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市:得上古传承,开场即无敌 > 第162章 震惊考古学家的“易寒”

都市:得上古传承,开场即无敌 第162章 震惊考古学家的“易寒”

    大宋开宝九年,上巳节

    西京洛阳

    微风轻拂,天气微凉,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着洛阳街头熙攘的人群和繁华的景象。

    大宋皇帝赵匡胤身着朴素的便衣,在侍卫的保护下,行走在洛阳城的街道,混杂在人群之中,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百姓们沉浸在上巳节的欢乐氛围中,纷纷涌上街头,他们身着鲜艳的衣裳,笑容灿烂地参与各种游戏和表演,一片热闹非凡的场景。

    看着一片翻腾的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庆祝节日的喜悦。

    赵匡胤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自己终于算是结束了乱世,自大唐以来,中原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终于消停了!”赵匡胤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如今,南方已经基本稳定,虽然伪汉的刘继元还占据着北方的太原等地,契丹人也在虎视眈眈,但这并不足以让赵匡胤担忧。

    他坚信,只要自己能稳定好国内,未来必定能够北上收复太原,击败契丹,重现汉唐时期的辉煌。

    赵匡胤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知道,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

    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洛阳,考察迁都之事,而洛阳就是他计划迁都的地方!

    洛阳地处中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若将都城建于此,既能保证国家安全,又有利于控制四方。

    尽管东京汴梁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江南地区,粮食和物资供应充足。

    但它地势平坦,缺乏天然屏障,容易受到外敌攻击。

    而且,作为一个无险可守的都城,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防建设,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

    相比之下,洛阳有着独特的优势,更适合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只是晋王赵光义和众多大臣都反对迁都这让赵匡胤很是头疼,他们怎么就不为朕考虑一下呢!

    此时,赵匡胤忽然注意到桥上站立着一名道士,当他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名道士的面容后,脸上露出了惊愕的神情。

    赵匡胤立刻飞奔而出,身后的众侍卫们见状大惊失色,纷纷揣测道:“皇上为何突然奔跑离去?”他们急忙追赶上去。

    赵匡胤满怀欣喜地奔跑到那名道士身旁,定睛一看,原来这个道士竟然就是易寒。

    而易寒似乎早已料到赵匡胤会在此刻现身于此地。

    他面带微笑地向赵匡胤问候道:“赵官家,我们又见面了!”

    那群匆忙赶来的侍卫们一头雾水,迅速将易寒包围起来,毕竟无论如何,首要任务便是保障皇帝的安全!

    “休得无礼,统统给我退下!”赵匡胤大声呵斥道。

    “遵命,陛下!”众侍卫齐声应和。

    赵匡胤兴奋地握住易寒的双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易道长,朕一直四处找寻您的踪迹,如今终于得以重逢!道长果真并非凡人呐!”

    赵匡胤凝视着易寒,左右打量,心中暗自感叹。

    自从上次与易道长会面至今已近三十载,但眼前的道长仍旧如当初初遇时那般年轻,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丝毫痕迹,真乃神人也!

    赵匡胤带着易寒回到了洛阳行宫,同时他偷偷吩咐众人,定要将行宫四处把守严密,可不能让易寒跑了!

    很快,侍女就把美酒佳肴端了上来,赵匡胤屏退左右,爽朗地笑道:“今日定要与道长痛饮三百杯!”

    易寒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与赵匡胤一同畅饮。

    赵匡胤还是如第一次见面一样,他仰头灌下一大口酒,然后用衣袖擦了擦嘴,一脸满足地叹了口气。

    “道长当年帮我卜了一卦,说我有帝皇之相,没想到当真应验了道长的预言,道长当真是神人!”

    易寒摆摆手,笑着说道:“谬赞了,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

    赵匡胤却不这么认为,他认真地看着易寒,说道:“道长莫要谦虚,若不是道长指点迷津,赵某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今日能与道长重逢,实在是赵某的荣幸。”

    易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心想:“你这么有名,后世之人谁不知道你会当皇帝啊!”

    这时赵匡胤终于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不知道易道长,能否算出我阳寿还有几何?”。

    ……

    这时,一位官员匆匆来到行宫,找赵匡胤汇报问题,他赶到大殿门口,却被守在门外的宦官拦住了去路。

    “皇上正与一位道人饮酒,大人还是等会再进去吧!”宦官小声说道。

    “公公是否知道这道人是谁?”

    “不知道,只是听皇上说过他叫易寒道长!”

    “哦,这样啊!”官员无奈只能在大殿外等候,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透过门缝,他看到赵匡胤正在与一个年轻道人饮酒,两人就好像认识多年的好友一样,但奇怪的是,此刻赵匡胤的脸色看起来并不太好。

    官员并不知道这位道人的身份,但看到赵匡胤与道人如此熟络,心中不禁暗自猜测起来。

    他深深地记住了易寒的样貌,将眼前的场景牢牢记在了心里。

    ……

    公元 2021 年,阳光炽热地洒在河北省的大地上,某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正忙碌着。然而,一次偶然的挖掘却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工地负责人当机立断,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当地的文物局。

    文物局得知消息后,立刻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前往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

    经过一番努力,考古队终于揭开了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

    他们惊讶地发现,墓主人竟然是北宋初年的一位重要官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位官员的身份和地位使得这次考古发现备受关注。

    然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墓主人墓室中的精美壁画。

    尽管已经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岁月沧桑,但这幅壁画依然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栩栩如生地展现出当年的风貌。

    其中一幅壁画所描绘的画面让所有考古人员都为之震撼:宋太祖赵匡胤与一位道人相对而坐,共同饮酒作乐,整个场景生动逼真,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根据壁画上的描述,这位道人名叫易寒,是一位通晓天机的高人,他曾经为赵匡胤提供过重要的建议和指引。

    其中一名年轻的考古专家专注地凝视着壁画上的道人,心中涌起疑惑,因为这位壁画上的道人的名字竟然也叫做易寒。

    这个名字在正史上的记载中几乎没有,但是这个年轻的考古专家却知道这个名字。

    因为她的导师曾经参与过长安城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她在整理导师的研究资料时,曾在导师写的一篇论文里见过这个名字。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联系吗?是巧合吗?

    她赶紧给导师打去了电话!将这里的考古发现告诉了导师。

    导师听了之后,也是大惊,当年他在大明宫遗址也是发现了一幅道人的壁画,这位道人的名字也是叫易寒。

    具体来历不明,只是壁画里将这位名叫易寒的道人称为谪仙人!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拨打了另一个号码,那是他的老同学。

    之所以联系他,是因为“易寒”这个名字并非只在大唐出现过。

    这位老同学是先秦历史方面的专家,曾参与过兵马俑的发掘工作。

    事实上,“易寒”这个名字最早正是在秦始皇陵的发掘过程中浮出水面的。

    电话很快被拨通,他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老何,告诉你一件事,河北一座宋墓里,“易寒”又出现了!”

    电话那头传来惊讶的声音:“你说什么?”

    “快告诉我具体位置,我马上赶过来!”

    ……

    放下手机,何教授心中震惊不已,不禁陷入沉思。

    当初知道“易寒”的时候,他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认为“易寒”不过是秦朝的一名方士罢了。

    然而,在与同学们的聚会上,却意外发现“易寒”居然也出现在了唐初。

    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啊!秦朝和唐朝再到北宋,这之间可是有着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啊!

    在这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同名同姓的道人?而且描述的形象竟然如此相似?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呢?

    如果他们真的是同一个人的话,那岂不是说这个人已经活了一千多岁?

    难道他是传说中的神仙不成?