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第465章 县令亲临
热门推荐:
推翻皇朝后,我囚禁了废太子
末日后挽救世界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崩坏:坏了,我成侵蚀律者了?
病娇姐姐碍我修道
凡朽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全家穿越,在古代当大夫养娃种田
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
“方铜这小子这是咋了?”
“不知道啊?这小子帮了乡亲们不少,别是惹了啥事......”
旁边,一道略尖酸的女声响起:“咋了?犯事儿了呗!”
有人不乐意听:“啥结果还没出来呢,你咋能这么说人家。”
小何氏也不是吃素的,横眉竖眼和那人辩驳:“还用等结果?平常犯事儿衙役们直接就把人抓起来了,这次县太爷能亲自过来,那方铜犯得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对!”吕氏阴阳怪气的帮腔:“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我说那方铜怎么赚的那么多钱,依我看,那钱是打哪儿来的还不好说!脸皮厚就是厉害,还好意思嘚瑟这么多天,现在好了咯,把自己嘚瑟进监狱咯!”
小何氏见有人认同,气势更足:“何止,这县太爷找上门儿了,说不定呀,还得抓他全家下大牢,我听说,骗钱可是要杀头的,他估计活不了,他家其余人全都得流放岭南!”
俩人一唱一和,给人说的都愣了。
她俩说的跟真事儿似的,好像下一秒方铜一家就要被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
要说小何氏和李氏,以往在村里都是完全搭不上边的俩人。
毕竟小何氏这么些年,自恃是秦族长的儿媳妇儿,多少有点儿高高在上的意思,才不屑和吕氏为伍。
但是自从秦彦得了府试案首,连公爹都开始亲自下场去讨好秦彦,她再想跟人说秦彦、钱凤萍一家的坏话,根本找不着诉说对象。
能和她志同道合的,也只有吕氏。
屋里,即将被俩人说很快就要被砍头的方铜,却和县令谈了许久。
“方铜呀,小麦的事儿,我都听说了,实在是罕见。”
“此事关乎民之生计,我问你什么,可要如实回答,日后造福民生,你便是功德无量的大功臣之一!”
县令也很是激动,若能将这亩产七八石的种植之法推广,将来上报,这小麦是在他的治下种出来的,就算大功臣不是他,自个也能拿到一笔不小的功绩!
老天爷送功绩给他,定要接稳!
方铜一番表态表示自己愿意,甚至十分激动。
县令彻底放心,才开始问:“你先自己说说,是怎么种的?”
方铜思索了一下:“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呀,无非是种冬小麦的那些诀窍,不可种太深,也不能种太浅,然后多施粪......”
这倒是真话,种地,再咋样也玩不出花来。
县令如实记录,同时蹙眉,不对,肯定有哪里不对!
是方铜说谎?但说谎,实在没必要。
应当是有什么细节,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他定要问出来,到时候才好造福百姓!升官扬名!
“那你这种子,是如何选的?为何会出现产量暴增?”
当然是因为神仙给的呀!
不过这话,他是打死都会说。
方铜挠头,开始表演,他佯装不解:“这种子就是以前自家留下来的呀,哦,还有一部分买的,我记得卖我种子那人是个大胡子商人,我买走了最后一点,他走了,我才发现地上漏了几颗更小的小麦,这种事......”
“您知道的,我一向看不惯浪费种子!”
“所以不管好坏,我都拿回来了一并种了。”说到这,方铜恍然大悟:“莫非是那小粒的种子就是能让小麦产量暴增的原因?”
他自言自语:“不对,若是如此,高产量的麦苗应该只有几株,怎么会全都是......”
此话半真半假半装傻!
可他之前表决心的样子实在真诚,县令也没怀疑!
他这么真诚,他还能撒谎吗?
二人讨论了一番,最后的结果是,县令准备让人寻颗粒小的麦子,来年再种在一起试试看。
还有,今年的小麦不准吃,也不准给旁人,一粒都不能少。
方铜立马应下:“那是当然!”
