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换亲:我在王府当主母 第532章 顾千凝出嫁
顾千凝雀跃的欢送顾千寒离开,等他一走,她就拉着沈晚棠往回走:“饿死我了,快,阿棠,让我瞧瞧你们王府有什么好吃的!”
沈晚棠也很高兴,她甚至希望顾千凝能在王府多住几日。
有她在,王府都变得不那么死气沉沉了。
“放心吧,宁王府别的不行,吃食上绝对在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的,包你满意!”
两人喜笑颜开的回了梧桐苑。
丫鬟们开始上菜,碧玉丝瓜汤,樱桃小酥肉,酸笋青豆鸡,红油云丝,香螺烩,蟹酿橙……
各种佳肴香气扑鼻,顾千凝光闻味道就已经食指大动。
等开吃的时候,她才知道,沈晚棠真的没吹牛,她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格外鲜美。
她在家的时候,晚膳都是只吃七分饱。
结果在沈晚棠这里,她吃圆了肚子。
沈晚棠也因为有人作伴儿,吃了不少。
所以吃完之后,她就拉着顾千凝去花园里散步消食。
远远看到萧清溪的院子里有人进出,顾千凝不由问:“阿棠,你小姑子还在王府里住着吗?她是不打算回霍家了吗?她有没有再找你麻烦?”
沈晚棠一边摇着团扇,一边轻笑:“她最近自顾不暇,没心思找我麻烦了。至于回霍家,她倒是想回去,但她回不去。”
“为什么?霍云舟不准她回去吗?”
“霍云舟确实不希望她回去,不过霍家是拦不住萧清溪的,她以前都是想回就回,想走就走。她现在回不去,是因为太后命她在王府给王爷王妃侍疾,只要他们一日没醒,她就一日不得离开。”
顾千凝皱了皱眉头,压低声音道:“没想到太后还做了件好事,我打从出生起,就没听说她做过什么好事,我姑母刚嫁给皇上的时候,没少受太后磋磨。”
沈晚棠点点头:“太后和皇后不大对付,这事儿我也有耳闻。”
“哎呀,何止是不对付啊,那简直都是想要对方的命了!太后厌恶我姑母,连带着也厌恶我和顾家,每回我进宫,还不等见到姑母,半路就会被太后的人硬生生叫走,然后她就会故意挑我错处罚我,要不是太子表哥维护我,我都不知道要受多少……”
顾千凝的话说到一半,等她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之后,便戛然而止。
她怔怔的看着远处的湖面,惨然一笑:“我又提到他了,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忘记他。我有时候半夜被噩梦惊醒,会恍惚的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是一场梦,等梦醒了,我还是会跟表哥回到从前,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护着我,心疼我。”
沈晚棠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好轻轻搂住她的肩,给她一点依靠和力量。
她自己没有过这样浓烈深厚的感情,上辈子嫁给廖有赫,跟他一起过了十年,重生后,她也是说忘就忘,另嫁萧清渊她都不带一点儿犹豫的。
相比之下,她似乎都显得太冷酷无情了。
沈晚棠不想让顾千凝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她拉了拉顾千凝的手:“阿凝,咱们去湖上划船摘莲蓬吧,还可以摘一些荷叶荷花,明早做荷叶粥,荷花卷。”
顾千凝自己也不想成天一副哀哀切切的模样,她知道沈晚棠是想帮她转移注意力,便欣然答应:“好!咱们去划船!”
