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224章 后勤问题
刘彻险些被自己呛着,他干咳了半天,终于缓了过来,用一种充满了梦幻的不可思议的语气重复道:“多少?一百一十三万?”
他的语气甚至有那么点虚弱:“他真的是出动了这么多兵力吗?”没有夸张虚指,没有把各种各样的后勤之类的人数都计算在内吗?
不过刘彻也清楚,既然这么有零有整地,基本上就差不多是真实的兵力数字了。
如果要搞夸张说法,那应该是“五十万”“百万”之类的……想来这一百一十三万的兵力,应当是起码号称两百万的。
他做梦都想要北征匈奴,甚至想要彻底荡平匈奴,把那块地方变成大汉的疆土——事实上在仲卿和去病的发挥下,他的这个梦想距离变成现实也不远了——但是他也没有说为了这么一个梦想发兵百万啊!
一百一十三万?
那些朝中的保守派当年还一个个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步子迈得太大,有些不知道实际情况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刘彻觉得,就应该让他们都过来看看这个杨广才是!
人家这叫什么?一出兵就是百万之数,而且还不是一贯以来的夸张虚指、把运送粮草的民夫之类也算在兵力数量之中,而是实打实的真的征调了百万的士卒。
当然,刘彻也没有真的要把自己和杨广相比的意思,毕竟眼见着杨广之后隋朝估摸着就差不多完蛋了,他刘彻可不是这样的皇帝。
但是,那个一百一十三万的兵力数量实在是震撼人心啊。
果真是大打特打,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兵力数量也确实够展现隋朝风采,上国风范的。
就是不知道杨广到底是怎么调配后勤的。
通常而言,大军出动所需要的粮草数目堪称是天文数字,数万人的兵力很可能需要将近十万人来运送粮草——这还要看具体的作战情况:
大军从何出发,距离目的地需要走多久,到达目的地后又要推进多远,战争要持续多久等等;能不能在当地或者途中获得粮草,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攻下城池后直接搜刮,还是只能依靠国内供给;有没有什么更好用的运输粮草的方式,比如隋朝的这个运河在战争中能不能派的上用场……
可不论如何,至少运送辎重、保障后勤的人数得差不多有作战兵力的两倍乃至三倍才对——这是民力的极限,毕竟如果动用的民夫太多,那对于百姓、对于朝廷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杨广发动这么多军队已经属于是不可承受之重了,虽然他最少估摸着也得动用两百万民夫更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即便是杨广,想来也不能再往上加人数了。
——只是,百万的军队,两百万左右的民夫,加上隋朝国内的存粮……这真的能够支撑得起百万军队的行军和作战吗?
刘彻总有种微妙的感觉,杨广可能还能做出来更多的出人意料之事。
比如,他会不会为了减轻征发徭役带来的影响,决定让士卒自己背负更多的粮草?——士卒自己携带一些粮草也并不少见,但是士卒能够携带的粮草一定是有限的,且还要看士卒本身每日需要前进的路程、行军的天数等等。
如果杨广真的这么想的话……那隋朝的这场征伐绝对会出大问题。
而且高句丽那地方,虽然刘彻不太了解,但是看其所处的方位,也能猜出来那地方估摸着不是什么特别温暖之地,也不是什么道路畅通便于行军之地。
这种地方了,虽然确实是有打的价值,但是如果不充分考虑,不做足了准备,想要获胜可绝非易事。或许,就需要看运气了。
杨广的运气好吗?
……刘彻觉得,在登上皇位之前,杨广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但是登基之后这么消耗下来……
-
忽必烈听到元朝再度被提起,还是一件坏事儿,顿时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在海上行军,忽必烈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大元对日本,或者说东瀛的战争。
早前大元就与日本有过来往,要求日本称臣,但是那边一直不理会大元的要求,毫无回应,大元便决定对他们动兵。
之前,忽必烈就派出过四万大军去进攻日本,那一次虽然成功登陆,但是由于先期准备不足,最终只能退兵。
但是忽必烈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已经开始筹划着下一次对日用兵了——而且这一次用兵,就是要将日本打到听话才行。决不能再度半途而废。
所以,这上面的“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只折损而不得不退兵”一事,就是说的大元下一次的对日用兵?