县令十分满意。
俩人聊了小半天,外面,不少人等的无趣,都走了去种地了,只有一小部分人仍然等着看结果,等的都有点困了,有的甚至盘腿儿坐地上。
屋门打开,众人一下子就精神。
只见方铜走在县令身旁说些道别的话,县令也笑呵呵,甚至还拍了拍他肩膀。
看热闹的村里人都蒙了——不是、不是犯大错了吗?
他们还寻思着,待会儿给方铜求求情,如今看来,好像用不上了呀?
此时,村长姗姗来迟,气喘吁吁的,留县令吃饭。
县令这才说话:“时候太晚,我便不留了,我留下六个衙役,日夜帮方铜收冬小麦。”
他这话一出,方铜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说是帮着收麦子,实际是要看着冬小麦别出差错,还要日夜都看守着。
其次,也是让村里人也注意着点,他家地头有衙役,莫要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有行踪鬼祟的直接关起来。
最后,是顺便了解了村里其他人冬小麦收的情况。
方铜对这些心如明镜,村长却有点懵。
方铜面子啥时候这么那么大了?衙役都得日夜给他收麦子了?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他没问,而是一一应下,
县令这才走了。
他前脚还没走出村子,只是走远,后脚,就有人顶着留下来的六个衙役的目光上前来悄悄的问:“老三,啥情况呀?”
关于能不能告诉大家伙这事儿,二人也商量过,方铜这次也不再隐瞒:“我家的小麦,最少亩产七石,此事实在是来的惊喜,我便上报给县令大人了,日后若能发现这产量暴增的种植方法,咱们木山村就要出名了!”
众人反应过来他说的话后,都忘了跟前的衙役了,纷纷哗然!
“真的假的?亩产七石?还是最少?”
“你不是吹得吧?我家亩产才二石!你七石??”
这话犹如天方夜谭。
方铜笑一声,又有几分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吹?我要是吹牛,县令大人会亲自过来?”
众人转念一想,可不是嘛?
县令大人都亲自过来了,还笑呵呵的给方铜留了六个衙役帮忙收麦子,就足矣证明了,此事是真的!
众人吃惊又羡慕!
“不知道啊?这小子帮了乡亲们不少,别是惹了啥事......”
旁边,一道略尖酸的女声响起:“咋了?犯事儿了呗!”
有人不乐意听:“啥结果还没出来呢,你咋能这么说人家。”
小何氏也不是吃素的,横眉竖眼和那人辩驳:“还用等结果?平常犯事儿衙役们直接就把人抓起来了,这次县太爷能亲自过来,那方铜犯得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对!”吕氏阴阳怪气的帮腔:“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我说那方铜怎么赚的那么多钱,依我看,那钱是打哪儿来的还不好说!脸皮厚就是厉害,还好意思嘚瑟这么多天,现在好了咯,把自己嘚瑟进监狱咯!”
小何氏见有人认同,气势更足:“何止,这县太爷找上门儿了,说不定呀,还得抓他全家下大牢,我听说,骗钱可是要杀头的,他估计活不了,他家其余人全都得流放岭南!”
俩人一唱一和,给人说的都愣了。
她俩说的跟真事儿似的,好像下一秒方铜一家就要被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
要说小何氏和李氏,以往在村里都是完全搭不上边的俩人。
毕竟小何氏这么些年,自恃是秦族长的儿媳妇儿,多少有点儿高高在上的意思,才不屑和吕氏为伍。
但是自从秦彦得了府试案首,连公爹都开始亲自下场去讨好秦彦,她再想跟人说秦彦、钱凤萍一家的坏话,根本找不着诉说对象。
能和她志同道合的,也只有吕氏。
屋里,即将被俩人说很快就要被砍头的方铜,却和县令谈了许久。
“方铜呀,小麦的事儿,我都听说了,实在是罕见。”
“此事关乎民之生计,我问你什么,可要如实回答,日后造福民生,你便是功德无量的大功臣之一!”