等真的上了小船,她果然就真的把太子给忘了,又是忙着划船,又是忙着采莲蓬,重新快乐起来。
忙活了半个时辰,沈晚棠和顾千凝满载而归。
荷花很美,又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两人决定先在屋子里插瓶一晚,欣赏欣赏,明早起来正好吃了它。
洗过澡,两人便躺在一张床上,一直聊到深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顾千凝又在宁王府玩儿了一日,到了傍晚才回了顾家。
转眼间,一个半月过去了。
这期间,顾千凝没有再来过宁王府,事实上她哪里也没再去了,她在家里备嫁。
沈晚棠也没有再出门,一来她守孝本来也不好出门,二来她也忙着给顾千凝准备添妆。
除了成套的宝石头面之外,她还给顾千凝准备了一些去江南之后能用上的贴身衣物、药膏药丸等等。
因为顾千凝对医术感兴趣,沈晚棠还专门为她写了本入门医书,其中还包括如何调经护络,如何避子,如何易受孕等等等等。
沈晚棠自己虽然没有行房经验,但避子和受孕的方法、药方,她都学过不少,两辈子都没派上用场,如今一股脑儿的全教给顾千凝了。
等顾千凝出嫁后,她若是想早些怀孕生子,那么这本医书里一定有她能用上的方子和法子。
但她若是一时半会儿不想生子,那么医书里也有避子的方子和法子。
总之,沈晚棠为她准备的十分周全。
全准备好之后,沈晚棠就派人送去了顾家,顾千凝收到东西后,直呼沈晚棠简直比她亲娘准备的还细致。
九月十六,这一日是顾千凝出嫁的日子,也是太子迎娶太子妃的日子。
沈晚棠因为有孝在身,既不能去宫里参加宫宴,也不能去顾家给顾千凝送嫁。
宫宴沈晚棠本来也不愿意去,但不能去顾家亲眼看着顾千凝出嫁,她心里十分遗憾。
不过,不能去顾家,却不代表沈晚棠不能上街。
她换了身不打眼的衣裳,戴了面纱,带着丫鬟们出门看顾千凝出嫁。
永安街上,已经站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男女老少们全都放下了手头的事,伸长了脖子张望着。
国公府的嫡女出嫁,宫里的太子娶亲,撞到了一起,谁不好奇场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很快,两边的新郎都带着迎亲队伍去女方家接人了。
迎亲的声势自然是太子那边更浩大,但百姓们讨论的更多的却是国公府的女婿。
“哎,听说了吗?顾家大小姐嫁的是咱们的新科状元郎!”
“切,还用你说,咱们早就知道了!而且人家两家在状元郎还没中状元的时候,就已经定下婚事了,镇国公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有眼光呢!”
沈晚棠也很高兴,她甚至希望顾千凝能在王府多住几日。
有她在,王府都变得不那么死气沉沉了。
“放心吧,宁王府别的不行,吃食上绝对在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的,包你满意!”
两人喜笑颜开的回了梧桐苑。
丫鬟们开始上菜,碧玉丝瓜汤,樱桃小酥肉,酸笋青豆鸡,红油云丝,香螺烩,蟹酿橙……
各种佳肴香气扑鼻,顾千凝光闻味道就已经食指大动。
等开吃的时候,她才知道,沈晚棠真的没吹牛,她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格外鲜美。
她在家的时候,晚膳都是只吃七分饱。
结果在沈晚棠这里,她吃圆了肚子。
沈晚棠也因为有人作伴儿,吃了不少。
所以吃完之后,她就拉着顾千凝去花园里散步消食。
远远看到萧清溪的院子里有人进出,顾千凝不由问:“阿棠,你小姑子还在王府里住着吗?她是不打算回霍家了吗?她有没有再找你麻烦?”
沈晚棠一边摇着团扇,一边轻笑:“她最近自顾不暇,没心思找我麻烦了。至于回霍家,她倒是想回去,但她回不去。”
“为什么?霍云舟不准她回去吗?”