关于天象这种事情,还得看看太史院有没有什么办法。否则的话,进攻日本还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
赵匡胤则是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大宋没能干掉北面的辽国,没能收复燕云的原因:后来的大宋军队,竟然连粮草都搞不定了,那还说什么?!
如果他这个开国皇帝,在开国初期兵强马壮、精兵无数、将领辈出的时期,都没能打下来北面的燕云地区,且在他之后的太宗时期也没能打下来的话,那大宋的军队水平多半会有一些下降。
通常而言,军队最强盛的时期,就是在开国阶段——当然,在之后也不是不能继续强盛下去,或者中途衰落一下然后又重新恢复强盛,但是这都要看情况,比如皇帝的水平、朝廷的制度、国家的情况等等。
大宋开国以来,赵匡胤是对武将有所忌讳的,他也并没有打算让武将手中能够长期持有太多的权力。
但是一旦削减武将的权力,也必定会对武将和军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一点赵匡胤心知肚明,但是为了稳定大宋的局势,不要再发生五代时期的情况,他觉得这样做还是比较值得的。
想来,那个自己也是一样的想法。
只不过,那个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乃至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都没能攻下燕云地区,大宋就只能接受这个结局,无力重振声势了——除非出现一个天资过人的皇帝,能够把大军重新操练起来。
只不过……后来的大宋军队和朝廷竟然都落到了那种地步了吗?
连行军作战所需的后勤粮草问题,都搞不定?
大宋如果作战,很大概率也是在边疆地区、顶多是稍稍离开一点本朝疆土,这种情况下,后勤线几乎就是在国内,在国内的后勤都能出问题?
或者,稍稍离开一点大宋的疆土,后勤线就保不住、或者出问题了?
赵匡胤觉得,即使大宋的武力有所衰落,即使对武将和军队有所压制,那后来的大宋也不应该到了这个地步吧?!
他的语气甚至有那么点虚弱:“他真的是出动了这么多兵力吗?”没有夸张虚指,没有把各种各样的后勤之类的人数都计算在内吗?
不过刘彻也清楚,既然这么有零有整地,基本上就差不多是真实的兵力数字了。
如果要搞夸张说法,那应该是“五十万”“百万”之类的……想来这一百一十三万的兵力,应当是起码号称两百万的。
他做梦都想要北征匈奴,甚至想要彻底荡平匈奴,把那块地方变成大汉的疆土——事实上在仲卿和去病的发挥下,他的这个梦想距离变成现实也不远了——但是他也没有说为了这么一个梦想发兵百万啊!
一百一十三万?
那些朝中的保守派当年还一个个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步子迈得太大,有些不知道实际情况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刘彻觉得,就应该让他们都过来看看这个杨广才是!
人家这叫什么?一出兵就是百万之数,而且还不是一贯以来的夸张虚指、把运送粮草的民夫之类也算在兵力数量之中,而是实打实的真的征调了百万的士卒。
当然,刘彻也没有真的要把自己和杨广相比的意思,毕竟眼见着杨广之后隋朝估摸着就差不多完蛋了,他刘彻可不是这样的皇帝。
但是,那个一百一十三万的兵力数量实在是震撼人心啊。
果真是大打特打,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兵力数量也确实够展现隋朝风采,上国风范的。
就是不知道杨广到底是怎么调配后勤的。
通常而言,大军出动所需要的粮草数目堪称是天文数字,数万人的兵力很可能需要将近十万人来运送粮草——这还要看具体的作战情况:
大军从何出发,距离目的地需要走多久,到达目的地后又要推进多远,战争要持续多久等等;能不能在当地或者途中获得粮草,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攻下城池后直接搜刮,还是只能依靠国内供给;有没有什么更好用的运输粮草的方式,比如隋朝的这个运河在战争中能不能派的上用场……
可不论如何,至少运送辎重、保障后勤的人数得差不多有作战兵力的两倍乃至三倍才对——这是民力的极限,毕竟如果动用的民夫太多,那对于百姓、对于朝廷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杨广发动这么多军队已经属于是不可承受之重了,虽然他最少估摸着也得动用两百万民夫更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即便是杨广,想来也不能再往上加人数了。
——只是,百万的军队,两百万左右的民夫,加上隋朝国内的存粮……这真的能够支撑得起百万军队的行军和作战吗?
