,但仅限于此,再无更多,你们能听明白吗?”

    “汪!汪!”

    豆豆和黑妞似乎听懂了。

    它们的尾巴摆动得如同快乐的旋律,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三丫又将煮饺子剩下的面汤倒入锅中,与杂粮一起炖煮。

    她轻抚着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继续说道:“今日给你们做的杂粮糊糊,里面有油花、还有肉香,等会儿让你们吃个够!”

    “汪!汪!”

    豆豆与黑妞的尾巴摇摆得更猛烈了。

    它们仿佛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能够在陶家担任守护者的角色,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幸运。

    夜幕低垂,待到一切事务结束之后。

    陶湘玉把自己关在房里,开始研究《古法器械全书》中蕴含的奥秘。

    不得不承认,这项任务对她而言,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现如今,她连毛笔字都书写得颇为笨拙生涩,却要临摹绘制此等结构精细的器械草图,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更何况,尺子这等绘图必备之物,她竟一时忘了,未曾预备。

    面对如此繁琐复杂的设计图,若没有尺子的辅助,她几乎是无从下手。

    要是花上一笔银子,在外界寻得专业人士来临摹绘制,以金钱换取效率,定能让这项绘制工作速成。

    奈何,《古法器械全书》这种现代化的产物,在古代又不便昭示于众。

    陶湘玉整个脑袋嗡嗡的,只感觉又回到了前世考研时的艰辛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