“霍云舟确实不希望她回去,不过霍家是拦不住萧清溪的,她以前都是想回就回,想走就走。她现在回不去,是因为太后命她在王府给王爷王妃侍疾,只要他们一日没醒,她就一日不得离开。”
顾千凝皱了皱眉头,压低声音道:“没想到太后还做了件好事,我打从出生起,就没听说她做过什么好事,我姑母刚嫁给皇上的时候,没少受太后磋磨。”
沈晚棠点点头:“太后和皇后不大对付,这事儿我也有耳闻。”
“哎呀,何止是不对付啊,那简直都是想要对方的命了!太后厌恶我姑母,连带着也厌恶我和顾家,每回我进宫,还不等见到姑母,半路就会被太后的人硬生生叫走,然后她就会故意挑我错处罚我,要不是太子表哥维护我,我都不知道要受多少……”
顾千凝的话说到一半,等她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之后,便戛然而止。
她怔怔的看着远处的湖面,惨然一笑:“我又提到他了,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忘记他。我有时候半夜被噩梦惊醒,会恍惚的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是一场梦,等梦醒了,我还是会跟表哥回到从前,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护着我,心疼我。”
沈晚棠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好轻轻搂住她的肩,给她一点依靠和力量。
她自己没有过这样浓烈深厚的感情,上辈子嫁给廖有赫,跟他一起过了十年,重生后,她也是说忘就忘,另嫁萧清渊她都不带一点儿犹豫的。
相比之下,她似乎都显得太冷酷无情了。
沈晚棠不想让顾千凝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她拉了拉顾千凝的手:“阿凝,咱们去湖上划船摘莲蓬吧,还可以摘一些荷叶荷花,明早做荷叶粥,荷花卷。”
顾千凝自己也不想成天一副哀哀切切的模样,她知道沈晚棠是想帮她转移注意力,便欣然答应:“好!咱们去划船!”
等真的上了小船,她果然就真的把太子给忘了,又是忙着划船,又是忙着采莲蓬,重新快乐起来。
忙活了半个时辰,沈晚棠和顾千凝满载而归。
荷花很美,又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两人决定先在屋子里插瓶一晚,欣赏欣赏,明早起来正好吃了它。
洗过澡,两人便躺在一张床上,一直聊到深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顾千凝又在宁王府玩儿了一日,到了傍晚才回了顾家。
转眼间,一个半月过去了。
这期间,顾千凝没有再来过宁王府,事实上她哪里也没再去了,她在家里备嫁。
沈晚棠也没有再出门,一来她守孝本来也不好出门,二来她也忙着给顾千凝准备添妆。
除了成套的宝石头面之外,她还给顾千凝准备了一些去江南之后能用上的贴身衣物、药膏药丸等等。
因为顾千凝对医术感兴趣,沈晚棠还专门为她写了本入门医书,其中还包括如何调经护络,如何避子,如何易受孕等等等等。
沈晚棠自己虽然没有行房经验,但避子和受孕的方法、药方,她都学过不少,两辈子都没派上用场,如今一股脑儿的全教给顾千凝了。
等顾千凝出嫁后,她若是想早些怀孕生子,那么这本医书里一定有她能用上的方子和法子。
但她若是一时半会儿不想生子,那么医书里也有避子的方子和法子。
总之,沈晚棠为她准备的十分周全。
全准备好之后,沈晚棠就派人送去了顾家,顾千凝收到东西后,直呼沈晚棠简直比她亲娘准备的还细致。
九月十六,这一日是顾千凝出嫁的日子,也是太子迎娶太子妃的日子。
沈晚棠因为有孝在身,既不能去宫里参加宫宴,也不能去顾家给顾千凝送嫁。
宫宴沈晚棠本来也不愿意去,但不能去顾家亲眼看着顾千凝出嫁,她心里十分遗憾。
不过,不能去顾家,却不代表沈晚棠不能上街。
她换了身不打眼的衣裳,戴了面纱,带着丫鬟们出门看顾千凝出嫁。
永安街上,已经站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男女老少们全都放下了手头的事,伸长了脖子张望着。
国公府的嫡女出嫁,宫里的太子娶亲,撞到了一起,谁不好奇场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很快,两边的新郎都带着迎亲队伍去女方家接人了。
迎亲的声势自然是太子那边更浩大,但百姓们讨论的更多的却是国公府的女婿。
“哎,听说了吗?顾家大小姐嫁的是咱们的新科状元郎!”
“切,还用你说,咱们早就知道了!而且人家两家在状元郎还没中状元的时候,就已经定下婚事了,镇国公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有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