刘彻总有种微妙的感觉,杨广可能还能做出来更多的出人意料之事。
比如,他会不会为了减轻征发徭役带来的影响,决定让士卒自己背负更多的粮草?——士卒自己携带一些粮草也并不少见,但是士卒能够携带的粮草一定是有限的,且还要看士卒本身每日需要前进的路程、行军的天数等等。
如果杨广真的这么想的话……那隋朝的这场征伐绝对会出大问题。
而且高句丽那地方,虽然刘彻不太了解,但是看其所处的方位,也能猜出来那地方估摸着不是什么特别温暖之地,也不是什么道路畅通便于行军之地。
这种地方了,虽然确实是有打的价值,但是如果不充分考虑,不做足了准备,想要获胜可绝非易事。或许,就需要看运气了。
杨广的运气好吗?
……刘彻觉得,在登上皇位之前,杨广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但是登基之后这么消耗下来……
-
忽必烈听到元朝再度被提起,还是一件坏事儿,顿时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在海上行军,忽必烈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大元对日本,或者说东瀛的战争。
早前大元就与日本有过来往,要求日本称臣,但是那边一直不理会大元的要求,毫无回应,大元便决定对他们动兵。
之前,忽必烈就派出过四万大军去进攻日本,那一次虽然成功登陆,但是由于先期准备不足,最终只能退兵。
但是忽必烈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已经开始筹划着下一次对日用兵了——而且这一次用兵,就是要将日本打到听话才行。决不能再度半途而废。
所以,这上面的“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只折损而不得不退兵”一事,就是说的大元下一次的对日用兵?
关于天象这种事情,还得看看太史院有没有什么办法。否则的话,进攻日本还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
赵匡胤则是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大宋没能干掉北面的辽国,没能收复燕云的原因:后来的大宋军队,竟然连粮草都搞不定了,那还说什么?!
如果他这个开国皇帝,在开国初期兵强马壮、精兵无数、将领辈出的时期,都没能打下来北面的燕云地区,且在他之后的太宗时期也没能打下来的话,那大宋的军队水平多半会有一些下降。
通常而言,军队最强盛的时期,就是在开国阶段——当然,在之后也不是不能继续强盛下去,或者中途衰落一下然后又重新恢复强盛,但是这都要看情况,比如皇帝的水平、朝廷的制度、国家的情况等等。
大宋开国以来,赵匡胤是对武将有所忌讳的,他也并没有打算让武将手中能够长期持有太多的权力。
但是一旦削减武将的权力,也必定会对武将和军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一点赵匡胤心知肚明,但是为了稳定大宋的局势,不要再发生五代时期的情况,他觉得这样做还是比较值得的。
想来,那个自己也是一样的想法。
只不过,那个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乃至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都没能攻下燕云地区,大宋就只能接受这个结局,无力重振声势了——除非出现一个天资过人的皇帝,能够把大军重新操练起来。
只不过……后来的大宋军队和朝廷竟然都落到了那种地步了吗?
连行军作战所需的后勤粮草问题,都搞不定?
大宋如果作战,很大概率也是在边疆地区、顶多是稍稍离开一点本朝疆土,这种情况下,后勤线几乎就是在国内,在国内的后勤都能出问题?
或者,稍稍离开一点大宋的疆土,后勤线就保不住、或者出问题了?
赵匡胤觉得,即使大宋的武力有所衰落,即使对武将和军队有所压制,那后来的大宋也不应该到了这个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