县令也很是激动,若能将这亩产七八石的种植之法推广,将来上报,这小麦是在他的治下种出来的,就算大功臣不是他,自个也能拿到一笔不小的功绩!
老天爷送功绩给他,定要接稳!
方铜一番表态表示自己愿意,甚至十分激动。
县令彻底放心,才开始问:“你先自己说说,是怎么种的?”
方铜思索了一下:“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呀,无非是种冬小麦的那些诀窍,不可种太深,也不能种太浅,然后多施粪......”
这倒是真话,种地,再咋样也玩不出花来。
县令如实记录,同时蹙眉,不对,肯定有哪里不对!
是方铜说谎?但说谎,实在没必要。
应当是有什么细节,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他定要问出来,到时候才好造福百姓!升官扬名!
“那你这种子,是如何选的?为何会出现产量暴增?”
当然是因为神仙给的呀!
不过这话,他是打死都会说。
方铜挠头,开始表演,他佯装不解:“这种子就是以前自家留下来的呀,哦,还有一部分买的,我记得卖我种子那人是个大胡子商人,我买走了最后一点,他走了,我才发现地上漏了几颗更小的小麦,这种事......”
“您知道的,我一向看不惯浪费种子!”
“所以不管好坏,我都拿回来了一并种了。”说到这,方铜恍然大悟:“莫非是那小粒的种子就是能让小麦产量暴增的原因?”
他自言自语:“不对,若是如此,高产量的麦苗应该只有几株,怎么会全都是......”
此话半真半假半装傻!
可他之前表决心的样子实在真诚,县令也没怀疑!
他这么真诚,他还能撒谎吗?
二人讨论了一番,最后的结果是,县令准备让人寻颗粒小的麦子,来年再种在一起试试看。
还有,今年的小麦不准吃,也不准给旁人,一粒都不能少。
方铜立马应下:“那是当然!”
县令十分满意。
俩人聊了小半天,外面,不少人等的无趣,都走了去种地了,只有一小部分人仍然等着看结果,等的都有点困了,有的甚至盘腿儿坐地上。
屋门打开,众人一下子就精神。
只见方铜走在县令身旁说些道别的话,县令也笑呵呵,甚至还拍了拍他肩膀。
看热闹的村里人都蒙了——不是、不是犯大错了吗?
他们还寻思着,待会儿给方铜求求情,如今看来,好像用不上了呀?
此时,村长姗姗来迟,气喘吁吁的,留县令吃饭。
县令这才说话:“时候太晚,我便不留了,我留下六个衙役,日夜帮方铜收冬小麦。”
他这话一出,方铜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说是帮着收麦子,实际是要看着冬小麦别出差错,还要日夜都看守着。
其次,也是让村里人也注意着点,他家地头有衙役,莫要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有行踪鬼祟的直接关起来。
最后,是顺便了解了村里其他人冬小麦收的情况。
方铜对这些心如明镜,村长却有点懵。
方铜面子啥时候这么那么大了?衙役都得日夜给他收麦子了?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他没问,而是一一应下,
县令这才走了。
他前脚还没走出村子,只是走远,后脚,就有人顶着留下来的六个衙役的目光上前来悄悄的问:“老三,啥情况呀?”
关于能不能告诉大家伙这事儿,二人也商量过,方铜这次也不再隐瞒:“我家的小麦,最少亩产七石,此事实在是来的惊喜,我便上报给县令大人了,日后若能发现这产量暴增的种植方法,咱们木山村就要出名了!”
众人反应过来他说的话后,都忘了跟前的衙役了,纷纷哗然!
“真的假的?亩产七石?还是最少?”
“你不是吹得吧?我家亩产才二石!你七石??”
这话犹如天方夜谭。
方铜笑一声,又有几分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吹?我要是吹牛,县令大人会亲自过来?”
众人转念一想,可不是嘛?
县令大人都亲自过来了,还笑呵呵的给方铜留了六个衙役帮忙收麦子,就足矣证明了,此事是真的!
众人吃惊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